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縣富泉鄉力星村。記者 葉義斌攝
福州日報記者 葉欣童
6月30日,福州首場鄉村振興專題現場會在永泰縣富泉鄉力星村、梧桐鎮明燈村舉行。會議聚焦農村生活汙水處理專題,學習永泰縣在此方面的經驗做法,推廣力星村等地淨化槽農村汙水處理技術,為全市開展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提供了可借鑑的經驗和啟示。
改善環境
打造安居樂業「幸福地」
在力星村,臨溪而建的柳絲公園寬敞整潔,1700平方米的公園內,涼亭、柳絲廊橋、兒童樂園一應俱全,曾經的省級貧困村已然「脫胎換骨」,成為了村民安居樂業的「幸福地」。
2017年,力星村駐村第一書記徐乾初到村內。當時村裡隨處是垃圾、汙水,破舊的房屋外立面讓村民看不到力星村發展的希望。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常駐的200多名村民中,60歲以上的老人超過了一半。
推進生活汙水治理、改善人居環境成了力星村亟待解決的問題。為了打破村子發展瓶頸,徐乾帶領村兩委,針對居民生活汙水排放氣味較大的問題,陸續建成3個公廁、81戶達標三格式化糞池和一座汙水淨化槽,率先引進日本先進的淨水技術,試點「三格式化糞池+淨化槽」為核心的汙水處理工藝。淨化處理後的水質能夠達到一級B類排放標準,可直接用於農田日常澆灌,切切實實地解決了生活汙水氣味難聞的問題,改善了村內的人居生活環境。
明燈村同樣受益於農村汙水治理。2018年,明燈村汙水處理項目列入中央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投入資金320萬元,採用納管加動力裝置處理生活汙水模式,新建抽汙泵1座、汙水處理站1座,日處理汙水可達100噸。生活汙水直排大樟溪成為歷史,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分類治理
實現汙水處理設施全覆蓋
綠色是永泰最鮮亮的底色,著力補齊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短板,推進了農村人居環境和居民生活質量的全面提升,也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貫徹到底。今年5月,永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受到國務院辦公廳通報激勵表揚。
3年以來,永泰先後出臺《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行動實施方案(2017~2019年)》《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行動建設三格化糞池實施方案》《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投資工程包項目實施方案》,用3年時間,基本實現全縣255個行政村汙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同時,通過財政投資、政府融資、爭取項目資金和村級自籌等多種方式,每年投入治汙資金近8000萬元,近5年累計投資4億元,平均每戶投入達5000元以上。
「根據人口分布較散、汙水排放點多面廣的實際情況,永泰因地制宜、分類治理,實施覆蓋一批汙水處理廠,集中處理一批鄉鎮汙水處理站,試點一批『三格式化糞池+淨化槽』模式,消納一批散居住戶改廁。」永泰縣農業農村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近三年來,永泰共新建改造三格式化糞池21986戶,基本實現全縣255個行政村汙水處理設施全覆蓋。
同時,在農村生活汙水整治過程中,永泰堅持新發展理念,創新處理工藝,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用活用好市場化融資模式,實施總投資1.5億元的永泰縣山水林田湖草水環境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PPP項目。
梯次推進
提升農村汙水治理能力
永泰縣農村汙水治理成效為全市梳理總結了經驗亮點。近3年來,福州以開展《福州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為抓手,新建改造三格化糞池15.5萬戶,初步完成1652個行政村汙水治理,比省裡提前一年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
近期,福建省計劃在前期人居環境整治基礎上,實施農村生活汙水「提升版」治理,重點提高納入城鎮汙水處理廠和小型集中式汙水處理設施的受益村莊比例,預計在2025年前全省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率達到80%以上。
「作為省會城市,我市將結合實際,梯次實施『提升版』治理,今年計劃全面完成10個縣域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規劃編制和設施運維長效制度、全面完成26個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市生態環境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至2024年,福州將全面完成敏感類村莊生活汙水「提升版」治理,全市治理類村莊生活汙水治理率達到80%以上;至2025年,全市治理類村莊生活汙水治理率達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