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 錢春弦)「北京吃不了,天津吃不飽,河北吃不著」,這句順口溜形象地描述了京津冀三地機場的不均衡生態。隨著京津冀民航機場一體化加速落實,這一長期困擾中國民航業界的難題或將得到根治。
12月18日,石家莊正定機場北京西站城市候機樓正式運營,為進出北京的航空旅客提供空鐵聯運。此前一天,京津冀民航協同發展啟動。再往前推兩天,國家發改委同意建設北京新機場的批覆公布,要求在新機場建成前,京津冀機場要協同發展,中國民航局隨即公布了京津冀民航機場一體化管理運行路線圖。
根據中國民航局《關於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意見》,河北機場管理集團公司納入首都機場集團公司,京津冀三地主要機場將統一管理,一體化運營,三地機場可以共同建設和使用異地城市航站樓,互為航班備降場。
「在首都機場容量飽和、天津機場容量富足的情況下,京津機場統籌謀劃,優化存量空間、調整增長方式,這也是民航局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重要舉措。」民航局副局長周來振說。
中國此次對京津冀機場群的定位,超出首都國際機場、天津濱海機場、河北正定機場「三角關係「層面。在對京津冀三大機場做出樞紐機場定位同時,中國民航局對張家口、唐山等河北省境內的支線機場、通用機場網絡也做出規劃,對天津、河北及目前北京南苑低成本航空發展進行部署,一個複合式機場群藍圖已經成形。
中聯航總裁張蘭海說,長期以來,人們圍繞京津冀三個樞紐機場做文章,現在首次涵蓋支線機場、通用機場及航空公司基地布局。著眼低成本航空、通用航空,才稱得上是功能完善的區域機場體系。
根據民航局的新《意見》,北京新機場2019年建成通航,打造大型國際航空樞紐、京津冀區域綜合交通樞紐。目前世界第二大繁忙的樞紐機場北京首都機場,將完善服務首都核心功能的保障能力,提升國際競爭力。天津濱海機場樞紐功能將進一步強化,大力發展航空物流。同時要把石家莊正定機場培育為樞紐機場,積極發展航空快件集散及低成本航空。
正按「雙城記」戰略發展的天津市,目標是發掘北京新機場通航前5年窗口期,為首都機場「騰籠換鳥」,疏解非首都航空運輸功能和航班航線,打造成進出北京第二空中通道。而《意見》更加著眼長遠,對天津機場的航空物流貨運、低成本航空公司等民航最新發展潮進行了明確規劃。
天津市副市長孫文魁表示,天津市已成立加快民航發展領導小組,並在航線航班、空鐵聯運、地面交通網絡、機場通關環境改善、空港物流園區建設方面出臺了一攬子扶持政策。
業內人士認為,解決天津濱海機場「吃不飽」、河北正定機場「吃不著」,長遠出路是以差異化服務創造更多客貨流量,而不僅是盯著首都國際機場「吃不下」的那塊蛋糕。
「如果要將從北京進出的旅客吸引至天津、河北,低廉的機票價格絕對是一大法寶。而要實現票價的大幅下降,必須依靠當地政府的補貼。只有這樣,才能讓航企願意飛、旅客願意坐,進而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和促進就業。」民航專家綦琦指出,與三大國有航企相比,進京難且看重政府補貼的中小航空公司從京津冀機場一體化運營中獲益更大。
飛機在天上飛,但機場群的成敗,取決於地面的可通達性。國家發展改革委提出,「五縱兩橫」綜合交通主幹路網要與北京新機場同步建成。這就是說,2019年新機場建成通航之日要同時通車。照此時間表,空鐵聯運、空路聯運最後「一票通」將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