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體驗至關重要!8大時尚零售網站的產品篩選系統是這樣的……

2020-12-06 雨果網

產品篩選(Product filter),看起來是電商網站上一個非常微小、甚至無關緊要的特徵。但事實上,產品篩選系統是衡量用戶體驗優劣的重要因素。

雨果網從外媒近日的報導中了解到,下面8個有名時尚零售網站的產品篩選情況各不相同,有成功,也有失敗。

1、H&M

瑞典服裝品牌H&M的「特色店鋪」過濾系統,讓用戶通過策劃主題篩選產品。

雖然理論上看起來很有創意,但其實沒有什麼作用。

H&M網站似乎忘記了,產品篩選的主要目的是縮小產品範圍,以便於消費者找到符合條件的產品——而不是把她們引向隨機產品範疇,而用「牛仔褲」這個詞顯然更加容易篩選。

除此之外,常規產品篩選非常簡單。

通過選擇顏色、尺寸和風格,加上一個便利的「重置」按鈕,可以非常容易地將產品範圍縮小到符合消費者需要的範疇。

2、River Island

英國高街品牌River Island的篩選系統要求高精確度,因為消費者一次只能選擇一個條件。

但是,River Island網站有一個特徵比較特別,它允許人們查看符合條件的產品數目。雖然作用並不很大,有時候人們確實更關注數目而不是自己正在選擇的類別。

比如,如果一個過濾系統篩選出來的產品只有兩件,人們就可以提前知道,而不是在點擊瀏覽時才失望地發覺這點。

3、Zara

西班牙品牌Zara的篩選系統是個大集合。位於網站頂端,而不是左側的篩選系統,更容易吸引人們的注意力。

消費者可同時選擇幾個篩選條件,使用具體要素,比如「特徵」和「顏色」。

說到具體……有人知道「淡褐色」襯衫是什麼樣嗎?

感謝Zara篩選系統,現在你知道了。

另一方面,Zara網站的篩選按鈕並不容易發現,也沒有突出顯示選擇區域,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用戶體驗問題。

讓人苦惱的是,還沒有辦法排序篩選結果。

4、Ted Baker

英國時尚品牌Ted Baker的網站非常漂亮,但是產品篩選系統卻並不那麼讓人滿意。

消費者確實有很多篩選條件可供選擇,包括款式、顏色、尺寸等等。但是,與River Island類似,一次只能選擇一個篩選因素(比如顏色或尺寸),然後必須返回重新選擇另一個篩選因素。

另外,下拉菜單出現的速度有點慢,整個流程顯得有點令人抓狂。

幸運的是,Ted Baker有創意文案和雜誌,人們還能在網站上發現很多令人驚喜的地方。

5、Hunter

與Ted Baker類似,英國時尚品牌Hunter的產品篩選是下拉菜單的形式,但是,篩選標籤獨立存在,更方便消費者篩選產品。

Hunter網站還有一些友善的設計,比如當用戶縮小範圍搜索時,會出現滴的一聲。網站篩選區域右側還提供一個重置按鈕。

6、Marks and Spencer

用戶評論是很多零售商忽略的一個區域。作為信任的標誌,評級系統對於不確定購買哪款產品的消費者來說非常有用。

英國Marks&Spencer(馬莎),是一個非常機敏的零售品牌,充分利用了用戶評論。

Marks&Spencer網站允許消費者採取「星級篩選」方式(1顆星以上,2顆星以上等等),這對於看重其他用戶評價的消費者來說,非常有幫助。篩選區域位於網站左下側,雖然不起眼,用處卻很大。

7、Suit Supply

與H&M對比,荷蘭時尚品牌Suit Supply也是個很成功的例子,以更具創意的方式來進行產品篩選。

捨棄文字篩選,Suit Supply網站突出各種產品特徵,機敏地展示出零售品牌提供多樣化選擇。

從衣領類型到服裝款式,這些篩選條件簡單而有效,在其它零售網站上很少見。

8、ASOS

擁有大量產品的ASOS,選擇綜合性的篩選系統是個正確的選擇。

從品牌和風格到款式和袖長,有很多不同的選項供消費者選擇。不同的篩選條件,指向不同的產品類別——非常聰明的一個做法。

在幫助消費者找到喜歡產品的同時,還幫助ASOS品牌展示了豐富多樣的產品。

我們能學到什麼?

雖然H&M網站的做法並不是特別有效,品牌為消費者提供產品過濾的意願仍然值得肯定。

如果方式正確,一個有效的產品篩選系統可以極大改善用戶體驗。

速度快、視覺效果清晰、能同時選擇幾個篩選條件……簡直完美!(編譯/雨果網楊雪平)

相關焦點

  • 產品體驗報告:「逛」唯品會
    編輯導語:唯品會的定位是「一家專門做特賣的網站」,商品多為品牌,也經常會有折扣,吸引了很大一部分用戶;儘管有電商幾大巨頭,唯品會還是在電商界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本文是唯品會的產品體驗報告,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產品分析:盒馬,新零售新模式
    生鮮+電商的到來(1)新零售網際網路人口紅利流失,電商紅利見底,零售電商尋找新的突破。新零售模式的探索,謀求新的進展。(2)市場空間大國內生鮮市場滲透率低,缺乏競爭力,在2017年,線上市場滲透率僅大9%。
  • 如何降低白噪聲對網站用戶體驗的影響?
    廣告,是每個商業網站中所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注重用戶體驗的今天,如何將廣告恰如其分地安放在網站中,同時也不會影響用戶在網站上的體驗呢? Dustin Cartwright在Webdesigner Depot發表了一篇文章《How white noise affects UX》,對該問題進行了詳細闡述。下面為該文的編譯內容。
  • 優衣庫的新零售試驗場
    礪石導言:優衣庫為服裝業探索出一條新零售的路徑,雖然並非適合所有企業,但在新零售的價值鏈重構中,去尋求最高的用戶價值,更完美的用戶體驗,是貫穿始終的終極邏輯。優衣庫的邏輯是,不管是門市渠道還是電子商務零售渠道,包括其它新的平臺,都是提供產品體驗服務的渠道而已。所以優衣庫的數位化進程,是讓歐美快時尚品牌ZARA、H&M遠追不上的。
  • OpenSNS V3.0 beta 版發布,全新用戶體驗
    經過了兩次大版本迭代,OpenSNS終於迎來了它的重磅級產品----全新OpenSNS V3.0。
  • 對啊網設計學院:用戶體驗——設計的一致性
    這意味著該產品以相同或相似的方式與用戶進行交流,無論交流的點或渠道如何。就用戶體驗而言,這意味著相似的元素在外觀和功能上都相似,從而減輕了認知負擔,並使交互更加流暢和直觀。考慮到當今人們信息過多的事實,他們傾向於選擇易於理解和交互的產品。此外,一致性在產品外觀和工作方式上為和諧的感覺奠定了可靠的基礎。和諧永遠是我們擁有的任何經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不平凡的2020 ,不平凡的駱駝新零售之路
    逆勢作戰,連戰連捷的駱駝新零售7月5日廣州金沙洲店開業、8月29日江門臺山店開業、8月29日中山龍山店開業、9月19日廣州白雲新城店開業、9月26日深圳南山寶能店開業、9月26日廣州悅匯城店開業、9月28日黃埔萬達店開業……在短短三個月不到時間內,駱駝新零售在5個城市多點開花,完成了7家門店的開業工作,逆勢擴張的勢頭極其強烈。
  • 聚焦社區的全品類零售電商超級平臺 | 每日優鮮產品分析報告
    根據相關數據,生鮮網購用戶大多都接受過高等教育,他們的家庭收入通常較高,由於工作家庭學業等壓力,對時間的掌控精確,注重生活服務質量、注重理性消費。而且他們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接受新事物能力強、喜歡體驗不一樣的事物,對生活也有較高的品質要求,願意為高質量的產品付費。
  • 6種轉化率分析模型,提高產品轉化率、用戶體驗
    ,儘快推動用戶體驗到A-HA moment,讓他們對你的產品上癮。85%,而流量到填寫只有8%,可以得出影響轉化的最大洩漏點就是填寫率,那麼如何提高填寫率就是我們提升註冊轉化的核心。但如何優化用戶體驗向來是內部爭議較多,主要原因還是通過定量數據分析難以具體和形象的描述。通過行為分析分現異常用戶行為時,能否重現用戶使用你的產品時的具體場景,這對於優化產品的體驗至關重要。以前我在淘寶時,用戶體驗部門會通過邀請用戶到公司進行訪談,做可用性實驗的方式來進行體驗優化,但這種方式需要化費比較多的時間和費用投入,樣本不一定具有代表性。
  • 聚鯊環球精選籤約易觀方舟,數據驅動電商平臺用戶體驗提升
    近日,國內移動視頻電商平臺-聚鯊環球精選正式籤約易觀方舟智能用戶運營平臺,希望通過易觀方舟智能分析,不斷提昇平臺產品優化、深度洞察用戶行為偏好,通過數據驅動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消費服務體驗
  • 自助收銀消磁一體機,助力打造無人超市智慧零售新體驗!
    科技的不斷發展讓傳統行業更加智慧,傳統零售向智慧新零售轉型進行的如火如荼,在城市不斷興起的無人智慧商超,深受大眾喜愛。自助結算、商品智慧化防盜模式,人臉識別、掃碼支付、自動結算、消磁出門,簡易的自助購物流程上線,大大便捷了大家的日常採購生活,也給消費者帶來了不同的購物體驗。
  • 產品分析:YouTube App產品體驗報告
    本文是YouTube App的產品體驗報告,作者主要分析app的產品狀況、產品結構、交互體驗、產品思路和產品內容輸出策略,探討目前知識付費領域的發展,分析「得到」產品的成功經驗。(本文大概1.5w字左右)
  • 產品分析報告:YouTube App產品體驗
    谷歌作為安卓系統的主導廠商,在硬體和軟體層面都在強化自己的生態,旗下的視頻平臺YouTube是生態的代表。本文將通過筆者對YouTube長時間的使用,主要基於App客戶端並結合桌面端進行分析,分析功能設計的要點,探尋設計底層的考量,形成體驗報告,以訓練自身產品思維。此外,隨著谷歌AI戰略的推薦以及Android 10系統的到來,未來的YouTube將是否有大的變化?
  • 林氏木業:有數據信仰的人在「慢」家具領域找到「快時尚」
    一服裝品牌曾表示,部門之間打破區隔,以數據為驅動,沿著這一思路開發的產品幾乎都能成為市場爆款。 有意思的點在於,當快時尚服裝品牌開始應用這一策略,家居領域的林氏木業已經玩轉得醇熟。 今年雙十一,林氏木業全渠道成交額突破12.12億元,同比增長23.67%。店鋪爆款前五名共計賣出8.13萬件,活動期間訪客量達2400萬人次。 那麼,林氏木業是如何做到的?
  • 從用戶體驗五要素,分析智能合同審查產品
    用戶體驗五要素是產品人必備的知識技能,正確使用它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一款產品和從0到1的過程。本文從用戶體驗五要素:表現層面、框架層、戰略層、範圍層、結構層,對智能合同審查產品進行了分析,與打擊分享。
  • 零售體驗中使用人工智慧的20個最佳實例
    多年來,客戶的零售體驗並沒有發生太大變化:客戶通常進入一家商店,尋找合適的商品並進行購買。人工智慧有可能徹底改變傳統的零售體驗,並通過個性化、自動化和提高效率將體驗提升到新的水平。而且它已經實施。以下是20個採用人工智慧技術改善零售體驗的最佳實例。
  • 優秀的產品體驗報告該怎麼寫?
    2、做為第三方想了解一款產品到底做的如何。這個時候需要的是對產品本身統籌的了解,產品體驗不用這麼細。應該著重戰略層,然後特色功能,重要業務流程,交互體驗設計評價就夠了。其他模塊照舊。3、想求職,體現你對產品的了解和思考。這樣的目的除了產品體驗外,加入對競品的對比分析就很有必要了,這樣你才能更全面的了解一款產品。上面的模板就比較適合。
  • 2018年,這11大全球零售趨勢將重新定義「體驗經濟」購物!
    對於實體商店來說,營造出令人興奮的店內體驗可以把「曾經失去的」消費者重新從網上拉到線下,而網絡零售商正在尋找新的方式來贏得消費者的支持,並擴大他們的市場份額。在這個背景下,以下盤點出了2018年的11大零售趨勢。 購物中心創造出獨特的顧客體驗 當一個公司能有效利用服務把展臺和商品作為娛樂的道具時,就會發生偉大的客戶體驗。
  • 時尚樞紐、美味中轉站、科技窗口......深圳機場全力打造旅行零售新地標
    ,結合深圳手信產品,推廣深圳精神。本次深圳手信節以夢想40載為主題,甄選深圳知名創意IP:騰訊、貓王、永豐源、開物、麼麼噠IP等優秀深圳產品,在城市窗口展現深圳創意與深圳創新。除了龐大的客流量,旅行零售這一場景也是各品牌爭相布局旗艦店、體驗店的重要原因。深圳特區40年發展,科研創新是立足之本,科創品牌是深圳商業的功勳章。華為、騰訊、大疆、柔宇……孕育在這裡的科技品牌屬於深圳,同樣也屬於時代。
  • 海信品質之家-反其道加碼實體零售和直營,和用戶走得更近了!
    看似海信反其道是直接涉足『零售』,但目的其實就是本著用戶至上的原則,讓消費者更加信賴!1、青島江西路11號青島江西路11號是海信的一個老地方,如今卻煥發了新的光彩!2020年12月27日海信品質之家在這裡開業,也是海信在全球布局的首家會員體驗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