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 《廿一世紀初的前言後語》教育先要知性情

2021-02-28 無界懷師書屋

現在我們不把問題扯開,回來說孩子們的教育,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先知道孩子的性向。注意,我們人的生命存在兩個東西,性跟情。這個性情是什麼呢?人性是從哪裡來的?這是哲學問題,生命科學問題。地球上,我們人類最初那個祖宗哪裡來的?人怎麼會生人?男女兩性怎麼來的?是先生男的還是先生女的?在西方哲學裡是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因為西方六世紀以前都是宗教的天下,宗教說,人類萬物都是上帝創造的,它不準你問這種問題哦!我們中國不會,所以人家說中國沒有宗教。但中國有大科學,不同於西方宗教的說法,上帝是誰生的啊?上帝是不是人?如果說上帝不是人的話,就同我們沒有關係;是人的話,那他是從哪裡來的?是上帝的媽媽生的嗎?那麼生上帝媽媽的媽媽又是誰?這生命的來源問題,到現在沒有解決。

中西文化、科學的發展,現在最流行的兩門科學,是「認知科學」和「生命科學」,美國開始講的時候,我說,你們夠不上,這個文化在中國,而且中國在我這裡,我死了就沒有了,只此一家,別無分號,你們趕快來學。

生命的來源是大科學問題。所以你對一個孩子、一個新進來學生的性情先要了解。

我們先看《大學》《中庸》,性在學理上叫做稟性。稟性這個稟字有寫成「秉」的,這兩個通用。稟是什麼?孩子生來自己帶來的,不是父母遺傳的,等一下詳細告訴你們。不但是人,甚至一條狗、一隻貓,或者一隻老鼠,每個生物的秉性都不同的,現在我們通常稱之為個性不同。你們辦教育,大家只曉得講,哎呀!這個人個性很壞啊。但教育家就要是個科學家耶!個性不同是怎麼來的?你教育一百個孩子,一百個個性都不同,這個秉性是哪裡來的?要研究了。

秉性分兩個方面,有些是生理上來的,身體有問題,譬如內在有病的,有的會非常憂鬱,有的會非常狂放;有些是思想情緒來的,和我們大人一樣,情緒是科學的問題,也是醫學的問題。我們人內部的生理,心肝脾肺腎,哪一部分不健康,就會表現出不同的情緒,譬如這個人很憂鬱、很內向,可能是肝的部分有問題,並不是指肝上長東西哦!而且這個機能有時是另外一種形態,譬如脾氣特別壞的,也是肝的問題,影響了他的脾胃。

性跟情這兩個一研究起來不得了,是大科學,科學家不能不懂,教育家也不能不知道。所以老闆們有錢、有興趣,就要去辦學校,自己本身不讀書,也不投入身心進去,我根本就反對的。你是玩的嘛!趕時髦嘛!甚至把辦學校當作商業行為,你沒有發心做好事啊!你以為出錢辦一個學校就行了?在我看來那反而是害人。所以我不辦學校,只是一輩子喜歡罵人,也許我罵人是利人吧!我常常說你們怪我罵人,我沒有罵哦!我只有兩句話,「平生無長處,罵人為快樂」,對不起了,這是個性問題,所以教育要搞清楚個性的問題。

相關焦點

  • 陳建功:二十世紀的數學教育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懷著「切望我國的數學教育有更新的革新」的殷切心情,「以中等學校的數學為核心」,對二十世紀數學教育的原則,以及數學教學內容的改革等重要問題,提出頗有見地的意見在世紀之交,重讀陳先生的《二十世紀的數學教育》一文,對於迎接二十一世紀的數學教育十分有益。本文對一些外國人名進行了修訂。
  • 豔陽初易從啟:做先進的教育理論倡導者、科學應用者、教育模式踐行者
    易從啟:這次「金翼獎」的主題是「守正破局·創贏未來」,我個人覺得「守正」剛好契合了我們豔陽初教育平臺堅持傳統教育本質,這個「破局」正好是豔陽初教育平臺對現代科學技術的應用。互聯天下,優質教育是我們豔陽初教育平臺的整個理念,我們始終認為,教育是「靈魂對靈魂的喚醒」。
  • 人大副校長馮俊:21世紀教育的特點
    21世紀是世界範圍內教育大發展的世紀,也是教育理念發生急劇的轉變和變革的時代,教育的發展呈現出許多歷史上任何時期都從未有過的新特點。  21世紀教育的特點  從精英教育到全民教育  21世紀的教育是一種「全民教育」(educationforall)。
  • 《殺死一隻知更鳥》:什麼樣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最近讀完了美國阿拉巴馬州一位女作家哈珀·李一生中唯一的長篇小說《殺死一隻知更鳥》。該作品在1961年獲得普立茲獎,由該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也獲得第25屆奧斯卡三項大獎。該作品也是美國中學推薦課外讀物,美國圖書館借閱率最高的書;歐巴馬給女兒公開推薦的書單中就包含這部作品。
  • 教育教育,先自我教育,再教育他人
    如果說教育的目的或本質之一是喚醒或解放,那麼首先應該被喚醒和解放的,是我們自己。先自我教育,再教育他人。對了,這是一本極其有趣的書,讓我們一起開始這段開心的學習之旅吧! 一、每日一思 1、人是怎樣成為社會性動物的?
  • 形式教育和實質教育的區分
    一、形式教育形式教育形成於 17 世紀,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國教育家洛克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形式教育論者認為,教學的主要任務在於通過開設希臘文、拉丁文、邏輯、文法和數學等學科發展學生的智力,至於學科內容的實用意義則是無關緊要的,形式教育以官能心理學為基礎。
  • 理察·米勒院士:21世紀,教育必須做出改變
    歐林工學院創始校長、美國工程院院士理察米勒以「重塑21世紀工程教育」為題作演講。「歐林工學院不是一所傳統意義上的大學」,理察米勒表示,歐林工學院的宗旨是要成為一個工科教育實驗室,其使命是要思考面向21世紀要做什麼樣的工科教育。
  • 科學教育,博物致知
    對自然、科學有興趣的孩子來說,僅僅只是翻書本是不夠,要讓他們置身大自然,動用視覺、聽覺、觸覺,全身的細胞來感受自然之物。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創建與科學平行的博物學品牌課程的「引路人」。強哥實驗室柜子上的標本每次為博物行的地點選址時,他都要先組織校內老師、有經驗的學生及當地村民進行預考察,充分熟悉當地地形路況、制定教學計劃與出行方案、擬定應急措施、與當地政府進行溝通等,安排妥當後,才會帶學生團隊前往實地考察
  • 紐曼vs洪堡式教育模式
    19世紀中葉,英國教育學家紐曼發表著名文章《The idea of university》,系統、全面、綜合地論述了有關大學教育的基本理論問題。他強調,大學應為自由教育而設,目的是培養人格、傳播知識,即通過類似於現在所謂的「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培養具有優良品質的社會公民,提高一個社會的理智和心智水準。
  • 從科學教育到教育科學化:近代自然科學對教育的影響
    在這封信中,卡岡都亞為兒子擬定了一份新的教育大綱:「……至於七藝中的幾何、算術和音樂,在你年輕的時候(那時候你不過五六歲),我曾經教過你一點兒,你要繼續學習下去,如果可能,把餘下的都學完。至於天文學,要學習所有的規則。
  • 《新一代科學教育標準》中文版,21世紀人才培養科學教育理論
    《新一代科學教育標準》中文版,21世紀人才培養科學教育理論 2020-06-13 03: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環球網教育盛典候選機構:唯科樂機器人教育
    由環球網、環球網教育頻道、知更鳥網聯合主辦的「公益,讓教育更美好」2019環球網教育盛典將於11月在京舉辦,網絡投票現已正式開啟。本屆盛典評選將包括教育公益、國際學校、在線教育、課外輔導、兒童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商學院、出國留學/移民等諸多領域,最終獲獎結果將由網友、媒體及專家評審共同決定。
  • 成年人需要什麼樣的通識教育?古典教育與未來教育
    人類社會為什麼會誕生教育? 人類為什麼會誕生教育?教育學家、歷史學家、經濟學家,各有各的看法,今天我要介紹的是認知科學家的看法。 認知科學家丹尼特 1996 年在他的著作《心靈種種》裡提出「四種心智模型」,把人類的大腦分成四種機制。 模型底層是達爾文心智。 這層的我們像動物一樣,受著本能的驅動。
  • 數字教育小鎮再迎新地標 全球教育產業高地已雛形初現
    數字教育小鎮再添新地標 未來教育產業高地輪廓已現據了解,即將完工的數字教育行業會展中心(一期)佔地近100畝,建築面積約2萬平方米,可容納三千至五千人,是全國首個數字教育行業展會、論壇會議的舉辦場所。建成後數字教育會展中心以其獨特的建築外形,和數字教育小鎮內中世紀城堡風格的福州軟體職業技術學院、網龍「星際迷航」企業號辦公樓等地標建築交相輝映,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 教育與社會生產力的關係
    社會通過教育所培養的人,一方面,是一定的經濟、政治制度和思想關係的體現者,是具有一定的階級意識和世界觀的人。教育所要實現的這方面的目的,是由政治、經濟制度所決定的。但是,教育所要培養的人,當他們進入直接的生產過程時,又構成為社會生產力的要素。他們「作為一種自然力與自然物質相對立」。生產力的發展,對於人所提出的要求,也必然制約著教育目的制定。
  • 歐洲史:俄國17世紀教育和科學知識的積累
    今天我帶大家了解一下俄國17世紀文明的發展。15世紀末,俄國的教育得到了較大的發展。16世紀時,俄國的法律規定,政府的各級司法行政官員,必須識字;還規定籤字是證明文件有效的最基本的方法,從而刺激了俄國教育在16世紀繼續得到發展。
  • KK英語扈菲:教育品質和教育效果是一切教育品牌的生命線
    網易教育:首先,恭喜KK英語獲得2020年度影響力少兒英語品牌,能否先給我們介紹一下KKKK英語從立項之初便確定了雙線的教育思維,並堅定的選擇了OMO的教育模式,非常匹配後疫情時期父母的教育需求和在疫情期間養成的教育習慣,線下機構智能化、戲劇化、場景化的體驗沉浸式學習,能讓老師和孩子在課堂中充分的互動,實現玩中學
  • 教育的定義方式及評析
    3.教育發生於體驗  體驗是人的一種基本心理活動,是有明確指向內容的意識——體驗總要體驗到某種東西——有時也被稱為意識體驗。教育在一定意義上表現為教育者引導受教育者獲得理論之知,它日漸成為教育的主要形式。但理論之知的起點卻是體驗之知,如果沒有相應的體驗,沒有相應的關於教育內容的直接經驗的喚醒,受教育者也很難獲得後續的理論之知。
  • 興為教育怎麼樣?先來看看學員怎麼說
    很快興為教育的小劉老師就打來了電話,跟我聊了起來,指點我怎麼能夠合乎要求。所以後來我一直感嘆,要是早點知道興為教育,就好了,老早可以想辦法讓自己合乎要求,去報考執業藥師了。   在繁忙的工作間隙,我趕緊讓興為教育幫忙報考了中央電大藥劑學,2018年5月就可以取得中專畢業證。想到這多年的糾結一下解決了,那叫一個爽。   專業對口的問題解決了,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