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進入了冬天氣溫最冷的時間段了,北方人民開啟了冬天裡的狂歡,由極寒天氣帶來的自然景觀和人造景觀刷爆了北方人的朋友圈,南方人表示此時只有羨慕、嫉妒、恨。
潑水成冰
網上有這樣一個段子,東北人認為東北以南的都是南方,東北人的潑水成冰可是羨慕壞了」南方人「,不過好景不長,隨著北京、河北等地方的氣溫一路降低,北京人也玩起了潑水成冰的遊戲。
很多網友表示自己嘗試了多次,無奈還是無法成功,潑水成冰還是有需要一定門檻的,下面來了解下。
第一個條件就是氣溫和環境,氣溫不等低於零下20℃,天氣要乾燥,這裡會勸退很多躍躍欲試的小夥伴。
第二個條件要熱水,如果端出來一杯冷水,為什麼不是冷水,這裡科普下,潑水成冰裡的冰並不是由水形成的,而是水蒸氣凝華成冰晶,所以冷水根本無法形成。
第三個條件好身體,最起碼要有一個好腰,如果用力過猛閃了腰怪不了別人了。
海浪翻湧被定格
當潑水成冰已經成了見怪不怪的事情後,山東人民表示你見過被凍住的海浪嗎?
2021年的第一個寒潮還在繼續,山東青島的最低氣溫降至-18℃,直逼青島歷史最低值。對於海水結冰青島人民表示以前見過,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但是青島網友拍攝了一組海浪翻湧被凍住的瞬間,活生生的將動圖畫面拍成了靜態,這也是難得一見的奇觀。
很多人表示第一次聽說海洋會結冰,更別說看到海浪被凍住了。
海冰
海冰主要是指由海水凍結而成的鹹水冰,廣義的海冰還包括在海洋中的河冰、冰山等。海冰是在自然條件下形成的,對大氣環流和氣候變化產生巨大的影響,甚至影響了人類的生活,比如,海冰能夠導致港口和航道封鎖,直接阻斷海上運輸,毀壞海洋船隻,著名奧斯卡獲獎電影《鐵達尼號》就是因冰川而發生的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海水冰是由淡水冰晶構成的,海水在形成冰塊之前會釋放鹽分,淡水冰晶在凝固過程中會冰晶之間會殘留少了濃鹽水,海水冰隨著時間的增加會把這些濃鹽水滲出來,所以冰齡越長,鹽量越低。
可怕的「死亡冰柱」
其實海冰對於生物影響並不可怕,因為大多數海冰浮於水面,海洋生物可以沉在冰塊下面,可怕的是海冰會引起可怕的「死亡冰柱」。
「死亡冰柱」主要發生在地球的南北極海域,當南北極地球氣溫降低到零下20℃以下的時候,海洋表面海水鹽分會被析出,海水就會發生結冰現象,海面的結冰會繼續以柱狀的形式向海底延伸,隨著時間的增加冰柱會不斷加粗,而且結冰速度非常快,冰柱會把沿途的動物凍死,可謂是所過之處生靈塗炭,各類海洋生物無一倖免,這不是好萊塢的科幻大片,而是真實發生的自然現象。
死亡冰柱破壞力確實非同一般,不過好在它只在南北極待著,要不一旦它出現海岸線附近,周圍的人們想吃海鮮可就難了。
「死亡冰柱」形成原理
「死亡冰柱」這麼大的破壞能力主要是由於能量的流動,冰柱的冷能主要來自地面,冰柱不斷地將海底熱能傳遞到海面,同時又將寒冷的大氣溫度傳遞到海底,冰柱的長度和直徑受海面溫度影響很大,一旦地面春暖花開天氣回暖,冷能會慢慢變弱,冰柱也逐漸被海水融化而消失。
鏡頭下的「死亡冰柱」
2013年BBC發布了《冰凍星球》紀錄片,首次以影像的形式向人類展示了冰柱的形成過程,BBC通過在海底放置延時拍攝設備,完整記錄了死亡冰柱的形成過程,記錄這個過程非常不容易,BBC的首席攝影師這樣形容他們的拍攝過程:
「我們是在與時間賽跑,因為沒有人知道形成速度到底有多快。一周前,我們目睹了冰柱在我們眼前迅速增大的景象,整個過程持續了五六個小時。這種拍攝難度很大,我們的拍攝裝備很重,必須安放在海床上。」
雖然BBC首次以影像的形式向人類展示了死亡冰柱,但是早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科學家就發現了死亡冰柱。
生命的起源
生命的起源在科學家一直爭論不休,一直以來科學家認為地球生命主要誕生於海底溫度的火山,這裡既有生命需要的能量,也有生命所需的各種無機物,在發現死亡冰柱以前,大多數科學家認為上述觀點無懈可擊。
自打發現了死亡冰柱以後,一部分科學家提出了生命起源的新理論,該理論認為死亡冰柱能夠形成一個脫鹽環境,這種脫鹽的海水更接近於早期生命誕生的條件,更為關鍵的是這一過程還能夠產生很多化合物,是新生命誕生不可缺少的條件。
因此,死亡冰柱既是生物超級殺手,也是生命誕生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