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空客運量最早有望2024年恢復
新華社/美聯新華社北京8月17日電(記者楊舒怡)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預測說,新冠疫情對航空業的影響將持續多年,全球航空客運量最早要到2024年才有望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共同社16日援引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會長亞歷山大·德朱尼亞克的話報導,該協會預計2020年全球航空旅客人數減少55%。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最新預測比今年早些時候更為悲觀。
-
空港關注:航空客運量最早有望2024年恢復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預測說,新冠疫情對航空業的影響將持續多年,全球航空客運量最早要到2024年才有望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共同社16日援引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會長亞歷山大·德朱尼亞克的話報導,該協會預計2020年全球航空旅客人數減少55%。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最新預測比今年早些時候更為悲觀。
-
航空運輸協會:航空風暴還未結束,航空旅行2024年才能恢復正常
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旅遊行業已經進入了有史以來的最低潮,就在7月28日的時候國際航協發聲,表示全球航空業面臨的風暴目前還沒有結束,航空旅遊2024年才能恢復正常。從這個數字中就能看出疫情對航空運輸業有多大的影響。大多人應該只知道疫情對航空的影響,但絕對沒有想到會影響那麼大,不僅僅是在這一年中,未來的幾年可能都不會太好。
-
全球航空業緩慢復甦(國際視點)
核心閱讀 全球航空業近期繼續緩慢復甦,多國國內客運市場恢復速度明顯快於國際市場,整體貨運業務收入出現逆勢增長。國際航協預計,航空業復甦之路依然漫長,客運量最早要到2024年才能恢復至2019年水平。
-
6月全球航空貨運同比下降20%!航空旅行2024年才能恢復正常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於近日下調了全球航空業的復甦預期,全球航空的客運量要到2024年才能恢復到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的水平。2020年6月全球航空貨運的計費重量同比下降了20%。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於近日下調了全球航空業的復甦預期,稱全球航空的客運量要到2024
-
全球航空業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至少需要四年
目前,中國民航恢復步伐處於全球前列,未來幾個月,中國民航的國內航班量和運輸量有望達到甚至超越2019年的水平。但在各國疫情形勢尚不明朗的背景下,全球航空業的復甦仍較為艱難。疫情影響之下,IATA估計,2020年全球航空公司的經濟損失將達840億美元,預計2020年營收為4190億美元,僅為2019年的一半,而全球航空客運量至少要到2024年之後才能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
國際航協:疫情將導致全球航空業全年損失4190億美元 2024年才能恢復到2019年水平
9月8日上午,《環球時報》記者從2020年服貿會「空中絲綢之路」國際合作峰會上了解到,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的預測,2020年全球航空業將損失4190億美元,而全球的航空公司們損失的利潤也將達到843億美元;另外,全球將有3200個跟航空相關的崗位將被裁掉,到目前為止全球已有23家航空公司倒閉。
-
專訪國際航協駐中國首席代表:疫情下的航空業路在何方
他給出了今年下半年航空市場走勢的預測:2020年,全球航空客運需求(按收入客公裡或RPKs計算)預計下降54.7%。隨著國內航空客運市場的復甦,且由於旅客更傾向於短途旅行,因此RPK的提升將很緩慢。預計全球航空客運量將在2024年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而此前的復甦預期是2023年。
-
全球航空相關產業近4600萬人有失業風險,2024年或能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近日,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航空運輸行動組織」發表報告顯示,到明年年初,全球與航空業相關的共計8800萬個工作崗位中,近4600萬個可能會因為疫情被削減,也就是說,與航空業相關的失業人數將超過全行業就業人數的一半。而業內人士預計,航空相關產業要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可能要到2024年。
-
國際航協再發預警,全球航司「花式自救」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下稱「國際航協」)最新的報告再次下調了2020年的客運量預期,稱隨著北半球夏季旅遊季慘澹收場,復甦比預期要慢,預計2020年全年客運量同比2019年下降66%(此前預計下降63%)。國際航協同時預測,2020年下半年,遭受新冠疫情重創的航空業預計將再消耗770億美元現金,由於新冠疫情令全球旅行幾乎陷入停頓,二季度航空公司已經消耗了510億美元現金。
-
國際航協:超八成航司表示第三季度盈利能力大幅下降
民航資源網2020年11月12日消息: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針對航空公司財務長和航空貨運負責人進行的季度調查結果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絕大多數航空公司財務狀況仍很困難,83%的受訪者表示盈利能力下降,高於7月份的調查結果(78%)。絕大多數受訪者表示行業損失不斷惡化,未來12個月的盈利前景晦暗。
-
中國國內航空業預計將完全恢復
8月27日,美國彭博社和英國BBC新聞發文關注中國航空市場「復活」,表示來自中國的好消息給正遭受大規模裁員和虧損的國際航空業帶來希望。彭博社文章表示,7月中國國內航班客運量數據令人樂觀。中國國航、東方航空和南方航空這三大航空公司共運送了2200萬名國內乘客,較6月份增長了約25%。
-
印度靛藍航空稱最早2022年實現盈利
來源:經濟參考報據外媒報導,印度廉價航空靛藍航空公司(IndiGo)表示,預計最早要到18個月以後才能實現盈利。 據美國CNBC報導,靛藍航空母公司InterGlobe Aviation的執行長(CEO)羅諾喬伊·杜塔近日表示,靛藍航空預計最早要在18個月以後才能實現盈利,目前的重點是保持正現金流。目前,靛藍航空的載客水平僅有32%。
-
9月訪港旅客同比跌99.7% 國泰年內客運力難達疫情前10%
儘管9月國泰航空恢復了菲律賓宿霧以及澳大利亞珀斯的航班,但9月的載客人次平均每日只有1568人,客運運力僅達到正常水平的9%,較8月份的8%微增。林紹波預期,2020年年底前僅會營運疫情前10%的客運運力,整體2021年的客運運力仍會低於正常水平的50%。
-
運營13年的澳大利亞廉價航空虎航正式關閉
年的澳大利亞廉價航空虎航(Tigerair Australia)於9月10日正式關閉。澳大利亞虎航的積分將轉換為「未來飛行」積分,該積分可用於預訂維珍澳大利亞航空運營的航班。虎航於2007年開始在澳大利亞國內航空市場提供服務,基地位於墨爾本,是維珍澳大利亞航空的子公司,也是澳洲航空子公司捷星航空的競爭對手。今年8月,維珍澳大利亞航空宣布計劃裁員3000人,並表示受旅客需求下降影響,公司將終止虎航的運營。
-
全球航空客運市場復甦進度低於預期
日前,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發布最新一期航空客運市場業績報告顯示,受疫情期間國際旅行封鎖措施影響,全球航空客運市場恢復進度低於預期,按收入客公裡(RPKs)衡量的全球航空客運量要到2024年才能恢復到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前的水平,這比之前的預測晚一年。
-
運營13年的澳大利亞廉價航空虎航正式關閉,積分將轉換為「未來飛行」積分
運營13年的澳大利亞廉價航空虎航(Tigerair Australia)於9月10日正式關閉。澳大利亞虎航的積分將轉換為「未來飛行」積分,該積分可用於預訂維珍澳大利亞航空運營的航班。虎航於2007年開始在澳大利亞國內航空市場提供服務,基地位於墨爾本,是維珍澳大利亞航空的子公司,也是澳洲航空子公司捷星航空的競爭對手。今年8月,維珍澳大利亞航空宣布計劃裁員3000人,並表示受旅客需求下降影響,公司將終止虎航的運營。
-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新冠肺炎大流行給航空業帶來毀滅性打擊 預計淨虧損1185億美元
當地時間24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對2020年和2021年全球航空運輸業的業績進行修訂。國際航協預測行業嚴重虧損將持續到2021年。根據航協的最新數據,預計2020年淨虧損1185億美元,超過6月份預測結果,預計2021年淨虧損為387億美元。國際航協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危機在2020年對航空業生存發起了挑戰。
-
疫情之下,民航單日客運量重回百萬,中美各用多少天
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發聲表示,10月18日共安檢了103萬人,達到了3月16日以來的最高水平。 那麼在疫情之下,民航單日客運量重回百萬,中美各自用了多少天呢? 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疫情爆發之後,自1月23日起,中國航旅運輸量和航班量急速下降。 2月13日,單日客運量僅為13.29萬人次,單日飛行班次降至3931班,僅為正常時期的7.5%、23%。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向好,自2月下旬起,民航運輸逐步恢復。
-
國際航協:旅客行程前病毒檢測措施應全球通用
中國民航網訊:9月24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呼籲讓所有國際旅客在行程前接受快速準確、經濟易用、規模化與系統化的新冠肺炎病毒檢測,作為隔離措施的替代方案,重啟全球航空連通。國際航協將通過國際民航組織(ICAO)和當地衛生組織迅速實施這一解決方案。國際航空旅行比2019年下降了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