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8月3日電 2016年7月8日美國和韓國正式宣布將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在國際上引起強烈關注。此舉一石激起千層浪,東北亞地區局勢驟然緊張。近日來,韓國國內質疑反對之聲高漲,抗議活動愈演愈烈。
周邊國家強烈反對的「薩德」到底是什麼?
「薩德」反導系統全稱「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是美國全球飛彈防禦系統的一個子系統。它的前身是歷經多次失敗而告終的「戰區高空區域防禦系統」(Theater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由於「戰區」和「末段」 的英文單詞都是以 「T」 開頭, 所以縮寫都是THAAD。
美國於2004年對該系統進行重新設計和命名,由美國航空航天製造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承擔主要的研發和生產,並於2008年正式裝備陸軍。一套「薩德」反導系統通常由指揮中心、1部地面X波段雷達、6部8聯裝發射裝置和48枚攔截彈組成。
「薩德」反導系統
「薩德」反導系統具備強勁的火力和火控性能,專為抵禦大規模襲擊而研製。它可以有效防禦所有類型的彈道飛彈彈頭,特別是攜帶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化學、核或生物)的彈頭。同時,「薩德」是一種可車載機動部署的反導系統,優勢是機動性強,可快速部署,能夠在防禦大規模飛彈威脅的同時,為作戰部隊提供提供更大的靈活性。
「動能殺傷」技術,破壞威力大
「動能殺傷」是「薩德」反導系統最引人注目之處,其破壞機理是「碰撞-殺傷」,可以高速撞擊目標彈頭,從而引爆彈頭或利用高速撞擊的高熱使生化戰劑失效。而此前防空和反導飛彈一般都採用高能炸藥破片殺傷方式,依靠成千上萬片碎片破壞目標飛彈或彈頭,一般不會完全摧毀彈頭,而只是使其偏離原定軌道,彈頭內的爆炸物或生化戰劑仍會散落到地面。
唯一能在大氣層外攔截飛彈
「薩德」反導系統最大亮點在於它的作戰高度,它既可在大氣層內40千米以上的高空,又可在大氣層外180千米以下的高度攔截來襲的彈道飛彈,號稱「全球唯一能在大氣層內外攔截彈道飛彈的陸基系統」。而現有的飛彈防禦系統通常都是在距離地面10-15千米左右的末段低空進行攔截。
既能充當盾牌又能獲取情報
「薩德」反導系統的亮點還在於它的X波段雷達,其核心裝備AN/TPY-2雷達探測距離超過2000公裡,且解析度非常高,可以完成探測、搜索、追蹤、目標識別等多功能任務,號稱當今世界上最大,功能最強的陸基移動雷達。
「薩德」反導系統攔截彈
「薩德」反導系統在過去13次嚴格的研發和操作測試中,完成任務的成功率為100%,其中11次攔截全部成功,可以說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飛彈防禦系統之一。同時,它還可以與其他飛彈防禦系統組件共同運作,實現防空和飛彈防禦性能集成最大化,提升美國的全球彈道飛彈防禦能力。如果「薩德」部署在韓國,將成為美國東亞反導體系的重要一環。
(責編:徐步雲(實習生)、楊牧)
祝青橋:鳥巢將點亮裡約奧運LOGO 為奧運「暖場」外交部拉美司司長祝青橋指出,為體現中方對裡約奧運會的支持,習近平主席委派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作為特別代表,專程赴巴西出席裡約奧運會開幕式。中方還派出了711人的體育代表團參加奧運會,這是中國體育代表團境外參賽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詳細】
韓政府抗議日本防衛白皮書主張獨島主權韓國國防部發言人文尚均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強烈譴責日本在2016年度「防衛白皮書」中宣稱擁有獨島主權。要求日本立即撤回這一錯誤主張,並嚴厲敦促日本不要再犯類似錯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