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培育航空航天產業生態圈 探索「北鬥+ 」的無限可能

2020-12-03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

編者按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第七次大督查中發現的一批典型經驗做法,長沙市以產業鏈建設為抓手推動先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做法獲點讚。

今年,長沙繼續著力產業鏈建設,22條新興優勢產業鏈風生水起,為長沙高質量發展注入動能。前三季度,長沙市22條產業鏈迎難而上、持續發力,在改造傳統產業和培育新興產業上實現了穩中有進,航空航天(含北鬥)、新一代半導體及集成電路、人工智慧及機器人(含傳感器)、工程機械、現代種業、生物醫藥(含基因技術)等6條產業鏈產值均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關聯項目間橫向成群、縱向成鏈、上下互動、左右配套,聚合成共生共榮的產業生態。

即日起,長沙晚報推出「聚焦產業鏈發展風雲」系列報導。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劉攀

近年來,長沙航空航天(含北鬥)產業鏈逐步壯大發展,形成了以長沙高新區為核心,天心經開區、開福區均衡分布的空間布局。2020年,該產業鏈規上企業、稅收貢獻均實現兩位數增長,預計全年產業鏈總產值有望突破100億元。

記者從市工信局獲悉,該局圍繞北鬥政策體系完善、專項扶持資金、產業融合升級等內容持續發力、精耕細作,不斷強化產業鏈思維、濃厚產業鏈建設氛圍,強力推進了產業發展。

構建生態 促進通航產業發展

11月6日11時19分,天儀研究院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作研製的北航空事衛星一號,搭載長徵六號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該空事衛星系統不僅可為大範圍航空用戶提供通信、導航、監視等信息服務,增強現有空管系統能力,促進國家低空空域開發,促進通航產業發展。截至目前,天儀研究院等企業成功突破微小衛星整體設計與製造等關鍵技術,努力發展商業航天產業,推動了北鬥導航、高分遙感技術的應用。

與此同時,以北鬥安全研究院、矩陣電子、航天環宇等為代表的企業,研製出了雷射陀螺、慣性導航、北鬥高精度晶片、宇航級天線、航天材料研製設備及材料等國內領先水平產品。

作為國家航空航天工業布局的重點省份,湖南已經形成從航空飛行器、動力系統、關鍵零部件到航空綜合服務保障的產業鏈條較為完善的航空產業集群。依託國防科技大學北鬥導航技術,湖南正在打造全國北鬥衛星導航應用示範區。落戶在長沙信息產業園的湖南北鬥微芯發展有限公司,已在寧鄉建成國內首個以市縣為單位的區域性地災監測預警體系,實現24小時監控寧鄉所有的地質災害隱患點。該企業董事長楊世忠表示,地面有裂縫,或者坡度有上下的變化,只要達到毫米的級別,該體系都能夠實時監測到。「今後還將利用北鬥的高精度位置服務技術,在環保、水利水電工程、軌道交通等領域,提供更多的安全監測預警服務。」

北鬥組網 應用就在你我身邊

長沙海格北鬥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北鬥核心晶片設計的高新技術企業。該企業總經理葉軍介紹,衛星導航已經像水和空氣一樣無處不在,不可或缺。「隨著北鬥三號系統的建成及投入運行,北鬥終端的定位精度將大幅度提高,靈敏度和定位速度等指標也將得以提高,北鬥系統服務質量將不斷提升,逐步滿足政府、行業和大眾對北鬥高精度定位應用需求,在未來社會發揮關鍵作用。」葉軍告訴記者,「公司在北鬥導航領域具備核心技術,掌握技術體制,擁有全產業鏈研發與服務能力,將作為國家重點支持的核心晶片承研單位,承擔北鬥三號高精度模塊的應用推廣與產業化工作。」面對新的發展階段,他表示,他們將加大力度推進北鬥應用與產業發展,持續鞏固行業優勢地位,確保市場競爭優勢,爭取更大市場份額。

北鬥系統歷時20多年建設,目前完成了全球組網。如今,長沙應用北鬥技術進行市場生產的企業有一百多家,包括北雲科技、矩陣電子、航天電子等企業。據長沙市航空航天(含北鬥)產業鏈推進辦公室副主任吳越介紹,「北鬥系統完成全球組網後,可以成為和GPS並列全球化的導航系統,融入老百姓生活的速度也會加快。不僅服務中國,更能夠服務世界。如『北鬥+智能駕駛』『北鬥+防汛抗災』『北鬥+5G』等系列應用,都將隨著北鬥產業的規模化進入發展快車道。」

長沙天穹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向文峰告訴記者,該公司產品都是以接受衛星信號為基礎。目前產品信號源有兩種,一種是GPS信號,一種是北鬥信號,而隨著北鬥三號系統全面組網,國內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也將迎來大爆發。他提到,終端數量的提升,北鬥位置服務的成本將會越來越低,應用領域也會越來越廣泛。「北鬥組網可以提供更好的覆蓋,更穩定的信號輸出,我們也將繼續加大北鬥純時間產品的研發。」

鏈長說

長沙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長沙市航空航天(含北鬥)產業鏈鏈長張智勇: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強烈衝擊,航空航天(含北鬥)產業鏈總體仍呈現了逆勢上揚的態勢。1-9月,產業鏈規上企業實現產值75.37億元,同比增長17%,實現稅收1.98億元,同比增長12%,全產業鏈今年總產值有望突破100億元。隨著北鬥三號系統、國網工程等國家重大新基建項目的部署推進,航空航天北鬥產業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我們應當搶抓時機謀篇布局,結合本地實際在北鬥應用等方面精準突破,進一步提高企業智慧財產權保護能力與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在對接重大專項、增強集聚帶動效應等方面發揮切實作用。

相關焦點

  • 煙臺高新區航空航天產業蓬勃發展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奮力前行、義無反顧;面對產業發展需求,破題起勢、再創佳績。堅定信念,不走「彎路」、不貪「捷徑」、不做「虛功」,經過一年的努力,煙臺高新區航空航天產業崛起了一批優質重點企業、打造了一批高質量平臺載體、落地了一批創新示範項目。
  • 航空航天新材料產業集群,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11月4日,以「烯材時代·濃墨重彩」為主題的2020京津冀石墨烯大會暨產業領袖峰會在房山區燕山文化活動中心(燕山影劇院)召開。本屆峰會上,航空航天作為目前石墨烯技術應用的重要領域,成為峰會重要議題之一。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產業基地作為「北京航空航天新材料產業集群」的示範區正式掛牌。
  • 成都培育航空航天產業集群
    研發機載娛樂系統「成都造」C919機載娛樂系統可讓乘客在翱翔高空的飛機上「搶先」看國內還未上映的最新好萊塢高清大片,聽全球最新最酷炫的流行音樂,閱讀時下熱門的文學小說,與乘坐同一飛機的旅客們打聯機定製遊戲,利用WiFi上網購物、了解全球資訊…打造完整航空產業鏈成都航空航天產業規模位居全國第四,形成了集飛機研發、設計、製造、測試與維修為一體的較為完整的航空產業鏈
  • 航空航天產業逐步成為鎮江市靚麗名片
    市八屆人大三次會議期間,市人大常委會相關領導和部分人大代表對航空航天產業高質量發展呼聲強烈,顧珣等12名代表提出的「關於做大做強鎮江市航空航天產業的建議」,被列為重要建議之一。  2019年6月,市政府舉辦航空航天產業北京高質量發展合作懇談會,王禮恆等3名院士、相關國家部委領導等近百人參會,市長張葉飛專題推介,彰顯了鎮江市發展空天產業的信心和決心。新籤約航空航天項目9個,總投資達122.3億元。
  • 揚州航空航天產業捷報頻頻,江蘇航空航天產業加上引擎
    最近,揚州航空航天產業捷報頻頻,眾多項目助推揚州產業轉型,揚州終於走上了一條高科技之路。一.9月21日下午,中國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揭牌儀式暨2020年開學典禮在揚州生態科技新城舉行。將成為揚州國防教育基地,航空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揚州將掀起航空風暴,家長們周末可以多一個選擇,讓孩子對祖國的航空產業引以自豪。
  • 北鬥三號上天 3450億元產業落地 你可知道浙江已經下了「先手棋」
    ,在上遊,杭州中科微電子是北鬥晶片的核心廠家之一;中遊,浙江已擁有全國地理信息企業集聚度最高區域;下遊,千尋位置網絡有限公司承擔了國家北鬥基地增強系統的建設和運營任務,並開展北鬥高精度在智慧城市等領域的創新應用……這同時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浙江並不像西安、上海這兩大我國傳統航天基地那樣有厚實的工業基礎,以及強大的科研實力,也不像武漢有建設我國首個國家級商業航天產業基這樣的政策「加持」。
  • 新產業、新動能——中國(太倉)航空航天產業峰會即將隆重開幕
    ,依託西北工業大學太倉校區在航空領域的創新技術積累、上海航空製造的產業輻射,以及在精密零部件製造領域的生產技術優勢,發揮對外開放對德合作優勢,前瞻性地布局發展航空航天產業,積極構建航空產業協同創新體系,大力發展高端製造環節和高價值服務領域,努力打造高水平航空產業園區。
  • 科技廣角 | 北鬥三號上天 3450億元產業落地 你可知道浙江已經下了「先手棋」
    這就不得不提浙江在4年前高瞻遠矚下的一步「先手棋」:大手筆布局航天航空相關產業。4年來,浙江的航空航天產業不僅實現了「無中生有」,同時也在朝著星辰大海極速前進。在杭州灣沿岸,嘉興港區有總投資100億元的嘉興藍箭航天中心項目,建成後年產值將超過150億元;隔灣相望,錢塘新區的航空航天產業被列入浙江首批7個「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的培育名單。在東部沿海,寧波市政府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合作共建寧波航天智慧科技城,僅今年年初就有14個總投資50億元的項目開工、入園或籤約;寧波的鄰居台州,將通航產業列為該市七大千億產業集群之一。
  • 探索出「五+模式」的航天文旅,是醬紫的~
    這座歷史文化資源豐富的科技之城又會走出怎樣的文旅之路跟著航小天一起看看吧2020年,航天基地著眼未來、因地制宜、放大優勢,在文旅融合方面探索出「五+模式」,積極推進重點文旅項目、打造航天品牌特色活動、培育研學路線、大力推動促消費等相關活動任務落地,實現了文化旅遊從無到有的新突破
  • 簡陽:以產業功能區為載體 打造具有競爭力的產業生態圈和創新生態鏈
    周雪 攝   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22日電 (吳平華 範宇)「產業功能區是打造區域經濟的新引擎,形成產業生態圈、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空間主體……」5月13日,簡陽市產業功能區及園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2019年第一次會議召開,總結了2018年全市產業功能區建設情況,安排部署了2019年重點工作。
  • 北鬥航天集團亮相 「首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
    北鬥航天集團作為數研院理事長單位受邀出席。智博會由重慶市人民政府、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共同主辦。首屆智博會以「智能化: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為主題,定位於「國際化品牌、國家級標準、專業性盛會」,為全球智能產業相關行業組織、企業和專家學者搭建集產業盛會、前沿展示、賽事路演、交流研討、智能體驗於一體的交流合作平臺。
  • 成都高新區:企業梯度培育 產業節節拔高
    11月22日,在此前已有多項扶持政策的基礎上,成都高新區召開產業培育大會,發布《關於深化產業培育實現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意見》(以下簡稱產業培育政策),該政策共18條,提出加快構建以種子期雛鷹企業、瞪羚企業、平臺生態型龍頭企業等為重點的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在這裡,民營企業眾多,他們是「雙創」的主力軍。
  • 「北鬥+」「+北鬥」雙向發力:北鬥產業化應用正提速
    7月31日,中國向全世界鄭重宣告,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全面建成,中國北鬥開啟了高質量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新時代。北鬥的應用場景也將為人們打開無限的想像空間。看似遙遠的北鬥,已經開始走進千家萬戶。「北鬥+」和「+北鬥」 充滿無限想像空間技術帶來可能,應用帶來改變。隨著北鬥系統全面完成全球組網,北鬥應用產業化也正在加速。
  • 2020中國航空產業大會閉幕 展現江西航空產業優勢
    本次大會是我國航空產業領域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聚會活動,也是我國航空應急救援領域規模最大、層次最高、內容最為豐富的綜合性活動,旨在廣泛動員國內外航空產業上下遊共同參與,探索航空產業發展最新方向、新趨勢與新模式;推動技術鏈、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鍊、政策鏈的深度融合,構建政、產、學、研、用、資的交流合作平臺;推動我國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建設。
  • 天津航空航天產業成「大模樣」 未來建48個項目
    形成以大飛機、直升機、無人機總裝為龍頭,涵蓋研發、部附件組裝、零部件製造、機載設備和飛機內飾改裝的產業鏈,並加快向下遊高附加值服務環節延伸,航空金融、航空物流、航空培訓等蓬勃發展天津北方網訊:記者日前從市工信委獲悉,2014年全市航空航天產業同比增長38.1%
  • 成都商業航天布局分散,哪個區能「C位出道」?
    具體如下:簡陽功能區加持,衛星基地將成新增長點 成都14個產業生態圈中,與航天領域強相關的是航空航天產業生態圈,生態圈共6個功能區,除了簡陽的成都空天產業功能區將商業火箭、通訊衛星、遙感衛星、地面測繪控制運行系統等納入重點發展方向外,其餘幾個均聚焦在航空領域。
  • 天津濱海新區打造中國航空航天產業聚集地
    新華社天津12月21日電(記者 毛振華)圍繞著打造「三機一箭一星一站」航空航天產業總體結構,天津濱海新區在加快引進空客、中航直升機、波音等重要項目落地的同時,還積極培育航空航天周邊產業,實現上下遊產業鏈的密切聯繫。預計到2015年,濱海新區航空航天產業將實現工業總產值1000億元。
  • 北鬥閃耀河北智慧 開啟未來無限可能
    今年6月23日,第五十五顆北鬥「收官之星」成功發射,在有效載荷地面檢測、星地對接、在軌測試等階段,都離不開中國電科54所導航專業部的技術保障。「北鬥系統是目前中國最大的航天系統,它的管理控制難度非常高,需要一個穩定可靠且自動化程度高的系統才能夠實現對全部組網衛星的高效管理。」王珏說,這個管理系統就像是組網衛星的地面大腦,在衛星入軌運行後進行管理控制,完成星地測量數傳業務。
  • 中國航空傳來好消息!比華為5G範圍更廣,比北鬥導航用處更多
    這不,中國航空又傳來的好消息,「航天科工計劃」目前已經完成了大量的衛星網際網路通信試驗,這一工程比華為5G範圍更廣,比北鬥導航用處更多,甚至可以說是結合兩者優勢能力的未來產業。而這一項目只不過是目前中國「五雲一車」商業航天工程的組成部分,其最終目標就是形成一個真正的「空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服務,不僅能夠彌補華為5G等技術在地面因地形等影響下的缺陷,同時還能使得中國的深空探索進一步發展,甚至開發遊客的太空旅遊項目也不是不可能。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找找那些隱藏在航空航天產業園區的牛掰企業
    航天產業園是以航天航空產業為主導,配套相關設施,打造航天全產業鏈發展的聚集區域,可以充分發揮產業聚集效應和規模經濟。天津航空航天產業集聚區已被確立為中國航天在21世紀重點發展的四大基地之首,成為中國航空直升機產業龍頭基地。天津航空航天產業已形成了以臨空產業區(航空城)航空製造業,開發區西區、濱海高新區航天製造業為核心的航空航天產業集聚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