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徠卡迷,若被問「最想擁有的徠卡鏡頭」,十有七八會答 「夜神」——Leica NOCTILUX 50/0.95,有人戲稱,「毒德的毒,夜神就佔了四分之一」。
徠卡的50mm F0.95 Noctilux-M ASPH。這顆鏡頭不僅是世界上在產攝影鏡頭中最貴的標頭,也在過去6年來保持著世界上光圈最大的在產鏡頭的記錄。作為徠卡夜之眼系列的最新作,它可以說是夜之眼所代表的徠卡文化最好的象徵——性能出色,做工卓越,貴的蛋疼。
Noctilux這個詞就是拉丁文「Noct」(晚上的)和「lux」(光)的組合,所以名字也可以文藝的直譯為「夜之光」。50mm f/0.95為了確保高品質使用了兩片非球面鏡片,全部進行複雜的研磨和拋光以達到理想的尺寸和形狀,5枚局部反常折射鏡片中的3枚為高折射率鏡片。每隻鏡頭均有經驗豐富的工人手工精確裝配,因此這些因素也是0.95貴的原因所在。
在2009年,徠卡決定不再使用加拿大的工廠生產M鏡頭,再加上老夜之眼的表現並不能勝任M8,M9對畫質和對焦結構精度要求嚴格的數碼傳感器,Mandler的繼任者Pete Karb決定從頭做起,刷新夜之眼的光學設計。新的鏡頭達到了F0.95,也加入了大量的現代工業元素。50mm f/0.95即使光圈全開也有超乎想像的解像力,像差和色差校正均很完美,油潤的焦外柔美細膩,繼承了傳統Noctiux的特點。
這隻頭對焦順滑,浮動鏡片設計絲毫沒有導致澀阻。光圈收縮到F2以後非常銳利,鏡頭幾乎無任何畸變。
在膠片年代,實用的高感水平只有800-1600,超大光圈鏡頭對於夜晚拍攝就顯得十分重要。許多知名攝影師都曾在自己的工作中使用過夜之眼系列鏡頭——布列松據說有兩隻F1.0, Elloitt Erwitt不僅自己有一隻F1.2,還得到了徠卡贈送的F1.0。
數碼時代這樣大光圈的意義無疑變小了許多,但是依然有許多職業攝影師選擇夜之眼,用極淺的景深嘗試創造自己的風格。徠卡腦殘粉,官方博客up主,人文攝影師Thorsten Overgarrd曾表示他最喜歡的徠卡鏡頭是50mm F0.95 ASPH。退休的徠卡合約記者,前白宮御用攝影師,美國攝影論壇常駐高級黑Bill Pierce也在轉型數碼後繼續使用F1.0和F0.95兩隻夜之眼。
這款鏡頭萃取了徠卡百年光學技術,它不僅是徠卡M系列中擁有獨一無二的鏡頭,在當今攝影器材領域更是被仰望和讚許的一款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