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結構設計準則之力學原理設計

2021-02-15 易築結構

1 、強度計算和試驗準則

1)對承受較大負載或扭矩的鈑金位置,強度須經過計算,並安全合格;1)通過構件設計,使受力載荷分布均勻,載荷不集中可以保證同等條件下,承受的應力成倍增加。

2)力線連續。為提高構建剛度,儘量使力流路徑最短,越短則受力區域越小,累積變形就越小,剛度就提高。

缺口效應的原因是力流在截面突變處,被迫急劇改變原有路徑,因而力流搶近道引起近道局部力線擁擠,應力急劇集中上升。

1)避免截面突變的設計,尤其是避免力流截面急劇變小;孔、槽、螺紋、臺肩等缺口處易發生;判定標準是界面尺寸變化的急劇程度;在力的傳遞中,構件會發生變形,變形不對稱、接觸面變形不匹配等都會引起走偏、應力集中等問題;在接觸面處,降低構件在力流方向上的剛度,以便減少對另一構件變形的阻礙,使變形同步;

1)構件局部的應力和該處的材料許用值相等。省材料降能耗。

力傳遞中,出現的無用力或力矩,白白增加損耗,通過讓附加力自行平衡或抵消的方法解決。彎曲和扭轉應力在橫截面越遠離中心越大,橫截面中心很小,同等材料截面積情況下,空心的結構有更好的強度和剛度。

空心也可以通過其他形式實現,不一定就得是圓管形;空心結構的壁厚不能太薄,否則發生局部皺摺而喪失承載能力。受扭轉作用的薄壁構件的截面避免開口形狀,抵抗剪切變形的能力低,扭轉剛度就低

力矢量經過橫截面扭轉中心,不會產生附加扭矩;多個力的作用節點儘量使力矢量交匯於一處,避免附加彎矩,降低應力水平。

在有衝擊載荷的情況下,加大其柔性,避免衝擊,但快速響應特性會下降。

對金屬構件,壓應力是拉應力的多倍,但壓狀態下,失穩破壞會破壞強度,設計上應避免。

版權申明:本微信內容來源鋼結構設計。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協商版權問題或刪除內容!本文為原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

 

相關焦點

  • 機械結構設計準則-力學原理設計準則
    2 、均勻受載準則 1.通過構件設計,使受力載荷分布均勻,載荷不集中可以保證同等條件下,承受的應力成倍增加。 2.連續性和載荷均勻分布的設計可以實現。
  • 工學門類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從名稱上不難看出,本專業包括機械設計、機械製造和機械自動化三個部分。也就是說,它是一門以機械結構設計、加工製造為基礎,集自動控制技術、信息技術和計算機科學技術於一體的交叉學科。機械設計、製造和自動化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 機械傳感器式電子水錶的工作原理及設計
    打開APP 機械傳感器式電子水錶的工作原理及設計 工程師吳畏 發表於 2018-09-24 09:13:00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項國家發明授權專利
  • 你真的知道什麼是「機械設計」嗎?
    機械設計是什麼?機械設計(machine design),根據使用要求對機械的工作原理、結構、運動方式、力和能量的傳遞方式、各個零件的材料和形狀尺寸、潤滑方法等進行構思、分析和計算並將其轉化為具體的描述以作為製造依據的工作過程。
  • 打破現有設計準則:新的3D列印晶格的設計實現超輕和超超硬的目標物體
    楊氏模量同 單軸載荷狀態的方向(單元晶格的矢量)之間的關係 讓研究人員感到驚奇的是,其晶格柵架結構看起來明顯違反了Maxwell準則,這一準則是一個結構剛性的用於機械設計的處理辦法
  • 機械結構設計行星齒輪式動力換擋變速箱設計
    機械結構設計行星齒輪式動力換擋變速箱設計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機械工業也在不斷地發展著,各種設備都在不斷地發展,創新著。目前市面上的變速箱大多都是採用傳統的變速結構,在某些特定的區域,這種結構形式的變速箱非常不受歡迎。由於以往的變速箱採用傳統的結構形式,這樣就造成傳動精度不好控制,保養維護費用較高;同時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因此,對整機的安全性要求較高,操作時也會給工作人員帶來強烈的震動,使得操作很不舒服。雖然傳通的變速箱傳動效率較高,變速效果較好,但是價格也較昂貴,對於一般的用戶難以接受。
  • 新的晶格設計,無視麥克斯韋準則,從常規變成特例!
    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的科學家設計了一種新型3D列印晶格結構,這種結構結合了輕量級和高剛度,打破了之前認為需要展示此類特性的規則。另外,其中一個新結構對所有方向的力都顯示出完全一致的響應。
  • 《Nature Commun》力學超材料驅動器的自動設計
    力學超材料致動器實現了預先確定的輸入輸出操作,利用單一3D列印元素編碼建築特徵,從而減免了組裝不同結構組件的需要。儘管該領域進展迅速,但仍需要有效的策略來優化各種功能的超材料設計。近日,來自義大利的Stefano Zapperi等研究者提出了一種力學超材料驅動器自動設計的計算方法,該方法結合了強化蒙特卡羅方法和離散元模擬。
  • 河南理工大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本科類) 本專業是河南省名牌專業建設點,培養具備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在該專業領域內進行技術和產品研究、設計、開發、製造、應用、管理及營銷工作的機電結合的高級科學和工程技術人才
  • 機械力學原理:單自由度機械的等效力學模型計算分析
    等效力學模型研究方法:簡化機械系統—等效的單構件力學模型運動微分方程的建立求解舉例:高速衝槽機(六桿機構) 將系統的動力學問題轉化為一個等效構件的動力學問題 簡化原則 等效構件和機構中對應構件的真實運動一致 1 )作用在機構上的外力、力偶等效轉化到等效構件上 2 )所有構件的質量等效轉化到等效構件上 上述等效轉化基於功能原理功能原理 機械在任一路徑中,系統動能的改變等於作用於其上所有力所作
  • 八爪魚,這是什麼機械,31個機械原理、設計動畫來了...
    今天咱們繼續來一期特別的機械設計和機械製造合集,來多方位的展示機械的魅力。
  • 產品結構設計·塑膠件產品超聲波結構設計
    在塑料產品結構設計的許多連接方法中,塑料零件的焊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種,其焊接方法也涉及很多。當前,用於各種類型部件的最常用的焊接方法是:超聲波焊接,振動焊接,旋轉焊接,熱板焊接,感應焊接,接觸電阻焊接,熱氣焊接,擠壓焊接等,但是超聲波焊接是在我們對塑料產品的實際工作中使用最廣泛的本文,本文將與您分享超聲波焊接工藝的相關內容。
  • MIT海歸開創軟材料新型仿生設計,力學性能堪比人體組織|專訪
    軟材料的疲勞破壞,是一個困擾材料、機械、力學、器件等多學科發展的難題,多年來一直未得到解決。傳統高韌性凝膠的抗疲勞特性都很差,在多次循環加載下會發生疲勞斷裂,其疲勞閾值只有 10-100 J/m2。而疲勞斷裂是影響水凝膠基結構生物材料壽命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設計抗疲勞水凝膠仍是迄今軟材料領域的一大難題。
  • MIT海歸博士後開創軟材料新型仿生設計,力學性能堪比人體組織
    軟材料的疲勞破壞,是一個困擾材料、機械、力學、器件等多學科發展的難題,多年來一直未得到解決。,他們開創性地提出了抗疲勞水凝膠的設計原理:讓疲勞裂紋在擴展中遇到並且破壞比一層高分子鏈強韌很多的物質,例如納米晶域或者納米纖維結構。
  • 萬字長文讓機械設計工程師工資翻一番
    因為在鋼材市場,普遍存在變薄,變窄,變短這些情況,採購買回來的東西往往是和你坐辦公室根據設計手冊裡選出來的相關數據存在比較大的折扣。車小匠點評:熟悉原材料規格,設計的零件加工量儘可能少。另材料市場存在「標稱」尺寸和實際尺寸不相符的情況。4、深度了解各類常用工具機的結構原理和性能特點。所謂萬變不離其宗,機械設計亦是如此。
  • 八爪魚,這是什麼機械,31個機械原理、設計動畫來了......
    6、工字型檔杆變速箱原理:也有人說:設計這模具的人是高手,結構緊湊,成本最低,而且下模還是可以調節寬度的,換個上模,可以生產其他規格的抱箍。直觀學機械的各位大神怎麼看?9、魚丸製作過程:10、傳送緩衝設計:
  • 35歲MIT海歸博士後開創軟材料新型仿生設計,力學性能堪比人體組織
    與之相反,人體器官或者說是生物組織 (如大腦、心臟和肌肉等) 大多柔軟且富含水分,並且能夠承受每年幾百萬次兆帕級的應力而不發生破壞。Science Advances雜誌上發表論文,標題為 Anti-fatigue-fracture hydrogels,受啟發於肌肉組織的結構性能關係,他們開創性地提出了抗疲勞水凝膠的設計原理:讓疲勞裂紋在擴展中遇到並且破壞比一層高分子鏈強韌很多的物質
  • 35歲MIT海歸博士後開創軟材料新型仿生設計,力學性能堪比人體組織
    軟材料的疲勞破壞,是一個困擾材料、機械、力學、器件等多學科發展的難題,多年來一直未得到解決。傳統高韌性凝膠的抗疲勞特性都很差,在多次循環加載下會發生疲勞斷裂,其疲勞閾值只有 10-100 J/m2。而疲勞斷裂是影響水凝膠基結構生物材料壽命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設計抗疲勞水凝膠仍是迄今軟材料領域的一大難題。
  • 結構設計 | 樂高六軸機械臂結構解析
    >這款六軸機械臂是Akiyuki先生的第二代機械臂作品,第一代機械臂創作於2015年,其成品外形如下圖:兩款機械臂都由底座、一級手臂、二級手臂和機械手等結構部分構成。仔細對比兩代作品,會發現他們的主要結構基本沒有變化,主要的變化在外形上。
  • 【物理原理】31個機械運動、設計動畫來了...
    今天咱們來一期特別的機械設計和機械製造合集,來多方位的展示機械的魅力:1、動作捕捉和增強現實在內的多種技術:不過這也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