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漸進式「鬆綁」國際航線開始結束「曲線進京」

2020-09-04 華夏時報

(王瀟雨 攝影)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王瀟雨 黃興利 北京報導

客運吞吐量最高曾達到全球第二位的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下稱「首都機場」)在過去一百五十多天時間裡雖然沒有切斷與全球諸多重要航空樞紐的交通聯繫,但由於疫情影響導致國際航班大規模停航以及在防控需求下執行的諸多限制性政策影響,已經很久沒有重現往日旅客熙熙攘攘的熱鬧場面。

首都機場的現狀也是COVID-19疫情對民航業造成巨大衝擊的一個縮影。此前出於疫情防控需要,在年初疫情爆發高峰過後相關的限制性政策並未有所鬆動,比如從3月起為了防止疫情從境外回流國內,「第一國門」首都機場就對為數不多的國際航班採取了更為嚴格的「第一入境點」政策加以限制。但這一局面從9月3日起終於得以改變,中國民用航空局(下稱「民航局」)宣布自當日起,將先行恢復泰國、柬埔寨、巴基斯坦、希臘、丹麥、奧地利、瑞典、加拿大等8個輸入病例較少國家至北京的9個航班。

部分國際航線開始直飛北京

9月3日6時47分,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航」)CA746航班執飛的金邊-北京航線航班在首都機場降落,成為在「第一入境點」政策限制局部解除之後,時隔一百五十多天首都機場迎來的第一個定期直飛國際客運航班。

從3月23日開始執行的首都機場「第一入境點」政策使得首都機場所有定期國際客運航線都無法直接飛抵首都機場降落,而是要首先根據相應的安排在「分流」機場降落,並提前進行相關的檢驗檢疫工作之後才能繼續飛往北京。這一政策實施之後,雖然最近幾個月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定期客運航線恢復速度在加快,但復航的航線更多集中在上海和廣州等城市,「分流」造成的諸如地面保障、機組工作時間超時以及一旦出現其他問題分流機場可能無法更好處置等問題,都成為首都機場恢復更多國際航線的阻礙。

「國內航空公司還好說,不管在哪個機場分流出現問題處理起來都方便,但對外航來說就不得不考慮更多問題,比如飛機出現故障怎麼修理?機組超時執勤還需要更換,再就是增加一個起降帶來的時間成本和運營成本增加等問題,所以很多公司即便更希望復航北京航線也不得不暫時先放棄,」一位國有航空公司的中層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不僅影響到國際業務,實際上對首都機場總體的客流恢復速度都造成了影響。」

相對更嚴苛的防疫政策使得首都機場在民航業進入快速恢復周期以來回暖相對緩慢,根據民航數據分析機構飛常準發布的民航運行報告顯示,在國內千萬級客流機場航班量恢復數據來看,5月就已經有32個國內機場出港航班量恢復到去年同期的50%以上,而首都機場當月恢復還不到40%。而受到6月北京疫情防控再度升級的影響,當月首都機場出港航班量更跌至去年同期的30%。

航企積極響應

隨著國內基本解除人員流動限制,跨省旅遊以及商務活動開始恢復,一些機場的航班量從7月到8月開始飆升,比如三亞鳳凰機場8月出港航班量已經達到去年同期的112%,當月全國有87%的千萬級機場出港航班量恢復至去年同期80%以上,但首都機場8月航班出港量仍未達到去年同期的60%,這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仍有龐大的國際航班或是無法直接進京,或是暫時沒有恢復運營。

而相比之下從7月開始眾多歐美和中東地區大型航司紛紛開始重啟中國航線之時,首先都選擇從上海或是廣州開始。

好在隨著疫情防控工作進入常態化,尤其是從8月開始實施的境外旅客需持核酸檢測報告搭乘飛往中國航班的新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國內對於境外輸入的檢驗檢疫壓力,因此按照一直以來「漸進式」放鬆對國際航線的管控思路,也使得諸多限制政策開始逐漸鬆動。再就是此前曾經要求航空公司入境國際航班客座率不超過75%的限制也開始在一些疫情不嚴重國家相關的航線中不再做硬性要求,實際上都預示著中國正在可控的情況下盡最大努力恢復航空運輸業的正常運轉秩序。

對於航空公司和機場而言,經歷了大半年損失慘重的至暗時刻,也極度渴求行業早日回歸常態,因此也更為積極對政策變化第一時間做出響應。國航9月3日發布公告,宣布將金邊、雅典、哥本哈根、曼谷、斯德哥爾摩、維也納以及溫哥華至北京的航線從9月3日至9月14日陸續開始恢復直接從北京入境。

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2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65場新聞發布會上表示,9月3日起「穩步有序恢復直航北京國際商業客運航班,試運行階段每日直航航班人數統籌掌握在500人左右。」

相關焦點

  • 民航記憶:中國民航的航線變遷(圖)
    1952年航線網絡圖  初創時期的新中國民航規模很小,僅有12架小型飛機和3條國際航線、9條國內航線。1950年8月1日,新中國民航開闢了兩條國內航線:一條是天津—北京—漢口—重慶,另一條是天津—北京—漢口—廣州。
  • 圖解丨民航新規出臺一周,保留國際航線不足百條
    為遏制境外新冠肺炎疫情輸入風險高發態勢,3月26日中國民用航空局發布了《關於疫情防控期間繼續調減國際客運航班量的通知》。通知指出,自3月29日開始實施,1家航空公司在1個國家保留1條航線,1周至多1個航班。
  • 中國航協理事長李軍:中國民航國際航線去年虧219億元
    主辦方供圖   在近期舉辦的首屆中國航空與旅遊國際論壇上,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副秘書長朱耀春表示,從2011年到2018年,我國國際航線旅客運輸量年均增長速度達到了17%,國內近40家航空公司,每周直飛國際航線5千多班,通航60多個國家的170多個城市;國外59個國家的130多家航空公司,有130多個城市直飛我國國內大約60個城市,每周有3千多個航班,構築起了我國通達的國際航空服務體系
  • 中國民航局日前宣布自明天起逐步恢復直航北京國際客運航班
    中國民航局日前宣布,在嚴格採取防控措施、嚴格防範輸入風險的前提下,自明天起逐步將經第一入境點分流的北京國際客運航班恢復直航隨著疫情防控工作進入常態化,上述分流國際客運航班將逐步恢復直航北京。實行每日入境進京人員總量調控,試運行階段每日直航航班(含港澳臺)、包機人數統籌掌握在500人左右,試運行後視情逐步恢復至每日不超過4-5個航班,人員規模掌握在1000人左右。對其他入境北京航班,仍繼續加降分流第一入境點,落實相關管控措施,實現小幅穩妥、漸次增加、有序放開,切實服務保障境內外人員安全有序便捷流動。
  • 冬春航季國際航線增四成
    本報訊(記者 梁建剛)國內幾大航空公司日前宣布開始執行冬春航季航班計劃,至明年3月26日結束,共計154天。  航班換季屬於民航傳統的計劃調整,每年兩次,3月最後一個周日到10月最後一個周六,執行夏秋季航班計劃;10月最後一個周日至次年3月最後一個周六,執行冬春季航班計劃。
  • 「區縣解讀」 70年前的今天,新中國民航國內航線正式開航
    1950年8月1日,天津-漢口-重慶和天津-漢口-廣州航線的開闢,標誌著新中國民航國內航線正式開闢,史稱「八一」開航。11月9日,「兩航」起義爆發,飛回來的12架民航客機和飛行人員為百廢待興的新中國民航帶來了「燎原之火」。1950年上半年,全國民航各地方組織機構已基本健全,軍委民航局和各地民航辦事處在組織機構、技術力量和物資準備上都已具備開闢航線的基本條件。
  • 景德鎮機場「景德鎮=北京大興」航線首航
    首航儀式(景德鎮機場供圖)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徐文高 報導:為進一步拓寬景德鎮進京航空通道,滿足兩地公、商務及休閒旅遊的往來需求,促進景德鎮與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政治、經濟、文化、人才交流等多領域深層次務實合作
  • 內蒙古首家通用機場進京航線開通
    此條航線是內蒙古首家通用機場開通的進京航線此次通航構築起立體交通網絡,將大大縮短鑲黃旗同此航線由北京華彬天星航空公司承運,新增鑲黃旗經停點。執飛機型為塞斯納C208B,準乘人數9人,計劃航班每周五、周日執行。
  • 84條國際航線大公布!4條國際航線入境天津
    3月29日起,民航「五個一」政策開始實施。1家航空公司在1個國家保留1條航線,1周至多1個航班,國際航班大幅調整。6月最新國際航班84條國際航線具體信息近日,國內幾家航空公司,陸續公布了6月最新的國際航班計劃。其中,涉及天津4條航線,分別來自美國、法國、西班牙、瑞典。
  • 京津冀民航機場加速一體化
    隨著京津冀民航機場一體化加速落實,這一長期困擾中國民航業界的難題或將得到根治。12月18日,石家莊正定機場北京西站城市候機樓正式運營,為進出北京的航空旅客提供空鐵聯運。此前一天,京津冀民航協同發展啟動。再往前推兩天,國家發改委同意建設北京新機場的批覆公布,要求在新機場建成前,京津冀機場要協同發展,中國民航局隨即公布了京津冀民航機場一體化管理運行路線圖。
  • 民航冬航季來臨 西部航空新增十餘條航線
    民航資源網2019年10月12日消息:2019年10月27日,民航將迎來2019年冬航季。為配合冬航季的旅客出行需求,西部航空進一步優化航班時刻和航線網絡,將新增十餘條全新航線,在國際航線方面也有新的航線拓展計劃。
  • 民航換季!新開多條航線
    10月25日起民航將進入新航季新航季,南航大連計劃執行正班國內航線32條,其中新開航線7條,通航點共計34個,日進出港航班可達92班次,計劃執行航班總量將達到13992班次。作為大連地區最大的基地航空公司,新航季南航大連分公司將原國際航班運力投入至國內航線,加速形成國內大循環。在保持國內一線城市航班量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在內的重點城市運力投放。
  • 雲南省各機場新航季計劃新增航線43條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何丹 報導:10月25日起,全國民航將進入冬航季。省內各機場計劃新增航線43條,其中省內環飛航線新增6條。截至目前,雲南省內已有東航、祥鵬、瑞麗、華夏、首都、昆航、普洱和英安通航8家航司在省內開通了24條環飛航線。除迪慶機場外,省內13個州市機場間已全面實現互聯互通。
  • 西藏民航開通航線120條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隨著近日西藏航空拉薩—紅原—綿陽航線正式開通,西藏民航開通航線數量已達120條,通航航線數量實現新的歷史性突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民航旅客出行需求驟降,2020年上半年,西藏民航航班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僅達到去年同期70%、60%左右。在這種形勢下,民航西藏區局積極配合西藏自治區財政廳完成2019年航線獎勵審核工作,下達西藏民航發展基金19918.1萬元,幫助航空公司渡過難關。
  • 景德鎮一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今天實現首航
    今天,景德鎮—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實現首航!,景德鎮市在每天1班景德鎮至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航班的基礎上,開通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直飛航線,每周二、四、六共3班。該航線由中國國際航空公司波音737-800機型執飛,
  • 民航換季 南航大連新開加密多條國內航線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劉翔、王啟航 報導:新航季,南航大連計劃執行正班國內航線32條,其中新開航線7條,通航點共計34個,日進出港航班可達92班次,計劃執行航班總量將達到13992班次。10月25日起,民航即將邁入冬航季,南航大連分公司計劃開始執行新「冬季航班計劃」。
  • 9月中澳航線公布!民航局升級限令
    總體來說,東方航空公布9月國際航班計劃,國航的國際航班計劃延伸到10月23日。與8月相比,三大航均增加1-2條國際航線,涉及歐洲、美國、澳洲、東南亞的部分航線班次增加至每周2次。東航在9月可執行的國際航線每周共計23條,包括上航在內。
  • 民航新政:放寬部分國內航線航班準入政策
    主要有兩方面措施:放開核准航段每周最大航班量限制根據市場需求情況和繁忙機場保障能力,國內航線分為核准航線和登記航線。其中核准航線是指涉及北京、上海、廣州機場之間及其連接部分國內繁忙機場的客運航線,目前共49條。
  • 國際民航常用的詞語解釋
    3、航班:航班是指飛機定期由始發站按規定的航線起飛,經過經停站至終點站或不經經停站而直達終點站的運輸飛行,在國際航線上飛行的航班稱國際航班,在國內航線上飛行的航班稱國內航班。 4、航班號:為了方便運輸和用戶,每個航班均有編號,這個編號就是航班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