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是一種利用無線電探測目標和測距的電子設備,也被稱為「無線電定位」技術,自誕生起就首先被用於軍事任務,也由此改變了戰爭模式,二戰以後雷達得到了快速發展,不同用途的雷達相繼出現,到現今大型遠距離探測雷達儼然已經成為國防利器,為戰機和飛彈發揮著「眼睛」和「耳朵」的作用,雷達探測距離是衡量雷達性能好壞的關鍵指標,通常探測距離是根據雷達發射脈衝和回波脈衝的時間差,然後利用電磁波傳播速度來計算目標距離,如今中美俄三國都在雷達技術方面都有自己的建樹,那麼各國雷達能夠探測的最遠距離是多少呢?
反隱身雷達
美國探測距離最遠的雷達是海基X波段雷達,被稱為「海上巨眼」
美國是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軍事裝備在很多領域都佔有絕對優勢,遠程探測雷達方面,美國SBX(海基X波段雷達)是現役最強雷達,這是一種安裝在海上石油鑽探平臺的大型雷達系統,可以不依靠拖船自主海上航行,航速為13千米每小時。整個雷達系統全重達2000多噸,由近7萬個多頻模塊構成,能夠對彈道飛彈、巡航飛彈、軍用飛機等重要目標進行探測,據悉該型雷達最大探測距離達5000公裡。由於其採用的是X波段,具有極高的解析度,可對數千公裡外棒球大小的目標有效探測,甚至能夠分辨出分飛彈頭的真假。
SBX雷達海上平臺
由於海基X波段雷達天線可以旋轉,這使得SBX可以探測到非常高的目標,甚至是大氣層以外飛行的彈頭,SBX還有一大特點就是計算速度非常快,在對高速飛行的彈道飛彈探測跟蹤時,可以將飛彈各項數據實時發送給指揮中心,然後指揮中心會對目標進行分析,一旦判定為來襲飛彈,可以與飛彈攔截系統協同作戰。SBX系統最大的作用就是提供預警、早期發現目標、實時跟蹤、提供飛彈數據等等。
SBX雷達系統
俄羅斯探測距離最遠的雷達是沃羅涅日雷達,有著「北極之眼」的稱號
俄羅斯在軍事裝備上的發展一向與美國針鋒相對,面對美國雷達系統的建設,俄羅斯並不示弱,目前俄羅斯已經建立起了全範圍覆蓋的雷達系統,其中性能最為卓著、探測距離最遠的當屬「沃羅涅日」飛彈預警雷達,有著「北極之眼」的稱號,能夠探測彈道飛彈、巡航飛彈、軍用飛機等各型空中目標,探測距離達6000公裡,能夠將探測到的目標信息分析處理,將來襲飛彈可能攻擊的位置坐標發送給指揮部,然後指揮陸基反導系統進行攔截。
沃羅涅日雷達系統
俄羅斯對「沃羅涅日」雷達當前性能並不滿足,於是對其進行了升級改造,也就是「沃羅涅日-DM」,該型雷達與原型相比性能更加強大,探測距離增加了數千公裡,甚至能夠發現太空衛星。「沃羅涅日-DM」雷達系統能夠實施遠程預警,能夠在相當短的時間內發現來襲飛彈,據俄方稱,新型遠程飛彈預警雷達能夠發現數千公裡外籃球大小目標,性能相當強悍。
沃羅涅日雷達系統
幾年前我國曾曝光一款P波段遠程預警相控陣雷達,被譽為國產「鋪路爪」,整體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我國雷達技術發展起步較晚,隨著國家對雷達研製越來越重視,近年來我國在雷達方面進步較大,出現了一批世界先進水平的雷達。目前我國現役探測距離最遠的雷達為P波段遠程預警相控陣雷達,是我國戰略預警系統裡的「千裡眼」,據稱最大探測距離為5800公裡,主要負責戰略反導預警、空間目標監測等,由中國電科14所經過8年攻關最終呈現給世人,並且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這也讓我國成為了繼美俄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掌握研製遠程預警相控陣雷達技術的國家。
「鋪路爪」雷達系統
P波段遠程預警相控陣雷達屬於米波雷達,工作頻段在30-300MHz之間,而隱身戰機能夠吸收的電磁波段基本都在0.3-29MHz之間,因此米波雷達正好避開了隱身戰機吸收波段,能夠有效探測到隱身戰機,但是與X波段雷達相比,最大的缺點就是解析度不高,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我國將米波雷達與相控陣雷達技術進行了完美結合,因此P波段遠程預警相控陣雷達將會大大提升我國戰略預警和反隱身探測能力。值得一提的是由於P波段雷達誕生較晚,因此具有後發優勢,引入了很多新技術,具有大數據高集成性、智能化抗幹擾能力、模塊化安裝等,可以說整體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P波段遠程預警相控陣雷達
我國探測距離最遠的是量子雷達,最大探測距離達8000公裡以上
目前我國最先進的雷達是量子雷達系統,該雷達由電科14所研製,目前處於國際領先水平。我們都知道通常大型雷達發射功率特別大,一般都是幾十千瓦以上,其次是成像能力一般,經常會受到電磁幹擾影響探測能力,針對以上缺點,能夠有效解決問題的量子技術在此背景下誕生了,通過與普通雷達技術結合,可以大幅提升雷達的整體性能。據悉我國目前正在建設大型量子預警雷達,最大探測距離達到了8000公裡以上,可以說一旦建成這將是雷達界王者的存在。
量子雷達
我國在反隱身雷達方面可以說是領跑者,這一切我們應感謝吳劍旗團隊
由於我國雷達技術起步較晚,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處於落後狀態,為了讓中國雷達技術趕超世界,電科14所吳劍旗團隊可以說矢志不移。吳劍旗從事反隱身雷達研究工作已經超過20年時間,針對米波雷達解析度差、盲區大的缺點,吳劍旗另闢蹊徑、著重創新,經過20年不斷攻關成功進行了理論探索、預先研究、工程研製等,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大型實用新體制米波雷達,將米波雷達反隱身能力發揮到了極致,可以說讓大洋彼岸隱身無處可藏。
反隱身雷達首席科學家吳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