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記憶:中國民航的航線變遷(圖)

2020-12-07 中國民航網

1952年航線網絡圖

  初創時期的新中國民航規模很小,僅有12架小型飛機和3條國際航線、9條國內航線。1950年8月1日,新中國民航開闢了兩條國內航線:一條是天津—北京—漢口—重慶,另一條是天津—北京—漢口—廣州。此後,又以重慶為基地,先後開闢了重慶到成都、貴陽、昆明的3條國內航線,以及重慶—西昌的地方航線。1950年7月1日,中蘇民航公司正式開闢了長達5100多公裡的3條國際航線:北京經中國東北地區的瀋陽、哈爾濱、齊齊哈爾、海拉爾到蘇聯的邊境城市赤塔,從北京經蒙古人民共和國的沙音山達、烏蘭巴託到蘇聯的伊爾庫茨克,從北京經中國的太原、西安、蘭州、肅州、哈密、迪化、伊犁抵達蘇聯的阿拉木圖。1952年7月7日,中國人民航空公司正式成立,將重慶—漢口航線分別延伸到北京和上海,後來又開闢了廣州—昆明和廣州—湛江兩條航線。至此,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北京、上海、廣州三大城市與西南邊遠地區有了航空交通聯繫。

  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中國民航增開了18條國內航線。1955年以後,西南地區以成都為基地,逐步擴展航線,先後開闢了成都—重慶—昆明、成都—重慶—貴陽、成都—重慶—昆明—南寧—廣州等3條國內幹線,同時還開闢了廣州—湛江—海口、烏魯木齊—庫車—阿克蘇—喀什—和田、烏魯木齊—阿勒泰3條地方航線。截至1957年,中國民航已開闢了國內航線23條,通航城市達36個,通航裡程為22120公裡。

  1958年上半年,因業界「左」的浪潮和工農業生產的 「大躍進」形勢,民航開闢了更多航線,執飛更多航班。1958年~1960年,全國先後開闢的省(區)內航線達47條之多,航線總長度為1.6萬公裡。到1962年底,原已開闢的65條地方航線縮減為26條,通航裡程則縮短為4800多公裡。

  「文化大革命」期間,中國在外交上的「閉關自守」,使中國民航在開闢國際航線方面受到了影響。到1973年,中國只經營通往蘇聯、朝鮮、越南和緬甸的4條國際航線,通航裡程一直徘徊在4000公裡左右。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民航的航線網絡又得到了完善。到1987底,西安西關機場與國內26個城市已有36條國內航線通達,構建了以西安為中心的西北地區輻射航線網絡。此外,中國還注重對外貿易和旅遊的發展。1978年10月,廣州至香港有了包機飛行。1980年,正式開闢了從北京、上海、廣州、杭州至香港地區的航線。1981年以後,又增開了天津、昆明到香港的航線。到1987年,每周共有59個定期航班往返於內地與香港。

  國際方面,截至1987年,中國民航共開闢了至蘇聯、緬甸、朝鮮、日本、巴基斯坦、法國、羅馬尼亞、衣索比亞、南斯拉夫、瑞士、聯邦德國、菲律賓、伊拉克、阿聯、泰國、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科威特、義大利、土耳其、民主德國、加拿大等24個國家的39條國際航線,通航裡程達到14.9萬公裡。同時,有21個國家的航空企業的班機通航到中國。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民航進入高速發展時期,航線航班年均增長速度達到9%左右。《2014年民航行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4年底,我國共有定期航線3142條,頒證運輸機場202個。其中,國際航線達到490條,通航世界上的116個國家。(張秀輝)

相關焦點

  • 中國航協理事長李軍:中國民航國際航線去年虧219億元
    圖: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理事長李軍。主辦方供圖   在近期舉辦的首屆中國航空與旅遊國際論壇上,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副秘書長朱耀春表示,從2011年到2018年,我國國際航線旅客運輸量年均增長速度達到了17%,國內近40家航空公司,每周直飛國際航線5千多班,通航60多個國家的170多個城市;國外59個國家的130多家航空公司,有130多個城市直飛我國國內大約60個城市,每周有3千多個航班,構築起了我國通達的國際航空服務體系
  • 西藏民航開通航線120條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隨著近日西藏航空拉薩—紅原—綿陽航線正式開通,西藏民航開通航線數量已達120條,通航航線數量實現新的歷史性突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民航旅客出行需求驟降,2020年上半年,西藏民航航班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僅達到去年同期70%、60%左右。在這種形勢下,民航西藏區局積極配合西藏自治區財政廳完成2019年航線獎勵審核工作,下達西藏民航發展基金19918.1萬元,幫助航空公司渡過難關。
  • 西藏民航開通航線達120條
    中國民用航空西藏自治區管理局9月2日公布最新數據,西藏民航開通航線數量達120條,通航航線數量實現新突破。另外,通航城市60個,執飛客運和貨運航空公司共11家。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西藏民航航班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僅達到去年同期的70%、60%左右,航空公司經營陷入困境。
  • 「區縣解讀」 70年前的今天,新中國民航國內航線正式開航
    1950年8月1日,天津-漢口-重慶和天津-漢口-廣州航線的開闢,標誌著新中國民航國內航線正式開闢,史稱「八一」開航。11月9日,「兩航」起義爆發,飛回來的12架民航客機和飛行人員為百廢待興的新中國民航帶來了「燎原之火」。1950年上半年,全國民航各地方組織機構已基本健全,軍委民航局和各地民航辦事處在組織機構、技術力量和物資準備上都已具備開闢航線的基本條件。
  • 中國民航「領跑」全球航空業
    近期,中國民航復甦的步伐讓人欣喜。民航局統計數據顯示,8月,全行業完成運輸總周轉量已恢復至去年同期的65.4%,同比增速較2月提高39.3%;旅客運輸量接近去年同期的75%,同比增速較2月提高58.9%。其中,國內航空客運市場加快恢復,達到去年同期八成以上,創今年以來月度國內旅客運輸規模新高。一切都表明,中國民航正呈現出穩健的恢復發展態勢。
  • 現階段中國民航發展環境分析
    要試圖對中國民航2013年發展趨勢進行系統性、科學性的展望,就要首先明晰現階段中國民航所處的發展環境。縱觀2012年,這是中國民航發展環境發生根本性變化的一年,下面筆者運用史蒂芬所著《航空公司市場營銷與管理》(第五版)一書中闡述的PESTE模型,分別從政治、經濟、社會、技術和環境等五個發展環境因素維度,分析現階段中國民航所處的發展環境。
  • 中國民航的第一滴血,回顧中國民航632號機1958年佛坪空難
    important}「穿山能手」陰溝翻船,13人受其所累命喪佛坪大山,中國民航首次機毀人亡的一等事故中國民航「飛翔五星」標記1958年4月5日10時03分,一架隸屬於與中國民航成都管理處的伊爾14P型客機(機體編號632,1956年從蘇聯進口並交付給中國民航,至事發時機齡2年,是一架新機)從成都雙流機場起飛,該機當天執飛的是由成都雙流機場經停西安西關機場前往北京首都機場的客運航班
  • 平度通用機場開建 計劃申請兩條民航航線(圖)
    據介紹,平度航空小鎮項目位於舊店鎮駐地東約6公裡處,規劃建設3平方公裡,青島慈航通用機場佔地約830畝,該機場近期建設800米跑道,計劃申請兩條民航航線供轉場使用。建成後主要用於飛行培訓、飛行體驗、短途運輸、商務飛行、緊急救援、農林作業、私人駕駛、旅遊觀光和醫療服務。
  • 民航新政:放寬部分國內航線航班準入政策
    9月15日上午,中國民用航空局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民航局運輸司巡視員靳軍號介紹,經研究決定,民航局對國內航線航班管理政策進行了合理調整,放寬部分國內航線航班準入政策。據介紹,民航局於近日下發《關於2020/21年冬春航季國內航線航班評審相關工作的通知》,調整放寬了部分國內航線航班準入政策。
  • 民航那些事(四)·雲雀彩:中國雲南航空公司
    >雲之彩,南之雀  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民航事業改革大潮洶湧而來。1985年中國民航和雲南省政府雙重領導籌建的雲南省航空公司正式成立,獨家運營雲南省內航線。80年代末民航改組後,雲南航隸屬於中國民航總局,並於1992年7月28日改革為中國雲南航空公司。公司總部位於雲南省昆明市,主運營基地設在昆明巫家壩機場,轄雲南省內8個機場。使用「金孔雀」圖案作為企業標識。
  • 西藏民航開通航線120條 通航航線數量實現新的歷史性突破
    隨著近日西藏航空拉薩—紅原—綿陽航線正式開通,西藏民航開通航線數量已達120條,通航航線數量實現新的歷史性突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民航旅客出行需求驟降,2020年上半年,西藏民航航班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僅達到去年同期70%、60%左右。在這種形勢下,民航西藏區局積極配合西藏自治區財政廳完成2019年航線獎勵審核工作,下達西藏民航發展基金19918.1萬元,幫助航空公司渡過難關。
  • 中國民航迎史上最大範圍空域調整:調整班機航線走向4000多條
    全國範圍內共調整航路航線超過200條、調整班機航線走向4000多條,形成了全新的空域運行環境。中國民航迎來史上最大範圍的空域調整。   視頻來源:央視朝聞天下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外圍空域調整  一個機場能否順暢運行,空中環境極為重要。
  • 9月中澳航線公布!民航局升級限令
    根據澎湃新聞8月最後一天的最新報導,中國三大主流進出航空公司的航線已經公布了!與8月相比,三大航均增加1-2條國際航線,涉及歐洲、美國、澳洲、東南亞的部分航線班次增加至每周2次。此外,中國民航網再發新規,針對入境的包括中澳航線在內的國際航班,而新規已經公布在其官方微信帳號。
  • 中國民航多舉措提升航班正常率
    中國民航多舉措提升航班正常率   10月18日零時起,民航飛行高度層與航路航線將靈活使用,銀川至烏魯木齊航路和京滬航路北端優化方案將同時正式實施。
  • 民航大藍洞:華夏航空航線網絡分析
    民航資源網2020年9月25日消息:華夏航空是國內第一家專門從事支線航空客貨運輸的航空公司,也是國內目前唯一一家規模化的支線航空公司,在支線航空市場具備一定的競爭實力。華夏的新疆航線網絡構建中,內部連接更加豐富充分,加強了樞紐之外的其他航點之間的連接,使得網絡內各航點的航線數量離散度增加,這也更加符合區域航空的市場定位和運行特徵。1、總體概況經過數年的發展,華夏航空已經形成初具規模的支線航線網絡,與國內主要航空公司以幹線為經營重點不同,華夏航空獨特的支線航線網絡在民航市場上具備差異競爭優勢。
  • 民航換季!新開多條航線
    10月25日起民航將進入新航季新航季,南航大連計劃執行正班國內航線32條,其中新開航線7條,通航點共計34個,日進出港航班可達92班次,計劃執行航班總量將達到13992班次。作為大連地區最大的基地航空公司,新航季南航大連分公司將原國際航班運力投入至國內航線,加速形成國內大循環。在保持國內一線城市航班量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在內的重點城市運力投放。
  • 今日起民航飛行高度層與航路航線將靈活使用
    中廣網北京10月18日消息(記者湯一亮)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北京時間今天(18日)零點開始,民航飛行高度層與航路航線靈活使用,銀川至烏魯木齊航路和京滬航路北端優化方案將同時正式實施。這些措施是推動國家空域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是在國家空管委領導下,由軍、民航雙方共同推動實施的。
  • 民航客機速度的百年「進化史」
    中國民航起步於1920年,1920年5月8日,正式開通京滬航線的北京至天津段的飛行,使用的飛機是德利·佩奇HPO/400轟炸機改裝的W.8客機「京漢」號,此飛機可搭載16人。在上世紀20年代之前,飛機的機體包括骨架、支柱、翼肋和螺旋槳,都採用木質結構,蒙皮則使用亞麻布。木質結構雖然質量輕,加工簡易,成本低廉,但是強度小、剛度低、易燃、易腐蝕、吸溼性強。
  • 民航機史五大名機 世界五大知名民航客機
    二戰中蘇聯是租借法案的受援國,接收了不少美國裝備,但仿製的只有兩個,一個是仿B-29轟炸機的圖-4,另一個就是仿DC-3的裡-2。 二戰期間的飛機至今還在作商業飛行(比如一些非洲叢林國家的中小航空公司)或在空軍服現役(比如南非空軍)的,除了DC-3/C-47,大概找不出第二個了。
  • 中國民航客機穿越北極——開劈出直飛美國東海岸航線
    這趟從芝加哥直飛上海的MU588航班不同尋常,這是中國民航首次穿越北極上空極地航路、首次實現中國與美國東海岸之間的航班不經停直航。這一創舉掀開中國民航史嶄新一頁,也為中國民航客機飛越極地航路積累了寶貴經驗。  極地航路,是指穿越極地區域的飛行。傳統的中美跨太平洋航路是按一定弧度圍繞地球的同緯度飛行,而極地航路則是沿經線的豎直方向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