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的冷門專業:六代單傳,一人曠課全系放假,畢業照只有一人

2020-11-26 騰訊網

「禹門才準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南宋年間,詞人辛棄疾在送他的弟子赴試時寫下了這句詞,表達了殷切期望之情,禹門就是龍門。

在古代,科舉是每個讀書人的頭等大事,在現代社會,人們經常拿高考與以前的科舉制度相比較,二者都是通過讀書改成人生,因此,每年高考之後,都會引起社會上很多人的關注,今年高考之後,一個叫鍾芳蓉的女孩成為了大家視線集中的焦點。

鍾芳蓉是一個超級學霸,在高考中表現優異,獲得了676分的高分,排名高居全省第四,但是,令人們吃驚的是並不僅僅是她的優異成績,而是她參考了一個北大一個相對冷門的專業——考古學,對於這一事件,人們評頭論足,議論紛紛,其實,這並不是北大的冷門專業第一次受到社會的關注,在幾年前,北大的另一個冷門專業——古生物專業就已經引發過社會大眾的熱議。

那麼,冷門專業和熱門專業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一、冷門專業與熱門專業

對於千辛萬苦好容易熬過高考的考生而言,最怕的事情莫過於選錯專業。

在高考生中,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填志願相當於是第二次高考」,這充分說明選擇專業對於考生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高考,每年因為沒填好志願而高分低就甚至無緣大學的人大有存在,所以,在選擇時,人們往往會更傾向於一些專業,而冷落了另外一些專業,從而有了熱門專業和冷門專業的區別。

冷門專業之所以會冷門,原因大概有三個,首要的原因的就是就業領域狹窄,就業前景不好,考生上大學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為了以後能找到一個好工作,所以一些就業前景不好的專業會被考生排除在選項之外,淪為冷門專業,

第二個就是專業知識晦澀枯燥,不易於學習,畢竟大學生在選擇專業時也要考慮自己的接受能力,比如歷史和法學之類學習內容枯燥,並且需要背記內容很多的專業,也會遭到考生的嫌棄,成為冷門專業。

第三個原因就是專業本身知名度不高,很多新開設的專業都是因為沒有知名度,考生不知道,不了解,所以不敢填報,比如外國語言與外國歷史專業,由於開設時間不長,很多考生在填志願時根本不知道這個專業的存在,所以成為了冷門專業。

其實,北大的古生物學之所以會如此冷門,原因也同樣不在乎這三個,由於古生物學這個專業實在太過冷僻,曾經有記者做過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甚至很多北大本校的學生都不知道有這個專業,其次,古生物專業學習的內容太過專業化,不是對該專業特別有興趣的人不會輕易嘗試,所以從這個角度看來,古生物學人丁稀少,就不是什麼難以理解的事情了?。

那麼,這個專業究竟是怎樣一個專業呢?

二、古生物專業的真實面貌

北大和清華並列為中國的最高學府,是萬千學習擠破頭也想進入的求學聖地,但是在北大的古生物專業竟然無人問津,這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那麼,這個神秘的專業究竟學些什麼呢?

顧名思義,古生物就是以古代生物為主要研究對象的,這個專業的主要內容就是遠古生物的多樣性研究,生物的演變過程,還有生物與氣候環境之間的關係研究,因為研究領域狹窄,對專業能力要求很高,所以在本科時開設這個專業的高校並不多,北大就是其中之一。

根據資料顯示,北大的古生物專業開設歷史比較早,在上世紀的時候北大就嘗試開設過這個專業,不過後來因為一些原因取消了,2008年,北大的元培學院再次開設這個專業,但是招生情況並不樂觀。

這個無人問津的專業在網上火起來是在2010年,這一年,畢業生薛逸凡在網上發表了一張畢業合影,然而,這張畢業合影上與其他畢業合影最大的不同在於照片上只有她自己一個人,這項合影在傳上網後,一下子引起廣泛關注,古生物這個專業也因此進入了大眾的視線。

總之,古語有云:「術業有專攻」,古生物專業便是一個要求「專攻」的專業,古生物專業之所以如此冷門並非是這個專業本身不夠好,而恰恰相反,是因為這個專業太過出色,所以非人中龍鳳不能報選,所以才導致了六代單傳的情況。

那麼,這個每年只有一個學生的專業平日的上課情況又和其他專業有什麼不同之處呢?

三、一人曠課,全系放假

在一般專業裡,往往是僧多粥少,一個老師教幾十上百學生,但是在古生物專業,這個情況卻被完全顛倒了過來。

自從2008年,古生物專業在北大重新開設之後,基本每年都只能招收一個學生,甚至有的年份一個學生都沒有,有一年大二的時候轉入了一個學生,該專業有了兩個學生,算是實現了「1的突破」,但是大一的時候又恢復成一個,這種情況在全中國應該都是不多見的。

教授圍著學生轉,自然而然地導致了許多有意思的情況,首先,曠課,遲到,早退這些事情就不要想了,因為一個人曠課就等於全系都放假了,當然,幾個教授多對一的教導也能為學生更好的傳道解惑,有利於學生更好地提高專業能力。

當然,古生物專業的學生也不是所有時候都一個人上課,更多的時候,古生物專業會和地質學的同學一起上課,只有在一些專業課的時候,才會有教授單獨開設課程,所以,在古生物專業學習並不會因為缺少同學而感到枯燥無聊,反而能夠在跨學科的交流中開拓視野,獲得更多領域的專業知識,從而充實和提高自己。

其實,對於古生物這種專業而言,招生少並不全然是壞事,畢竟多不如精,古生物專業與其他專業不同,這個專業的科研特性特別強,學習內容也不如其他專業有趣,除非有大毅力的人,一般人很難堅持下來,所以與其多招一些良莠不齊的人進來,不如專心培養一個。

結語:

其實,高校各個專業並沒有絕對好壞之分,任何一個專業都有其存在的理由,評判一個專業的好壞,並不能單從熱門和冷門來區別,眾人趨之若鶩的專業未必是真的好,無人問津,門可羅雀的專業也不一定是真的差。

比如北大的古生物專業,雖然自開設以來,就人丁稀少,六代單傳,自開設至今,從古生物專業走出來的畢業生也屈指可數,但是他們每個人都像寶石星辰一樣耀眼,很多單位都殷切盼望能有古生物專業畢業的人前來深造。總之,古生物專業人雖然少,然而,個個都是頂尖的人才。

世上只有無用的人,沒有無用的專業,任何一個看起來無用的專業,只要你認真學習,學到真正的知識和本領,都一定不愁不能在社會上立足,相反,就算再熱門的專業,如果你無心學習,迷糊度日,那麼在畢業之後也很難找到讓自己滿意的工作。

所以,在選擇專業時,大可不必追逐熱門,而是應該綜合考慮自己的能力和興趣,選擇一個真正適合自己的專業,畢竟,合適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北大最孤獨專業,一人曠課全系放假,冷門專業該如何抉擇?
    至於專業嘛,冷門是相對於熱門來說的,術業有專攻,找到自己所感興趣的,去鑽研,去探索,何嘗不是一件樂事啊!再說了,若所有人都去學習熱門專業,那未開發的待開發的領域豈不是無人問津,那又何談進步呢。 在北大,冷門專業也是存在的。
  • 考古專業太冷門?北大這個專業8年六代單傳,1人請假全系放假
    每逢報考時節,各專業同學就會使出渾身解數,希望能夠得到畢業生的青睞。就在今年,成功被北大錄取,並報名「爆冷」考古系的女孩鍾芳榮,一度登上熱搜榜單,成為大家議論的中心。但也有一些人覺得,這個專業過於冷門,畢業後難就業。其實大家的說法都沒有錯,鍾芳榮的做法也沒有錯。 從就業方面來說,考古專業確實比較冷門,就業限制較多,選擇較少。但就她個人而言,考上心儀的大學,報名心儀的專業,其實並沒有什麼問題。她真正需要做的,就是抱著一顆熾熱的心,在這個行業內長遠的走下去。
  • 北京大學:「古生物學」,公認的全國最冷門專業
    一說到名校,相信各位第一反應就是清華北大,這兩所學校作為我國的頂尖學府,確實培養了數不清的人才!通常在我們的印象中這些頂尖的學府無論什麼專業都是不缺人的,但北大真的就有一個專業,號稱6代單傳,那就是「古生物學」。
  • 北大古生物學再現「一個人的畢業照」(圖)
    昨天上午,北大古生物學本科生安永睿畢業,作為2016年該專業唯一畢業生,他的畢業照仍是一個人。  下次單人畢業照要等3年  「我們這屆元培學院的學生有180多人,只有我一個選擇古生物專業。」安永睿告訴記者,其他同學選擇經濟、數學、物理專業的更多。而確定古生物學,是源自安永睿從小對於地理方面的興趣。
  • 北大這個專業,9年只招6個人,堪稱6代單傳的最難逃課專業!
    古生物2016屆唯一學生安永睿沒錯,這就是傳說中的北大古生物專業,每年只招1個學生,9年間6代單傳,剩下的3年不是只有1個人,而是1個人都沒有!帶不帶勁,厲不厲害!古生物畢業照大合影——只有薛逸凡沒有學生的教授們,還能叫老師麼?我猜測這麼牛的敵方,每屆只招1個學生的原因,就在於有學生才能叫老師,所以,教授們一定非常關注這位學生的存在!
  • 北大古生物學專業僅一人 網友:畢業「合影」太孤單
    畢業了,北京大學2010級古生物專業的學生薛逸凡火了。6月14日,薛逸凡在自己的人人網(社交網站)上發布了張「一個人的畢業照」,並附文「只是需要有一張來裝個正經」,「合影哦」,引發網友關注。網友紛紛留言「一個人的寂寞的誰懂?」「酷斃了!
  • 史上最難逃課的專業,北京大學 古生物學!
    2014年薛逸凡因一個人的畢業照而走紅網絡。2010屆北京大學古生物學只有她一人,想像一下十幾個教授圍著一個學生教,是不是有點尷尬。最主要的是她要請假了教授怎麼辦?更不要說逃課了!不過薛逸凡也是幸運的,雖然她是學霸,但自主招生中還是差了幾分。
  • 非常冷門但就業前景無限好的八大專業
    二、古生物學專業 還記得那個「六代單傳」的專業嗎?冷門專業界的「巨無霸」可能要數古生物專業了。北京大學的古生物學專業從2008年創立至今,每年都保持著只有一個畢業生的低頻率,到去年已是「六代單傳」——這也讓北大古生物學專業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特殊存在。
  • 北大女孩,古生物獨苗,10年後轉行AI,選擇冷門專業真的會後悔嗎
    至於考入清華北大這個級別的頂級名校學生,理想更是遠大。 很多學生並不計較專業,相當部分人認為,在清華北大這個級別的「金字招牌」下,哪有什麼冷門專業,考入清北,已經足以證明自己的能力。
  • 在北大讀「一個人的專業」是怎樣的體驗
    新華社北京6月1日新媒體專電 題:在北大讀「一個人的專業」是怎樣的體驗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許晟、魏夢佳  又是一年畢業季,又是一個人的畢業照。  作為北京大學古生物學專業2016年唯一的本科畢業生,安永睿沒想到,臨近畢業,因為一張照片,自己突然成了「網紅」。  北京大學古生物學專業有「六代單傳」之稱,近8年來只有6名學生。這樣獨一無二的大學生活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鍾芳蓉報考北大考古專業,而北大古生物學薛逸凡,卻轉行計算機了
    2014年,一位北大畢業生在網絡上發布了一張照片,並附文:北大2010級古生物專業合影,而照片中只有她一個人,原來,這個被網友戲稱「炫酷高冷到沒同學」的古生物學專業,只有她一個學生。薛逸凡畢業於北京十一中學,妥妥的一枚學霸,之所以選擇這個專業,是因為她對古生物非常感興趣。早在讀高二時,她就已經立下了這一志向,她說:當初我查到全國只有北大在本科開設這個專業,所以就決定報考北大。
  • 這個專業,全校就她一個
    文|孫小婷就讀於超級冷門專業,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近日,浙江杭州師範大學錢江學院大四女生楊柳,就因全校僅她一人主修箜篌而引發大眾關注。今年21歲的杭州女生楊柳已學習箜篌6年。雖然有網友調侃道,這樣的專業「怎麼考都是第一名」,但選擇「一個人的專業」,著實需要些勇氣:缺少交流者,沒辦法逃課,時常需要向別人解釋自己的專業,畢業後還面臨著無法與招聘崗位「對號入座」的尷尬。對學校來說,開設這樣的「冷門」專業,則意味著一種對教育資源配置的選擇。
  • 曾經刷屏的北大「一個人的畢業照」女主人公,她現在怎麼樣了?
    熱議之中,鍾芳蓉的另一位北大學姐,也再次「回到」網友們的視線—— 其實,因為冷門專業上熱搜,鍾芳蓉不是第一個人。還記得曾經刷屏網際網路的「一個人的畢業照」嗎?
  • 四個冷門專業:少有大學招生,相對容易考上,還不愁找工作
    文|冷絲欄目|絲說大學專業與就業現在的高考學生都喜歡讀熱門專業,考上冷門專業的學生大部分都是衝著某些高校低分數線去的,極少會有人因為興趣而填報冷門專業,甚至還有一部分學生因為自己喜歡的專業太「冷門」,就不敢填報。
  • 這些熱門高校裡的7大冷門專業,2020高考生需要了解
    今天是小寒,天氣已經越來越冷,天氣冷有空調,但是對於2020即將高考的學生來說,如果在不了解的情況下,不小心被錄取到冷門專業,心裡可能是拔涼拔涼的。在人人為熱門專業擠破門檻的時候,這些淡定的同學,默默地不走尋常路。少有人走的路,可能不好走,但未必無出路。當大多數學科試圖授你以社會生存技能的時候,有一些冷門專業卻希望教你熱愛,永遠保持一顆認識世界的好奇心。
  • 冷門專業就業不一定「冷」 新生代更注重個人喜好
    杭州師範大學錢江學院的楊柳主修樂器是箜篌,而這個專業的學生全校只有她自己一人。一人即一個專業,這事聽起來很「酷」,也有不少網友擔心,楊柳在全專業老師的「精準」愛護下,別說逃課,連上課走神都難了。 像箜篌這樣的冷門專業,其實還有很多,比如北京大學著名的「六代單傳」專業古生物、中央音樂學院的篳篥專業等。常見專業如歷史學、文物與博物館學、考古學等也會被認為是冷門專業。為什麼會有冷門專業?
  • 北大「一個人的畢業照」主人公,2010級古生物專業獨苗,十年後搞起...
    ,也再次「回到」網友們的視線—— 其實,因為冷門專業上熱搜,鍾芳蓉不是第一個人。還記得曾經刷屏網際網路的「一個人的畢業照」嗎?北京大學2010級古生物專業「合影」,說是合影,但照片上只有一個人,因為這一屆的北大古生物專業,就只有一個學生,就是薛逸凡。
  • 訪北大單人畢業照事件主角薛逸凡 古生物學專業介紹
    因一張畢業照而走紅網絡,又在校長致辭時被提及,很多同學慕名來求合影。作為北大2014屆古生物學專業唯一的本科畢業生,薛逸凡最近很忙。  《法制晚報》記者調查發現,這個讓她「真的很喜歡」的專業,其實沒那麼「高冷炫酷」。國內外很多高校都有開設,只是在本科階段就選擇古生物學的人,確屬鳳毛麟角。
  • 這十大冷門專業,開始逆襲了!
    在大學裡,有一些專業被稱為「冷門專業",說它冷,一方面要麼報考人數極少,要麼招生極少,有的則是近些年開設的新專業,鮮為人知。但是萬萬不可小看它們!風水輪流轉,如今一些冷門專業開始逆襲了!
  • 據說,這是當下最熱的十大「冷門專業」
    在大學裡,有一些專業被稱為「冷門專業",說它冷,一方面要麼報考人數極少,要麼招生極少,有的則是近些年開設的新專業,鮮為人知。但是萬萬不可小看它們!風水輪流轉,如今一些冷門專業開始逆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