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畢業季。畢業了,北京大學2010級古生物專業的學生薛逸凡火了。6月14日,薛逸凡在自己的人人網(社交網站)上發布了張「一個人的畢業照」,並附文「只是需要有一張來裝個正經」,「合影哦」,引發網友關注。網友紛紛留言「一個人的寂寞的誰懂?」「酷斃了!專業第一名和最後一名都佔了」、「這連逃課都沒法逃」……
一個人畢業,一個人合影。
北大元培學院副院長盧曉東介紹,「這是全中國唯一的一個只有一名學生的專業。差不多是每個年級有一個人,還有的年級是零人。」
2010級學生薛逸凡曾在自己的人人日誌中寫道,「如果排除該專業第一任從生科方向轉換古生物方向的學生,排除第二、三任中途轉入元培的學生,排除第五任馬來西亞籍古生物專業學生,我作為該專業的第四任,可能是唯一一個始終由元培培養出來的本專業學生。」這篇日誌也讓「古生物」這個專業,第一次走進很多北大學生的視線。
「有時候這也沒辦法。比如,如果生物專業某些課程從秋季學期換到了春季學期,本專業學生可以集體調整,但古生物專業就一個人,可能和地質課程衝突。」薛逸凡有些無奈:「這樣項目設計使得課表適用性越來越低,我選課時的課程衝突就比較多。」
薛逸凡顯然就是一個對於古生物相當感興趣的學生。「我就是特別想學這個專業,我來元培學院不是為了別的,就是為了古生物。」薛逸凡說,早在讀高二時,她就已經立下了這一志向。「當初我查到全國只有北大在本科開設這個專業,所以就決定報考北大。」
據悉,薛逸凡同學中學就讀於北京十一學校,系該校六年一貫制「二·四」課程實驗區的學生,2010年曾入選海澱區高考考生照顧加分名單(照顧類型:單科優勝、獲獎學生),其簡介掛在「北京十一同學會」網站上,作為「優秀校友」展示。
生活照
什麼是古生物專業?
據古生物專業負責導師、北大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劉建波介紹,古生物學是利用古老生命痕跡進行生物學研究、探討古代生命的特徵和演化歷史、討論重大的生命起源和生物絕滅與復甦事件、探索地球演化歷史和環境變化等方面的基礎性學科,是生命科學、地球科學和環境科學的交叉學科。
劉建波強調了古生物研究的意義:「古生物研究不僅是認知地球生命歷史、探索生命演化規律的重要科學實踐,而且能為探尋化石能源、沉積礦產等自然資源提供重要的基礎科學證據。」
事實上,在元培學院建立之前,北大曾有過古生物專業。上世紀90年代初,北大的古生物專業開在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但後來這個專業被取消了。元培學院成立後,第一個討論的就是按新模式恢復這個專業——元培的學生去生物系修一半課,去地質系修一半課。」盧曉東說。
古生物(三葉蟲),這姑娘是不是研究這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