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時候大家已經學習過函數的概念,並且知道可以用函數描述變量之間的依賴關係。但對於函數的概念及其構成要素、性質並沒有做具體的介紹,所以在高中數學中再次引入了函數的知識,並且橫貫整個高中教學。這樣看,了解函數的有關概念,認真學習好函數的相關知識就變得十分重要!接下來,請跟著老師一起學習函數吧
標題一:函數的概念
我們可能都認識函數,但對於函數的概念並不是特別熟悉,可能有的同學壓根就不知道函數的概念是什麼?關於函數的概念,人教版教材給出了這樣的定義:設A、B是非空的數集,如果按照某種確定的對應關係f,使對於集合A中的任意一個數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確定的數f(x)和它對應,那麼就稱f:A→B為從集合A到集合B的一個函數。
這時候我們不難發現三個關鍵詞:定義域、對應關係、值域。這三個關鍵詞實際就是一個函數的構成要素。如果說兩個函數的定義域相同,並且對應關係完全一致,我們就稱這兩個函數相等,即為同一函數。
標題二:區間的概念
在這裡老師不再贅述,大家可以直接看下圖相關內容↓
標題三:函數的表示方法及分段函數
函數表示方法主要有三種:解析法、列表法、圖像法。解析法,就是數學表達式表示兩個變量的對應關係。圖像法,就是用圖像表示兩個變量之間的對應關係。列表法,就是列出表格來表示兩個變量之間的對應關係。
形如上圖的函數:在定義域內,對於自變量x的不同取值區間,有著不同的對應關係,這樣的函數就叫分段函數。在解題時,特別要注意分段函數的範圍問題。
標題四:映射的概念
函數是「兩個數集間的一種確定的對應關係」。當將數集擴展到任意的集合時,就可以得到映射的概念。人教版教材這樣定義映射:
簡單來說就是:一對一成立(例如:一次函數)、多對一成立(例如:二次函數)、多對多不成立。
記住一個範圍性的概念:映射不一定是函數,而函數一定是映射,函數是一種特殊的映射關係。(高考判斷性題目常出)
課後習題,了解一下↓
這一部分知識屬於高中數學必修一1.1,主要是介紹一些函數的概念,在接下來的章節中老師會繼續講解函數的基本性質、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