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一個人的畢業照」主人公,2010級古生物專業獨苗,十年後搞起...

2020-11-26 電子工程專輯

導讀:考全省文科第四名,毅然選擇報考北大考古專業的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如今已經正式到北大報到。

作者:蕭簫 魚羊
來源:量子位(ID:QbitAI)

熱議之中,鍾芳蓉的另一位北大學姐,也再次「回到」網友們的視線——
其實,因為冷門專業上熱搜,鍾芳蓉不是第一個人。還記得曾經刷屏網際網路的「一個人的畢業照」嗎?北京大學2010級古生物專業「合影」,說是合影,但照片上只有一個人,因為這一屆的北大古生物專業,就只有一個學生,就是薛逸凡
不過現在,這位「冷門」專業而受關注的學霸,在做的可一點不冷門。
因為她被現在身處時代熱門列車AI之上,正在大廠亞馬遜實習,從事NLP研究。

01 從「一個人的古生物」到亞馬遜NLP實習生

在高考填報志願時,跟鍾芳蓉的情況類似,薛逸凡是自主選擇了北大古生物專業。
據北大元培學院官方介紹,這個專業差不多每個年級都只有一個人,甚至有的年級是零人。
冷門,小眾,孤獨。但薛逸凡說,對於古生物專業,自己當時確實是「自投羅網」。
根據南方都市報的報導,選擇古生物學作為大學專業,是薛逸凡在高中時就確立的方向。
當初我查到全國只有北大在本科開設這個專業,所以決定報考北大。
但當以全省文科第四名的成績,選擇了考古專業的北大學妹鍾芳蓉再次引發對「冷門專業」的熱烈討論,卻有網友把薛逸凡當作一個「反面案例」拎了出來——
本科古生物的薛逸凡,如今還是選擇進亞馬遜實習,做起了人工智慧研究。
這樣的選擇,似乎非常適合拿來做這場「是否應該選擇冷門專業」的爭論中,有利的反方論據。
在外界看來,這樣的選擇是「順應時勢」,卻也顯得「走了彎路」。
比如,在知乎的熱門回答下,就不乏質疑與猜測的聲音,其中討論得最熱烈的主要有兩點。

1)「轉行熱門人工智慧、做NLP的目的,是為了錢?」
首先,在本科的科研工作中,薛逸凡就已經接觸了數據建模的內容。在這個過程中,她意識到自己的數學和計算機基礎不紮實。
受此影響,在申請出國時,除了古生物,她也考慮了計算生物學方向。並最終為了深入學習建模知識,最後放棄了UC系古生物博士項目。
薛逸凡表示,自己過去喜愛古生物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對自然的崇拜和嚮往,對一切非人為事物的欣賞。相對的,對於感覺上總在破壞自然的人類、以及所產生的文化歷史方面,就沒那麼有興趣。
可能是越活越回去了,接觸多了生物醫學領域,幾年前,開始發自內心地想做點能直接有利於人的東西。就一下子從最不「人」的領域,跳到了最關切人類生命的領域之一。
對於自己所做的研究,薛逸凡很謙遜。她表示,不敢說目前的研究進展有多大突破,但只要能成為累積的資料,推動數十年後領域發展,讓更多的人能平安生活就好。
正是這個觀念上的轉變,讓薛逸凡從古生物專業一路走到了生物信息專業,開始研究起癌症相關的資料,並選擇了癌症信號通路作為博士課題,具體的研究方向是深度生成模型在癌症數據的應用。
具體而言,就是利用機器學習模型,研究癌症病人或者細胞系樣本的基因數據,重建細胞內信號通路,提取相關特徵值,提高癌症病人預後或藥物響應預測的精準度。
同時,由於希望提升自己的工業實驗水平,她在讀博第三年,選擇去匹大的醫學中心實習電子病歷相關的項目,恰好接觸到了NLP。
但由於這段實習經歷與NLP相關,以至於後來找其他實習時,遞來橄欖枝的也多是NLP相關的項目,其中就包括這份亞馬遜NLP的實習工作。
當然,談及錢本身,薛逸凡表示,錢肯定是要考慮的,沒必要和生活過不去。

2)「現在看來,本科選了古生物,其實是人生中的一段彎路?」
她認為,本科完成了古生物專業的學習,依然是到目前為止,最為令她驕傲和感到幸福的事之一。而且,於她而言,「學會東西」就能給人帶來很單純的滿足感。
之所以選擇轉專業,是因為視野變得更加開闊了:隨著了解的領域變多,她能由衷感覺到,周圍的世界也在變得更加有意思。
薛逸凡表示,自己的每個人生階段,都有明確的目標,但只是為了奮鬥,而不是為了限制行動。
每個人在不同的時期,平臺、見識、閱歷、眼界都會發生變化,她允許自己每隔一段時間做出重大的調整,而不會糾結這是否是一段「彎路」。
單從古生物對我的影響來說,雖然我本科的時候,因為體能差,出野外一直對我是個苦差事,可我出國後,還保留了徒步的愛好。
……休年假去國家公園,一天走七八公裡野路也是可以的。
別人看風景看七分熱鬧三分門道,我能看四分五分。生的動物植物,死的地層地貌構造,我都能比別人多看懂一分,哪怕是這一分,就足夠我一路興奮逼逼一整天。
所以,這段本科學習經歷看似和現在恰飯無關了,但顯然會影響我一輩子如何看待這個世界。
畢竟,所有決定都是基於自身情況的最優解做出的,再來一次還是會走同樣的路。與其執著於人生效率,陷於自責,還不如解決問題,及時改變規劃。
比起所謂的個人發展,到現在的年齡我會更注重家庭建設(誰說這不是一種個人發展)。換句話說,我遇到了一位我覺得比古生物對我而言更重要的一個人。
那麼,究竟該不該選擇那些在外人看來有些冷門、甚至是「天坑」的專業呢?

02 該不該選冷門/天坑專業

1. 選專業前,認知要足夠清醒

薛逸凡表示,其實9成以上向她諮詢古生物專業的學生,都並沒有做好進入這個專業的準備。
選一個專業,不能只看它「有意思」,或者它「可能降分錄取」。基本上來說,要選擇一個冷門專業,要有以下幾點準備:
首先,查一查所選專業的課表,這個是「這門專業學什麼」最直接的反映。
舉個例子,如果想選考古或古生物的話,是否了解在專業劃分上,古生物學和考古學是什麼區別和關係?
對於薛逸凡而言,在本科就讀之前,她學過生物競賽,也持續關注領域內動態,知道自己學的和愛好者接觸的有什麼區別。即使這樣,仍然可能對專業產生預期偏差,所以一定要仔細考慮。
事實上,熱門專業一定有熱門的道理,熱門可能意味著更大的就業市場,更高的社會地位,和更好的工資待遇。如果指望以專業為生,那就考慮一下現實,例如車、房和孩子。都想清楚了,覺得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都有可行的解決方法,那就去讀。
薛逸凡表示,自己當年是把這些都過了一遍,覺得學這個專業至少未來可以出國留學、走科研道路,所以才做出的選擇。
對於自己負擔學業和生活的人來說,這一點無所謂。但如果上學需要家裡經濟支持,特別是考慮留學的話,一定要爭取父母的理解。畢竟,父母好歹已經進入社會、賺錢養家了,他們的很多話不中聽也不適用,但也是生活經驗,可以不採納,但也不妨聽聽建議。

2. 冷門:與出路無關

此外,在鍾芳蓉選擇北大考古問題的下面,也不乏各種聲音。
知乎用戶@熊頭死變態 表示,人的一生有很多種選擇,有選擇意味著可以去改變,討論四五年、七八年以後的事情,現在為時尚早。
而知乎用戶@赫連鏡繇 作為北大歷史系曾經的學生,則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坦言不需要為北大的任何一個專業擔心,即使是雙學位,也足以滿足很多人的需求。
雙學位其實足以滿足很多人的需求,不是非得要轉,所以即便真的要轉,實際上也沒有很困難。
薛逸凡自己也曾表示,古生物專業作為交叉學科,出來後可以考慮石油、礦產方向,如果想做科研,主要可以研究史前生命的進化軌跡,個體特徵等等;也可以應用於實際,輔助石油開採和礦藏尋找等等,同樣有不錯的出路。
實際上,這種「交叉學科」的思路,也正在成為New sexy,隨著AI復興,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方法也開始被「跨界」交叉應用到更多學科和領域,並且推動那些領域的變革,包括考古、環境、能源、醫療等等。
而包括圖靈獎得主姚期智教授、谷歌AI掌舵者Jeff Dean,都是這種「交叉」思路的倡導者。
所以這麼看來,薛逸凡的選擇,只是這個時代的趨勢之一。
等到AI技能普及如電腦、筆記本,或許也就不會再有冷與熱的討論了。
而從薛逸凡的親身經歷中,也能夠發現,一開始選擇了什麼專業或許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積極探尋自己的興趣,積極學習、調整自己前進的方向,為自己做出負責任的選擇。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534480689037380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488665681232273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363736503725054
@熊頭死變態的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1046473/answer/1374559150
@赫連鏡繇的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1046473/answer/1373766379


1.因為不滿已有RTOS,所以作者寫了它—ChibiOS!

2.作業系統產生死鎖的原因和處理策略

3.從晶片看內循環,「去中化」,還是「去美化」

4.嵌入式人工智慧唱響2020年中國嵌入式技術大會!

5.物聯網應用選5G還是WiFi6+現場總線?

6.手把手教你自製基於TencentOS Tiny的智能甲醛監測儀


相關焦點

  • 北大2010級古生物專業獨苗,十年後搞起了AI
    但關於「冷門專業值不值得報」的熱議,卻仍在繼續。 熱議之中,鍾芳蓉的另一位北大學姐,也再次「回到」網友們的視線—— 其實,因為冷門專業上熱搜,鍾芳蓉不是第一個人。還記得曾經刷屏網際網路的「一個人的畢業照」嗎?
  • 2010級北大古生物專業「獨苗」,十年後竟搞起了AI……
    還記得曾經刷屏網際網路的「一個人的畢業照」嗎?這是北京大學2010級古生物專業「合影」說是合影,但照片上只有一個人,因為這一屆的北京大學古生物專業,就只有一個學生,就是薛逸凡。不過現在,這位「冷門」專業而受關注的學霸,在做的可一點不冷門。因為她被現在身處時代熱門列車AI之上,正在大廠亞馬遜實習,從事NLP研究。
  • 北大女孩,古生物獨苗,10年後轉行AI,選擇冷門專業真的會後悔嗎
    至於考入清華北大這個級別的頂級名校學生,理想更是遠大。 很多學生並不計較專業,相當部分人認為,在清華北大這個級別的「金字招牌」下,哪有什麼冷門專業,考入清北,已經足以證明自己的能力。
  • 北大古生物專業一夜走紅 原來,你就是那個古生物!
    一張「一個人的畢業照」,讓北京大學古生物學專業一夜走紅  兩年前,大四的薛逸凡站在北大圖書館門口,身著學士服,拍下了這張「北京大學2010級古生物專業合影」。畢業合照通常人多臉小、需費力辨認,因專業特殊,她成為當年照片中唯一的「主人公」。  兩年後,經過上周五的答辯,薛逸凡的師弟安永睿和馬來西亞留學生侯銘泳也將從元培古生物學專業畢業。  安永睿一張健身時的照片,也在媒體「六代單傳專業」的標籤下,廣為流傳。
  • 北大古生物學再現「一個人的畢業照」(圖)
    昨天上午,北大古生物學本科生安永睿畢業,作為2016年該專業唯一畢業生,他的畢業照仍是一個人。  下次單人畢業照要等3年  「我們這屆元培學院的學生有180多人,只有我一個選擇古生物專業。」安永睿告訴記者,其他同學選擇經濟、數學、物理專業的更多。而確定古生物學,是源自安永睿從小對於地理方面的興趣。
  • 北大古生物學專業僅一人 網友:畢業「合影」太孤單
    畢業了,北京大學2010級古生物專業的學生薛逸凡火了。6月14日,薛逸凡在自己的人人網(社交網站)上發布了張「一個人的畢業照」,並附文「只是需要有一張來裝個正經」,「合影哦」,引發網友關注。網友紛紛留言「一個人的寂寞的誰懂?」「酷斃了!
  • 曾經刷屏的北大「一個人的畢業照」女主人公,她現在怎麼樣了?
    熱議之中,鍾芳蓉的另一位北大學姐,也再次「回到」網友們的視線—— 其實,因為冷門專業上熱搜,鍾芳蓉不是第一個人。還記得曾經刷屏網際網路的「一個人的畢業照」嗎?
  • 北大女生拍「一個人的畢業照」走紅 古生物學專業是學什麼的?
    日前,北京大學2010級古生物學專業學生薛逸凡在網上火了起來。6月14日,薛逸凡在社交網站上發布了張「一個人的畢業照」,引發網友熱議。對此,網友紛紛留言「一個人的寂寞的誰懂?」「酷斃了!專業第一名和最後一名都佔了」、「這連逃課都沒法逃」……據北大元培學院副院長盧曉東介紹,「這是全中國唯一的一個只有一名學生的專業。差不多是每個年級有一個人,還有的年級是零人。
  • 一個人的畢業照背後 古生物學知多少?
    「一個人的畢業照」,引發了網友關注。據了解,薛逸凡所畢業的北大元培學院副院長盧曉東稱,薛逸凡所在的北大2010級古生物專業,「是全中國唯一的只有一名學生的專業。」     事件:     北大女生拍「一個人的畢業照」走紅     日前,北京大學2010級古生物專業學生薛逸凡在社交網站上發布了張「一個人的畢業照」,並附文「只是需要有一張來裝個正經」,「合影哦」,引發了網友關注而走紅。
  • 北京大學2010級古生物專業為何只有一個學生?
    理論上只要根據古生物的學分要求選完90學分的必修課程,44學分的選修課程,6學分的畢業論文/計劃,就可以拿到這個專業付與的理學學士學位。Q:為什麼有一個人私家選擇了古生物?A:由於抱負主義,元培學院自誕生以來就聚集了很多如許的門生與老師,為了自由選課(不限文理,可選全北大的恣意課程,醫學部除外),學分制(湊夠指定的學分就能畢業,通過允許後可以組合出極新的專業),跨學科交換(一間寢室4個人私家來自差別專業),導師制(全校種種神牛傳授充當門生的導師)這種教誨理念和要領,是有非常猛烈的抱負主義色彩的,受此影響,有人選擇了古生物如許的跨學科專業並不出奇
  • 季羨林北大辦梵文班:錢文忠是關門弟子 學吐火羅語
    最近,北大2010級古生物學專業畢業生薛逸凡在社交網站上發布了「一個人的畢業照」,引發網友的關注而走紅。北大元培學院副院長盧曉東介紹:「這是全中國唯一的一個只有一名學生的專業。」  據了解,北大古生物專業從2008年創立至今,每年畢業生都是一個,目前已經「四代單傳」,這在當今高等教育界也算是一朵「奇葩」。
  • 訪北大單人畢業照事件主角薛逸凡 古生物學專業介紹
    因一張畢業照而走紅網絡,又在校長致辭時被提及,很多同學慕名來求合影。作為北大2014屆古生物學專業唯一的本科畢業生,薛逸凡最近很忙。  《法制晚報》記者調查發現,這個讓她「真的很喜歡」的專業,其實沒那麼「高冷炫酷」。國內外很多高校都有開設,只是在本科階段就選擇古生物學的人,確屬鳳毛麟角。
  • 北大的冷門專業:六代單傳,一人曠課全系放假,畢業照只有一人
    鍾芳蓉是一個超級學霸,在高考中表現優異,獲得了676分的高分,排名高居全省第四,但是,令人們吃驚的是並不僅僅是她的優異成績,而是她參考了一個北大一個相對冷門的專業——考古學,對於這一事件,人們評頭論足,議論紛紛,其實,這並不是北大的冷門專業第一次受到社會的關注,在幾年前,北大的另一個冷門專業——古生物專業就已經引發過社會大眾的熱議
  • 鍾芳蓉報考北大考古專業,而北大古生物學薛逸凡,卻轉行計算機了
    2014年,一位北大畢業生在網絡上發布了一張照片,並附文:北大2010級古生物專業合影,而照片中只有她一個人,原來,這個被網友戲稱「炫酷高冷到沒同學」的古生物學專業,只有她一個學生。 這位畢業生名為薛逸凡,是北大古生物專業2010級唯一的本科生。
  • 北大古生物學至今只4人畢業
    去年,北京大學的古生物學專業因「一個人的畢業照」走紅網絡。今年,一部《侏羅紀世界》讓該專業再次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 在北大讀「一個人的專業」是怎樣的體驗
    新華社北京6月1日新媒體專電 題:在北大讀「一個人的專業」是怎樣的體驗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許晟、魏夢佳  又是一年畢業季,又是一個人的畢業照。  直到兩年前,安永睿的師姐薛逸凡將只有自己一個人的「北大2010級古生物專業合影」發到網絡上,才讓這個「一個人的專業」為公眾熟知。  元培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主任沙麗曼說,其實北大很早就有古生物學專業,後來因院系合併停辦過一段時間,2008年在元培學院復建這個專業方向,僅供元培學院學生選擇。直至今年,前後只有6名本科生選擇了這個專業。
  • 北大古生物學唯一畢業生:其實沒那麼孤獨
    作為北大古生物學專業2016年唯一的本科畢業生,安永睿沒想到,臨近畢業,因為一張照片,自己突然成了網絡紅人。兩年前,安永睿的師姐薛逸凡將只有自己一個人的「北大2010級古生物專業合影」發到網絡上,讓這個「一個人的專業」為公眾熟知。北大古生物學專業,下設在北大元培學院,8年時間,6代單傳,一個專業一個人。
  • 北大古生物學專業連續6年只招一個人,它的難度在哪兒
    然而北大的考試難度不用多說,大家都很清楚,很多人只能望而卻步了。當然也有很多成績優異的人進入北大學習,選擇不同的專業進行研修。據北大資料顯示,北京大學本科階段開設的專業有35個,省部重點專業有4個,國家重點專業有26個,國家品牌專業有13個。那麼,在這些專業中哪個專業最特殊呢?
  • 一個人的畢業「合影」引關注 走近小眾的古生物學專業
    日前,社交網站上一張「一個人的畢業照」,讓北京大學2010級學生薛逸凡走進了公眾的視線照片上方有一行文字——「北京大學2010級古生物專業合影」,讓她攻讀的古生物學專業也一起走紅。   古生物學專業「產出」為何如此之低?它都研究哪些內容?有什麼應用?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為大家揭開古生物學的神秘面紗。
  • 探秘「一個人的專業」:古生物學到底學啥
    日前,北京大學2010級古生物專業學生薛逸凡在社交網站上發布了張「一個人的畢業照」,引發了網友關注而走紅。網友紛紛留言「一個人的寂寞的誰懂?」「酷斃了!專業第一名和最後一名都佔了」、「這連逃課都沒法逃」……據北大元培學院副院長盧曉東介紹,「這是全中國唯一的一個只有一名學生的專業。差不多是每個年級有一個人,還有的年級是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