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入境遊客源地調查:日本旅客最多

2020-12-03 中國青年網

中新網北京12月24日電(楊雨奇)24日攜程發布的一份旅遊報告顯示,2019年選擇來中國旅行的外國人越來越多,其中日本躍居2019年中國入境遊第一大客源地。而對於選擇出境遊的中國旅客而言,中東等地則日漸受到年輕人的青睞。同時,不少影視劇也帶動取景地成為「打卡」聖地。

資料圖:上海外灘風貌。 冷昊陽 攝

上海成入境遊首選地

日本躍居境遊第一大客源地

這份報告全名為《2019國民旅遊消費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不僅向全球輸出最多的遊客,還吸引到不少海外遊客前來旅遊。

上述報告數據表明,2019年中國入境遊十大熱門客源地分別為日本、澳大利亞、韓國、美國、加拿大、英國、泰國、菲律賓、柬埔寨、馬來西亞。

報告分析認為,受益於今年5月日本國內的「黃金十連休」,近10萬日本遊客赴中國遊玩,日本一躍成為2019年入境遊第一大客源地。

在2019年入境遊熱門城市排行榜上,上海、北京、廣州位列前三甲,深圳、成都、杭州等城市緊隨其後。此外,在入境遊城市選擇上,西安、成都等有歷史文化底蘊和特色的目的地,也越來越受外國遊客青睞。

值得一提的是,越來越多外國遊客對中國功夫表現出濃厚興趣,到河南習練少林拳、太極拳成為旅程中的重要一站。

資料圖:遊客在三亞國際免稅城內排隊購買免稅商品。中新社記者 尹海明 攝

國人旅遊消費旺盛

中東等地受90後中國遊客青睞

對中國民眾來說,2019年同樣是旅遊消費增長的一年。

報告顯示,一線、新一線城市居民消費力愈發強勁。其中,2019旅遊消費二十強城市依次為上海、北京、廣州、成都、深圳、杭州、重慶、南京、天津、武漢、西安、蘇州、青島、長沙、昆明、瀋陽、寧波、東莞、鄭州、佛山。

同時,旅遊消費人群開始向三四線城市擴散。其中,張家界、義烏、喀什、宜興、西昌等城市消費潛力持續釋放,2019年人均消費同比增長50%以上。

而在出境遊方面,越來越多的遊客選擇小眾目的地「打卡」,中東等區域日漸受青睞。2019年,赴塞爾維亞、烏茲別克斯坦、喬治亞、白俄羅斯等冷門目的地訂單量同比增長超過100%,90後是出遊主力。

資料圖:西安街頭人流如織。 梅鐿瀧 攝

旅遊動機多樣

影視劇引領遊客「打卡」取景地

相對於2018年,遊客出遊動機變得隨性起來,一部影視劇、一場音樂節、一次馬拉松賽事,都可以激發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報告結果顯示,在諸如《長安十二時辰》、《飛馳人生》、《都挺好》、《千與千尋》等影視劇熱播後,取景地吸引了粉絲紛紛慕名而來打卡。《長安十二時辰》帶熱了西安旅遊,攜程平臺上飛西安機票搜索量暴增140%。

除了影視劇,美食也決定了「吃貨」的旅行方向。小龍蝦上市、大閘蟹開捕、開漁季到來、去成都吃火鍋……一些美食的明星產地能看到他們的身影。2019年品蟹季期間,蘇州、高淳、舟山、寧波、揚州、珠海等地預訂火爆,一些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100%。(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2019十大入境遊熱門城市發布
    出境遊方面,日本、泰國、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越南、英國、印度尼西亞、法國是最受中國遊客歡迎的出境遊十大熱門目的地,飛行時長4小時左右的目的地佔據6席位置。此外,到杜拜、阿布達比等地旅遊的中國遊客數量依舊保持了持續快速增長。由於出境遊經驗豐富,更多人登陸小眾目的地「打卡」,中東等區域日漸受青睞。
  • 2019年全球旅客吞吐量最多的十大機場
    2019年旅客吞吐量11053.1萬人次,起降架次90.4101萬架次,貨郵吞吐量63.9276萬噸。2019年旅客吞吐量8806.80萬人次,起降架次69.1257萬架次,貨郵吞吐量231.3247萬噸。
  • 商務部:加強國際合作,積極發展入境遊 | 每日旅訊
    商務部:加強國際合作,積極發展入境遊商務部近日印發《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總體方案》,其中明確要積極發展入境遊特別是中高端入境遊,促進來華留學、就醫和購物,提升生活服務業國際化水平,引導消費回流,吸引入境消費。要聚焦旅遊、運輸、金融、教育、數字貿易等重點領域。
  • 中國航協理事長李軍:中國民航國際航線去年虧219億元
    圖: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理事長李軍。主辦方供圖   在近期舉辦的首屆中國航空與旅遊國際論壇上,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副秘書長朱耀春表示,從2011年到2018年,我國國際航線旅客運輸量年均增長速度達到了17%,國內近40家航空公司,每周直飛國際航線5千多班,通航60多個國家的170多個城市;國外59個國家的130多家航空公司,有130多個城市直飛我國國內大約60個城市,每周有3千多個航班,構築起了我國通達的國際航空服務體系
  • 政協委員「中英文」對話 把脈中國入境遊發展
    「我關注的是中國旅遊業的發展。過去幾年,中國旅遊業發展非常迅猛,已經成為促進經濟增長的發動機之一。過去一年,有超一億的中國人出境旅遊,勢頭很猛,但是入境遊市場好像發展緩慢。」郭孔丞說。  在郭孔丞發言時,坐在他對面的全國政協委員、原國家旅遊局局長何光暐不時點頭。
  • 2019年全球機場旅客吞吐量Top10
    2019年旅客吞吐量11053.1萬人次;起降架次90.4101萬架次;貨郵吞吐量63.9276萬噸。2019年旅客吞吐量8639.7萬人次。2019年旅客吞吐量8464.91萬人次;起落架次90.3萬次,是世界上起降次數最多的機場。
  • 長龍航空推出常旅客計劃 專家:紮根本地 爭奪商務客源
    圖:長龍航空會員俱樂部民航資源網2020年8月7日消息:8月6日浙江省唯一的本土主基地航司長龍航空推出了其常旅客計劃——「長龍會員俱樂部」。爭奪商務客源長龍航空是以杭州機場為主運營基地的浙江省唯一的本土主基地航司,2019年運輸旅客2500餘萬人次。
  • 2019年國內機場旅客吞吐量Top10
    本文統計的是國內2019年旅客吞吐量最多的十個機場,並未包括港澳臺三地機場,香港國際機場2019年旅客吞吐量為7150萬人次,臺灣桃園國際機場2019年旅客吞吐量為4868.9萬人次。現有218個機位,其中135個客機位,擁有五條跑道,其中一條跑道主要供中國商飛使用。2019年,浦東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7615.34萬人次;起降航班51.18萬架次;貨郵吞吐量363.56萬噸。
  • 國內郵輪旅遊客源地排名:上海排第一 青島進入前十
    青島新聞網9月8日訊(記者 劉倩倩)9月7日到8日,第六屆中國(青島)國際郵輪峰會於在青島香格裡拉大酒店舉行。峰會期間,2018年度《中國郵輪旅遊城市消費報告》發布。報告運用阿里巴巴大數據,對過去一年旅遊旅客預定情況進行分析,對未來中國郵輪旅遊消費趨勢進行了預測。
  • 中國旅遊研究院:2019中國入境旅遊發展報告
    與此同時,入境過夜市場和外國人入境市場規模同樣保持穩步擴大,2018 年,中國接待入境過夜遊客 6290 萬人次,外國人入境遊客 3054 萬人次,分別增長 3.6%和 4.7%,明顯高於入境旅遊總人次的增速。根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的初步預測,2019 年入境旅遊將繼續保持增長。
  • 浩華管理:香港酒店新冠疫情影響調查報告
    在此次香港酒店市場景氣調查中,問卷設計主要是針對新冠疫情影響下香港酒店從業者對未來業績和前景的預判。除此之外,我們也對2019年酒店市場表現展開了分析,包括2019年下半年持續的暴力事件對市場表現的負面影響。本次問卷中的6條問題都聚焦在新冠疫情爆發對香港酒店市場的影響,包括了2020年上半年的出租率、平均房價和總收入。
  • 花時間最多的竟不是上網
    在哪些項目上花錢最多?  日前,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組織相關專家編寫的《休閒綠皮書:2018~2019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對外發布。這則專門關注「閒」的報告,描繪出了普通中國民眾的休閒日常。  資料圖 麻正規 攝  ——看電視投入的時間最多  你算過每天有幾個小時的時間屬於自己支配嗎?
  • 臺灣內政部門:赴臺旅客 大陸最多(圖)
    資料圖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內政部門28日公布最新統計,今年1至11月,入境旅客以及臺灣人出境首站抵達地都以大陸地區(含港澳)最多。  數據顯示,今年1至11月,臺灣出入境計3967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14%,出入境地點以桃園機場2922萬人次最多,佔73.7%;高雄機場386萬人次排第二,佔9.7%;松山機場303萬人次居第3,佔7.6%。  今年1至11月入境臺灣的旅客896萬人次,居住地以來自大陸地區(含港澳)佔54.5%最多,日本佔16.6%次之,美國佔5.7%居第3。
  • 預計2019年大陸遊客增加 臺旅遊業有望「轉正」
    中新網11月29日電 據臺灣《旺報》報導,根據臺灣「觀光局」統計,今年前10個月赴臺旅客總數為892萬人次,較去年同期成長3.59%。旅遊業預估今年赴臺旅客將超過1100萬人次,預估大陸遊客約270萬人次,仍是入境臺灣的最大客源,繼續蟬聯對臺灣觀光外匯收入貢獻度「第一名」。
  • 中國冰雪旅遊:客源市場主要分布在華南華中華東
    本文轉自【中國網】;中國網1月7日訊 中國旅遊研究院最新發布的《中國冰雪旅遊發展報告(2021)》(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隨著我國旅遊消費能力和經驗的增加,冰雪旅遊消費方式和組織形式都在發生顯著變化,散客、定製、周邊遊、家庭遊、自駕遊、無接觸智慧旅遊成為新的需求特徵
  • .‖ 清末民初日本對川渝的調查——以《中國省別全志》四川卷為...
    各國列強為在博弈中佔領先機,對中國進行了大量的實地調查。日本由於地緣的接近以及文化上的淵源對此項活動更是心存偏執。在日「經略中國」的背景下,地處西南、環境閉塞的川渝也未能逃脫日本的深入踏查。其中,東亞同文書院學生的川渝踏查規模最為宏大且「業績」斐然,近10年的調查成果被收錄在《中國省別全志》第五卷四川卷中。
  • 日本61.5%旅遊業者稱需靠借貸維持運營
    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生態旅遊管理辦公室主任張健民15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給中國森林旅遊業造成衝擊,目前已逐漸開始恢復。張健民表示,進入「十三五」(2016年至2020年)以來,全國森林旅遊遊客量達60億人次,平均年遊客量達15億人次,年均增長率為15%。
  • 武漢—東京首航 南航武漢直飛日本航線增至3條
    民航資源網2015年10月27日消息:10月27日早上08:20,南航波音737-700客機載著百多名旅客,從武漢天河國際機場直飛日本東京,於13:30(當地時間)抵達目的地。這是南航繼去年開通武漢至靜岡、名古屋兩條航線後,在武漢開通的第三條直航日本的國際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