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量子雷達成主流,中國或將引領全球量子雷達技術

2020-11-22 騰訊網

正所謂,強中自用強中手,一山還比一山高。無數高科技武器研發出來之後,就總會有科學家針對其特性研究出克制的方法。比如隱形飛機,就有科學家發現量子雷達的成像特性能讓隱形飛機被探測到,雖然不少國家投入了研究,但是目前並沒有消息說量子雷達會在軍隊中使用。而中國卻已經有了這份實力。

圖為中國的量子雷達

近日,新浪軍事收錄:美國《國家利益》網站近日刊文提及了量子雷達在反潛中的應用,美媒表示,最近,量子力學領域已經越來越顯示出它有可能顛覆戰爭多個領域的既定模式。

其實量子雷達從可以應用於軍事方面起,大家就都知道,量子雷達技術在未來會成為主流。不止是反潛,探測隱形飛機,探測高超音速飛彈方面也會大放異彩。當今各個國家都在拼命研發各種新武器,隱形潛艇,隱形飛機等都是當今世界的趨勢。所以各個國家都需要掌握最先進的雷達技術。畢竟哪怕你的武器超一流,但是你跟一個睜眼瞎一樣,看不見敵人的攻擊直接把你的家一窩端。所以各國都在不斷地改進雷達探測技術,用於飛機,船艦,坦克等大型武器的身上,讓他們在發揮強大威力的同時,也能感知到敵人的攻擊。因為珍貴的武器一旦被敵人摧毀,這樣的損失是十分巨大的。

圖為雷達系統

而近年來,隱形飛機可謂是令人頭疼的存在,因為其機身建造的特性減少雷達的反射,再加上機身上覆蓋特殊塗料能大量吸收雷達發出的探測波。目前用聲波反射原理來進行探測的雷達很難在遠距離發現隱形飛機。這樣就使得在戰爭中,隱形飛機幾乎是無往不利的存在,比如說美國的F-35艦載機,因為其隱身的特性,甚至能避開耳目,出其不意地發動攻擊。而量子雷達的特性是通過光線傳播時遇到物體,物體在接收到光子信號之後都會改變其量子特性,所以在它的探測下隱形飛機也無所遁形。而且因為光的特性,這種雷達幾乎很難被信號幹擾。

圖為F-35

量子雷達最開始是2012年,美國羅切斯特大學光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成功研發的,但中國雖然是在其之後研究,但是卻猶如一匹黑馬。中國不光將自己自主研製的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送上了天空,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14研究所領銜研製中,驗證了量子探測機理、目標散射特性研究以及量子探測原理。而且中國電科在14所也研製成功了量子雷達系統。意味著量子雷達能自主進行探測,可以說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這也預示著中國已經有了將量子雷達應用於軍用雷達的實力。

中國現在在量子雷達領域已經是不容忽視的存在,甚至是可以說,中國將引領量子雷達未來發展。(夏術)

相關焦點

  • 中國的量子通信技術商業化 美國對全球的監聽幻想將徹底破滅
    在此前發布的「2020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中,量子技術和人工智慧也成為了重點發展方向,而在這兩大領域,我國都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成績。量子技術又創新紀錄 這個時代屬於中國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排名公布之際,中國科技再傳捷報,量子技術又創下了新紀錄。
  • 引領未來的力量,量子科技
    最近被量子科技刷屏,首先10月16日中央政治局集中學習量子科技,規格相當之高;其次21日科技部表示在十四五高新技術發布上,加強前瞻部署和大力發展以智能技術和量子技術為特徵的新一代高新技術,打造我國高新技術的先發優勢,並通過相關科研基金予以支持。量子科技,未來的兵家必爭之地!
  • 量子雷達:撕開戰場「隱身衣」
    相比傳統雷達,量子雷達具有探測距離遠、可識別和分辨隱身平臺及武器系統等突出特點,未來可進一步應用於飛彈防禦和空間探測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突破技術瓶頸    傳統雷達主要通過發射電磁脈衝並接收回波實現目標探測,然而,隨著隱身技術和電子幹擾技術的快速發展,這一探測手段面臨挑戰。
  • 中國企業統領未來?各國量子點技術分析
    中國企業統領未來?各國量子點顯示技術研發實力分析  前文,我們為大家解析為何TCL專注於量子點顯示技術之後,三星和海信等電視廠商紛紛加入量子點電視陣營:《TCL強勢引領!量子點顯示技術成香餑餑》,提到了現階段「光致發光」的量子點顯示技術已經有很多令人心動的技術特徵,接下來,我們要探討下量子點顯示技術的發展前景——「電致發光」,這才是量子點公司真正看好量子點的關鍵所在。
  • 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實現「量子霸權」,未來量子技術在軍事上有哪些用途?
    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該校潘建偉等人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要用6億年。這一突破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
  • 「量子網際網路」藍圖公布,美國拉響未來10年全球量子競賽
    最近幾十年,量子技術發展迅猛,人們可以在原子尺度上精確控制和操縱微觀粒子,新的量子控制技術有潛力催生廣泛的技術革命,又一次量子革命的火苗浮現。在量子科技領域,與歐美相比,中國起步較晚,但過去二十年間,發展迅速,特別在量子通信領域,中國已經成為國際領跑者。美國不甘落後。
  • 量子雷達:使用量子糾纏作為目標檢測的微波量子照明新型檢測技術
    如下圖所示量子雷達原型。量子糾纏是一種物理現象,無論彼此相距多遠的兩個粒子保持相互連接,共享物理特徵。該研究團隊展示了一種稱為微波量子照明(microwave quantum illumination)的新型檢測技術,利用糾纏的微波光子作為檢測方法。
  • 讓隱身飛機無所遁形:全新量子雷達已經上線,這次中國全球第一
    隱身技術,是目前軍事科學技術的前沿地帶。所謂的隱身技術,並不是說人的肉眼看不見,而是通過某種技術措施,讓雷達"看不見"來襲的飛機或者飛彈,從而達成攻擊的突然性,進而提升飛機的生存性同時保證打擊的有效性。不過凡事有矛就有盾,有隱身技術,與之相對的就有反隱身技術。
  • 這回中國全球第一!全新量子雷達已上線,可讓隱身飛機無所遁形
    如今已經是信息化作戰時代,戰爭的取勝與否與信息技術息息相關。目前各個國家都在爭先開發先進的雷達系統,可以對敵人進行偵查,當然與之相對應的是「隱身技術。」各國在開發武器過程中,必然會考慮到「隱身技術。」這種軍事上的隱身技術並不是說人肉眼看不見,而是通過改變頻率等來逃過敵方雷達的偵查,避免位置暴露。
  • 陳根:量子雷達,未來世界的千裡眼
    要理解量子雷達,就要先理解量子糾纏,量子糾纏描述了一種奇異的狀態,無論相隔多遠,處於糾纏態的一對粒子都能夠緊密聯繫、實時通信。針對傳統雷達存在的技術難點,量子信息技術存在一定的技術優勢,可以通過與傳統雷達相結合,提升雷達的探測性能。
  • 被Sciencel兩次質疑,量子雷達究竟是夢還是未來?
    2008年,一位自稱來自麻省理工學院(MIT)的量子力學工程師Seth Lloyd以唯一作者在Science發表了一篇論文,聲稱發明了一種創新的量子照明技術,可以極大提高量子雷達的靈敏度。這一技術有望用於隱形飛機的偵查,使隱形飛機無所遁形,一時間量子雷達被推向高潮。然而,量子雷達的教父級人物,MIT的Jeffrey Shapiro教授,卻認為量子雷達技術的未來渺茫,實際應用存在很多幾乎無法解決的問題。即便有人已經宣稱發明了量子雷達,要麼這個量子雷達並不能實際應用,要麼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量子雷達。
  • 本源量子躋身全球第七!全球量子計算技術發明專利排行榜發布
    近日,智慧財產權產業媒體IPRdaily與incoPat創新指數研究中心聯合發布了「全球量子計算技術發明專利排行榜(TOP100)」。本源量子以77件專利躋身全球第七,較上年度提升五位,也是國內唯一進入前十的量子計算公司。
  • 量子技術水下探測實力不俗,中國反潛力量或將遙遙領先,專家:載機平臺也很重要
    近些年來,我國特別注重在量子技術領域的研究,在我國科學家公布的消息來看,使用量子糾纏進行通訊,這種方式擁有著極高的效率,同時有現有通訊水平無法滿足的保密安全性能,這也被視為了下一代軍用通訊的利器,所謂量子概念就是物理量最小不可分割單位,儘管這一概念早在19世紀後期就已經被提出,但是關於量子的大量利用和研究,直到本世紀才開始興起。
  • 軍事專家:量子技術將引起戰爭基因突變,顛覆未來戰爭形態
    就算這兩個粒子分別處於宇宙的兩端,它們同樣可以保持這種「默契」——假如量子甲隨機選擇左,那麼量子乙一定會選擇右。任何所謂的「心靈感應」,都比不上量子糾纏來得深刻。正是這些神奇而迷人的特性,使得量子技術具有極大的應用前景,隨著量子探測、量子通信、量子計算等關鍵技術的不斷突破和工程化應用,它們一旦進入軍事領域,將對未來戰爭產生重大影響。
  • 「量子網際網路」藍圖公布 美國拉響全球量子競賽
    最近幾十年,量子技術發展迅猛,人們可以在原子尺度上精確控制和操縱微觀粒子,新的量子控制技術有潛力催生廣泛的技術革命,又一次量子革命的火苗浮現。在量子科技領域,與歐美相比,中國起步較晚,但過去二十年間,發展迅速,特別在量子通信領域,中國已經成為國際領跑者。美國不甘落後。
  • 國內首份「量子安全」白皮書發布 中國量子通信將實現三大擴展
    近日,由中國信息協會牽頭舉辦的「2020量子安全應用開發論壇」在南京召開,論壇上發布了國內首部以「量子安全」為主題的白皮書。據悉,《2020量子安全技術白皮書》的發布,將助力我國密碼和信息安全技術在服務新一代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服務社會民生等方面發揮積極的引領和帶動作用。
  • 美媒終於承認,中國量子雷達技術已領先,可探測海底500米深潛艇
    根據美國《國家利益》網站的報導稱,在最近發布的刊文中提到了量子雷達的重要性所在,尤其是在反潛任務中,它更是成為一種未來的發展趨勢。現如今聲學探測仍然佔據主導地位的情況下,量子雷達技術則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
  • 更為強大的量子雷達是可行的
    量子糾纏是種奇怪但非常有價值的量子現象。糾纏的兩個粒子在空間和時間上密不可分的特性,在未來的雷達技術中將發揮重要作用。2008年,麻省理工學院的一位工程師想出了一種方法,可以在幾乎不使用任何光子的情況下,利用糾纏特性來照亮物體。據開發者稱,在某些情況下,這種技術有望勝過傳統雷達,尤其是在背景嘈雜的熱環境中。
  • 中國的量子之父,他把中國變成了一個量子超級大國
    它看到了一個引領量子時代曙光的機會,就像美國主導計算機時代及其引發的信息革命一樣。2011年,潘成為中國科學院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院士,他是這一努力的核心。在接受採訪時,潘談到了國際合作的重要性,但他也明確表示,中國看到了一個獨特的窗口,可以讓它塑造技術領域的下一個元轉移。「在現代信息科學誕生時,我們只是追隨者和學習者,」他說。
  • 當量子技術遇到雷射雷達 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我們的科學家已用切實成果給出答案——將量子技術應用到雷射雷達,前者的應用範圍得以拓展,後者的性能極限一再突破,而融合二者優勢的量子探測雷射雷達一出現便引得世界矚目。那麼,量子探測雷射雷達有何特別?能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