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神之戰 中一光學50mm f/0.95挑戰徠卡

2020-12-05 中關村在線

中一光學,近幾年國內最早出現的鏡頭廠商之一,如今已經開始逐步生產高端定焦鏡頭,這篇文章我們要對比的正是中一光學的看門力作,索尼E卡口的50mm f/0.95,說到50mm f/0.95,大家第一個想到的自然是徠卡的夜神之鏡,也就是Noctilux-M 1:0.95/50mm ASPH。這兩枚鏡頭相比,中一的官方售價不到5000元,而徠卡的官方旗艦店標價為76800元,差價相差如此大之下,中一光學的素質能有徠卡幾成,下面我們就來一看究竟。

·綜述 夜神之戰 中一光學能否逆襲

徠卡,多少人心中的夢想相機,而50mm f/0.95更是徠卡所有量產鏡頭中最昂貴的那一顆。中一光學50mm f/0.95如今已經是第二代,這枚鏡頭也有這很高的製造規格,但是售價只有4900元,尚不及徠卡鏡頭價格的十分之一。這次對決,一個品牌是國貨精品,一個是攝影愛好者心中的夢幻廠商,一枚是新晉E卡口的50mm f/0.95,一枚是公認的暗夜之神,今天的對比,是國產強攻逆襲,還是徠卡繼續封神,我們往下看。

中一光學(左)和徠卡(右)50mm f/0.95

首先,我們先要看一下兩枚鏡頭的主要參數和光學設計。不過在這裡,筆者發現中文區關於徠卡50mm f/0.95的光圈描述有誤,包括徠卡的天貓旗艦店同樣如此。所有描述都是表述為徠卡為8葉片光圈,實際上徠卡50mm f/0.95的光圈葉片為11片!

兩枚鏡頭參數對比

中一和徠卡光學結構對比

圖片截取自徠卡天貓旗艦店,光圈葉片標註有誤,國內大部分網站標註同樣有誤

徠卡50mm f/0.95光圈葉片和星芒,可以看到光圈葉片是11片,星芒為22道

從實際來看,徠卡鏡頭髮布於2008年,並不算什麼老鏡頭,中一光學這枚鏡頭髮布於2014年,兩枚鏡頭基本處於同代產品,國貨精品對決的第一仗,我們就從神話開始!

·設計差異 徠卡做工更加出色

首先說一下標準參數問題,徠卡和中一光學都是最大光圈f/0.95,最小光圈f/16,兩枚鏡頭的光圈有所不同,徠卡是8葉片光圈,光圈為傳統光圈,中一為9葉片光圈,光圈為無級光圈。中一光學鏡頭為7組10片,重量720g,口徑67mm,最近對焦距離0.5m;徠卡鏡頭為5組8片,重量700g,口徑E60,最近對焦距離1m。(編者註:徠卡新50mm f/0.95中文網站大部分參數有錯,國內可查到光圈葉片標註為8片,,實際查閱官方外文資料,以及鏡頭實際查數,為11片光圈葉片)

中一光學與徠卡50mm f/0.95對比

光圈葉片徠卡是11片不是八片(右圖可以查數字)

卡口是設計,左側中一光學為索尼FE卡口,右側徠卡是標準M口

徠卡的鏡頭口徑是E60,也就是60mm,不過徠卡的螺紋在內側,因為外側是可以拉出的遮光罩,中一光學濾鏡口徑是67mm,不過在外側,因此兩枚鏡頭口徑基本相同,而徠卡的鏡片直接要略大一些。

中一光學鍍膜顏色為綠色,綠色較重

徠卡鍍膜顏色為綠色,但偏黃,鍍膜顏色較淡

中一光學的50mm f/0.95已經是第二代,相比於第一代,官方說法是儘可能控制提及的基礎上,提升中心畫質,減少色散,並且採用了四片鑭系玻璃(常見於各類高規格老鏡頭,現代鏡頭較為少見)。可以看到,這一代中一50mm f/0.95的鍍膜較一代有了大幅度提升,究竟效果怎麼樣,我們後面會進行測試。

有趣的一點,加上轉接環,兩個鏡頭高度完全一樣

有意思的一點是,雖然兩個鏡頭結構不同,但是加上轉接環補齊法蘭距之後,兩枚鏡頭的高度完全一樣,或許這是一個美麗的巧合吧。總的來說,在細節處理上,徠卡更加出色一些,對焦手感,段落感,都更好。中一光學得對焦環顯得有些生硬,不過對焦距離0.5m和徠卡的1m比起來是亮點。下面我們進入今天的測試環節,看一下在如此大的差價下。中一光學能否逆襲徠卡。

·銳度表現 全開銳度中一好過徠卡

對於鏡頭,第一項客觀測試我們依然來看解析度表現。徠卡50mm f/0.95被大家稱作夜神,這枚鏡頭是公認的中心銳度最好的50mm f/0.95(不是最好的50mm),而中一光學的50mm f/0.95並非徠卡卡口,因此我們這次都放在更容易轉接,像素也更高的索尼A7RII上來看一下解析度表現。

解析度標版測試

從標版來看,這兩枚鏡頭的解析度表現異常接近,全開下,徠卡受到色散嚴重的幹擾,中一光學稍好於徠卡,從f/1.4開始,兩枚鏡頭的解析度從標版看都處於爆表狀態,因此我們要通過實拍來看一下兩枚鏡頭的具體表現。

中心解析度對比

從實拍看,兩枚鏡頭全開下解析度接近,但是徠卡的色散,也就是紫邊明顯比中一更嚴重。因此,在不去邊的狀態下,徠卡的肉眼觀感要比中一差。從f/1.4開始,兩枚鏡頭中心銳度從肉眼觀感上基本相同。

邊緣畫質對比

在邊緣解析度上,徠卡50mm f/0.95明顯暗角更為嚴重,而且徠卡50mm f/0.95的焦外具有較為強力的旋焦,因此邊緣銳度一直很差,收縮到f/5.6時才有改善。而中一光學在f/4時就有很好的表現。(註:在測試中我們是統一轉接到索尼A7RII上使用,轉接環對邊緣畫質可能造成較大影響,因此邊緣畫質僅供參考。)

可以說,從解析度表現上,中一的50mm f/0.95不論中心還是邊緣不輸給徠卡,邊緣但從銳度看還要好過徠卡50mm f/0.95,從解析度來看,中一的表現是相當驚豔的。徠卡的焦外更具有特點,但是如果從實用的角度來說,徠卡的邊緣表現確實不如中一。

·焦外表現 中一光學焦外稍遜徠卡

對於徠卡,大家最常說的就是味道,也就是德味。如果說誰最能代表我們口中的德味,徠卡50mm f/0.95絕對可以說是最佳代表。徠卡50mm f/0.95具有11葉片光圈,而且焦外帶有徠卡經典的旋轉焦外,F0.95的超大光圈在虛化方面也堪稱一流。那麼,面對德味的頂峰之作,中一光學能否應對呢。首先我們看中心虛化及光斑效果。

中一光學中心虛化效果展示

徠卡中心虛化效果展示

首先是焦外表現,在中心區域,可以看到徠卡藉助於11葉片光圈,全開下光斑原潤度要明顯好於中一,而且中心區域中一光學會出現較為明顯光圈蝕,而徠卡則能保持圓形。不過徠卡在邊緣區域有著較強烈的光圈蝕,而且由於旋焦嚴重,光斑都會被拉伸為魚鱗狀。

中一光學焦外

徠卡焦外(注意右上角)

中一光學實拍

徠卡實拍

在實際拍攝中,其實兩枚鏡頭的實拍差異相比於室內測試下區別要小很多。兩枚鏡頭焦外的主要差異一個在於最大光圈下光斑的圓滑程度,另一個在於焦外的旋轉程度,但是在整體焦外風格上,兩枚鏡頭保持一致。

·光學性能 徠卡色散重中一逆光差

最後我們來看一下兩枚鏡頭的光學性能,包括:暗角、色散和眩光表現。首先看一下暗角,之前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徠卡50mm f/0.95具有相當嚴重的暗角,而中一則要輕微很多。

暗角測試情況(單位EV,越接近0越好)

中一光學暗角測試

徠卡暗角測試

在逆光下的眩光方面,徠卡則要明顯好過中一。中一在直對強光下會出現很強烈的眩光,而徠卡則不會,說明徠卡的內部消光和鍍膜工藝依然要好過中一很多。

中一光學抗眩光鬼影測試情況

徠卡抗眩光鬼影測試情況

面對強光,中一光學消光處理不好,容易出現強烈的眩光

在色散方面,徠卡50mm的紫邊嚴重是出了名的,直到收縮到f/4依然有明顯的紫邊,這應該主要是由於徠卡的光學結構而導致的。紫邊的多少一方面取決於鍍膜,而另一方面則取決於光學設計。對於中一光學,紫邊表現在全開下明顯好於徠卡,但是同樣需要收縮到f/4才能基本不可見。

中一光學色散測試

徠卡色散測試

可以說,中一光學在基本光學素質上要好於徠卡。不過徠卡雖然德味突出,但設計時比較不拘小節,而且鏡頭的基本光學性能也不是最好水準,如今佳能和尼康都使用了更新一代的鍍膜技術,而徠卡的鍍膜技術依然比較老舊。不過中一光學在很多方面能夠勝過徠卡已經是相當不容易。

·實拍對比 兩枚鏡頭肉眼難區分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中一光學和徠卡50mm f/0.95的實拍對比。我們拍攝選擇了多組場景,力求為大家帶來更好的直觀對比。

中一光學光圈全開100%截圖

徠卡光圈全開100%截圖

從實際拍攝中,兩枚鏡頭的成像風格比較接近,中一光學色彩要比徠卡淡一些,略微偏綠色,徠卡反差更高,而且顏色更濃一些。焦外表現上,都具有一定的旋焦,但是徠卡表現的更強烈,中一則比較輕微。實際上,11片葉片光圈和9葉片光圈在實際拍攝中差異表現並不大,反倒是近距離拍攝時,中一光學的銳度要好於徠卡,無限遠拍攝時,徠卡稍好於中一。

·更多對比 中一光學表現搶眼

下面我們看一下關於中一光學和徠卡的更多照片對比,大家可以從中找一下差別。但是筆者認為,兩支鏡頭的照片,從照片區分,幾乎無法分辨,不論是銳度表現、色彩表現、或者是焦外呈現都很接近,唯一能較好區分的,就是強烈二線性焦外下,徠卡旋焦更厲害。

中一光學實拍(焦外本身為球形,非旋焦造成)

徠卡實拍(焦外本身為球形,非旋焦造成)

總的來說,兩枚鏡頭的德味都非常足,仔細看筆者覺得徠卡的味道還是稍好,但是同樣邊緣畫質也更差,而且焦外邊緣地帶的魚鱗狀旋焦也更重。中一色彩稍微平淡一些,過渡更清淡一些,但是,如果不是記住照片編號和所用鏡頭,筆者也很難區分兩支鏡頭的實拍照片。

·總結 中一已達徠卡八成功力

從這次的評測來看,中一光學的50mm f/0.95是這次專業組三枚鏡頭的對比中最為驚豔的一枚。從實際的拍攝感受和畫質對比來看,筆者認為雖然中一光學這枚50mm f/0.95的售價不足徠卡的十分之一,但是功力上已經至少達到了徠卡八成的功力,唯一的差距,可能就是徠卡的德味吧。

中一光學50mm f/0.95已經有徠卡至少八成功力,其實除了味道,都不輸給徠卡

對於徠卡來說,50mm f/0.95具有夜神的稱號,這是現階段量產頭中光圈最大,售價最高的一顆50mm標準定焦鏡頭,也是徠卡現階段中最貴的一枚量產鏡頭。中一光學這枚鏡頭是自家第二顆50mm f/0.95,和第一代比有著巨大的改進。最直觀感受就是新鏡頭解析度表現一路追趕徠卡,已經頗有與徠卡一教高下之勢。而且邊緣畫質上,由於徠卡的成像風格是大暗角加上旋轉焦外,因此邊緣銳度中一光學繼續勝出。

這張照片,能分清是中醫還是徠卡嗎?

在大家最關心的焦外方面,徠卡的勝出毫無懸念,但是徠卡勝出的優勢並不大。可以說直觀感受兩枚鏡頭,幾乎可能通過盲測來看出兩枚鏡頭的差別。就成像區別來看,中一光學的色彩偏淡,徠卡色彩更加濃鬱一些,而且反差會更大。而焦外上,中一光學焦外虛化要差於徠卡。

總的來說,中一光學這枚鏡頭憑藉不足五千元的售價,甚至於碰到展會促銷加個會更低,絕對是超值的,而且f/0.95全開可用,是絕對沒問題的。徠卡鏡頭的味道則更好,從總體來說,徠卡依然是目前最好的50mm f/0.95,但是從性價比來說,徠卡肯定跟性價比沒有什麼關係。如果說100分為滿分,徠卡的鏡頭可以拿到95分,那麼中一光學至少能有85分。

相關焦點

  • 夜神傳奇 佳能RF50mm F1.2鏡頭的前世今生_佳能 RF 50mm f/1.2L...
    對於50mm定焦,幾乎是每個攝影愛好者發燒之路上的必備之品,這一焦段被稱為標準定焦,因為這一焦段不僅光學設計容易實現,而且視角接近於人眼視角徠卡以Noctliux 50mm f/0.95聞名於世,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第一支徠卡Nockliux鏡頭髮布於1966年,光圈為f/1.2;我們熟知的徠卡Noctliux 50mm f/1.0發布於1976年。但是在1961年,佳能就與Canon 7旁軸相機一同發布了佳能歷史上第一支50mm大光圈神鏡:Canon S-Type 50mm f/0.95。
  • 徠卡下月發售Noctilux M 50mm f/1.2限量版鏡頭 價格超50 0.95
    根據LeicaRumors消息,徠卡將於2021年一月發售Noctilux M 50mm f/1.2 Heritage限量版鏡頭,銀色、黑色版本分別限量100枚、1800枚,定價折合約十二萬元,比Noctilux-M 50mm f/0.95 ASPH.還貴。
  • 夜神的毒,你懂幾分?淺說Leica M 75/1.25
    對於徠卡迷,若被問「最想擁有的徠卡鏡頭」,十有七八會答 「夜神」——Leica NOCTILUX 50/0.95,有人戲稱,「毒德的毒,夜神就佔了四分之一」。徠卡的50mm F0.95 Noctilux-M ASPH。這顆鏡頭不僅是世界上在產攝影鏡頭中最貴的標頭,也在過去6年來保持著世界上光圈最大的在產鏡頭的記錄。作為徠卡夜之眼系列的最新作,它可以說是夜之眼所代表的徠卡文化最好的象徵——性能出色,做工卓越,貴的蛋疼。
  • 有情懷也有大光圈 宮琦光學打磨出 ISM 50mm f/1.0鏡頭
    對於徠卡發燒友、膠片愛好者來說,日本宮琦光學(MS Optics )是一個熟悉不過的品牌,其手工製造的鏡頭能大幅度提升手中徠卡相機檔次。現在宮崎貞手工打磨出兩支新徠卡M卡口標頭Vario Prasma 50mm F1.5、 ISM 50mm F1.0。
  • 人像鏡皇對決 中一光學85mm f/1.2戰佳能
    本篇文章是中一光學85mm f/1.2對陣佳能的測試,另有中一光學50mm f/0.95對陣徠卡,老蛙105mm f/2對陣索尼100mm f/2.8,點擊圖片可查看詳細評測:,例如50mm f/0.95,35mm f/0.95或者我們這篇文章中的85mm f/1.2,而佳能這枚鏡頭,鍍膜屬於佳能上一代鍍膜,在技術年代上有吃虧。
  • 暗夜之眼 尼克爾Z 58mm f/0.95 S Noct評測
    尼康在發布全畫幅微單Z6/Z7之前,曾有一個視頻的預告片,預告片重點展示了尼康曾經的夜神Noct-Nikkor Z 58mm f/1.2鏡頭,在當時結合此前的傳聞,劍指Nikkor Z 58mm f/0.95 S Noct這支鏡頭。
  • 「上帝之眼」,尼康NIKKOR Z 58mm f/0.95 S Noct
    如果你問我有哪只F0.95還能兼顧解析度的,那我肯定會說是尼康NIKKOR Z 58mm f / 0.95 S Noct。近日日本yodobashi網站上發表了一篇關於尼康夜神的試玩文章,圖有點小毒,和大家分享一下。原文作者TAK,圖片拍攝Naz,文字部分有刪減。
  • 銘匠光學 M35mm f/1.4開箱體驗
    如今還不滿一周歲的銘匠光學已經發布了三枚手動鏡頭:M35mm f/1.4、M21mm f/1.5以及M11mm f/2.8。其中M35mm f/1.4官方更是打上了「最大光圈即可用光圈」的slogan。鏡頭外觀及細節做工銘匠M35mm f/1.4的包裝盒非常有意思,採用了類似首飾、手錶包裝盒的設計。整體質感非常不錯。
  • 天價定焦頭 徠卡M35mm f/1.4售42000元
    (中關村在線數碼影像行情報導)徠卡M 35mm f/1.4 SUMMILUX-ASPH是一款最大光圈為F1.4的定焦鏡頭。今天筆者在市場上看到,這款鏡頭目前的售價為42000元。圖為:徠卡M 35mm f/1.4 SUMMILUX-ASPH定焦鏡頭  作為貴族品牌的徠卡,其
  • 一周新聞匯總 未來鏡頭與傳感器技術前瞻(全文)_徠卡 M 28mm f/2...
    鏡頭焦距:28mm    鏡頭結構:7組10片(包含一枚單面非球鏡片)    鏡頭視角:75°    光圈範圍:f/1.4-16    最近對焦距離:0.7m    手動對焦設計    濾鏡尺寸:49mm    鏡頭尺寸:61 x 81 mm    鏡頭重量:440g
  • 徠卡M系統的超性價比鏡頭選擇 銘匠M35f/1.4體驗
    談到35mm焦段的大光圈鏡頭,無論是膠片時代還是數碼時代是永遠都無法避開的一個焦段,作為經典掃街人文拍攝的焦段,35mm焦段的鏡頭一直都是被人津津樂道。而最近有一款35mmF1.4的鏡頭很火爆,一方面是因為其優秀的性價比,另外一方面則是因為其紮實的成像能力,這就是銘匠光學帶來的M35/1.4鏡頭。
  • RF卡口新鏡 佳能50mmF1.8鏡頭專利曝光
    據悉,佳能近日註冊新款RF50mm F1.8鏡頭專利(專利編號:2019-184748),專利內包含三種不同的設計方案。作為全新的RF卡口鏡頭,新的RF50mm F1.8應當會在光學素質等方面較此前的EF卡口版本有所提升,而鏡頭設計的具體信息也已經在專利中披露。
  • 富士XF 50-140mm f/2.8
    兩枚鏡頭都有著大光圈的特性,其中XF 50-140mm F2.8 R LM OIS WR可謂是非常吸引人的一款新品,新鏡頭有著等效接近70-200mm的焦距和f/2.8的恆定大光圈,而鏡頭的防抖系統和防護性能也頗具亮點。這款鏡頭也在近日來到了我們的評測中心,它的性能究竟如何,我們來好好看一看。
  • 1400萬元一支 細數你所不知的鏡頭之最
    當然,這樣的超大光圈鏡頭,並不是一般人能擁有的,下面這顆光圈同樣是F0.95的徠卡50mm標頭,8萬塊估計都很難買到。圖為:徠卡NOCTILUX-M 50mm f/0.95 APSH鏡頭圖為:徠卡NOCTILUX-M 50mm f/0.95 APSH鏡頭  F0.95已經距離我們相當遙遠了,當然,還有更遙不可及的,那就是F0.7!
  • 徠卡R 600mm折返鏡頭現身
    近日,一款來自徠卡的Leica R 600mm f/5 Apo-Telyt折返鏡頭現身於eBay上,這款鏡頭開價23萬美金。而這種令人咋舌的高價是有原因的,這款鏡頭是真正意義上的獨一無二,徠卡自始至終只生產過一枚Leica R 600mm f/5 Apo-Telyt鏡頭,而這也是徠卡Apo-Telyt系列中的唯一一款。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看這枚稀有的徠卡鏡頭。
  • 騰龍35mm f / 1.8 VC鏡頭評測:經典的光學設計
    35mm f / 1.8 SP Di VC是Tamron最近推出的兩款主要鏡頭之一,它們具有焦距VC(振動控制),我們通常不會看到它。第二個鏡頭是45mm f / 1.8 VC。 我們通常不會在35-70mm範圍內看到鏡頭減震。因為大多數鏡頭都使用經典的光學設計,並且添加任何形式的穩定性都會改變您設計光學元件的方式。
  • 次世代專業微單鏡 索尼FE 50mm F1.4評測
    就在前段時間,索尼又發布了一款FE卡口全畫幅微單™ZA鏡頭——Planar T* FE 50mm F1.4 ZA。這款鏡頭的加入,組成了索尼FE全畫幅微單™鏡頭群35mm、50mm和85mm這三個常用焦段的F1.4大光圈定焦鏡頭,專業、高端的定位更是直指同規格的數碼單眼相機鏡頭。
  • 真的只有0.95嗎 索尼表示E卡口極限值為f/0.63
    在A6400新聞發布會期間,索尼詳細闡述了E卡口最初是為全畫幅微單相機而設計,以及理論上它可以承載f/0.63超大光圈鏡頭。這一聲明是對徠卡高管Stephan Schulz的直接回應,在photokina展會關於馬徠松L卡口聯盟的訪談中,他聲稱「從卡口直徑來看,E卡口並非專注於全畫幅」。
  • 德味黑白情懷相機 徠卡Q2 Monochrome評測
    在變焦功能上,徠卡Q2黑白機與徠卡Q2一樣,支持28mm、35mm、50mm和75mm四擋焦距變化,其中35mm、50mm和75mm為機內數碼裁切而成。在操作上,徠卡Q2黑白機背後的數碼變焦按鍵,按一下會出現35mm線框、按兩下會出現50mm線框,按三下會出現75mm線框。需要說明的是,徠卡Q2黑白機藉助線框變焦取景時,屏幕上任然以28mm視角取景,實際拍攝範圍是線框內部分。
  • 徠卡發布首款M卡口28mm F1.4大光圈鏡頭
    近日著名的德系相機生產廠商徠卡發布了最新款的28mm鏡頭,新鏡頭的一大亮點在於其最大光圈值,全新的Summilux-M 28mm f/1.4 ASPH.鏡頭f/1.4大光圈是M卡口鏡頭中首款達到此規格(28mm焦距前提下)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