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還是因為黃金產量低,物以稀為貴。
從世界歷史進程來看,古人開採金礦,都是從採淘砂金開始的。金這種金屬的化學性質穩定,在自然界有砂金這種形式存在,其實就是含金的礦層,在河流的自然篩選下,在特定的地形中形成一些富集,古稱「河金」或「麩金」。
確實如此,黃金一開始出現並不是貨幣,但是在世界範圍內,都認可黃金作為貨幣儲備的重要作用,這一切都要得益於黃金的全球產量限制和黃金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
加工方面的優異性能,人類利用的金屬有不少,比如金銀銅,加工銀子吧,過一陣子就會發黑,加工銅器吧,時間久了就會生綠鏽,只有金子,不管怎麼加工,放置多久,永遠都是黃澄澄,閃閃發光的。再一個金子很軟,易於切割打薄。而且黃金特別重,拿在手裡特別有分量有質感。就這樣,大家越來越發現了金子的好處。
就是金子漂亮。可能人類因為掌握了使用火的方法,對閃閃發光的東西總是抱有極大的興趣和好感。這金子就是閃閃發光的,而且與火一樣是黃色,自然更容易吸引人的注意。
在對待黃金的態度上,全世界人是驚人的一致啊。比如說古埃及有個特別出名的黃金面具,是在法老圖坦卡蒙墓裡發現的,特別的精美漂亮,距今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
後來人類就發現了金屬的優越性,容易保存,還可以打造成各種形狀等等。後來慢慢的在金屬中發現了銅,它的優點非常多,很適合當做貨幣。被當做貨幣的貴金屬都有幾個共同的特點,一個是比較少。二是容易保存,不會腐蝕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