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點的奠基過程,是一段相對平淡的時期,但其重要性是無可估量的。正因為有了塞耶,馬漢和米基三人的努力,才有西點日後的輝煌。
文理兼通的「前哨」 丹尼斯·哈特·馬漢
1820年7月5日晨,一個矮小的年輕人來到西點校長塞耶的辦公室報到,後者饒有興趣地打量著這位身體文弱、眼中充滿智慧但有點羞怯的丹麥移民,包括塞耶在內的所有人都不會想到,這個名叫丹尼斯·哈特·馬漢的青年會成為西點三巨頭中的第二位旗手。當然,更不會有人想到,其子艾爾弗雷德·塞耶·馬漢後來寫出了「海權論三部曲」,才名遠揚天下,虎父有虎子,兩個馬漢都是赫赫有名。
丹尼斯·哈特·馬漢入校後成為西點1820級學員,這是一個非常有作為的班級,有許多人在未來的戰爭或工作中出了名。包括帕羅特榴彈的發明製造家羅伯特·P·帕羅特、古巴鐵路建設的先驅者霍雷·W·威爾遜。沉默寡言的馬漢在西點刻苦學習,嚴格要求自己,據說其一天睡眠很少超過六小時,他對當時學員有限的社會娛樂活動不感興趣,即使是極其罕有的舞會也很少參加。結果,他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第一學年就被指定為數學助理教授,在31個人的班級中第一個提前畢業。在校長塞耶的推薦下,他又繼續擔任了一年數學助理教授,後晉升為工程學副教授。塞耶經過多年觀察後,發現馬漢是一個真正研究和分析戰爭藝術的人,於是便極力推薦其去歐洲考察軍事。
在歐期間,馬漢四處奔走,拜訪美國外交使節,同法國軍界政界的重要人物交朋友,他參觀了沿途的鑄造廠、橋梁、運河,還有法國唯一的一條鐵路,並向國內作了有價值的報告。由於工作繁忙和讀書過多,發燒和眼睛發炎不斷折磨著馬漢,最終迫使勤奮向上而又身體虛弱的他病倒在巴黎達兩周之久。病癒後馬漢對法國所有的軍事學校,尤其是當時被認為歐洲最好的法國梅茲軍事工程炮兵學院,進行了非常仔細而成功的調查和研究。在美國陸軍部和西點的熱情支持下,他進入梅茲軍事工程炮兵學院作旁聽生,以天才的悟性和勤奮,在一年內學完了兩年的課程。
從法國歸來後,丹尼斯·哈特·馬漢的腦袋裡裝備了戰爭理論,他於1832年1 月1 日被任命為土木和軍事工程學及戰爭藝術教授,時年28歲,是當時西點最年輕的教授。開始一邊摸索著講課,一邊撰寫並印刷自己的講稿,一邊繼續各種各樣的研究。他出版的教材內容包括《論野戰設防》、《論永久設防》、《論地雷及其它輔助器材》、《論建築和切石》、《論兵種組成及戰略》、《論機械》等。他本人所開設的講座課,幾乎全是軍事歷史方面的內容,他在講座過程中,對所涉及的戰鬥和戰術要點作些分析。
1833 年,西點之父塞耶由於嚴守校規開除學員,觸怒了傑克遜總統,被迫離開西點軍校,馬漢對此一度耿耿於懷。但在塞耶的多年薰陶下,這位年輕人已經確立了西點軍校的利益高於個人利益的思想,他努力繼續著自己的原職工作,決定將自己的一生貢獻給西點。
1840年馬漢的第一個孩子降臨人世,為了紀念自己的偶像塞耶,馬漢給孩子取名為艾爾弗雷德·塞耶·馬漢。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這個兒子後來沒上塞耶為之奮鬥的西點,而是選擇了安納波利斯海軍學校,還搞出了影響世界的「海權論」。在小馬漢出世後,老馬漢依然日夜苦幹。他的軍事著作不僅取材於他自己對國外軍史的分析,也取材於對印第安人作戰的教訓。
在19世紀後期乃至20世紀以來,馬漢作為一個異常勤奮和嚴謹的教授,成為西點人爭相學習的楷模。為了促進學員對軍事藝術的興趣,他在西點組建了拿破崙俱樂部,在學員和軍官中吸引了一批狂熱的信徒。馬漢本人也是一個解讀軍史的狂熱分子,通過對軍史特別是戰爭史的研究,歸納總結軍事理論,更是他的重要研究方法。例如,在蒙古軍隊疾風般席捲700多年以後,他寫下了關於能在任何時間、出現在任何所需要的地點的機動支隊的軍事理論。他說:「這種機動支隊在指揮員的頻繁調動下,大踏步前進,大踏步後退,在人們眼中似乎是神兵,使他們產生敬畏之情。」這是一位從未見過汽油機、飛機,對無線電、電視一無所知的人所說的話。93年後,德國人異曲同工地提出了快速機動的「閃電戰」理論,鐵甲洪流狂飆歐洲大陸……即使這並不能完全證明馬漢是「閃電戰」理論的開山鼻祖,但至少反映出了馬漢的軍事學研究造詣。
與此同時,馬漢也不是一個唯理論主義者,儘管他曾在法國留學,接受的軍事理論主要是約米尼的正面大規模進攻學說,但他根據自己在法國梅茲軍事工程炮兵學院的學習體會,又結合美國職業軍人少、戰時民兵多的特色軍事體制,強調「鐵鍬是步槍和刺刀應該尊重的夥伴」,工兵必須在運動戰和陣地戰中打下堅固基礎,提出了依據野戰工事主動防禦,消耗正面進攻敵人的塹壕戰理論。
在和平的日子裡,文理兼通的馬漢學術連篇累牘,特別是他的《土木工程學》正式出版後,被社會一致認為是美國土木工程領域的最佳教科書,馬漢本人因此分別被普林斯頓大學和布朗大學授予文學碩士學位。1852年,威廉瑪麗學院和布朗大學分別授予馬漢法學博士學位;次年他又出版了《工業製圖》一書,該書成為19 世紀後半葉美國技術教育的必讀之物。
然而,多事的1861年開始了,南方七個州在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組成政府,稱「美國邦聯」,西點畢業生傑斐遜戴維斯被選為邦聯總統,成為南方叛亂州的首領。馬漢雖與戴維斯同為維吉尼亞老鄉,卻堅定地支持聯邦而不是自己的家鄉。可惜他的老友、曾任西點校長的維吉尼亞人羅伯特·李此時採取了相反的立場,他辭去了正在擔任的第一騎兵團上校的職務,倒向了南部叛軍。馬漢聽到這一消息後,心情難以用語言表達,只是對他的夫人說:「瑪麗,李走了!」
內戰打響後,馬漢的軍事觀點對南北雙方的將領都有著重大影響,他在美國軍事思想史上的地位,就像其1847所撰寫的書名一樣:《前哨》(全名為《部隊前衛、前哨、先遣支隊,附屬民兵、志願軍戰略要則及戰術要點》)。這是當時的一部軍史和軍事原則的綱要,受到內戰雙方軍官的同時青睞,一版再版供不應求,以至於當聯邦出版商約翰·威利拒絕向南方出售該書時,南方不惜侵權盜版,使其成為邦聯軍官鞍囊中的隨身攜帶之物。從法律角度來說,依據美國1789年《憲法》第一章第八條第八款規定:國會有權「保障著作家和發明人對各自的著作和發明在一定的期限內的專有權利,以促進科學和實用藝術的進步」,幸虧當時是戰亂年代,馬漢又忙於研究國內戰局,從前線搜集各種情況,以充實他《論戰術藝術》的講座,沒有時間對南方提出侵權訴訟。否則,完全有可能出現美國法律史上極為罕見的一宗軍事智慧財產權訴訟案。
馬漢在戰前傳授給西點學員的塹壕戰戰法,也被南北戰爭雙方同時採用,在相互攻守中不斷的揮舞鐵鍬,構築出一個又一個野戰塹壕陣地,當時的軍人描述說:「老老實實地揮鍬掄鎬,不要冒險才是萬全之策。這些聽起來像是庸碌之輩指揮的戰爭,或者說是對美國軍人英勇形象的玷汙,但實情就是這樣,這一切都是由大炮和步槍決定的。」這種戰場實景從側面印證了馬漢軍事理論預見的科學性。
戰爭結束後,美國全力醫治戰爭創傷,一心一意重整旗鼓,走上和平建設的高速發展之路。由於長期堅持為西點軍校未來謀劃打拼,馬漢的身體漸漸垮了下來。儘管格蘭特總統延長了他的服役期限,但陣發性頭痛常常使馬漢數天無法工作。在和死神頑強鬥爭幾年後,1871年9月16日,時年69歲的丹尼斯·哈特·馬漢難以忍受病痛折磨,在赴紐約就醫途中跳河自殺。一生文弱的他,在生命的終點竟是如此剛烈。
馬漢之所以成為西點的三巨頭之一,不僅僅在於他在學術和教育方面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他像當年的塞耶一樣,成了一位出名的西點軍校捍衛者。在塞耶離開西點前後,反對者們對於西點正規化的攻擊持續不斷,傑克遜主義者通常在兩個問題上發動攻擊:西點人壟斷著美國軍隊的軍官團;很多西點軍校畢業生從軍隊中辭職。1837年3月1日,緬因州眾議員弗朗西斯史密斯提出一項法案,提出廢除用公費培養軍校生和改革西點軍校。並在辯論中強調「西點軍校畢業生辭職者多;在校學員淘汰嚴重」。
一向文雅的馬漢對此拍案而起,立即敦促西點校方就此進行調查,三個月後,西點軍校視察委員會以一份詳實的報告反駁了史密斯:「截至1837年5月10日,西點軍校共畢業學員890人,其中350人仍在服役,15人陣亡,120人在部隊去世,350人辭職,5人拒絕委任,27人遣散,9人開除,13人被撤職。」西點前代理校長「老白蠟」帕特裡奇被趕出西點後不甘寂寞,20多年來始終對西點指指點點,主張取締西點軍校和常備軍實行私立軍事學校制度。針對帕特裡奇的無恥行為,馬漢毫不客氣的回擊:「每一次攻擊都能『看到那個邪惡的老人帕特裡奇上校的影子』」。就這樣,為了捍衛西點的名聲,為了光揚西點的成就,身為西點軍校校務委員會的成員,每當社會上出現對西點軍校不利的言論時,馬漢便會擯棄通常的緘默,大聲提出反對意見。對此,西點人永遠銘記。
倡導西點體育運動的學者 彼德·史密斯·米基
1859年7月1日,面對著戎裝整齊、威武嚴肅的軍官和教授們,一個名叫彼德·史密斯·米基的年輕人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考試,進入西點軍校,這位頑強的年輕人給校務委員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是他將從丹尼斯哈特馬漢手中接過西點軍校的奠基接力棒。
彼得·史密斯·米基生於英國蘇格蘭布雷奇林,1843年秋隨父母來到美國。先上公立學校讀書,後升入伍德沃德高中,畢業時獲金質獎章,接著到奈爾斯機器廠學徒。學徒期間,小米基聽到了有關西點軍校的消息,這使他很感興趣。正好本選區有一空額,他便請朋友寫了一些推薦信,闖到選區國會議員喬治·H·彭德爾頓家中。結果他去得太早,議員還未起床,被僕人趕到門外。年輕的小米基毫不氣餒,一直在門外等候,直到議員出來。他誠懇地向議員提出請求,最終彭德爾頓同意推薦他入西點軍校。米基為此高興萬分,放棄了機器廠給他晉級增薪的機會,高興地步入西點。
在西點學習期間,米基始終專心攻讀,汲取知識,由於他脾氣溫和,處事冷靜,為人忠厚,深得同學之心,一入學就成為全班的領頭人。馬漢和其他教師都注意到了這個年輕人。到四年級時,由於他功課優異,很快就成為數學助理教授。同時,作為一個狂熱的宗教徒,米基毫不掩飾自己對於南方奴隸制度的敵意,在1862年美國國慶日,年輕的他在西點講演會上做了一次激動人心的廢奴演說,為全體校務委員會成員所注目。
畢業後,米基因其出類拔萃的能力被授予中尉,畢業後的第18天,他便在昆西·A·吉爾摩少將麾下擔負起了建築炮臺和炮兵陣地的重任。六個月後,米基榮升聯邦軍南部戰區的總工程師,後來又奉命前往佛羅裡達州修築設防工事,很多重要人物都對才能出眾的他青睞有加。1864 年5月,米基晉升上尉,聯邦軍總工程師韋策爾對米基讚不絕口,非常欣賞他的才智,專門向北軍統帥格蘭特提出請求,硬是米基留在他手下工作。
體格健壯、工作努力的米基不久便被任命為駐維吉尼亞洲和北卡羅來納州的詹姆斯軍團的總工程師,他負責在詹姆斯河上架設了兩座浮橋,參加了攻佔哈裡森堡的戰役,並在河北岸構築起工事,最後又指揮開通了一條運河。1865年元旦被林肯總統授予志願軍榮譽準將的金星。在南北戰爭最後一次戰役中,米基率領兩個工兵營和兩個重炮連在阿波馬託克斯河上成功地架起了浮橋,保證了進攻部隊涉過淺水衝過浮橋,向自己的師兄、南軍名將羅伯特·李發起猛攻,最終迫使李在阿波馬託克斯地區向格蘭特投降。
戰爭結束了,米基在里奇蒙度過了一些時光。他對南部邦聯軍所發起的戰役及其陣地防禦和永久性軍事工程進行了詳細考察和研究。這些研究對他後來在西點軍校工作起了很大作用。
1867年4月,米基調回西點軍校任職,成為馬漢的主要助手。28歲的米基以全部精力投入了西點軍校的教學工作。他很容易地承擔起了講授實用軍事工程學的任務。在這方面,由於自身的實戰經驗,他的授課質量大大優於別人。同時他還講授信號學,並擔任化學、礦物學、地質學副教授。19世紀70年代初,米基帶著飽經考驗的「工兵加數學家」的頭腦,榮登西點教授職務,其教育才能再次大放異彩。在整個任教期間,總是生氣勃勃,滿面笑容,授課風格幽默風趣,給許多學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包括後來那個叼著玉米菸斗的五星上將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他就這樣一直呆在西點從事自己喜愛的教學職業,把自己最好的年華都獻給了西點。
同時,米基的後半生頗以學術著稱,他先後被普林斯頓大學、達特茅斯學院授予博士、碩士學位,並致力於促進海防工事的建設事業,對美國海港設防工程的現代化和擴建有著較大的影響和貢獻,出版了《海岸防禦人》、《聲波和光波運動原理》、《實用天文學》等技術專著。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米基在西點任教期間,深感體育運動對於學員的重要意義,遂利用自己在校務委員會中的重要地位,大聲疾呼開展各種體育運動的的必要性。在他的影響下,西點開始成立橄欖球隊,各種各樣的運動組織如雲後春筍般成立起來,並於1890年開始參加校際運動會,可惜訓練不夠,一開場就被安納波利斯海校猛灌了個24:0。西點和安納波利斯海軍學校之間著名的「擊沉海軍」、「打敗陸軍」的陸海軍橄欖球大戰由此拉開帷幕……
1898年,美國挑起了美西戰爭,這次對外擴張給米基的家庭帶來了巨大的悲痛,次子戰死古巴,長子威廉也在此前不久死於肺炎。老年喪子的米基白髮人送黑髮人,在悲痛中與世長辭。1901屆西點學生的畢業儀式在米基出殯時舉行,全體畢業生在當天下午都留下來護送其靈柩前往西點公墓安葬。至此,「西點三巨頭」中的最後一位也長眠地下了,但由塞耶經馬漢到米基所傳遞下來的西點正規化教育傳統,在他們身後繼續傳遞下去。
西點的奠基過程,是一段相對平淡的時段,但其影響的重要性是無可估量的。從1840年到1866年的26年,被稱為「西點的黃金時代」,歷屆校長與教職員們在塞耶治校思想和體系的基礎上,形成和改進了一套獨特的課程設置和培養軍官的方式,使西點從一所管理混亂的三流院校一躍成為美國最優秀的教育訓練機構,每一年的陸軍部視察委員會都對西點褒獎有加,1842年時在報告中作出了西點是「國家的光榮」的結論,1848年更稱西點軍校為「美國花錢最省、收效最大的科學學校」,在1902年西點軍校建校100周年慶典上,當時的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這樣評價西點:「西點軍校已經走過了第一個一百年的歷程。在這整整一個世紀中,我們國家任何學校都沒有像它這樣,在刻著我們民族最偉大公民的光榮冊上,寫下了如此眾多的名字。」
渺小中常見偉大,平淡中孕育雄奇。對於西點三巨頭而言,儘管沒有轟轟烈烈的軍事成就,儘管在世界軍事史上默默無聞,儘管這時的西點在規模和成就上還不能同後世相比,但整個西點的發展框架已經初具,兩次世界大戰中的潘興、麥克阿瑟、巴頓、史迪威、布雷德利、艾森豪等將星即將從這裡走出,他們腳下,是從塞耶到馬漢再到米基,用汗水、心血和智慧鋪就的奠基之路。今天,我們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西點三巨頭的歷史地位:儘管他們沒有擁抱輝煌的機遇,他們卻讓西點張開了雙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