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成全國航空航天產業基地 將形成400億規模

2020-12-05 華夏經緯
 
 

2009-04-02 09:45:14 華夏經緯網

  ■大飛機、直升機、無人機、新一代運載火箭、衛星、空間站,天津市航空航天產業從無到有,成為全國重要的航空航天產業基地 

  ■預計到2011年,航空航天產業將形成400億元的規模 

  ■新一代運載火箭項目研製成功後,將滿足我國未來30至50年發展空間技術及和平利用空間的需要 

  天津網訊  隨著大飛機、直升機、無人機、新一代運載火箭、衛星、空間站等一批高端化高質化高新化的航空航天項目兩年多時間先後落戶天津市,天津市航空航天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成為全國重要的航空航天產業基地。預計到2011年,航空航天產業將形成400億元的規模。 

  項目是科學發展的重要支撐。2007年,隨著空客A320總裝基地和新一代運載火箭產業化基地項目開工建設,本市航空航天產業發展拉開了序幕。作為重點培育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本市高起點、高水平地制定了航空航天產業規劃,提出了產業發展的方向、目標和空間布局,在濱海新區打造航空航天產業基地。按照「三個一批」的要求,圍繞構建產業鏈,形成產業聚集,市經委、國防科工辦、保稅區、開發區、高新區落實「五緊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緊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和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三大國內航空航天巨頭,主動出擊,多次走訪,高層推動,重點跟進,相繼成功引進了無人機、直升機、衛星、空間站等一批高水平的研發和產業化基地項目,總投資達200多億元。同時,集中全市力量,創造條件,全力支持項目加快建設,確保早投產、早見效,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由空中巴士中國有限公司、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保稅區共同投資的空客A320系列飛機天津總裝線項目2007年5月開工建設,2008年8月開始首架飛機總裝,目前,第7架A320正在組裝,首架5月試飛,6月交付使用。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投資45億元的新一代運載火箭產業化基地於2007年10月開工建設。第一代運載火箭研製成功後,將具備地球同步轉移軌道最大運載能力14噸,近地軌道最大運載能力25噸,可以完成近地軌道衛星、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衛星、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空間站和月球探測器等各類太空飛行器的發射任務,將滿足我國未來30至50年發展空間技術及和平利用空間的需要。 

  龍頭大項目的建設,吸引聚集了西飛、貴航等一大批航空航天產業的關鍵零部件和相關配套的企業,使本市形成了飛機製造及維修、飛機零部件及機載設備加工、通信導航設備、航空複合材料、飛機大部件、飛機駕駛模擬器、航空救生器材、航空煤油化工、航空電子儀表、機場照明、消防器材等門類較為齊全的航空製造產業;形成了火箭製造裝配、衛星設計及製造、空間電源、衛星廣播通信、衛星導航、衛星遙感、慣導設備、紅外與雷射導航、太陽能發電、加固計算機、衛星有效載荷、太空育種等門類齊全的航天製造及應用產業。 

  全系列航空產業和高端航天產業發展,不僅使天津成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和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重要的研發轉化和產業化基地,而且填補了天津市航空航天產業的空白,壯大了高新技術產業的規模,推動了工業結構進一步邁向高端化高質化高新化,極大地提升了工業的發展水平。(記者 李玉峰)

來源:天津網--天津日報

相關焦點

  • 天津濱海新區打造世界級航空航天產業基地
    《天津市濱海新區航空產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和《天津市濱海新區航天產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出臺,《規劃》提出,新區將繼續加快建設空港經濟區、開發區西區、濱海高新區為代表的航空產業集聚區,到2015年,新區航空產業和航天產業將分別實現工業總產值500億元,到2020年,二者的產值則將達到
  • 天津航空航天產業碩果纍纍 總產值已突破200億元
    從無到有,以年均180%的速度成長,產業規模迅速擴大,總產值突破200億元,產業規模位列全國第四,以空客大飛機、中航直升機、彩虹無人機、新一代大推力運載火箭、直播通信衛星等龍頭產品為標誌,形成「三機一箭一星」的發展格局——這是「十一五」走出的非凡歷程;    總產值達到1000億元,進入全國前三名,打造形成以大飛機、直升機、無人機
  • 天津航空航天產業五年增長56.5倍
    天津頻道 天津市航空航天產業又添新兵——由天津普林電路股份有限公司與加拿大FTG科技集團共同出資組建的中環飛朗(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上周宣告成立,這家新組建的公司致力於航空航天高科技電路板的設計研發、生產製造及國內外貿易。
  • 天津航空航天產業「起飛」
    本報訊 記者武自然報導:空客A320總裝線、中航直升機、彩虹無人機……在這些大項目好項目的帶動下,天津市航空航天產業實現快速發展。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天津市航空航天工業總產值實現165.4億元,同比增長26.3%,增速居天津市工業優勢產業之首。
  • 天津航空航天產業成「大模樣」 未來建48個項目
    形成以大飛機、直升機、無人機總裝為龍頭,涵蓋研發、部附件組裝、零部件製造、機載設備和飛機內飾改裝的產業鏈,並加快向下遊高附加值服務環節延伸,航空金融、航空物流、航空培訓等蓬勃發展天津北方網訊:記者日前從市工信委獲悉,2014年全市航空航天產業同比增長38.1%
  • 成都培育航空航天產業集群
    研發機載娛樂系統「成都造」C919機載娛樂系統可讓乘客在翱翔高空的飛機上「搶先」看國內還未上映的最新好萊塢高清大片,聽全球最新最酷炫的流行音樂,閱讀時下熱門的文學小說,與乘坐同一飛機的旅客們打聯機定製遊戲,利用WiFi上網購物、了解全球資訊…打造完整航空產業鏈成都航空航天產業規模位居全國第四,形成了集飛機研發、設計、製造、測試與維修為一體的較為完整的航空產業鏈
  • 濱海高新區信創產業整體規模達400億元 初步形成全國領先的產業鏈...
    記者從濱海高新區獲悉,從今年到2035年,高新區將力爭打造千億級信創產業集群,建成「中國信創谷」。  手機晶片、電腦作業系統、數據安全軟體……數位化時代,信創產業與百姓的關係日益緊密。其中,CPU晶片是高端通用晶片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堅持科技自立自強、破除「缺芯之痛」的關鍵環節,在信息系統中處於核心地位。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找找那些隱藏在航空航天產業園區的牛掰企業
    航空航天產業在天津市已形成產業聚集效應,大項目好項目紛紛落戶,目前已形成以大飛機、直升機、無人機、大火箭、衛星、太空站為產業核心的「三機一箭一星一站」 的產業集群格局。2010年,天津濱海新區空港經濟區航天產業成為第二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天津與深圳、內蒙古、海南一起被確立為21世紀中國航天重點發展的四大基地,天津同時還是中國航空直升機產業龍頭基地。
  • 天津打造千億元航空航天產業
    據工信部網站消息,航空航天產業在天津市已形成產業聚集效應,大項目好項目紛紛落戶。今年前三季度,該行業總產值達244.7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速達41.4%。天津市為引進大項目好項目搭建平臺,創造發展環境,在財政、土地、金融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目前已形成以大飛機、直升機、無人機、大火箭、衛星為產業核心的「三機一箭一星」格局;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中國航天科技[5.78% 資金 研報]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家國內航空航天產業領軍企業相繼落戶。除了航空航天產業大項目好項目,一批國家級的航空航天大院大所也紛紛來津落戶。
  • 天津濱海新區打造中國航空航天產業聚集地
    新華社天津12月21日電(記者 毛振華)圍繞著打造「三機一箭一星一站」航空航天產業總體結構,天津濱海新區在加快引進空客、中航直升機、波音等重要項目落地的同時,還積極培育航空航天周邊產業,實現上下遊產業鏈的密切聯繫。預計到2015年,濱海新區航空航天產業將實現工業總產值1000億元。
  • 同為國家級開發區,航空基地經濟發展為什麼不如航天基地?
    陝西是我國的航空產業第一大省,其擁有的航空產業資源、產業規模、產業產值、人才數量佔全國三分之一左右。同時陝西也是我國航天領域實力最雄厚的省份之一,在衛星服務業、衛星製造業、地面設備製造業等領域的科技水平和綜合實力居全國前列。
  • 北京海澱空天產業三年形成500億規模
    也是在這個論壇上,北京市海澱區高調宣布:在科學城北區打造空天產業創新集群,大力發展基於通信、導航、遙感的衛星應用及太空飛行器研製優勢產業,未來三年內形成500億元規模空天產業。中關村科學城擁有發展空天產業和空天經濟的獨特優勢。全國一半以上的航天領域院士及專家,航天科技、科工等國家隊領軍企業和頂級科研機構在這裡聚集。
  • 航空航天:深圳經濟發展「新藍海」
    ■ 深圳特區報記者 劉啟達 文/圖 「長五」將於11月擇機發射,航空航天的產業效應再次引起民眾廣泛關注。近年來,深圳將航空航天產業列為重點發展的未來產業之一,從多個領域發力加速航空航天產業發展,並在該領域尋求全國領航地位。
  • 中國航天科技園落戶濟南 基地產業規模達50億元
    中國航天科技園落戶濟南 基地產業規模達50億元時間: 2012-04-28   來源: 濟南日報   作者: 海嶼 4月27日上午,由山東省人民政府、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主辦,濟南市人民政府、山東省科學技術廳、山東省國防科學技術工業辦公室協辦,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山東山大華天軟體有限公司承辦的
  • CBRE激發西安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新活力
    通過熱烈交談,在了解航空基地定位和未來發展願景後,雙方希望在招商引資層面,為航空基地引入更加具有帶動力的項目,將產業園打造成一個高端、超前、快速發展的新園區。同時希望在航空基地決策諮詢層面,基於在全國與天津空港新城、成都雙流區、南京江北新區、上海虹橋商務區、濟南機場空港區、青島機場空港區、崑山經濟區等區域曾展開過全面決策諮詢及項目引入合作
  • 山東這家企業將衛星發射基地搬到海上 將助煙臺形成千億級航天產業集群
    在海上建起了中國第5個運載火箭發射場目前,中國大陸共有西昌、酒泉、太原以及文昌四大衛星發射基地。而隨著今年9月15日,長徵十一號遙二火箭在黃海海域成功將9顆商業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個由山東企業研製的「運載火箭海上發射系統」已經完全具備海上商用發射的條件。
  • 兩個航空航天產業重點項目在重慶兩江新區開工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張建恆表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將抓住新基建機遇,加強前沿技術研究,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持續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助力重慶和兩江新區數字經濟發展,為譜寫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新篇章作出應有貢獻。
  • 新產業、新動能——中國(太倉)航空航天產業峰會即將隆重開幕
    航天技術作為高科技前沿,其產業化依賴於整個國民經濟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以及傳統產業的支持。航天產業與傳統產業之間有著相互滲透、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關係。航天技術發展過程中產生的許多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產品,將牽引傳統產業技術水平的提高。
  • 建航空航天主要基地 成都要「飛」得更高
    ……作為國家航空航天產業基地,成都已形成了集飛機研發、設計、製造、測試及空管自動化、飛行流量管理系統一體化的日臻完整的航空產業鏈。根據此前我市出臺的《成都工業「1313」發展戰略(2014—2017年)實施計劃》,我市將以大型客機的機頭大部件、噴氣公務機、無人機、航空發動機等項目為龍頭,培育特色突出、創新能力強、擁有知名品牌的航空航天產業集群,建成我國航空航天產業的主要基地。
  • 浙港籤35個合作項目 杭州將成全國航空快件集散中心
    今後,杭州將成為全國航空快件運輸樞紐基地。  1月12日,「2010年香港·浙江周」在香港君悅酒店正式開幕。包括順豐速運(中國)有限公司投資的中國航空快件運輸樞紐基地在內的35個項目在會上簽約,項目總投資逾56億美元。  浙港籤下35個合作項目  開幕式上,浙港雙方舉行了合作籤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