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煉」不但是學識的積累!更是元炁的慢慢積累和升華提煉!

2020-11-29 我是青夜

有句話叫「恨苦修行」,仿佛有深仇大恨,要報仇雪恨般地刻苦修為,那可真是與自己較勁,和自己過不去。「聞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鳳毛麟角」這主要是因為識心和修心太艱難了。寸心難以降服,這個修心的差距千裡萬裡遙遠。需要我們千裡之行始於足下,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一點一滴地磨礪自己。人表面上看起來都差不多,但是在心路歷程上所走過的道路和距離還是不一樣的。

得道者必然是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的西天取經般地艱苦磨礪,才有得道和成就的可能性。就好比唐玄奘冒著生命危險從洛陽、西安步行至印度那爛陀寺一樣,這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所以,那些沒有經歷過「十萬橫磨」的艱苦磨練,卻認為自己已經得道了的人們的想法是很幼稚的。道是九層高臺起於壘土般地長期積累的過程。不但是學識的積累,更是元炁的慢慢積累和升華提煉。這個過程不可能是三年五載就能完成的,必須通過畢生的艱苦努力,才有可能逐漸磨礪成功。所以,修為的人路途雖然遙遠,但是都需要從腳下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地前進,不存在一日千裡的飛躍過程。一日千裡的飛躍只可能出現在最後階段的由漫長的「漸悟」積累到最後的「頓悟」的那一剎那。

這就好比人人都想考取清華大學,但是光有理想還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經歷漫長而艱苦的努力,才有最後金榜題名的可能性。這就說明,修真自持是一個艱苦磨礪自我心性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心地是否誠實,決定了一個人修真的道路究竟能走多遠。還沒有經歷過長期艱苦的努力,就想摘取成就的果實,天底下哪裡也不會存在這樣的好事。所以,才說修真成聖是個「恨苦修行」的過程,不是去跟別人比較,而是要跟自己較勁,要約束好自己的心性。這才是真實的修真。

因此,我們先不要想自己最後能否獲得成就,首先應該考慮的是,自己的心地是否是真實的。用心真實,這才是最快的修為手段。道說到底是累積的過程,不但累積知識,更要累積功德,最後才能變成累積元炁,才能累積到最圓滿的真如智慧。禪宗並非是一些人幻想的那樣,動下腦子、來個腦筋急轉彎就能做到的。道德道德,即需要悟道,更需要累德,如此畢生努力,才能談得上道德。否則就不是道德,而是自心生魔。因此,修為的道路上,得道者鳳毛麟角,自心生魔的人多如牛毛。如何用心,決定了修為者所走的道路是否正確。只有用心謙恭真誠的人,才有希望通過艱苦的修為,去獲得心靈的清靜和自由。

在修為的過程中,學識的積累至關重要。可以說學識不精深的人是肯定不能悟道的。這就好比唐玄奘本身已經是碩學了,但是還要跋涉千山萬水,到印度那爛陀寺去求學,就是因為他覺得自己的心地學識還不夠圓滿。可見要在自己的心地上建立一個圓滿的學識體系是多麼的艱難。那些認為只要跟隨李老師學習過就能得道的人們,其想法本身就是稚拙的,其學識水平還是有很大差距的。須知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最後修為能不能奏效,智慧是否能修持的圓滿,最終還是要看自己如何發心,是否能真實地去踐行李真陽先生「更願春風行千裡」的慈悲弘願。

修為的過程在內不在外,就是莊嚴其心的過程。所以,自己修為的好壞跟別人沒關係,而完全看自己如何發心,如何約束一心,如何升華自我的心地。只有能夠認識到這一點,並且願意謙恭求學的人們,才有不斷進步的可能性。道是心性實力的體現。道德是日積月累的豐功偉績。所以,古人說要「立功,立言,立德」,努力去造作不朽的事業,才能算是真正的有道德。唐玄奘西天取經就是這樣不朽的事業,弘法大師空海繼承真言宗的法脈也是這樣的事業,就更不要說李老師的不朽作為了。他們才是我們修為者最光輝的榜樣。我們雖然未必能造就他們那樣的豐功偉績,但是我們可以學他們的發心,學習他們的慈悲弘願,這才是真實的修為過程。

從「識道」也就是明白了大道的道理,到「體道」也就是用自己的身心去印證和體會大道,再到最後的「合道」也就是進入到「人天合一」的階段,這也是一個漫長的修為過程。當年六祖慧能跟隨五祖弘忍學習,認識到了道是「本來無一物」的真空妙有的道理,直到他最後以身合道,又經歷了漫長而艱苦的歲月磨礪。這就好比樹立了上清華大學的遠大理想以後,還需要經過長期艱苦的努力一樣。樹立了修真的理想稱為「識道」,日常努力練功學習稱為「體道」,直到最後心地學識與慈悲功德圓滿,自身煥發出「大圓鏡智」之真如智慧的光輝,才算是進入到了「人天合一」之真空妙有的大道真境。才算是真實地具備了圓滿的道德。因此,修真是一個「十萬橫磨」般地磨礪自我心地性情的過程。

相關焦點

  • 生活的提煉與升華
    讀了李天岑的《找不回的感覺》,我不禁被作品裡的生活氣息所吸引,被作品裡的故事情節所觸動,仿佛走回了熟悉的故鄉,感觸良多。正像作者在後記裡說的一樣,豐富的生活經歷使他獲得了豐富的創作素材。這些素材經過李天岑的妙手加工提煉,富涵了令人思考的深意。
  • 宇宙萬物自虛空中生~煉虛化炁是佛道兩家最隱秘之法
    答:煉精化氣、鍊氣化神是普傳丹法中的基本概念,從其理論和修煉技法上,不難看出,其所煉之精不外乎都是後天淫慾之陰精,而不是先天之陽精;所化之氣仍為後天之陰物,並非先天靈陽之炁;雖配合以神進行交煉,但所化之神卻是陰神,即丹書所言己汞之陰神,陰神雖靈,但不能合道,不能回歸自然。煉虛化炁、煉炁化精、煉精化神,是古人鍊金丹的唯一途徑。
  • 積累時政熱點的重要性?
    要求面試者必須掌握相關的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等理論知識,同時,也要積累和掌握一定的教育時政熱點。在教師招聘面試中,教育時政熱點問題佔很大的比重,下面。我們以一道題為例。一、知識點播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第30個教師節前夕,考察北京師範大學時曾發表的重要講話,強調全國廣大教師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
  • 佛道兩家共同尊崇的神仙 留下一部內丹修煉道訣
    《百字銘》全文二十句,共一百字,論述了道家修煉過程、方法和景象。呂純陽祖師是位修道有成而為佛、道兩家所尊崇的道人。他所傳下來的百字銘,更為學道之人奉為鍊氣、降心之圭旨。這裡結合張三丰真人等前輩的註解,初探呂祖修行方法。《呂祖百字銘》。此銘為道家修煉分支,丹家真傳,需要背誦純熟、慢慢體驗,學道者領悟了此《百字銘》,就等於掌握了丹道全訣,所有功法皆可依此印證。
  • 宇宙真相混元道,翻轉炁運三魚行.陰陽雙魚完使命
    陽光明媚有彩橋,利橋順橋順順順.千年古樹對樹神,遠古靈炁度春秋.玉簾飛瀑自唯美,自然之美天公造,瀑似玉簾散人間.人間仙境賽九天,蘊藏能量天機玄.宇宙真相混元道,翻轉炁運三魚行.陰陽雙魚完使命,已經被壞返先天.三魚逆轉乾坤行.修補陰陽不壞法,萬物機理都修復.陰陽至理玄妙觀,明陰洞陽陰陽洞.事物全況本源真.
  • 追求·提煉·升華(組圖)
    他為人樸實、真誠,經常會有些常人沒有的想法和舉動,人稱「怪才」。早在學生時代,他的作品《丈量土地》就成為新中國第一件送往國外參展的雕塑作品,後被捷克斯洛伐克國家博物館收藏。  1958年,雕塑藝術走出工作室,在北京建立了不少街頭雕塑,大都學習民間傳統藝術,以浪漫手法,誇張處理,尺寸都不小。
  • 修煉雜談~法是公式,練是過程,功是結果
    而有的人就是點不醒,無論什麼感覺都怕得不得了。甚至杞人憂天,無事生非,整天瞎想。是不是我有病了?是不是我走火入魔了?要不就追求,我有這個了,我有那個了。結果就真的出偏了,有病了。這種現象與文化程度沒有關係,文化程度高的一樣會出問題。而針對這方面書上更是寫不明白,老師也講不清楚,即使講明白了,學生又總是按自己的理解感受去練,於是有的說應該這樣練,有的說應該那樣練。
  • 初中作文素材:積累造就成功600字
    積累造就成功   有些人總是妄想一步登天,一舉成名,有人每天都要買兩張彩票,想像報紙上那些人一樣一下子成為百萬富翁,空守自己的不切實際的「發財夢」,孰不知,積累才能造就成功。   拿個很簡單的例子來說:愛迪生在發明燈泡時,為了找到合適燈絲材料,愛迪生和助手對一千六百多種耐熱材料分門別類地進行了幾千次實驗。
  • 雷達信號處理基礎-積累
    這兩天很多地方都下了雪,但是也造成了一些傷亡的事例,這是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下雪是個很有意境的事情,也希望我們的身邊不再出現這樣的事例,都能保護好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回到文章中,雷達信號處理中很關鍵的一點就是SIR,通常我們可以通過樣本的積累進而達到提高SIR的目的。積累是信號處理中一個常用的處理方法,主要分為相干積累和非相干積累兩種。
  • 修德,就是修煉自己的智慧,仁慈和勇氣,源頭就在自己
    修德,就是修煉自己的智慧,仁慈和勇氣,不管大家是不是理解,是以什麼樣的方式抵達,最終的感覺是一樣的。孔子說:「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一般人理解一樣東西比較困難。可有些人天生聖人,生下來他就能做到,是生而知之的天才。大部分人都不是生而知之,怎麼辦呢?就要不斷學習,慢慢積累。如果學也做不到,甚至不願學怎麼辦?
  • 什麼叫元精、元氣和元神,通俗的解釋!
    此謂元精乃元氣之精 華,實指先天無形之精氣,是產生後天形質之精的母氣。因此,元精雖是生命的起源物質,但又不等同於男女交媾的生殖之精。故《壽世傳真》說:「元精乃先天之 精,非交媾之精」,《紫清指玄集》中也說:「其精不是交感精」,而是「根於父母未生前」。《老子》所說「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 真,其中有信」,即指元精而言,因此元精又名「太極之精」、「天真」等。
  • 「土地財政」讓中國崛起完成了原始積累
    儘管這一理論來自西方國家,但他們自己內心並不真的相信這一點。否則就無法解釋他們為何仍然處心積慮對中國投資和貿易進行圍堵。的確,戰後一些孤立經濟體在特殊的政治條件下,依靠國際貿易和投資完成了原始資本的積累。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這樣的大型經濟體也可以複製這樣的發展模式。清末和民國時代的開放歷史表明,市場開放對交易雙方的好處,並不像「比較優勢」理論認為的那樣是無條件的。
  • 語文靠積累,數學靠刷題,英語靠背誦,不掌握方法,事倍功半
    我想每個人都可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從總體上而言:英語最容易提分,語文最難提分,而數學則處於中間。為什麼會有這個順序,這是因為三個學科的要求不一樣,學習方式也不一樣,如果不掌握三者的學習方式,就會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下面我就這三個學科的學習方式,進行一個簡單的總結。
  • 八奇技最強大的一道,術之盡頭炁體源流,它恐怖的能力究竟會是什麼?
    對於一人之下這部動漫中的八奇技,各種的盤點和排名各式各樣,但是唯有一點是始終不變的,那便是八奇技之中公認的最強奇技炁體源流。有關於這一道奇技的實力,我們並沒有親眼的見識過,但是,在漫畫之中卻有著這樣一句話。當初張懷義曾經說過,我所悟著已經超越了無根生,稱之為術之盡頭炁體源流。也是這一句明確給出的話,成功奠定了炁體源流的地位。
  • 氮元素影響茶葉中代謝物積累和基因表達
    近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高立志研究組以一年生雲南大葉茶苗為研究材料,採用代謝組學和轉錄組學相結合的技術手段,對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態下生長一定時期的茶苗的生理指標
  • 公考助力:公務員考試知識積累的「厚書讀薄」與「薄書讀厚」
    公務員考試,無論是筆試、還是面試,都需要有豐富的知識積累,只有積累了豐富的知識,作答時才能得心應手、遊刃有餘。那麼,在準備公務員考試中,該如何讓積累的知識有數量、有質量、有深度呢,在公務員考試時脫穎而出、佔得先機?其核心和精髓就是華羅庚的一句話:「把厚書讀薄,把薄書讀厚」。
  • 【軟科學.行動篇】數量級積累
    基於電腦和輸入法的優化,每分鐘四百個字左右的輸入速度,不強求質量,算上休息放鬆各種瑣碎,算一天十二小時的寫作。以一天八小時碼字為標準,就能寫192000字。 這是很多寫手的日常工作狀態而已。 你以為動不動幾十萬字幾百萬字的消磨時間的小說哪裡來的?
  • 對炁功進行科學定義的必要性
    科學定義的要求目前,由於對炁功的物質基礎(即練炁功所產生的「內炁」是什麼?炁功師發放的「外炁」又是什麼等)以及炁功的作用機制等,尚未得到圓滿的科學解釋,學者的意見也很不一致,所以,要給炁功下一個嚴謹的科學定義是比較困難的。然而,只要滿足下列要求,就可以算作科學的定義。
  • 宇宙的本質——共振,及形成的「八卦」和「炁場」
    共振還是探索宇宙和認識微觀世界的鑰匙。依靠共振來辨認、識別來自宇宙的電磁波,用以研究宇宙中星體的物質結構、能量與質量。利用微觀粒子的共振,則可以尋找微觀世界的物理規律。「八卦」與「炁場」所謂「炁場」,就是我們古代所說的「形而上」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