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俄雷達最遠探測距離:美5000公裡,俄6000公裡,中國是多少?
現在電腦已經不是什麼稀有物品了,各家各戶基本都擁有自己的電腦,而大部分人在家裡安裝電腦的目的自然是為了娛樂,而市面上有很多的戰爭主題遊戲,而其中有一款叫紅警的遊戲當年更是火遍大江南北,相信很多的朋友都有玩過。而在紅警這款遊戲中,雷達是個非常重要的建築,有了它才能有直觀的地圖信息。
-
美國雷達探測距離5000公裡,俄羅斯6000公裡,中國成績喜人
當衛星被送上太空之後,最牛的定位和測量工具就從雷達變成了衛星,不過在真正的戰爭中,雷達的作用還是比衛星稍微大一點的。畢竟戰爭是即時性的,而衛星傳導到地球上在由人們所接受是比較慢的,而雷達就不一樣,反應絕對比衛星要快的多。而雷達的好壞最大的體現就是雷達的偵測範圍,各國的雷達最遠的測距有多遠?美國5000公裡,俄羅斯6000公裡,中國多少呢?
-
雷達最遠測距對比:俄羅斯6000公裡,美國5000公裡,中國是多少?
現代軍事競爭中,雷達也處有一席之位。雷達是一種不管白天黑夜都可對遠距離目標進行探測的技術,它不會被諸如霧、雨、雲這樣的自然現象影響,穿透能力比較強,因此在軍事中得到廣泛使用,軍隊可以利用雷達探測遠距離內是否有危險存在,大大提升一個國家的國防能力,並能及時提供預警,以幫助軍隊進行戰前準備隨時應付各種突發狀況。
-
我國P段雷達測距六千公裡,可探測太空,為何還要發展量子技術?
,如今中美俄三國都在雷達技術方面都有自己的建樹,那麼各國雷達能夠探測的最遠距離是多少呢?整個雷達系統全重達2000多噸,由近7萬個多頻模塊構成,能夠對彈道飛彈、巡航飛彈、軍用飛機等重要目標進行探測,據悉該型雷達最大探測距離達5000公裡。由於其採用的是X波段,具有極高的解析度,可對數千公裡外棒球大小的目標有效探測,甚至能夠分辨出分飛彈頭的真假。
-
三大國雷達最遠測距對比,美5000公裡,俄6000公裡,我國能測多少遠
由於各國的綜合實力存在較大的差距,而各國在雷達領域內的發展也是參差不齊,這就導致各國的雷達測距並不相同,目前,中美俄三國作為軍事實力最強的三個國家,其雷達的最遠測距分別是多少呢?據了解,目前美國最先進的一款雷達為海基X波段雷達,它的探測距離最遠達到了5000公裡,非常有利於遠距離作戰的展開。 其次是俄羅斯,而俄羅斯的雷達研製,與蘇聯有著密切的關係,這不但體現在核武器、戰機等武器裝備的研製上,在研製雷達時也同樣如此。
-
誰在美國門口建了座超級雷達?距離僅200公裡,五角大樓始料未及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格局基本確定,而美國作為二戰期間最大的既得利益者,更是一躍成為了全球最強的國家。即便是在這個時代,美國依舊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除了中國和俄羅斯外,美國也找不到第三個對手。如今的美國,在世界很多熱點地區都建造了自己的軍事基地,推進自己的反導防禦系統,建立了相應的預警雷達。不過,讓五角大樓始料未及的是,在最近這些年,有一個小國也和美國做了同樣的事情,將一座超級雷達建在了美國家門口,這個國家就是古巴。據了解,古巴建立的這座超級雷達距離美軍最近的軍事基地僅僅只有200公裡,同美軍隔海相望。
-
中國科學家發明新型單光子相機,實現全球最遠距離單光子成像雷達
他曾首次提出單像素單光子成像方法,實現了全球最遠距離的單光子成像雷達,並保持著國際領先地位。2019 年,徐飛虎上榜《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 中國榜單(TR35)。隨著距離的變遠,遠距離雷射雷達的回波信號會出現嚴重衰減,只能返回微弱的回波光子,而返回的光子又混入很強的背景噪聲,因此長距離主動成像一直面臨著巨大挑戰。具體來說,雷射雷達是向遠處目標發一束光,然後通過目標返回的光子,來測量一個三維圖像。
-
各國雷達最遠測距多遠?美5000公裡,俄6000公裡,中國呢
但由於地面接收衛星傳來的信息需要時間,往往導致在軍事上不能發揮出最大的作用,於是人們又研發出了雷達。那麼美國雷達最遠測距為5000公裡,俄羅斯為6000公裡,中國的雷達測距是多少呢?只能說成績非常的讓人意外。
-
實現實時跟蹤,單光子探測器再立新功,新雷達可探測數百公裡外小目標
消息指出,針對低空的大氣衰減和湍流等複雜環境下,遠距離目標高精度探測難題成了雷達研發過程中最大的瓶頸。南京大學科研團隊在單光子雷達系統上的研發成績取得實質性進展。團隊最新研製的高靈敏、高精度、高速率的超導陣列單光子探測器為新型雷達雷射雷達系統提供關鍵技術支持。
-
嫦娥2號距離地球最遠時,接近4億公裡,還有更遠的
3000N發動機工作了20秒鐘,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飛向火星。那麼有人問,天問一號是否是至今我們發射的距離地球飛行距離最遠的一顆太空飛行器呢?其實不是,300萬公裡的距離,早在8年前就已經被打破。到目前距離地球最遠的太空飛行器其實是嫦娥2號。嫦娥2號是嫦娥1號任務的備份。嫦娥1號發射成功,首次環繞月球飛行。因為軌道控制精準。到最終完成所有任務,有控墜落到月球表面,仍然有相當的剩餘燃料。
-
嫦娥2號距離地球最遠時,接近4億公裡,還有更遠的
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太空中飛行了超過200個小時,距離地球已經超過300萬公裡,各系統狀態良好。3000N發動機工作了20秒鐘,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飛向火星。那麼有人問,天問一號是否是至今我們發射的距離地球飛行距離最遠的一顆太空飛行器呢?
-
為什麼要搞艦載預警機:中國航母主雷達,探測超低空目標僅數十公裡
無論是對於飛機還是軍艦,雷達都是感知戰場信息時最主要的傳感器。無論是軍艦還是戰鬥機的雷達,在探測距離和探測範圍上,面對預警機的劣勢都是絕對性的。遼寧號上的相控陣雷達,號稱擁有450公裡以上的探測距離,但這是針對非隱身目標、且目標飛行高度足夠,不會被大地或者海面遮蔽的情況下才能達到的。 如果這套雷達的架設高度只有10米(三層樓高),那它對同樣以10米高度掠海飛行的非隱身目標,不管本身性能如何強勁,也只有26公裡的可靠探測能力。
-
能探測隱身戰機和彈道飛彈!亞洲強國自製雷達,範圍覆蓋美軍基地
近日,伊朗半官方的塔斯尼姆通訊社報導,伊朗高級軍事領導人於周日(4月19日)視察了兩座自研的新型3D相控陣雷達陣地,並且宣稱這兩座雷達的測試範圍可有效覆蓋到附近的美軍基地,這對於伊朗的國防安全保障大有助益。
-
央視曝光「三體紅岸基地」:我國首個大型預警雷達,鑄造大國之盾
中國官方媒體前天對疑似"巨浪3"飛彈的報導尚在熱議中,今天的央視新聞又通過一位老人手繪的基地素描,揭秘了中國相控陣雷達的發展之路,讓我們領略了這個49年秘密軍事基地的偉大。它就是位於燕山支脈山崖中的7010型戰略預警相控陣雷達基地。
-
藏在深山裡的美食,懂方法的人一天收入3000元,但是過程危險
藏在深山老林裡的美食,懂方法的人一天收入3000元,但是過程危險。在我國的深山老林裡,有一種不可多得的美食,成年個體每隻售價4到5元,每次逮到都是一窩,數量多達上千隻,這就是虎頭蜂。一隻虎頭蜂的蜂王售價高達上千元,它們產的蜂蜜也是價格不菲,同時虎頭蜂的幼蟲也是營養價值極高,經過油炸之後非常好吃。
-
新體制雷達,捕捉隱形戰機的「鷹眼」
他設計並研製的對海探測新體制雷達,一時引起國內外關注。對公眾來說,雷達早已不是一個陌生詞,它可以通過發射電磁波並分析目標處的回波來判斷目標類型、速度等信息。那新體制雷達又是什麼呢?它是靠哪些優點斬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從相關報導中得知,這種新體制雷達的主要特點是「超視距」,即超越地球曲率導致的雷達探測距離極限。
-
中國科學家發明新型單光子相機 實現全球最遠距離單光子成像雷達
在該論文研究中,中科大團隊實現了45千米的遠距離成像,並已具備百千米成像的能力。未來該團隊會就100千米的成像技術進行深入的實驗。徐飛虎2017年從麻省理工學院歸國開展工作,回國後加入中科大潘建偉院士團隊,一直致力於發展實用化量子信息技術。他曾首次提出單像素單光子成像方法,實現了全球最遠距離的單光子成像雷達,並保持著國際領先地位。
-
中國科學家發明新型單光子相機 實現全球最遠距離單光子成像雷達
在該論文研究中,中科大團隊實現了45千米的遠距離成像,並已具備百千米成像的能力。未來該團隊會就100千米的成像技術進行深入的實驗。 徐飛虎2017年從麻省理工學院歸國開展工作,回國後加入中科大潘建偉院士團隊,一直致力於發展實用化量子信息技術。他曾首次提出單像素單光子成像方法,實現了全球最遠距離的單光子成像雷達,並保持著國際領先地位。
-
中國發明單光子雷達,能透過霧霾100公裡外成像
眾所周知,光學成像最怕的就是霧霾,人眼通過霧霾只能看清幾十米遠的距離,傳統的光學拍攝設備作用距離也就是幾百米,張召忠甚至認為霧霾能讓光學和紅外製導武器都失效。令人欣喜的是,這個世界性難題被中國一位85後科學家攻破,中國科技技術大學塗飛虎團隊研製成功單光子成像雷達,已經實現了45公裡的遠距離成像,並且具備了100公裡遠的成像能力。這種雷達最厲害的是可以透過霧霾看清目標,就像是「神話」一樣。
-
徐飛虎團隊單光子成像雷達研製成功,可透過霧霾看清遠距離目標
眾所周知,光學成像最怕的就是霧霾,人眼通過霧霾只能看清幾十米遠的距離,傳統的光學拍攝設備作用距離也就是幾百米,此外霧霾也能讓光學和紅外製導武器都失效。令人欣喜的是,這個世界性難題被中國一位85後科學家攻破,中國科技大學徐飛虎團隊研製成功了單光子成像雷達,已經實現了45公裡的遠距離成像,並且具備了100公裡遠的成像能力。這種雷達最厲害的是可以透過霧霾看清目標,堪稱「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