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協理事長李軍:中國民航國際航線去年虧219億元

2020-12-07 民航新聞

  圖: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理事長李軍。主辦方供圖

  在近期舉辦的首屆中國航空與旅遊國際論壇上,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副秘書長朱耀春表示,從2011年到2018年,我國國際航線旅客運輸量年均增長速度達到了17%,國內近40家航空公司,每周直飛國際航線5千多班,通航60多個國家的170多個城市;國外59個國家的130多家航空公司,有130多個城市直飛我國國內大約60個城市,每周有3千多個航班,構築起了我國通達的國際航空服務體系。但是中國民航市場國際航線獲得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壓力和挑戰。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理事長李軍表示,連續三年中國民航的國際航線處於虧損狀態,去年2018年虧損了219億元。中國東方航空公司商委收入管理部總經理楊純斐也表示,2018年,東航在洲際航線上的投入增幅將近到10%,但收入每公裡不足4毛,盈利困難。

  此外,首都航空公司市場營銷中心高級經理李雪稱,資源受限是首都航空發展面臨的最大問題,時刻、航權、市場佔有率、品牌效應等都很難有突破性的發展。春秋航空、上海春秋國際旅行社副總經理楊洋則指出,客源結構不平衡對市場運力造成競爭加劇甚至是過度競爭的影響,比如當日本成為熱門目的地,大量航司進入市場,乃至造成票價低、收入慘澹、好航線變虧錢航線。

  如何經營好國際航線,楊純斐稱出境遊旅客佔比越來越高的同時,入境遊需求也需要被觸發。面對中國航空業季節性、單向性等問題,需要商務、出入境旅遊等多種客源來彌補淡旺季航班不平衡的情況。

11薦聞榜

(新京報網,

相關焦點

  • 賦能航空貨運 中國航協航空物流委員會成立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胡夕姮 報導:為促進我國航空物流業健康發展,9月17日,中國航協航空物流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暨第一屆中國航協航空物流發展論壇在西安舉辦。會議論壇現場在航空物流委員會成立大會上,與會代表審議通過了《第一屆中國航空運輸協會航空物流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決議》,選舉中國航協常務副理事長潘億新為航空物流委員會主任,王建民、孫小麗、劉吉春、劉良浩
  • 國際航協全力支持國際民航組織復甦工作組更新啟航指南
    中國民航網訊:近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支持國際民航組織(ICAO)理事會航空復甦工作組(CART)更新第二版《啟航:新冠肺炎疫情公共衛生危機航空旅行指南》。航空復甦工作組匯集國際民航組織、公共衛生局、成員國和行業機構的專業知識的支持。
  • 國際航協:機上感染新冠的風險很低
    中國民航網訊: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對美國運輸部(US Transcom)確認新冠肺炎疫情在飛機上傳播風險很低的報告表示歡迎。國際航協理事長兼執行長亞歷山大·德·朱尼亞克先生(Alexandre de Juniac)表示:「上周,國際航協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年初至今,12億人次旅客搭乘飛機旅行,其中僅有44個病例與旅行相關。美國運輸部的研究提供了進一步的證據,表明飛機上的感染風險非常低,低於許多其他室內環境。」美國運輸部的測試表明,氣溶膠被典型飛機機艙的「高空氣交換率迅速稀釋」。
  • 民航記憶:中國民航的航線變遷(圖)
    1952年航線網絡圖  初創時期的新中國民航規模很小,僅有12架小型飛機和3條國際航線、9條國內航線。1950年8月1日,新中國民航開闢了兩條國內航線:一條是天津—北京—漢口—重慶,另一條是天津—北京—漢口—廣州。
  • 中國民航「領跑」全球航空業
    近期,中國民航復甦的步伐讓人欣喜。民航局統計數據顯示,8月,全行業完成運輸總周轉量已恢復至去年同期的65.4%,同比增速較2月提高39.3%;旅客運輸量接近去年同期的75%,同比增速較2月提高58.9%。其中,國內航空客運市場加快恢復,達到去年同期八成以上,創今年以來月度國內旅客運輸規模新高。一切都表明,中國民航正呈現出穩健的恢復發展態勢。
  • 春秋一次推出7款隨心飛;國際航協發出貨運運力預警
    歡迎文末留言分享~2國際航協最新報告顯示,9月份客運需求仍然非常低迷。從客運需求來看,今年9月份旅客周轉量相比去年同期下降72.8%,略好於8月(同比下降75.2%)。運力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63%,載客率下降21.8個百分點至60.1%。
  • 8月中國航班恢復最快 但全球航空市場復甦不如預期Q4依舊嚴峻
    根據飛常準大數據分析,8月份在暑運帶動下,中國內地航線航班執行量繼續保持穩定,中國內地機場8月日均起降超過28000架次,較7月環比提升12%,8月單日最高已接近2018年的日均起降水平。同時內地航線客座率有所提高,8月平均客座率約72.74%。但是另一方面,受疫情影響,中國內地通航國際航班繼續處於去年同期10%左右水平。業內人士表示:中國的優勢在於龐大的國內旅遊市場,這有助於中國航空公司抵禦衝擊。
  • 國際航協:2020年全球航空業將損失4190億美元 一文看懂我國航空業現狀
    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的預測,2020年全球航空業將損失4190億美元,而全球的航空公司們損失的利潤也將達到843億美元;另外,全球將有3200個跟航空相關的崗位將被裁掉,到目前為止全球已有23家航空公司倒閉。按國際航協的預測,2024年全球航空業才能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因為疫情有效控制,中國則早於這一時點實現恢復。
  • 民航漸進式「鬆綁」國際航線開始結束「曲線進京」
    部分國際航線開始直飛北京9月3日6時47分,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航」)CA746航班執飛的金邊-北京航線航班在首都機場降落,成為在「第一入境點」政策限制局部解除之後,時隔一百五十多天首都機場迎來的第一個定期直飛國際客運航班。
  • 全球航空業緩慢復甦(國際視點)
    核心閱讀 全球航空業近期繼續緩慢復甦,多國國內客運市場恢復速度明顯快於國際市場,整體貨運業務收入出現逆勢增長。國際航協預計,航空業復甦之路依然漫長,客運量最早要到2024年才能恢復至2019年水平。
  • 國際航協:機艙內新冠病毒二次傳播的風險較低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鄭雪 報導:9月23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關注到有關研究,即倫敦飛往河內、波士頓飛往香港、以及在其他航班上,機艙內可能發生病毒二次傳播的相關推論。
  • 中國航協,追夢十五年
    中國航協助推傳統航空貨運向現代航空物流轉型發展,開展國際航線運輸發展和促進入境遊專題研究,全力推動中國民航分銷結算平臺(CDS)和中性電子運單平臺建設,持續推進以航空運輸企業碳減排工作為重點的航空環保工作,著眼長遠引領航空運輸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 國際航協:航空公司無力削減更大成本保就業
    中國民航網訊: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最新分析報告顯示,航空運輸業已無力通過大幅削減成本來支持急劇的現金消耗,避免破產並在2021年保住工作崗位。國際航協再次敦促政府採取救助措施,維持航空公司的財務狀況和避免大規模裁員。國際航協同時還呼籲在飛行前進行新冠病毒檢測,開放邊境並確保旅行而無需隔離。
  • 國際航協:預計航空客運量最快在2024年能夠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北京商報訊(記者 肖瑋)11月25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以下簡稱「國際航協」)預測,雖然行業在2021年的業績將比2020年有所改善,但復甦之路仍將漫長而艱難,預計全球航空客運量最快要到2024年才能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2021年航空客運量有望增至28億人次,比2020年增加10億人次,但仍比2019年少17億人次。此外,國際航協坦言,航空業復甦還面臨不小挑戰。
  • IATA發布健康檢查表,幫助航司實施國際民航組織新冠疫情指南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發布航空公司自我評估健康檢查表,支持國際民航組織(ICAO)《啟航:新冠肺炎疫情公共衛生危機航空旅行指南》。《啟航指南》是面向政府和航空運輸產業鏈、基於風險管理臨時措施的全球標準框架,旨在確保疫情期間的安全運營。
  • 國際航協助力建設中國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統
    中國民航網訊: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與中國民航局空中交通管理局(以下簡稱「空管局」)近日在北京籤署了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合作項目框架協議,雙方將以各自的專業資源和技術能力共同推進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統的建設工作。該系統投入運行後,將有效提升中國空管運行效率和航班運營效率,更好地服務於中外航空公司和廣大旅客。
  • 國際航協助力空管局建設中國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統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與中國民航局空中交通管理局(以下簡稱「空管局」)9月11日在北京籤署了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合作項目框架協議,雙方將以各自的專業資源和技術能力共同推進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統的建設工作。該系統投入運行後,將有效提升中國空管運行效率和航班運營效率,更好地服務於中外航空公司和廣大旅客。
  • 民航新政:放寬部分國內航線航班準入政策
    9月15日上午,中國民用航空局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民航局運輸司巡視員靳軍號介紹,經研究決定,民航局對國內航線航班管理政策進行了合理調整,放寬部分國內航線航班準入政策。據介紹,民航局於近日下發《關於2020/21年冬春航季國內航線航班評審相關工作的通知》,調整放寬了部分國內航線航班準入政策。
  • 國內航司將獲15億補貼;民航局通報國際航班動態
    東航將獲得2.3億元補貼,其中有超過2億元來自西南、西北地區,這與東航在相關區域航班多、開設扶貧航線多、涉及高原補貼航班多有關。新疆最大的基地航司南航也有超過1.5億元補貼來自新疆。這一數據較國際航班「五個一」政策實施時的每周134班中外國際航班,已實現翻倍,但較疫情爆發前仍有相當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