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瑞昌在翻閱案卷資料
「CCTV12社會與法」採訪郭瑞昌 視頻截圖
郭瑞昌在辦案
「什麼時候發案的?」
「去年9月」
「誰來報警呢?」
「普通的市民」
……
對話中講述的是一起正在辦理的詐騙案,受騙者多,涉案金額達千萬元,受訪人是民警郭瑞昌。採訪過程中,36歲的他按部就班、不疾不徐,冷靜中顯得頗為溫和。
破案的幹探,難道不是應當犀利、果決,氣場逼人嗎?
很明顯,郭瑞昌不是,但擺在眼前的數據卻又是那樣的氣場逼人:當了9年案偵民警,幾乎每年破案數都超過30件,相當於月均破案兩起以上。此數據有多牛?它是平均數的三倍,他所參與辦理的案件佔所在江北區華新街派出所年破案數的近一半。所以,這個狀若溫和的民警,是個地地道道的「勞模偵探」。正因如此,他也榮獲過嘉獎4次、三等功1次。
「你真不像辦案的,太溫和。」記者忍不住說。郭瑞昌淡淡回應,「我是學數學的,辦案子講的是嚴謹和證據!」
案偵民警的功夫
案偵民警其實並非一個警種,在派出所,他們是刑偵、禁毒、經偵等一系列警察的合體,負責偵辦的案件包羅萬象,打架鬥毆、偷竊搶奪,甚至雞毛蒜皮的糾紛都要辦,詐騙、經濟犯罪他們也需要介入。
2010年大學畢業後,郭瑞昌就在華新街派出所做了9年案偵民警。問及經驗,他說,基層的案件,或許就在家長裡短的細微之處。
2019年9月,華新街派出所接到一位婦女報警。婦女有些語無倫次,解釋半天,民警才大概聽懂她的意思。
原來,婦女花5萬多元的高價買了三個「能量號」(手機號碼),據說能提升全家的運勢,但這樣的天價她卻沒辦法向家人交代。於是,在丈夫「退不到錢就離婚」的最後通牒下,她只好找賣家退錢,卻被一口拒絕。
報警後,對方的態度卻發生了180度的轉變,見民警上門調解,立即同意無條件退款。「賣家顯得十分心虛,加上『能量號碼』本身就是無稽之談,這讓我們立刻警覺起來。」郭瑞昌說,當時他判斷,這極可能是一起詐騙案。他立即將案情上報,江北區公安分局隨即抽調警力進行偵查。接警僅4天,警方對該詐騙團夥的3人實施了抓捕。
據嫌疑人供述,郭瑞昌和同事很快便摸清了詐騙套路。人生中難免遇到逆境或不順心的事情,詐騙者們便宣稱,自己可以通過「數字能量」的方式改變人生和命運,而這種能量,可通過手機號碼或其他的物件進行傳遞。實際上,他們所銷售的是最普通的手機號碼,但價格卻高達14900元一個。犯罪嫌疑人還煞有介事地偽造了一份「生命密碼分析師」證書,以證明自己的大師「資質」。
除了手機號,他們還銷售金字塔、文昌塔飾品,火山石吊墜等,一個飾品就要價數千元。而這些,都是從電商平臺幾十上百元成本進的貨。「這樣的騙局雖很小兒科,上當的人卻相當可觀。」郭瑞昌說,犯罪嫌疑人主要通過人傳人介紹的方式實施詐騙。僅微信群就有四五個,人數達1500多人。他們還發動下線當推銷員,並給予高額提成。
「基層的案件,飽含了生活中的人情世故,發現案件、破獲案件都要理解、熟悉其中緣由。」郭瑞昌說。
數學碩士曾是「菜鳥」
能破案的郭瑞昌,曾經是一名辦案「菜鳥」。
他是北方人,畢業於成都電子科技大學應用數學學院,學的是信息與計算科學,碩士研究生學的是計算數學專業。2011年,他通過社招入警,在華新街派出所擔任案偵民警。
「學數學的我,原本可以當個技術宅,怎麼也和破案不沾邊。」郭瑞昌回憶,他被分配跟著師傅侯明軍學習破案,剛開始完全摸不著頭腦。甚至因對重慶方言不熟悉,最開始連群眾報案都聽不太明白。
業務上的法律條文、案件的構成要件、裁量的基準等更需從頭學起。「那時候,更多的是感到無從下手的挫敗感和急需充電的急迫感」。但正因為這種挫敗感,逼迫他把所有能涉及到的案子全部找出來查閱、學習。刑法、治安相關法律,合同糾紛、侵權糾紛的相關法律條文他都要求自己全部背誦下來。
而溫和的性格也讓他辦案比別人更吃力。「一次審訊,犯罪嫌疑人很囂張,聲音比我還大。」郭瑞昌說,當時一位同事都看不下去了,感覺他的審訊風格太軟。當時的郭瑞昌自己也有些懊惱,但他始終認為,審訊講的是證據和技巧,在證據面前,任何嫌疑人都是「紙老虎」。
「小郭是塊料子!」師傅侯明軍一直很支持和肯定。他認為,小郭辦案肯動腦子,肯花力氣,加上肯學習,快速地補足自己的短板,所以一定能成為好案偵。至於脾氣溫和,這是優點,「誰說辦案就要扯著嗓門,青筋直冒的?」
「開始上道,應是2012年的一起搶劫案。」郭瑞昌說,2012年3月,轄區連續發生搶劫案,群眾關注度高、破案壓力巨大。郭瑞昌和同事們接到報警後加班加點進行調查。
當年4月2日,在一處監控中,他們發現了嫌疑人重要體貌特徵——其中一人是光頭,但這並不足以鎖定嫌疑人。郭瑞昌深入分析嫌疑人心理,猜想其作案後行動軌跡和可能出現區域,將這些場所作為重點排查區域。
於是,辦案民警隨即進行了大量的走訪摸排。4月4日,警方在一家網吧發現了體貌特徵與嫌疑人極為相似的「光頭」,最終確定該男子就是警方要找的嫌疑人。隨後,一舉破獲近期發生的多起搶劫案。
對郭瑞昌來說,這不僅是破案。一年多時間的積累在高強度的辦案過程中厚積薄發。「好像開竅了、長大了,更像一個警察了。」郭瑞昌說。
希望「天下無賊」
一周7天至少有6天是工作日。一年幾十件案件,每個案子都要記得關鍵節點。這是一個郭瑞昌辦案常見的工作日程,也是他保持高破案數、破案率的關鍵秘訣。但談及成功偵破的案件,郭瑞昌卻並沒有太多的喜悅。
他說,基層民警接觸的大多數並不是窮兇極惡的兇徒。很多時候,他們犯事的原因甚至是因為家長裡短、柴米油鹽。雖然這不能成為違法犯罪的理由,但作為執法者,他卻更希望看到「天下無賊」。
去年8月,郭瑞昌接到群眾報警,一男子持菜刀坐在建新南路馬路中間意欲自殘。郭瑞昌和同事迅速趕到現場。當時,由於地處主幹道,車流量極大,又恰逢下班高峰期,情況十分危急。
郭瑞昌配合快速反應小組,很快將男子控制下來。詢問後得知,男子因刑滿釋放,沒有工作和收入,便心灰意冷。飲酒後,一時想不開,便跑到馬路中間,想揮刀自殘。
男子隨後被依法行政拘留。但郭瑞昌和同事們在辦案後,卻考慮到該男子沒有工作和經濟來源,主動向分局匯報了情況。經多方努力,最終為該男子成功申請了救助金。拘留期滿後,該男子專程到派出所來感謝郭瑞昌。「雖然被拘留了,但我真的非常感謝!我不會再去做犯法的事了,你放心!」男子的話,讓郭瑞昌十分欣慰。
延伸
徒弟也成辦案好手
「郭老師,這個情況你來看一看!」
採訪的過程數次被打斷,郭瑞昌只能抱歉地笑笑,然後起身處理手中的案件。如今的他早已出師,不再是當初的菜鳥。作為江北區華新街派出所案件偵辦負責人之一,他已經帶了好幾個徒弟,如今幾個徒弟也逐漸成長為所裡辦案的好手。
「把他們帶出來了,我也輕鬆一點。」郭瑞昌說,不知道當年師傅侯明軍,是不是也這樣想過。
重慶晚報-上遊新聞記者 彭光瑞 警方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