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成語中蘊含的地理知識

2021-01-08 博加在線

懸崖峭壁

本意:峭壁:陡直的石壁。形容山勢險峻。

地理:該類山體從成因來說多屬斷塊山。

【高頻考點】

構造地貌

2

楚材晉用

本意:比喻用才不當。

地理:楚地為人口遷出地,晉地為人口遷入地,楚材晉用,提高了遷入地的經濟文化水平。

【高頻考點】

人口遷移

1.人口遷移的概念和條件

(1)概念

人口遷移又稱機械增長,指一段時間內人的居住地在國際或本國範圍內發生改變。

(2)條件

①首先要有空間位移。

②要有居住地的變更,通常以跨越某種特定的行政區域界線作為標準。

③居住地要發生「永久性」或「長期性」變化,通常在1年以上。

2.人口遷移的分類

人口遷移按照是否跨越國界可分為國際人口遷移和國內人口遷移。

①世界人口遷移

②我國人口遷移

△城市與鄉村間的人口遷移

推拉理論:推拉理論是指有利於改善生活條件的因素成為促使人口流動的拉力,而流出地不利的生活條件就是推力。人口流動是由拉力、推力、中間障礙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影響城鄉間人口遷移的推拉因素:

3.人口遷移的影響因素

①自然因素

②經濟因素

③社會因素

文化教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期望,也改變了人們認識外部世界的態度,從而促進了人口的遷移。

婚姻家庭:婚姻是影響青年人口遷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則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遷移中起著重要作用。

政治因素:

4.人口遷移的影響

△人口遷移影響的分析思路:

(1)從辯證角度: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

(2)從區域角度:對遷出地影響和對遷入地影響。

(3)從三大要素角度:對生態環境、經濟、社會三方面影響。

(4)從具體方面:人口遷移對人口數量、性別比、職業構成、產業結構、交通、社會治安、城市化等都有重要影響。

3

暴風驟雨

本意:暴、驟:急速,突然。又猛又急的大風雨。比喻聲勢浩大,發展急速而猛烈。

地理:冷鋒系統以及熱帶氣旋,在夏秋季節易產生狂風暴雨天氣。

4

和風細雨

本意:和風:指春天的風。溫和的風,細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緩,不粗暴。

地理:暖鋒中的暖氣團推擠冷氣團,在此過程中暖氣團緩緩沿鋒面向上爬行,典型的天氣特徵就是和風細雨。

【高頻考點】

天氣系統

1.鋒面與天氣

△判斷冷暖峰的方法技巧

冷暖鋒的判斷方法:四看

一看符號:符號所指方向為鋒面前進的方向。

二看雨區:冷後(狹窄區域),暖前(寬闊區域)。

三看氣溫、氣壓變化:鋒面過境時,氣溫下降,氣壓升高的是冷鋒;氣溫上升,氣壓下降的是暖鋒。

四看降水強度:冷鋒多為狂風暴雨,強度大(冷鋒移動慢時為連續性降水),暖鋒多為連續性降水,強度小。

△我國東部季風區鋒面雨帶的推移

①鋒面類型:北進過程主要是暖鋒,南退過程主要是冷鋒。6月江淮流域主要是準靜止鋒

②正常年份推移規律:5月--南部沿海進入雨季;6月--長江中下遊形成的梅雨;7~8月,雨帶移至華北、東北;9月雨帶南撤;10月撤離我國大陸,雨帶結束。

③夏季風的強弱對鋒面進退的影響:夏季風勢力強,則鋒面北進速度快,我國易出現北澇南旱。夏季風勢力弱,則鋒面北進的速度慢,雨水長期在南方停留,我國易出現北旱南澇。

2.氣旋和反氣旋

5

撥雲見日

本意:撥開烏雲見到太陽。比喻衝破黑暗見到光明。也比喻疑團消除,心裡頓時明白。

地理:雲霧太厚,不利於太陽光的穿透;當雲霧逐漸消散,則有利於太陽光到達地面。

【高頻考點】

大氣受熱過程

1.大氣受熱過程

(1)熱量來源:

主要來源:太陽輻射(A)

近地面大氣熱量的直接來源:地面輻射(B)

(2)受熱過程:

地面的增溫:大部分太陽輻射透過大氣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溫。

大氣的增溫:地面以長波輻射的形式向大氣傳遞熱量。

(3)大氣的作用:

削弱作用:反射、散射、吸收。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臭氧和氧原子吸收紫外線,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

保溫作用:大氣逆輻射(C)對近地面大氣熱量的損失起補償作用。

2.大氣熱力作用的運用

(1)分析溫室氣體對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

(2)解釋農業生產中的一些技術措施

①我國北方地區利用溫室大棚生產反季節蔬菜。

②深秋農民利用燃燒秸稈製造煙霧預防霜凍。

③乾旱半乾旱地區果園中鋪沙或鵝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發,還能增加晝夜溫差,有利於水果的糖分積累等。

相關焦點

  • 高中地理:中國地圖十條地理分界線
    地理這門學科,在初中就已經開始接觸了。可是由於這門學科最後是不參加中考的,因而很多同學就不放在心上,上課也不認真聽講,自己玩自己的。結果兩年下來,什麼也沒學到。這樣過來的學生,到高中是會比那些初中聽過課的同學花更多時間在這門學科上的。
  • 高中地理知識複習:地理河流水文學講解
    雖然說是這些內容學生以前都學過,但學生的知識遺忘率甚高,現在複習避免將課上成新課,構建知識體系。充分挖掘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邊講邊練,通過大量的練習掌握知識和技能。考試,不僅僅是檢驗學生的知識、技能掌握情況,有時也是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的時候。要注意對習題的講解,尤其是解題思路的講解,這是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關鍵。
  • 高中地理高效的學習方法
    一、縱向聯繫法  從知識的縱向聯繫看,它是指沿一定思路使知識向縱向延伸發展,從而掌握部分知識的聯繫。  按地理知識體系的先後順序來聯繫。如地質作用——外力作用——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固結成巖作用。在許多局部知識範圍中,也有縱向思路的體現,如從上到下,從老到新的巖層變化等。
  • 高中地理學習:土星衝日現象在地理試題中的考察
    本帳號將不定期創作高中各科有關知識,需要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文章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以天文現象為材料考察自然地理有關知識是高中地理的常見考法。雖然近年來全國卷對宇宙中的地球一章考察不多,但仍然不能掉以輕心。
  • 高中地理:地理常用計算題公式大盤點,一輪複習地理通關必備!
    各位同學,家長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說說高中地理計算題怎麼學才能學好,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在高中地理,尤其是自然地理中,計算永遠是一個繞不過的坎。這類題目主要目的在於考查學生對地理知識的靈活運用和邏輯思維能力。因而這類題又可以被稱為地理中的數學題。
  • 高中新課程改革訪談:地理學科 薄夫寶
    薄夫寶:高中地理新課程的新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高中地理新課程的理念新     高中地理新課程不僅是傳授系統的地理知識,更重要的提供未來公民必備的地理知識,增強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和生存能力。
  • 高中地理「必修一」學霸筆記,看看學霸如何學地理
    高中教育將地理歸納於文科之中,很多學生認為地理是一門只需要背,記的學科,用學習歷史,政治等學科的方法學習地理,效果並不理想.要想學好地理,必須弄清楚地理學科的特點.高中地理內容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區域地理,以及支撐地理學科的地圖,遙感,地理信息系統等專門的學科知識.地理既不同於物理,化學,生物等理科課程,又區別於政治,歷史等文科課程.學生只有掌握科學的學習地理的方法,才能學好地理.
  • 解析:一道地理題目蘊含的邏輯推理!
    高中地理的自然地理部分,規律性比較強,很多知識之間存在很強的邏輯關係,需要同學們根據知識點之間的關聯去進行邏輯推理,解決問題。在題目裡知識點的記憶是基礎,是必備的條件之一,但是,如果不能找到現象之間的關係,僅靠背誦和記憶是很難解決問題的,因此,本文選擇了一道例題連續呈現的三個小問題進行簡要的解析。讓同學們看到高中自然地理方面除了背誦和記憶之外更需要思考能力。
  • 朱根平系統思維在高中地理教學上的運用 舉例:地球的圈層與地理環境
    朱根平系統思維在高中地理教學上的運用舉例:地球的圈層與地理環境朱根平老師一直強調思維致勝。朱根平系統思維在高中地理教學上的運用舉例:地球的圈層與地理環境。系統思維是高效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系統思維並貫穿在教育教學中毫無疑問就會在教學中處於領先位置。下面朱根平老師就魯教版高一地理第二章《地球的圈層和地理環境》為例簡述一下。供高中地理老師參考。
  • 高中地理分界線是如何劃分的?地理分界線劃分規則
    高中地理分界線是如何劃分的?地理分界線劃分規則高中地理是高考必考科目之一,高中地理知識點很多,小編整理一些關於高中地理關於地理分界線的知識點。供大家參考。我國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線大體以黑龍江的黑河市和雲南省騰衝市劃一條直線為界,該線東南部人口多,該線西北部人口少。
  • 地理知識114:鞍部等高線特徵是什麼?
    標題:地理知識114:鞍部等高線特徵是什麼?2. 我把高中地理全部知識分為約1000個知識點,陸續錄製成微課。地理知識點和地理習題均編號,方便同學們搜索。關注「陳老師互助地理」不迷路,隨時在此帳號輕鬆搜索所需內容。3. 各大平臺帳號名相同或相似:陳老師互助地理。互助的含義:互相幫助,助力基礎教育。自信自助,互助互利,這是我倡導的理念,您是否贊同呢?
  • 阜陽師範學院教師做客安徽人文講壇開講「成語中的地理科學」
    阜陽師範學院教師做客安徽人文講壇開講「成語中的地理科學」 2018-04-12 15:05:51   來源:安青網
  • 再談從小學習過的地理知識
    前面我總結了小學四五年級《科學》裡涉及到的地理知識,現在我再來總結一下六年級《科學》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理知識。在六年級《科學》上冊《我們的地球》,了解地球的形狀、地球的表面、地球的內部、火山和地震、地表的變遷。在高中則更加的系統的學習地球與地圖、地表形態、地球的結構等。
  •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大全,大小考看這個就夠了
    高中地理一共有三個必修知識,必修一(自然地理),必修二(人文地理),必修三(區域地理)。除此之外,還有選修內容旅遊地理,這一內容更貼近我們的生活,因此,出的考題也較多。其實,就高中地理這門課程而言,很多學生之所以認為難,還是因為需要背誦記憶的知識點太多,可記憶也要講究方法,要與地圖地貌人文等知識統一起來。中國地理,各省直轄市人文、地理、地貌、特產各不相同,但章節編排相似,特有規律,世界地理也類似,所以老師認為比較法記憶應該會有不錯的效果。再者,就是做題,很多人都在批判衡水中學的題海模式,主張學生自主發展,注重學生素養的養成。
  • 高中地理全部知識點歸納: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可以列印收藏!
    第一單元地圖專題作為文科的同學們都深有體會,高中地理方面知識點難記,地理不像歷史或者政治,只需要把書本上的知識背熟了,再加靈活運用就行了。而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學習地理需要把所學的知識點串起來,要求你記清每課每小節的內容,同時要多畫知識框架圖。當然也不能忘記多背地圖,必要時還應該多畫,還有就是要看最近出現的一些地理題。並不只是限制於考試題,高考題或者是各省各市的模擬測試題。可能你在路邊發現了一個現象,或者是新聞上讀到的某段材料都可能成為高考測試題。
  • 高中地理專題:中國地理複習筆記歸納,清北學霸總結(特細)
    對於如何才能將高中地理學得好是近幾年的話題討論熱點,很多同學大部分的地理成績就是很一般般,尤其是理性思維差的學生來說,如何把握高考的命根顯得格外重要。北北學姐為大家整理了「中國地理複習筆記歸納總結(特細)」,裡面不僅有對教材是精煉總結,還涉及高考的重難點知識點概括,希望大家在學習時能夠主動找到地理學科上的規律,以一點為中心,逐漸形成完整的知識網絡體系。大家可以領取一份電子版,希望能幫到同學們快速提高成績,決戰高考!
  • 高中地理必背考點專題:大氣的運動
    高中地理必背考點專題:大氣的運動高考地理重點知識就那麼幾十個,大家要想在高考中拿高分,就要對高考重點知識進行專題訓練。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地理必背考點專題:大氣的運動,具體內容如下。
  • 中學地理知識點:考試說明(地理)
    地理科考試的命題堅持以能力立意為主導,旨在考查考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和地理素養,即考生對所學地理課程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技能與基本觀念分析地理問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地理科考試的命題力求穩中有變、穩中出新,試題設計應在科學性、基礎性、公平性、時代性和創新性等方面達到和諧統一,貼近考生實際,不出偏題和怪題。
  • 高中地理必備氣候類型——熱帶雨林
    高中地理必備氣候類型——熱帶雨林高中地理屬於文科範疇,氣候類型可謂是高考必考的一個知識點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地理熱帶雨林氣候類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高中地理熱帶雨林氣候類型判斷依據:第一步,根據最冷月、最熱月判斷南北半球。
  • 高中地理《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 》說課稿
    《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節的內容。本節課教材在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單元中起著關鍵的作用,是承前啟後的紐帶,重點介紹三圈環流和氣壓帶、風帶的形成,不僅是上節課「熱力環流」「大氣的水平運動——風」等知識的延伸、綜合和運用,也是學習和探討「北半球冬、夏氣壓中心」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