前言:鬼谷子有兩個著名的徒弟,一曰蘇秦, 一曰張儀,他們在各個國家間周旋,運用自己的智慧忠心護主。在歷史上,蘇秦的名氣比張儀更大些。在自己的家裡,他是一個好兄長 、好兒子。蘇秦當年落魄困窘,嫂嫂見他沒有什麼出息便拒絕給他做飯。蘇琴發跡後也沒有因為當年嫂嫂的刁難而為難嫂嫂,他寬廣的胸襟使這個故事成為一段佳話。蘇秦間齊的故事在歷史上廣為流傳,他為剿滅齊國付出了不小的功勞。這篇文章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蘇秦波瀾壯闊的一生吧。
一、懸梁刺股
蘇秦的出生年份不詳,只知道他是雒陽(今河南洛陽)人,早年他拜鬼谷子先生為師,家中以務農為生。從鬼谷子那裡畢業之後,蘇秦便面臨著找工作的問題。可惜他時運不濟,處處碰壁。家裡的人都私底下嘲笑他,覺得他不在家老老實實的務農,反而去讀書,倒是捨本逐末了。蘇秦在外遊歷多年沒能衣錦還鄉,反而落魄而歸,家裡非但沒能給他想要的支持,還私底下嘲笑他。也許這就是人性吧,即使是同一個家庭的成員,也是更喜歡有權有勢的。
蘇秦於是在家閉門苦讀,把家中的藏書全部都細細讀了一遍。有一個著名的成語故事叫做懸梁刺股,懸梁講的是東漢的一個人,刺股講的便是蘇秦。每當瞌睡的時候,蘇琴便拿出錐子 用力地刺向自己的大腿,疼痛立刻使人清醒,他又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讀書當中了。懸梁刺股也成為勉勵學生努力學習的成語,相信有此般決心,一定能夠學有所成。後來蘇秦看到了《周書陰符》,努力鑽研了一年多,終於揣摩出了合縱連橫的計策,於是他決定離開家前往各國遊說君王。蘇秦家中離洛陽較近,所以父母便建議蘇秦前往洛陽周天子那裡碰碰運氣。
結果時運不濟,當時的周天子是周顯王。顯王周圍的君臣都知道蘇秦,十分瞧不起他。顯而易見,蘇秦沒有在周天子那裡謀到合適的職位。於是他又來到秦國,蘇秦建議秦惠王稱帝。可惜秦國當時剛剛處死商鞅,而且秦國素來最討厭說客。秦惠王拒絕了蘇秦的提議,說"時機未到,羽翼未豐",這句話不僅是對自己說的,也是對蘇秦說的。蘇秦也同樣在秦惠王那裡碰了一鼻子灰。後來他在燕國得志,也不難理解蘇秦為何對燕國忠心耿耿,知遇之恩不知何以為報,唯有忠心耿耿,努力的為燕國謀求最大化的利益。
二、前謙後恭
前謙後恭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之前傲慢,後來謙卑的態度。蘇秦從鬼谷子處畢業之後便四處遊歷,而後落魄歸家。回家時,他央求嫂嫂為自己做飯。可惜嫂嫂是個勢利的人,他看到蘇秦如此沒有出息,便拒絕為其做飯,還狠狠的奚落了蘇秦一通。蘇秦的前半生可謂是坎坷至極。都說家是溫暖的港灣,可是蘇秦回到家非但沒有受到慰藉,還因為自己的落魄而被家裡的人看低。太陽底下無新事,這樣的例子,我們翻翻史書便可以找到許多。
可見人還是比較重利益的,即使是血濃於水的親人,也會因為你的落魄而嘲諷和看不起你。後來蘇秦前往遊說各國。同樣也是碰了一鼻子灰,最後燕國接受了蘇秦的合縱之策。燕文侯覺得蘇秦的提議非常正確,他給了蘇秦一個承諾:如果你能使計策使我燕國安定,那麼我願意舉國相報。蘇秦在燕文侯這裡得到了高官厚祿。燕文侯資助蘇秦以車馬金帛,派蘇秦前去遊說其他五國。蘇秦的計策成功之後,他從楚國北上,前往趙國復命。
中途經過自己的家鄉洛陽,蘇秦這時已經手持六國相印。車馬華麗,價值不菲,前來送行的諸國使者浩浩蕩蕩,場面比得上皇帝。周顯王聽說了這個消息之後十分害怕,他派人清掃了洛陽的道路,去郊外犒勞蘇秦。從中也可以看出周天子當時的地位。和天子比起來,小小的一個蘇秦又算得了什麼呢。可周天子卻因為場面的宏大而感到害怕,可見他是一個懦弱可欺之人。倘若有一番遠大的志向,也不會被諸侯國欺凌至此。蘇秦衣錦還鄉後,他的家人全部匍匐在地,不敢仰視他。當年羞辱過他的嫂嫂更是在地上蛇形匍匐,企圖以最卑微的姿態祈求蘇秦的原諒。蘇秦果然原諒了她,當即大手一揮,將隨身攜帶的千金分散給眾人。蘇秦在這裡說出了他的名句,"縱使我有洛陽二頃田,安能配六國相印"。
有一位曾經在燕國借給蘇秦路費的人,當時蘇秦所借路費不過百文,最後他還給對方百金。所以我們不該去嘲諷那些當時落魄的人,每個人都有低谷的時候,這時候如能給對方雪中送炭,也是一件於人於己都有利的善事。蘇秦是隨從裡有一位一直沒有收到賞賜。他前去詢問,蘇秦說:"我不是忘記了你,當初你隨我去燕國,在易水便你再三打算離開,那時正當我正處困境,所以最後賞賜你。"俗話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蘇秦也深諳此道。每個領導都喜歡忠心耿耿的下屬,而厭惡那些在困難時離你而去的人。
總結:古今成大事者,必須先經受磨練。普通人可能早在繁瑣的生活中磨平了稜角,成為庸人。那些心中有遠大志向的人,無論生活怎樣對待他,總是甘之如飴。從來沒有放棄一說。從落魄書生到身配六國相印,蘇秦的一生無疑是成功的。拜金主義不是現代的通病,自古有之。所以一心追逐利益的同時,也不要忘記了自己的初心。蘇秦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書生典範。落魄時他閉門讀書,功成名就時為了自己侍奉的君主苦心周旋。都說時勢造英雄,能在亂世中成就一番大事的,必定是非同尋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