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大讀「一個人的專業」是怎樣的體驗

2020-11-29 新華教育

  新華社北京6月1日新媒體專電 題:在北大讀「一個人的專業」是怎樣的體驗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許晟、魏夢佳

  又是一年畢業季,又是一個人的畢業照。

  作為北京大學古生物學專業2016年唯一的本科畢業生,安永睿沒想到,臨近畢業,因為一張照片,自己突然成了「網紅」。

  北京大學古生物學專業有「六代單傳」之稱,近8年來只有6名學生。這樣獨一無二的大學生活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他為什麼選擇古生物學專業

  安靜樂觀,不溫不火,22歲的安永睿在北大燕園裡並不那麼惹人注目。

  大學之前,他就喜歡生物和物理,尤其熱愛週遊。初中到高中,他利用課餘時間把老家貴陽周邊十幾個縣都轉了,邊轉邊手繪地圖,邊拾撿貝殼、螺螄和石頭。

  2012年,安永睿考入北京大學元培學院。在這裡,剛入學的學生可自由選擇全校課程,學習一段時間後,再自由選擇專業方向。大一大二,安永睿把自己喜歡的生物、地質等方面課程選了個遍。

  古生物學是地質學分支學科,也是生命科學和地球科學的交叉科學。大學前兩年的選修學習,激發了他對古生物學的濃厚興趣。大三時,他最終確定了這個專業方向。

  「我當時也沒想太多,就是單純的喜歡。」這個性格溫和、喜歡崑曲、愛好爬山的男孩笑著說,「我願意沉下心來做研究,感覺那樣受外界打擾會少一些。」

  安永睿選擇的專業是第四紀地質學。幾年來古生物學方面的學習實踐,讓他不僅了解了生命的進化過程,還掌握了科研的基本方法。他說:「將來還會繼續深入古生物學和海洋學方面的研究。」

  這專業到底有多「冷」

  在許多人眼裡,古生物學是個冷門專業,即使在北大,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也沒有多少人知道。

  直到兩年前,安永睿的師姐薛逸凡將只有自己一個人的「北大2010級古生物專業合影」發到網絡上,才讓這個「一個人的專業」為公眾熟知。

  元培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主任沙麗曼說,其實北大很早就有古生物學專業,後來因院系合併停辦過一段時間,2008年在元培學院復建這個專業方向,僅供元培學院學生選擇。直至今年,前後只有6名本科生選擇了這個專業。在安永睿之後,暫時還沒有學生選擇這個專業方向。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這個專業就是考古,工作環境差,將來收入也不如其他專業吧。」安永睿說,這也與大家對這個專業不太了解有關。

  「一個人的專業」是「資源浪費」嗎

  在元培學院,不會的。

  元培學院是北大本科教育改革的試驗基地,低年級不分專業,學生可自由選擇全校任意課程,到第三學期再根據興趣和能力自主選擇專業方向。

  這個學院的每個學生都有「雙重歸屬」。在行政管理方面,他們歸屬於元培學院,必修課程管理歸屬於所選課程的學院,集體活動則兩邊都可以參加。在相應學院上課,就可以享受該學院的獎學金等各種學業資源。

  「元培學院本身並不開課,學生要到所選專業方向的學院去上課。」沙麗曼說,學院是藉助全校院系現有資源,整合課程,打造最適合學生的專業體系,給學生更多選擇機會。

  所以不管元培學院裡的專業方向被幾個學生選擇,元培學院都不用像普通二級學院那樣支出教育成本。「我們專業沒有招生這一說,都是學生自主選擇。」沙麗曼說。

  「一個人的專業」孤單嗎

  按照元培學院的教學設置,「六代單傳」的古生物學專業學生,從來都不存在「一個人的課堂」。

  平時上課,安永睿需要趕往不同學院,和其他學院同學一起學習。例如生態學相關課程要到城市與環境學院去上,植物生物學課程要和生命科學學院的同學一起上,沉積巖石相關課程要跟地質系同學一起上……

  「雖然課上課下都有同伴,但有時還是會有一點孤單。」安永睿說,課堂同學、宿舍舍友、行政班上的同學都不是一群人,古生物學專業更是只有自己一個人,一開始確實不太習慣。

  「雖然有些孤單,但專業方向是自己感興趣的,所以還好。」他笑著說。

  全國還有「一個人的專業」嗎

  記者近幾天採訪了多省份的十餘所高校發現,北大這種「一個人的專業」不管從管理模式還是教學設置等方面看都太特殊,在其他高校幾乎沒有同類項。

  採訪中,不少高校老師表示,前幾年還有些人數比較少的專業,但現在大多已經合併。據蘭州大學招生辦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最近幾年專業招生人數最少的也有20名。這也是高校招生的一般情況。

  也有特殊情況。華中某高校就曾在2014年為3名學生恢復此前取消的哲學專業課程。

  這種學生人數少的專業是合理存在嗎?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說:「高校的專業應該根據其專業價值來確定,不要看招多少人、收多少錢,有價值就應該讓他存在。」

  國外有「一個人的專業」嗎

  國外的高校專業設置和我國有很大不同。國內高校要設置一個專業,需要有相應的師資、專業基礎、經費保障等各種軟硬體條件,並報學校和相關主管部門審核、批准,行政手續相對較多。

  國外更加靈活。「在一些國家的高校,只要相關人員解決了開設專業所需的經費問題,並能讓學生在畢業後有機會找到專業相關的工作,即可報學校確認開設新的專業。」儲朝暉介紹。

  所以國外大學更容易出現人數極少或一個人的專業。如卡耐基梅隆大學官方網站顯示,2006年該校風笛專業只有一名學生,更奇的是,這是當年北美地區唯一的一名風笛專業學生。

相關焦點

  • CSSA出品 | 讀一個經常要做實驗的專業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CSSA 專業類生存指南第三彈無論你是對專業依舊迷茫的在讀生亦或是想要進一步了解UCSD的2023er屏幕前閱讀這篇文章的你通過這些專業的學生在採訪中描述的經歷和感謝都會看到這些Researcher 最真實的一面認知科學是一個研究人的大腦與認知的跨領域學科,包括語言學、人類學、心理學、神經科學、
  • 北大古生物學再現「一個人的畢業照」(圖)
    昨天上午,北大古生物學本科生安永睿畢業,作為2016年該專業唯一畢業生,他的畢業照仍是一個人。  下次單人畢業照要等3年  「我們這屆元培學院的學生有180多人,只有我一個選擇古生物專業。」安永睿告訴記者,其他同學選擇經濟、數學、物理專業的更多。而確定古生物學,是源自安永睿從小對於地理方面的興趣。
  • 8位北大學霸、校友分享:在北京大學物理專業就讀是種什麼體驗?
    同時,物理學院提供了相當自由的培養方案,在各種課堂上都能遇到各個年級和專業的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在這裡,有才華橫溢、深受歡迎的老師,也有豐富多樣、氣氛活躍的課堂,北大物院為本科生配置了最優質的教學資源。物理學院也充滿著溫情的人文關懷。當遇到困難或事感到迷茫,又或是只是想要找人聊天的時,都可以找到良師益友指點迷津。
  • 鍾芳蓉報考北大考古專業,而北大古生物學薛逸凡,卻轉行計算機了
    鍾芳蓉報考北大考古專業,而北大古生物學薛逸凡,卻轉行計算機了 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今年報考了北京大學考古系,引起了人們的激烈討論。有網友為她感到高興,考上了最好的大學,而且還去了感興趣的專業,值得高興!也有很多人為鍾芳蓉感到惋惜,雖然是北大考古系,但畢竟還是考古系,這個專業太冷門了,沒錢途!
  • 在美國麻省理工讀工科是種怎樣的體驗?
    原標題:在美國麻省理工讀工科是種怎樣的體驗? 麻省理工學院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全世界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為全球最享負盛名的學府之一。其工程科技多年來被 QS 世界大學排名及世界大學學術排名評為世界第一。那麼在如此牛校留學讀工科是一種什麼體驗?絲絲小編來為大家說明。
  • 北大古生物學畢業生:很享受一個人一個專業
    古生物學畢業生安永睿:  很享受一個人一個專業  2014年,「一個人的畢業照」使默默無聞的北大古生物學專業學生薛逸凡成為「網紅」。如今,北大再現「一個人一個專業」,安永睿成為今年北大古生物學專業的唯一畢業生。
  • 北大「一個人的畢業照」主人公,2010級古生物專業獨苗,十年後搞起...
    還記得曾經刷屏網際網路的「一個人的畢業照」嗎?北京大學2010級古生物專業「合影」,說是合影,但照片上只有一個人,因為這一屆的北大古生物專業,就只有一個學生,就是薛逸凡。 01 從「一個人的古生物」到亞馬遜NLP實習生 在高考填報志願時,跟鍾芳蓉的情況類似,薛逸凡是自主選擇了北大古生物專業。
  • 北大古生物學專業連續6年只招一個人,它的難度在哪兒
    然而北大的考試難度不用多說,大家都很清楚,很多人只能望而卻步了。當然也有很多成績優異的人進入北大學習,選擇不同的專業進行研修。據北大資料顯示,北京大學本科階段開設的專業有35個,省部重點專業有4個,國家重點專業有26個,國家品牌專業有13個。那麼,在這些專業中哪個專業最特殊呢?
  • 在清華讀研究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在清華讀研究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在清華大學2018級研究生開學典禮上的發言清華大學物理系主任 王亞愚今天,我想和同學們分享一下「在清華讀研究生是怎樣一種體驗」。首先,從時間的尺度看,大家今後幾年大致會有這樣的心路歷程。第一年是新鮮,新的環境、新的同學,人生新的階段從今天就開始了。第二年是緊張,資格考試和科研工作等重任接踵而來。第三年是而立之年,碩士生們已經準備好離開校園施展才幹,而博士生們已經成為導師的左膀右臂。第四年是不惑之年,博士生們在科研工作的最前沿心無旁騖,勇往直前。
  • 有一個英語很好的女朋友,是怎樣一種體驗?
    不禁讓小編感慨,人美聲甜也就算了,英語還辣麼好,還讓不讓其他女活了啊,我想,哪個男生找個這樣的英語很好的女生做女朋友,應該都會很幸福吧?那麼,就來看看,大家覺得有一個英語很好的女朋友,是怎樣一種體驗吧!
  • 北大古生物學唯一畢業生:一個人一個專業很享受
    比如,大量魚龍混雜、真假難辨的信息佔據了人們的視線,也減少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在虛擬社區人們的獵奇心被放大,善良因習以為常而不受關注,而那些超出常理的奇人異事、聳人聽聞的傳言卻廣為傳播。」因此他認為,人類的理性思維變得更加重要。大學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使他們能明辨是非、堅持真理,而非人云亦云、隨波逐流。
  • 現場體驗開箱快樂,報北大考古專業女生的禮物到了,有近50斤重
    原因是,高考出分那天,因為鍾芳蓉考出了676分的好成績,位列湖南省文科第四名,所以整個村子為其燃起了煙花爆竹,鍾芳蓉儼然成為了全村人的驕傲。而其高中校長,更是為其連夜驅車率領50多名老師至村中賀喜。「人怕出名豬怕壯」,鍾芳蓉在網上火了以後,她的高考志願也受到了網友們的廣泛關注。隨著鍾芳蓉打算報考北大考古專業消息的傳出,鍾芳蓉這個小女生也受到了很多網友的非議。
  • 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系引爭議,該專業真的這麼沒前景嗎?
    【文/觀察者網 郭肖】湖南高考文科第四名鍾芳蓉報考北大考古系一事在經歷輿論幾番「博弈」後,已基本落下帷幕,那些對於其「沒有錢途」的擔憂在「人家可是北大呀」、「夢想不該用錢來衡量」等發問中幾近失聲。然而,對於想深入了解事實的普通人來說,考古系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專業?該專業學生們的現狀究竟如何?他們畢業之後又去了哪裡呢?
  • 生物專業找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農、林、漁、牧、副、醫、藥都有生物醫藥人,真的是「海闊天高」的好專業!有人總結:生物專業畢業生主要在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以及國家機關等部門從事科研、教學和高級管理工作。仿佛自己已經是社會上流高精尖端人士,想想都有一些小激動。 「喂,醒醒!該搬磚了!」「21世紀是生物學的世紀!」
  • 中國天眼的北大人 | 春天裡的一個瞬間
    初到康奈爾大學讀研就碰見一位隔壁的美女同學(經典的,不是被人「看不出漂亮「的那種)。她的總結言猶在耳:「你們北大來的,說起學校就眉飛色舞,煩」。年紀越長越體會到隔壁有道理。北大天文正旺,己為偶爾沾光的外圍,能在清華傑出校友南仁東的領導下,時時往貴州平塘為FAST搬磚種樹,福氣。這篇給老師和學弟交的作業,博一笑不負少年,輕拍。
  • 讀大學報了冷門專業是怎麼體驗?拿了4年獎學金,工作後月薪2千
    高考錄取剛剛結束,除了填志願讓各大學子頭疼之外,這選什麼專業相信也讓不少人很頭疼。很多都會去選一些熱門的專業,比如金融,外語、工程這些。畢竟要為了迎合市場的需求嘛,但是一間學校除了有熱門專業之外還會有一些特別冷門的專業,比如什麼採礦專業,造紙專業。
  • 2020軟科中國大學最好學科排名出爐,你所讀專業和高校排名幾何?
    1.中國語言文學北大不愧是全國最具人文底蘊的高等學府!南京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也同北大處於同一層次,以後選擇讀中國語言文學的小夥伴,就不用吭哧吭哧的非北大不嫁了,南大和北師大或許也是良配呢!華東師範,復旦,山東,四川,武漢,暨南的該專業也都排在了全國前5%,挺值得考慮!
  • 北大古生物專業一夜走紅 原來,你就是那個古生物!
    兩年前,大四的薛逸凡站在北大圖書館門口,身著學士服,拍下了這張「北京大學2010級古生物專業合影」。畢業合照通常人多臉小、需費力辨認,因專業特殊,她成為當年照片中唯一的「主人公」。  兩年後,經過上周五的答辯,薛逸凡的師弟安永睿和馬來西亞留學生侯銘泳也將從元培古生物學專業畢業。  安永睿一張健身時的照片,也在媒體「六代單傳專業」的標籤下,廣為流傳。
  • 讀財務管理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寫這篇文的主要目的有三: 使大家有一個關於財務管理專業的客觀了解,而非道聽途說,和一些相關學科去區別開來; 介紹一下我學了一年財務管理專業的感受; 給一些還在猶豫選什麼專業的學弟學妹們一些建議。
  • 不讀中文系,這些鼎鼎大名的作家讀什麼專業?
    原創 愛作家的 廣西師大出版社又到了考生們填志願的時候,每年這時候總能看到類似#最委屈的專業##不推薦的大學專業有哪些#等話題引起網友們的廣泛討論。今年網友最關心的話題,竟然是留守女孩該不該填報「北大考古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