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下午,國防部舉行例行記者會,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反對薩德部署中國軍隊絕不是說說而已。
此次中國軍方的強硬表態,結合此前中國對樂天的抵制以及對韓國進行經濟上的全面制裁,不難發現,中國對韓國的抵制和反擊很是直接。
然而,有一種觀點認為,針對「薩德」部署,中國在反制韓國和抵制樂天的同時,還應該直接反制美國。筆者認為,這種觀點是不符合當前階段的實際情況的。事實上,針對薩德部署,中國只抵制韓國而不直接反制美國,是具有現實選擇的必然性的。
一方面,由中美關係與中韓關係的體量定位及其所表現出的特徵不一樣所決定的。中美之間是正在構建和逐漸形成的是新型大國之間的博弈,中美關係表現為合作與博弈並存,遏制與反遏制並存;中韓之間則是大國與小國之間的博弈,是一個大國與另外一個大國的代理人之間的合作與博弈關係,合作與直接對抗並存。
對於前者的新型大國關係來說,對立和博弈的雙方之間的合作與對抗是全方位的,涉及到政治、經濟、外交、軍事、金融各個領域,合作與對抗並存,但是合作是有限的,而對抗是主要的表現方面。在這樣的關係體量定位之下,博弈的雙方即使在面對激烈衝突的時候,也會保留著彈性的空間,保留著迴旋的餘地,而不至於讓兩個體量龐大的雙方直接面對面地檫槍走火;而對於後者來說,一個大國與其博弈的另外一個大國的代理人小國之間,則是一種不對稱的對抗和博弈,在此背景下,大國與另一大國的代理人之間可以成為直接衝突的雙方。
回顧美蘇冷戰時期,由中美之間所主導的韓戰,實際上成為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陣營與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代理人之間的戰爭,作為大國博弈的雙方美國與蘇聯,卻避免了面對面的直接武裝衝突。
對於中國來說,當前階段,正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以及縮小物質文化的相對落後與廣大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的基本矛盾的關鍵階段,如果在這樣的階段選擇與世界第一強國進行直接對抗,不僅之前通過努力所取得的一系列建設成就會被推倒重置,而且還可能面臨著世界大戰的危險,給整個人類世界帶來不堪設想的後果。
但是,在「薩德」部署問題上,面對美國的代理人韓國當局置中韓關係陷入徹底觸礁的危險於不顧,執意部署「薩德」,中國在經過外交手段無力解決之後,可以選擇對韓國採取直接軍事威脅以及經濟全面制裁等手段予以抵制。
另一方面,抵制韓國而不直接反制美國,成為中國的一種分化策略,通過激起韓國民眾的情緒從而起到分化韓國政府內部政治勢力與外部的美日韓「一邊倒」的同盟關係的作用。
韓國一旦真的部署了「薩德」,意味著韓國在政治上徹底地倒向了美日,呈現出「一邊倒」的特點,與中俄徹底撕破臉,至此,中韓關係就必然會觸礁。從而形成美日韓同盟對中俄朝準聯盟對峙的局面,儼然一個「新冷戰」的格局。這對於正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後關鍵階段的中國來說,是不利的。
毛澤東在中華民族偉大的抗日戰爭當中提出的統一戰線思想中的「擴大和鞏固統一戰線,團結左派,爭取中間派,孤立頑固派」,在新時期國際關係當中,也可以得到應用。
中美之間是大國博弈的關係,而韓國的國力承載不起中美兩個大國之間長時間的博弈,韓國捲入其中,時間長了,必然會感到力不從心,從而爆發國內的矛盾,民眾情緒被激化,樸槿惠當局面臨被彈劾出局即為一種結果。
事實上,只要韓國不同意,美國再怎麼想部署薩德也沒用,因為,儘管薩德部署不是由韓國所主導,但美國部署薩德毫無疑問是離不開韓國當局的配合與否的態度和行為。
韓國當局不同意部署薩德,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的企圖就會落空,處在觀望狀態的日本就會空歡喜一場。因為,在薩德部署問題上,日本的如意算盤是:等到薩德在韓國落地之後,下一個薩德落地點就是日本本土。而一旦韓國部署薩德因出現「挫折」而最終被「腰斬」,日本的如意算盤也就會落空。這樣一來,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就會在布局和進度上受到較大的影響。美日韓「一邊倒」的同盟關係會出現一定程度上的分化。
當然,在薩德部署問題上,中國抵制韓國,並不是說不會反美,只是說不會直接反美。事實上,中國必定會反美。只不過,在薩德問題上,中美雙方拼的是技術和資源,尚未到中美雙方撕破臉的時候。而且,以中美現在的實力對比,中國如若選擇直接反美,並不能夠對美國部署薩德有任何實質性效果,無法阻止薩德的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