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產業逐步成為鎮江市靚麗名片

2020-12-06 中共江蘇省委新聞網

  市八屆人大三次會議期間,市人大常委會相關領導和部分人大代表對航空航天產業高質量發展呼聲強烈,顧珣等12名代表提出的「關於做大做強鎮江市航空航天產業的建議」,被列為重要建議之一。

  5日,記者從市人大常委會採訪了解到,市政府高度重視建議辦理工作,集聚要素資源,強化精準服務,積極推動航空航天產業做大做強。市人大常委會積極督辦,強勢推進。目前,航空航天產業正逐步成為鎮江靚麗名片。

  咬定目標抓項目 精準招商見實效

  2019年以來,全市航空航天產業項目建設氛圍更加濃厚。市政府積極推進在手項目,實施總投資10億元航發優材(鎮江)有限公司高溫合金粉末盤工程中心、總投資5.48億元年產700架的威翔航空CT系列輕型運動飛機等億元以上重點項目10個,總投資達77.3億元,佔高端裝備製造業項目總投資17.3%。市政府出臺了「三七」招商方案,將航空航天產業作為全市7大招商專題之一,由市國資委牽頭,會同發改、工信、科技等部門和相關轄市區政府實施。

  2019年6月,市政府舉辦航空航天產業北京高質量發展合作懇談會,王禮恆等3名院士、相關國家部委領導等近百人參會,市長張葉飛專題推介,彰顯了鎮江市發展空天產業的信心和決心。新籤約航空航天項目9個,總投資達122.3億元。主要包括:總規模100億元的航空工業和市國控集團合作的航空產業基金項目,總投資6.5億元的菲舍爾廚衛內飾項目,總投資5億元的粉末冶金生產線建設項目等。

  挖掘人才「富礦」 創新鏈「牽手」產業鏈

  市工信局積極引導航空航天企業實施高端裝備研製工程。恆神「航空級國產碳纖維預浸料及製件關鍵技術」、航發優材增材製造工程中心一期、航發優材中介機匣等項目,入選省科技、省工信項目。航天海鷹交付C919國產大型客機部段7架份,菲舍爾航空被認定為省級科技小巨人企業。

  與此同時,鎮江市始終把人才作為航空航天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資源。首創開展了2場「千名學子百企行」活動,幫助企業在「家門口」挖掘更多的人才「富礦」。深化校企合作,2019年6月,與江蘇航空職業技術學院聯合舉辦校企合作集中簽約儀式,邀請王禮恆、劉大響、吳光輝、陳祥寶、李仲平等5位院士擔任導師,與中國航發集團、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中國航發北京航材院等30家企業籤訂校企合作協議。江蘇航空職業技術學院通過深化校企間教學實訓、定向培養等方式,為航空航天產業發展培育了一批技術技能型人才。

  研究出臺規劃 推動做大做強

  此外,鎮江市加快研究出臺「十四五」全市航空航天產業發展規劃,進一步推動全市航空航天產業做大做強。跟蹤推進威翔航空年產700架CT系列輕型運動飛機製造等10個億元以上重點在建項目,力爭項目快建設、快投產、快達效。加快推進總投資6.5億元菲舍爾廚衛內飾項目等8個已籤約項目,早落戶、早建設、早竣工。探索設立航空航天產業子基金,加快建設以財政性資金為引導,以企業和社會投入為主體的投融資體系,幫助航空航天企業緩解融資難題。更大力度推廣「一門幫辦」機制,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強化協同聯動,細化落實方案,確保各項降成本政策落到實處,全年為企業降成本100億元以上。

  市人大常委會要求,在航空航天產業發展上,要始終保持戰略定力,狠抓產業發展,推動產業做大做強;千方百計把項目招引放在首位,努力招引有核心競爭力的項目;發揮人才支撐作用,深入研究人才招引、人才服務等政策。張浩 盧軍 林蘭

相關焦點

  • 揚州航空航天產業捷報頻頻,江蘇航空航天產業加上引擎
    最近,揚州航空航天產業捷報頻頻,眾多項目助推揚州產業轉型,揚州終於走上了一條高科技之路。一.9月21日下午,中國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揭牌儀式暨2020年開學典禮在揚州生態科技新城舉行。將成為揚州國防教育基地,航空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揚州將掀起航空風暴,家長們周末可以多一個選擇,讓孩子對祖國的航空產業引以自豪。
  • 成都培育航空航天產業集群
    複合材料方向舵的供應商……經過多年發展,成都已經成為全國航空產業門類最齊全、研發基礎最雄厚、產研結合最緊密的三大基地城市之一。而作為我市大力發展的高端成長型產業,航空航天產業已經成為「成都製造」向「成都智造」的典型代表。依託行業龍頭企業和骨幹科研機構打造完整的航空產業鏈目前,成都航空航天產業規模位居全國第四,形成了集飛機研發、設計、製造、測試與維修為一體的較為完整的航空產業鏈,擁有成飛公司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和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等骨幹科研機構。
  • 天津濱海新區打造世界級航空航天產業基地
    《天津市濱海新區航空產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和《天津市濱海新區航天產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出臺,《規劃》提出,新區將繼續加快建設空港經濟區、開發區西區、濱海高新區為代表的航空產業集聚區,到2015年,新區航空產業和航天產業將分別實現工業總產值500億元,到2020年,二者的產值則將達到
  • 構建通用航空產業「硬支撐」——走進襄陽航空航天工業園
    【襄陽政府網消息】2014年5月5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君正深入襄陽航空航天工業園調研時強調,要緊緊圍繞打造萬億工業強市的目標,大力推進傳統產業品牌化、新興產業規模化、主導產業高端化,堅定不移地做強工業經濟,堅定不移地優化發展環境,加快發展通用航空產業,早日把襄陽建成通用航空產業基地,不斷增強漢江流域中心城市建設的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實力
  • 天津航空航天產業「起飛」
    本報訊 記者武自然報導:空客A320總裝線、中航直升機、彩虹無人機……在這些大項目好項目的帶動下,天津市航空航天產業實現快速發展。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天津市航空航天工業總產值實現165.4億元,同比增長26.3%,增速居天津市工業優勢產業之首。
  • 天津打造千億元航空航天產業
    據工信部網站消息,航空航天產業在天津市已形成產業聚集效應,大項目好項目紛紛落戶。今年前三季度,該行業總產值達244.7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速達41.4%。天津市為引進大項目好項目搭建平臺,創造發展環境,在財政、土地、金融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目前已形成以大飛機、直升機、無人機、大火箭、衛星為產業核心的「三機一箭一星」格局;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中國航天科技[5.78% 資金 研報]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家國內航空航天產業領軍企業相繼落戶。除了航空航天產業大項目好項目,一批國家級的航空航天大院大所也紛紛來津落戶。
  • 高質量培育航空航天產業生態圈 探索「北鬥+ 」的無限可能
    前三季度,長沙市22條產業鏈迎難而上、持續發力,在改造傳統產業和培育新興產業上實現了穩中有進,航空航天(含北鬥)、新一代半導體及集成電路、人工智慧及機器人(含傳感器)、工程機械、現代種業、生物醫藥(含基因技術)等6條產業鏈產值均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關聯項目間橫向成群、縱向成鏈、上下互動、左右配套,聚合成共生共榮的產業生態。
  • 煙臺高新區航空航天產業蓬勃發展
    「海上航天裝備技術創新中心」對我區培育航空航天產業、聚集高質量發展戰略科技力量具有示範引領作用,將聚焦海洋智能裝備與航天發射交叉融合,系統研究解決海上衛星發射面臨的發射回收支持裝備、指揮控制系統、海上發射火箭適應性及衛星應用等關鍵共性及卡脖子技術,為海上高頻、常態化發射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打造海上航天產業技術需求策源地和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中樞。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找找那些隱藏在航空航天產業園區的牛掰企業
    2010年,天津濱海新區空港經濟區航天產業成為第二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天津與深圳、內蒙古、海南一起被確立為21世紀中國航天重點發展的四大基地,天津同時還是中國航空直升機產業龍頭基地。天津航空航天產業集聚區已被確立為中國航天在21世紀重點發展的四大基地之首,成為中國航空直升機產業龍頭基地。天津航空航天產業已形成了以臨空產業區(航空城)航空製造業,開發區西區、濱海高新區航天製造業為核心的航空航天產業集聚區。
  • 新產業、新動能——中國(太倉)航空航天產業峰會即將隆重開幕
    ,依託西北工業大學太倉校區在航空領域的創新技術積累、上海航空製造的產業輻射,以及在精密零部件製造領域的生產技術優勢,發揮對外開放對德合作優勢,前瞻性地布局發展航空航天產業,積極構建航空產業協同創新體系,大力發展高端製造環節和高價值服務領域,努力打造高水平航空產業園區。
  • 航空航天新材料產業集群,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11月4日,以「烯材時代·濃墨重彩」為主題的2020京津冀石墨烯大會暨產業領袖峰會在房山區燕山文化活動中心(燕山影劇院)召開。本屆峰會上,航空航天作為目前石墨烯技術應用的重要領域,成為峰會重要議題之一。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產業基地作為「北京航空航天新材料產業集群」的示範區正式掛牌。
  • 天津航空航天產業碩果纍纍 總產值已突破200億元
    站在2010年歲末撫今追昔,天津市航空航天產業碩果纍纍。    短短幾年間,空客A320總裝線、中航直升機、彩虹無人機、長徵火箭、通信衛星等一批航空航天產業龍頭項目紛紛「空降」津城,成為天津市航空航天產業發展的戰略支點。
  • 2020年鎮江市青少年航空模型競賽開賽
    今天(10月17日)上午,2020年鎮江市青少年航空模型比賽開幕式在丹徒區宜城中學舉行,來自鎮江寶塔路小學、伯先中學等參賽隊的137名航空模型小隊員展開同場競技。據鎮江市體育局黨組成員、四級調研員張愛民介紹,航空模型運動作為一項集科技性、知識性、趣味性、競技性、實踐性為一體的體育項目,對鍛鍊青少年動手動腦能力、促進全面素質的提高具有積極意義。
  • 德國航空、航天的重新崛起 給中國衛星產業的啟發
    二戰後,德國航空航天產業曾一度停滯,人才流失嚴重。但由於德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德國航空航天工業近年來發展平穩,在歐洲居於領先地位,某些技術在世界上也名列前茅。以下是一些德國的情況,供讀者參考。
  • 天津成全國航空航天產業基地 將形成400億規模
    ,成為全國重要的航空航天產業基地   ■預計到2011年,航空航天產業將形成400億元的規模   ■新一代運載火箭項目研製成功後,將滿足我國未來30至50年發展空間技術及和平利用空間的需要   天津網訊  隨著大飛機、直升機、無人機、新一代運載火箭、衛星、空間站等一批高端化高質化高新化的航空航天項目兩年多時間先後落戶天津市,天津市航空航天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
  • 天津航空航天產業五年增長56.5倍
    天津頻道 天津市航空航天產業又添新兵——由天津普林電路股份有限公司與加拿大FTG科技集團共同出資組建的中環飛朗(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上周宣告成立,這家新組建的公司致力於航空航天高科技電路板的設計研發、生產製造及國內外貿易。
  • 錢塘江畔,將建一座航天航空科技城!杭州這個地方,已做好「起飛」準備
    也正因為這樣,航空航天產業被譽為「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航空航天產業的發展水平,在國際上被公認為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集中體現和重要標誌。 在中國航空的發展史上,杭州是一座繞不開的城市。 1931年4月,中央航空學校成立於杭州筧橋。
  • 行業 | 德國航空、航天的重新崛起 給中國衛星產業的啟發
    二戰後,德國航空航天產業曾一度停滯,人才流失嚴重。但由於德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德國航空航天工業近年來發展平穩,在歐洲居於領先地位,某些技術在世界上也名列前茅。以下是一些德國的情況,供讀者參考。不過,戰敗後的德國在經濟和科技上很快重新崛起,加上政府一貫重視,因此目前德國的航天技術得以在歐洲居於領先地位,某些技術在世界上也能名列前茅。2、德國航空產業大部分為中小企業,只有一個純粹的德國巨頭公司——戴姆勒航空工業公司。另外,德國還有兩家重要的民航工業公司,分別是空中巴士德國公司和歐洲直升機德國分公司。
  • 天津濱海新區打造中國航空航天產業聚集地
    新華社天津12月21日電(記者 毛振華)圍繞著打造「三機一箭一星一站」航空航天產業總體結構,天津濱海新區在加快引進空客、中航直升機、波音等重要項目落地的同時,還積極培育航空航天周邊產業,實現上下遊產業鏈的密切聯繫。預計到2015年,濱海新區航空航天產業將實現工業總產值1000億元。
  • 你好,湖南航空
    據了解,目前湖南航空機隊共有12架A320系列客機,後續將陸續完成湖南航空機身噴塗改裝,並投入航線運營,同時,湖南航空名稱及標識也在機票銷售、航班信息查詢等方面也逐步替換使用。未來,湖南航空以長沙為主營基地,不斷加大在本地的運力投入及航線網絡布局,積極融入「長沙四小時航空經濟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