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終於承認,中國量子雷達技術已領先,可探測海底500米深潛艇

2020-12-03 烽火營

根據美國《國家利益》網站的報導稱,在最近發布的刊文中提到了量子雷達的重要性所在,尤其是在反潛任務中,它更是成為一種未來的發展趨勢。現如今聲學探測仍然佔據主導地位的情況下,量子雷達技術則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

隨著各國潛艇技術的不斷發展,潛艇在海底更像是一個「隱藏的殺手」,這也讓各國感到煩惱,相比於航母這個大傢伙,深藏於大海之中的這個「殺手」更加讓人頭疼,所以各國開始將研究的重點放在了反潛技術上。

早在21世紀初,一些海軍專家就進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對比,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高敏感的低頻聲吶和較為先進的衛星光學敏感器可以完全不受隱身效果的影響,通過計算機處理器,它完全可以把微弱的差異性聲音從海洋背景噪音中分辨出來,那也就意味著,即使是當今世界上最為先進的潛艇也將無處可逃。

據稱,中國正在研發一種新的系統,可以探測海底500米深的潛艇,它屬於一種基於衛星的雷射監視系統。而美媒也終於承認,中國在量子雷達技術方面或許已經處於領先地位。不過這項技術正處於研發中,最終能否發展成為一種實用化的系統,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量子雷達,利用光子對目標進行成像,這也就使得它能夠探測到隱形飛機,因為任何物體只要接收到光子信號之後都會改變其量子特性,這種雷達最為顯著的一個特徵就是幾乎不可能被幹擾。】

而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我國在量子技術研究領域已經取得了相關突破,早在2017年的時候,我國科研人員就已經研製出一種低溫液氮冷卻超導量子幹涉裝置,它是一種利用量子技術的超靈敏磁強計,可以緩解噪音問題。而當時的相關試驗結果也表明,即使把它裝在直升機上,也能探測到地下深處的鐵質物體。而研究人員表示,這種技術甚至可以探測到6千米外的潛艇。

量子技術在實際的應用中未來會有更加廣闊的市場,如果將其運用到導航傳感器中,完全可以在沒有衛星導航的情況下讓潛艇保持航向。如果將其運用到飛彈上,也將進一步增強其精確打擊能力。未來,我們會為此付出更多的努力,量子技術的成功應用,也將會改變未來海底戰爭的規則。

相關焦點

  • 中國量子雷達已世界領先!美專家承認暫居劣勢,核潛艇將無所遁形
    文/白夜眾所周知,為了針對眾多先進隱形裝備的衍生,世界雷達探測技術也在不斷發展。除過目前我們熟知的裝備探測之外,雷達用於探測的領域也越來越廣泛,上至萬米高空的隱形戰機,下至千米之下的深海潛艇,雷達的一旦停止發展就會被武器裝備反超,讓防空系統失去「眼睛」。在探測潛艇方面,聲探測仍是潛艇探測跟蹤的主要手段。
  • 美媒稱中國利用量子雷達反潛,靠譜嗎?
    最近,美國《國家利益》網站發表文章稱,中國利用量子雷達或量子通信原理研製反潛裝備。國內很多媒體在報導這件事,甚至很多人還添油加醋的大肆鼓吹。量子雷達或量子通信原理真的能夠用來反潛嗎?;探測深度最多也就跟藍綠雷射一樣,甚至還遠遠不如,因為,藍綠光波在水裡傳輸的最遠有效距離在1000米以內,超過1000米根本就無效,而且是雷射才有這個功率。
  • 美媒感嘆:量子加密「競賽」,中國已領先美國一步!
    參考消息網12月7日報導美媒稱,從谷歌到阿里巴巴,世界上領先的科技企業都在競相建造第一臺量子計算機,它將比今天的計算機強大得多。量子設備可以破解用於保護數字信息的加密,使所有的數字信息面臨危險,從數十億美元的電子商務支付,到存儲在政府資料庫的國家機密。有應對的辦法嗎?
  • 沿海傳來一個聲音,中國衛星已進入全新探測時代,還能探測潛艇
    據環球時報報導,對於中國的具體軍事實力,很多美國機構的關注度都相當高,而除去一些衛星可見的數據,不可知技術往往是這其中猜測的大頭。這不,沿海就傳來一個聲音,美國《國家利益》指出中國衛星已經進入量子雷達追蹤的全新探測時代,不僅相比傳統雷達有更好的精度,甚至還能探測人類一直難以捉摸的水下潛艇。
  • 未來量子雷達成主流,中國或將引領全球量子雷達技術
    比如隱形飛機,就有科學家發現量子雷達的成像特性能讓隱形飛機被探測到,雖然不少國家投入了研究,但是目前並沒有消息說量子雷達會在軍隊中使用。而中國卻已經有了這份實力。,美媒表示,最近,量子力學領域已經越來越顯示出它有可能顛覆戰爭多個領域的既定模式。
  • 我國P段雷達測距六千公裡,可探測太空,為何還要發展量子技術?
    目前我國現役探測距離最遠的雷達為P波段遠程預警相控陣雷達,是我國戰略預警系統裡的「千裡眼」,據稱最大探測距離為5800公裡,主要負責戰略反導預警、空間目標監測等,由中國電科14所經過8年攻關最終呈現給世人,並且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這也讓我國成為了繼美俄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掌握研製遠程預警相控陣雷達技術的國家。
  • 美媒炒作中國「機器魚」威脅 渲染中美海底競爭
    除了用於海洋偵察、海洋勘探和水下救護等,也可用來探測雷場和反潛網絡布置,或是潛入防護嚴密的港口和海軍基地實施偵察和監控,還能在騙過敵方偵察設備後,對敵潛艇和海底設施實施抵近攻擊,讓敵人防不勝防」。此外,中國近年發展的多種水下潛航器也被美媒視為針對美國水下潛艇部隊的威脅。例如中國研製的「海翼」系列水下滑翔機「能在整個大洋下安靜地巡航數天、數月甚至一年而無需人工幹預」,外媒猜測它們可以攜帶更多類型的傳感器,甚至攜帶破壞或者摧毀軍事目標的武器。
  • 8999元發售車規級、探測距離500米雷射雷達,大疆是怎麼做到的?
    測量距離達500米,大疆開售車規級雷射雷達Velodyne LiDAR總裁曾向新智駕表示:高解析度、長探測距離是雷射雷達是產品落地的關鍵。Velodyne的128線雷射雷達VLS-128,探測距離300米,在業界一度領先。而大疆推出的雷射雷達,探測距離比VLS-128遠將近一倍,達到500米。簡言之,由於超遠的探測距離,其性能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與人類相媲美,甚至超過人類。泰覽Tele-15成為第一個千元級可達到500米測距的車載雷射雷達。
  • 中國首臺量子雷射雷達探測性能,比美同類設備,提升了三個數量級
    說起當下科學研究領域的前沿熱點,量子技術必然能夠佔領一席之地,當然該領域能夠成為各國爭相研發的焦點,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受當下國際環境和局勢所影響,畢竟對於運用前景十分廣泛的新興領域來說,一個國家能夠在該領域實現重大科技突破,必然也將賦予該國家經濟和安全上的優勢,所幸近期我國在該領域也取得了重大進展
  • 美媒:中國「九章」演示「量子霸權」
    美媒稱,史上第一次,一臺利用光子構建的量子計算機的表現甚至超越了運算速度最快的經典超級計算機。據《科學美國人》月刊網站12月3日報導,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和陸朝陽率領的物理學家團隊利用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實現了「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
  • 量子技術水下探測實力不俗,中國反潛力量或將遙遙領先,專家:載機平臺也很重要
    近些年來,我國特別注重在量子技術領域的研究,在我國科學家公布的消息來看,使用量子糾纏進行通訊,這種方式擁有著極高的效率,同時有現有通訊水平無法滿足的保密安全性能,這也被視為了下一代軍用通訊的利器,所謂量子概念就是物理量最小不可分割單位,儘管這一概念早在19世紀後期就已經被提出,但是關於量子的大量利用和研究,直到本世紀才開始興起。
  • 中美俄雷達最遠探測距離:美5000公裡,俄6000公裡,中國是多少?
    而在紅警這款遊戲中,雷達是個非常重要的建築,有了它才能有直觀的地圖信息。而在現代化戰爭中雷達也是極為重要的一種軍事裝備,其能給軍隊提供非常多的信息。因此各個國家在雷達方面的研發都是花費了巨大的精力的,其中軍事實力排名世界前三的中美俄自然也是其中之一,美國的雷達最遠探測距離可以達到5000公裡,俄羅斯則是6000公裡,那麼中國能達到多少呢?
  • 美媒承認:中國海軍實力已超過日本!
    為此,日本做了不少準備,並且日本還加強了與美國的海上合作,種種跡象表明,日本最近在海軍上面有著不小的野心和動作,而且加上了美軍的幫助,中國將如何應對呢?根據美媒的評估,中國海軍早已超過日本!這個消息還是比較客觀公正地了中國海軍實力的增長,美媒已經承認,中國的海軍實力超越了日本,這項報告一出來掀起了軒然大波,引來了無數網友關注,為什麼美媒說中國海軍實力已經超越了日本?美媒表示:中國如今已超過日本,成為亞洲領先的海軍強國這是不爭的事實。
  • 印媒:中國新材料或讓所有軍事雷達難探測,比殲20隱身效果更強?
    眾所周知,五代機其中的一項硬性指標就是隱身技術,而這目前只有中美俄三國家能夠做到,最近卻有消息稱中國在一種工程材料上有所突破,這或許會給中國在隱身技術帶來全新的改變。報導還表示,中國已經開始在自己的非隱身戰鬥機上測試這項技術,而中國取得突破的這項工程材料是一種「超穎表面」的薄膜,據悉,可以吸收迄今為止最寬光譜的雷達波,在一項測試中,這項技術可以在0.3至40GHz的頻率範圍內反射雷達信號強度降低了10至30dB,就以目前的雷達技術來說,很可能會讓所有的軍事雷達系統都很難探測得出來。
  • 量子雷達:撕開戰場「隱身衣」
    相比傳統雷達,量子雷達具有探測距離遠、可識別和分辨隱身平臺及武器系統等突出特點,未來可進一步應用於飛彈防禦和空間探測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突破技術瓶頸    傳統雷達主要通過發射電磁脈衝並接收回波實現目標探測,然而,隨著隱身技術和電子幹擾技術的快速發展,這一探測手段面臨挑戰。
  • 中國空警2000領先美E-3C一代 探測距離世界第一
    中國空警2000領先美E-3C一代 探測距離世界第一 李莉透露,中國空警-2000預警機的「大圓盤」裡裝有3座相控陣雷達。杜文龍認為「中國預警機比美國的E-3C整整領先一代」的說法從技術體制看是準確的,但我國預警機實戰使用尚為空白,需要通過訓練和實戰行動,使它更接近實用化。  1月18日,2012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首次授予軍工專家,獲獎者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小謨,而他正是中國預警機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 西方警惕中國量子技術:海洋隱形剋星,將顛覆未來戰爭模式
    200秒處理25億年的計算量的速度,碾壓了谷歌53-量子比特,而且在這項領先技術上,開始反制西方。水下探測技術美媒「國家利益」近期發文指出,量子力學將顛覆未來戰爭模式,在目前聲學探測仍佔主流的大環境下,率先部署量子技術探測設備的軍隊,將在追蹤潛艇方面佔據戰略優勢。
  • 又一個世界第一,國產新型雷射雷達可探測數百公裡外目標
    注意報導中提到的中國電科十四所,而這次的雷射雷達全稱為「超導陣列單光子探測器」,說到這裡,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2018年珠海航展上中國電科十四所曾展出過一種量子雷達,當時曾引起不小的轟動。,就是之前中國電科十四所量子雷達技術的應用。
  • 終於引起中國科學家注意,美媒:中國真的做到了
    終於引起中國科學家注意,美媒:中國真的做到了,下面一起來看看吧。而如今中國覺得不能再看著美國獨佔這份豐富的資源,開始大力發展海上鑽井平臺技術以用來開採豐富的海洋石油資源,尤其是發展深海防噴器對我國的原油開採事業具有重要意義。
  • 當量子技術遇到雷射雷達 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量子技術,21世紀以來世界科學研究最前沿熱點之一。雷射雷達,一種已被廣泛應用、性能挖掘潛力巨大的探測手段。當量子技術遇到雷射雷達,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強強相遇,兩敗俱傷還是相得益彰?我們的科學家已用切實成果給出答案——將量子技術應用到雷射雷達,前者的應用範圍得以拓展,後者的性能極限一再突破,而融合二者優勢的量子探測雷射雷達一出現便引得世界矚目。那麼,量子探測雷射雷達有何特別?能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