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古生物學至今只4人畢業

2020-11-26 中國經濟網

  去年,北京大學的古生物學專業因「一個人的畢業照」走紅網絡。今年,一部《侏羅紀世界》讓該專業再次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法制晚報》記者獲悉,今年北大的古生物學專業後繼有人,人大附中的餘逸倫通過北大自招考試,以降至一本線錄取的優惠考入元培學院。接受一到三學期的通識教育後,他將選擇古生物學專業。

  身為「恐龍迷」的餘逸倫,曾和中科院專家做野外考察,親手挖掘過恐龍化石。他還運用三維數字建模的方法,研究冠龍前肢的運動功能,並發表在核心期刊《古生物學報》上。這些科研經歷和成果,以及面試時的優秀表現,幫他獲得了自招認定資格。

  科研經歷 跟隨中科院專家 野外挖恐龍化石

  餘逸倫的古生物情結,緣於他對恐龍的喜愛。自從5歲看過電影《侏羅紀公園》後,他就瘋狂迷上了恐龍,尤其是肉食性恐龍。此後,他便開始搜集各類關於恐龍的雜誌、紀錄片,惡補恐龍知識。上小學時,他曾多次到科技館和自然博物館參觀、寫生。

  小餘的媽媽告訴記者,兒子的書架上放滿了恐龍、古生物學、生物學、解剖學、地質學等方面的書籍。2012年暑假,他跟隨中科院專家去內蒙古二連浩特做野外考察。在暴曬的戈壁灘上,小餘拿著地質錘和刷子一點點尋找恐龍化石的蹤跡,親自發現了一顆暴龍的牙齒。

  帶隊的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徐星認為,餘逸倫確實對古生物學有濃厚的興趣,自理和溝通能力也不錯。這次野外考察後,小餘堅定了要做古生物學家的決心。

  為恐龍做3D模型 發表在核心期刊

  2013年,剛念高一的餘逸倫,就在《化石》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題為《肉食恐龍頭骨大觀》的文章,他在文中對7類肉食恐龍的頭骨做了簡要的分析。

  今年,小餘又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核心期刊《古生物學報》上發表了題為《冠龍手部三維數字建模與初步功能分析》的文章。他在文中首次運用三維建模的方法,研究冠龍前肢的運動功能,分析手指背展和屈曲度,並與其他獸腳類恐龍做對比。

  小 餘對模型分析得出的結論是,冠龍部分手指的有限背展度,介於高棘龍和恐爪龍之間,有限屈曲度變化範圍很大。但冠龍的掌骨和指節間關節幾乎沒有活動性,第一 個指節間關節背展度很大,甚至強於高棘龍,第二個指節間關節活動性和高棘龍相當,第三個指節間關節活動性和恐爪龍相當。

  文章指出,這一結論暗示獸腳類恐龍在演化過程中,手指背展(張開)能力逐漸減弱,而屈曲(抓握)能力逐步加強。但這一演化趨勢是否存在,還需要更多相關數據來檢驗。

  自招面試 面對10位教授 他都對答如流

  今年6月,餘逸倫參加了北大的自主招生考試。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劉建波,是當時面試小餘的教授之一。他回憶說,當時共有10位教授同時面試小餘。「為了驗證期刊上的文章是否真是他寫的,我們向他提了很多專業問題,他都對答如流。」

  劉建波說,面試持續了約一小時,教授的提問涉及恐龍、生物和期刊文章內容。他們的統一看法是,餘逸倫對古生物學十分熱愛,並具有很大潛質。最終,小餘以99分(百分制)的測試成績,獲得了降至一本線錄取的優惠,考入北大元培學院理科實驗班。

  北大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北京招生組組長許崇任表示,餘逸倫完全符合北大自主招生的認定條件。「他既有相關學科特長、創新潛質,又在國內外的學習實踐活動中取得過優異成績。」

  許崇任介紹,元培學院的學生會接受一到三個學期的通識教育,再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具體專業。記者了解到,餘逸倫是本屆元培學院新生中,第一個明確表示要選擇古生物學專業的。「老師會根據小餘的特點,為他量身設計課程。」許崇任說。

  專業揭秘屬交叉學科 僅北大在本科開設

  餘 逸倫鍾愛的古生物學專業是怎樣一個學科?劉建波介紹說,上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北大及全國多所高校曾設立古生物及地層學本科專業,後在教育部對本 科專業進行調整時併入地質學專業。2008年,北大元培學院利用跨學科優勢,開設了第一個交叉性基礎學科專業——古生物學專業。北大也是全國唯一一個在本 科階段開設該專業的高校。

  劉建波表示,古生物學是生命 科學、地球科學和環境科學的交叉性基礎學科,側重於研究地史中的生物多樣性、各生物門類的系統演化關係,以及地球物理環境與生物界之間的協同演化關係。 「大家熟悉的恐龍、猛獁象,都是古生物學的研究範疇,還有古植物學、古海洋學、脊椎動物進化史等。」

  對於想進入北大古生物學專業學習的學生,許崇任介紹有兩種方法。一是在高考時報考北大元培學院,在接受一到三個學期的通識教育後,便可選擇古生物學專業。二是已經考入北大的同學,如果對古生物學十分感興趣,可以申請轉專業。

  據了解,北大並沒有為古生物學單獨開設課程,而是讓學生到生命科學學院和地空學院學習專業課,掌握生物、地質、環境等相關領域的知識。

  至今只4人畢業 但不會暫停招生

  法制晚報記者了解到,到去年為止,該專業每年都只有一名畢業生,共有4位同學從這裡畢業。原本應在今年畢業的馬來西亞籍學生選擇了延期畢業,故該專業今年沒有畢業生,明年將有兩人畢業。

  學 生這麼少,古生物學專業會不會暫停招生?劉建波解釋說,這確實是一個冷門專業,就讀的學生很少。「但目前中科院海洋所等幾個研究所,都在呼籲保留這個專 業。」他說,北大在本科階段開設古生物學專業,是因為我國在古生物學領域的研究,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力。但研究古生物學的人才卻比較匱乏,「開設這個專 業,是為了培養一批古生物學的專業人才。」

  到不同院系上課 畢業去向豐富

  一屆只有一名學生,上課是跟著其他學院學習。餘逸倫的媽媽看了「一個人的畢業照」的新聞後,擔心兒子在學校會很孤單。

  劉建波認為家長不要有這種擔心,他提到元培學院的學生雖然會到不同的院系上課,但實際上並不孤單。以古生物學專業為例,學生主要是在生命科學學院和地空學院上課,跟著同年級學生一起學習,並不會出現一個人的課堂,或身邊同學總在換的情況。

  許崇任表示,元培學院主張加強基礎、淡化專業、因材施教、分流培養的原則。「國外一流大學早在百年前已經這樣做了,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這樣有利於學生的培養。」許崇任說。

  劉 建波介紹,古生物學專業的同學畢業後的去處很多,比如高校,可以到大學做研究和教學;研究院、所,如中科院北京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 所、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海洋研究所、地科院等;公務員和其他事業單位,如國土資源部門、博物館等;企業單位,如合資外企、能源中企、地礦部門等。

相關連結(中國經濟網玉石頻道):http://finance.ce.cn/jade/ 

相關焦點

  • 北大古生物學再現「一個人的畢業照」(圖)
    安永睿是北大古生物學  信息時報訊 據《法制晚報》報導,兩年前,因為一張照片,讓大學四年默默無聞的北京大學古生物學本科生薛逸凡成為「網紅」,今年則輪到她的師弟安永睿。昨天上午,北大古生物學本科生安永睿畢業,作為2016年該專業唯一畢業生,他的畢業照仍是一個人。
  • 北大古生物學專業連續6年只招一個人,它的難度在哪兒
    然而北大的考試難度不用多說,大家都很清楚,很多人只能望而卻步了。當然也有很多成績優異的人進入北大學習,選擇不同的專業進行研修。據北大資料顯示,北京大學本科階段開設的專業有35個,省部重點專業有4個,國家重點專業有26個,國家品牌專業有13個。那麼,在這些專業中哪個專業最特殊呢?
  • 訪北大單人畢業照事件主角薛逸凡 古生物學專業介紹
    因一張畢業照而走紅網絡,又在校長致辭時被提及,很多同學慕名來求合影。作為北大2014屆古生物學專業唯一的本科畢業生,薛逸凡最近很忙。  《法制晚報》記者調查發現,這個讓她「真的很喜歡」的專業,其實沒那麼「高冷炫酷」。國內外很多高校都有開設,只是在本科階段就選擇古生物學的人,確屬鳳毛麟角。
  • 北大古生物學畢業生:很享受一個人一個專業
    古生物學畢業生安永睿:  很享受一個人一個專業  2014年,「一個人的畢業照」使默默無聞的北大古生物學專業學生薛逸凡成為「網紅」。如今,北大再現「一個人一個專業」,安永睿成為今年北大古生物學專業的唯一畢業生。
  • 一個人的畢業照背後 古生物學知多少?
    導語:     日前,北京大學2010級古生物專業學生薛逸凡在社交網站上發布了張「一個人的畢業照據了解,薛逸凡所畢業的北大元培學院副院長盧曉東稱,薛逸凡所在的北大2010級古生物專業,「是全中國唯一的只有一名學生的專業。」
  • 北大古生物學專業僅一人 網友:畢業「合影」太孤單
    畢業了,北京大學2010級古生物專業的學生薛逸凡火了。6月14日,薛逸凡在自己的人人網(社交網站)上發布了張「一個人的畢業照」,並附文「只是需要有一張來裝個正經」,「合影哦」,引發網友關注。網友紛紛留言「一個人的寂寞的誰懂?」「酷斃了!
  • 北大古生物學唯一畢業生:其實沒那麼孤獨
    「他對古生物學專業很熱愛,願意回到實驗室,動手去做研究,而不是想著當官掙錢,這樣的孩子其實挺少的。」作為北大古生物學專業2016年唯一的本科畢業生,安永睿沒想到,臨近畢業,因為一張照片,自己突然成了網絡紅人。兩年前,安永睿的師姐薛逸凡將只有自己一個人的「北大2010級古生物專業合影」發到網絡上,讓這個「一個人的專業」為公眾熟知。北大古生物學專業,下設在北大元培學院,8年時間,6代單傳,一個專業一個人。
  • 北大古生物學唯一畢業生:一個人一個專業很享受
    :「不要人云亦云,要理性思考」) 北大校長在畢業典禮上致辭京華時報記者陶冉攝京華時報訊 昨天,北京大學3185名本科生迎來畢業典禮。典禮現場,校長林建華以最近發生的國際大事為例,提醒廣大畢業生不要人云亦云,資訊時代更需要理性思考。昨天上午7點半,北大邱德拔體育館門口已排起長隊。8點半,伴隨著學校藝術社團詩朗誦《永遠的校園》,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正式拉開帷幕。
  • 鍾芳蓉報考北大考古專業,而北大古生物學薛逸凡,卻轉行計算機了
    鍾芳蓉報考北大考古專業,而北大古生物學薛逸凡,卻轉行計算機了 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今年報考了北京大學考古系,引起了人們的激烈討論。有網友為她感到高興,考上了最好的大學,而且還去了感興趣的專業,值得高興!也有很多人為鍾芳蓉感到惋惜,雖然是北大考古系,但畢竟還是考古系,這個專業太冷門了,沒錢途!
  • 北大女生拍「一個人的畢業照」走紅 古生物學專業是學什麼的?
    日前,北京大學2010級古生物學專業學生薛逸凡在網上火了起來。6月14日,薛逸凡在社交網站上發布了張「一個人的畢業照」,引發網友熱議。對此,網友紛紛留言「一個人的寂寞的誰懂?」「酷斃了!專業第一名和最後一名都佔了」、「這連逃課都沒法逃」……據北大元培學院副院長盧曉東介紹,「這是全中國唯一的一個只有一名學生的專業。差不多是每個年級有一個人,還有的年級是零人。
  • 北大的4位數學天才生,畢業後在美國至今未歸
    許晨陽:在1999年被保送至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學習,在北京大學碩士畢業後,前往普林斯頓大學繼續深造,之後再一次去往美國麻省理工研讀博士後,被稱為大師兄的他在2012年回國任教,被寄予厚望的許晨陽,原本以為他能留在中國發展,卻沒有想到2018年許晨陽再次出國,進入麻省理工任教,至今留在美國。
  • 一個人的畢業「合影」引關注 走近小眾的古生物學專業
    日前,社交網站上一張「一個人的畢業照」,讓北京大學2010級學生薛逸凡走進了公眾的視線   就業:科研院所及石油、煤炭等能源工業領域對畢業生需求量挺大   汪筱林介紹,畢業後,本專業學生可以從事古生物學方面的基礎研究,也可以在石油、煤炭等能源工業方面大有作為。「比如,研究生畢業後有的在研究機構從事古生物學和地層學等領域的基礎研究,有的進入自然博物館、大學地質系或生物系等從事科普、科研和相關教學工作。」
  • 在北大讀「一個人的專業」是怎樣的體驗
    新華社北京6月1日新媒體專電 題:在北大讀「一個人的專業」是怎樣的體驗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許晟、魏夢佳  又是一年畢業季,又是一個人的畢業照。  作為北京大學古生物學專業2016年唯一的本科畢業生,安永睿沒想到,臨近畢業,因為一張照片,自己突然成了「網紅」。  北京大學古生物學專業有「六代單傳」之稱,近8年來只有6名學生。這樣獨一無二的大學生活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曾經刷屏的北大「一個人的畢業照」女主人公,她現在怎麼樣了?
    熱議之中,鍾芳蓉的另一位北大學姐,也再次「回到」網友們的視線—— 其實,因為冷門專業上熱搜,鍾芳蓉不是第一個人。還記得曾經刷屏網際網路的「一個人的畢業照」嗎?
  • 北京大學:「古生物學」,公認的全國最冷門專業
    一說到名校,相信各位第一反應就是清華北大,這兩所學校作為我國的頂尖學府,確實培養了數不清的人才!通常在我們的印象中這些頂尖的學府無論什麼專業都是不缺人的,但北大真的就有一個專業,號稱6代單傳,那就是「古生物學」。
  • 北大的冷門專業:六代單傳,一人曠課全系放假,畢業照只有一人
    其實,北大的古生物學之所以會如此冷門,原因也同樣不在乎這三個,由於古生物學這個專業實在太過冷僻,曾經有記者做過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甚至很多北大本校的學生都不知道有這個專業,其次,古生物專業學習的內容太過專業化,不是對該專業特別有興趣的人不會輕易嘗試,所以從這個角度看來,古生物學人丁稀少,就不是什麼難以理解的事情了?。
  • 史上最難逃課的專業,北京大學 古生物學!
    2014年薛逸凡因一個人的畢業照而走紅網絡。2010屆北京大學古生物學只有她一人,想像一下十幾個教授圍著一個學生教,是不是有點尷尬。最主要的是她要請假了教授怎麼辦?更不要說逃課了!不過薛逸凡也是幸運的,雖然她是學霸,但自主招生中還是差了幾分。
  • 北大古生物專業一夜走紅 原來,你就是那個古生物!
    一張「一個人的畢業照」,讓北京大學古生物學專業一夜走紅  兩年前,大四的薛逸凡站在北大圖書館門口,身著學士服,拍下了這張「北京大學2010級古生物專業合影」。畢業合照通常人多臉小、需費力辨認,因專業特殊,她成為當年照片中唯一的「主人公」。  兩年後,經過上周五的答辯,薛逸凡的師弟安永睿和馬來西亞留學生侯銘泳也將從元培古生物學專業畢業。  安永睿一張健身時的照片,也在媒體「六代單傳專業」的標籤下,廣為流傳。
  • 北大這個專業,9年只招6個人,堪稱6代單傳的最難逃課專業!
    古生物2016屆唯一學生安永睿沒錯,這就是傳說中的北大古生物專業,每年只招1個學生,9年間6代單傳,剩下的3年不是只有1個人,而是1個人都沒有!帶不帶勁,厲不厲害!古生物畢業照大合影——只有薛逸凡沒有學生的教授們,還能叫老師麼?我猜測這麼牛的敵方,每屆只招1個學生的原因,就在於有學生才能叫老師,所以,教授們一定非常關注這位學生的存在!
  • 統計局公布六大前景專業,北大每年一個畢業生的古生物學在列
    統計局公布六大前景專業,北大每年一個畢業生的古生物學在列 2018-05-31 19: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