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上午,中國正式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開通。意味著,中方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在全球亮相。
北鬥產業是長沙高新區支柱產業。北鬥導航系統的開通,將為北鬥產業帶來哪些機遇?記者第一時間連線了解。同時,長沙市航空航天(含北鬥)產業鏈推進辦公室副主任吳越表示,隨著北鬥三號系統全面組網,不僅海內外用戶可以擁有優質的服務,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也將迎來歷史性機遇。
長沙北鬥企業在應用上「搶佔先機」
湖南80%、長沙90%以上從事北鬥導航產業的企業聚集長沙高新區,在北鬥系統應用段有著國內較完整的產業鏈。
長沙海格北鬥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格北鬥),是一家專注北鬥核心晶片設計的高新技術企業。
公司總經理葉軍介紹,衛星導航已經像水和空氣一樣無處不在,不可或缺。北鬥作為中國自主建設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將在未來社會發揮關鍵作用。「公司將作為國家重點支持的核心晶片承研單位,承擔北鬥三號高精度模塊的應用推廣與產業化工作。」
長沙天穹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向文峰告訴記者,公司產品都是以接受衛星信號為基礎。目前產品信號源有兩種,一種是GPS信號,一種是北鬥信號。
隨著北鬥三號系統全面組網,國內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也將迎來大爆發。向文峰提到,終端數量的提升,北鬥位置服務的成本將會越來越低,應用領域也會越來越廣泛。「北鬥組網應該能提供更好的覆蓋,更穩定的信號輸出。我們公司可以加大北鬥純時間產品的研發。」
原本需要人工校時的傳統時鐘,現通過北鬥授時,即可獲取精確時間。高考考場、急救中心、婦幼保健院、市政府值班室……長沙的這些重要場合,都有北鬥授時系統在起作用,一毫一秒的差錯都不能有。
你早就用上了北鬥,只是你可能不知道
北鬥系統歷時20多年建設,目前完成了全球組網。現長沙應用北鬥技術進行市場生產的企業有一百多家。北雲科技、矩陣電子、航天電子等企業主要集中在長沙高新區。
長沙市航空航天(含北鬥)產業鏈推進辦公室副主任吳越提到,「過去北鬥沒有完成全球組網,主要還是服務於中國境內,在軍事領域用得比較多。北鬥系統建成後,可以成為和GPS並列全球化的導航系統,不僅服務中國,更服務世界。」吳越認為,對於高新區北鬥產業,蘊含著大量的契機。
北鬥全球組網後,融入老百姓生活的速度也會加快。如「北鬥+智能駕駛」、「北鬥+防汛抗災」、「北鬥+5G」等,「原先可能早就有應用了。隨著北鬥產業的規模化進入發展快車道。」
對於北鬥是否能像GPS一樣普及應用,吳越認為,北鬥應用推廣上確實需要一定時間,畢竟GPS比國內早發展了20多年,用戶使用也有了粘性。但北鬥如果要廣泛應用,離不開老百姓和企業的合力推動。
「對於企業而言,各顯神通,根據自身定位,優勢,能夠掌控的資源,走出自己有特色的道路;對於老百姓來說,只有用的人越多,成本才會越低,迭代改進速度加快,形成正反饋的循環。」
據東興證券預計,我國衛星導航產業2020年的市場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依託衛星導航系統、5G網絡等信息基礎設施的支撐,「萬物互聯」的智慧時代即將來臨。
瀟湘晨報記者 李瓊皓 實習生 田淏儀 長沙報導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