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丨9月!中國國內航空業預計將完全恢復

2020-09-05 中國一帶一路網

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控制,中國航空業迎來快速復甦。8月27日,美國彭博社和英國BBC新聞發文關注中國航空市場「復活」,表示來自中國的好消息給正遭受大規模裁員和虧損的國際航空業帶來希望。

彭博社文章表示,7月中國國內航班客運量數據令人樂觀。中國國航、東方航空和南方航空這三大航空公司共運送了2200萬名國內乘客,較6月份增長了約25%。

BBC文章則預測,中國境內航班將於下月「完全恢復」。西班牙旅遊分析公司ForwardKeys的數據顯示,8月中國國內機場的入境旅客數量達到2019年水平的86%。考慮到中國國內疫情得到控制、航空公司促銷等一系列因素,該公司預測,中國國內航班將在9月初完全恢復。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刻,因為這是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首次出現全球主要航空市場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ForwardKeys公司副總裁Olivier Ponti說。

專注於航空公司數據服務的OAG Aviation Worldwide表示,本周,中國的預定運力達到了1560萬座位,僅比1月底疫情暴發時下降約8%。相比之下,美國的客運量為1180萬座位,較1月下降43.1%。據行業分析,與2019年8月相比,中國國內本月的客運量可能會增加,考慮到疫情的打擊力度,這是一個「驚人的轉變」。

彭博社文章稱,中國是今年唯一有望實現經濟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在中國政府放鬆了跨省組團遊等限制後,商業重新開放,人們重新開始旅行。據攜程數據,一些地方的遊客較上季度增長近三倍。BBC文章還表示,在新的免稅政策的刺激下,前往海南度假勝地三亞的旅遊出現了強勁復甦。

《國際航空》雜誌(FlightGlobal)記者表示:「中國的優勢在於擁有巨大的國內腹地,以及強大的國內旅遊市場,這可以幫助中國航空公司減輕任何不利影響。」此外,客流量增加、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反彈以及油價下跌,也都有助於中國航空公司跑贏國際航線較多的亞洲同行。

在航空業前景黯淡的背景下,中國國內航空旅行的復甦是一個積極的進展。本周早些時候,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表示,在政府為航空公司提供的疫情期間工資支持計劃結束後,10月將裁員1.9萬人。其他航空公司也表示,將進行類似的大規模裁員計劃,由於航空旅行的需求嚴重滑坡,預計今年航空旅行業將損失超840億美元。

全球行業組織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表示,要到2024年,全球旅客數量才能恢復到疫情前水平,這比此前預計的時間晚了一年。

來源/中國一帶一路網 編譯/劉婷

責編/李怡然 審校/陳曉宇 監製/李雨思

投稿/糾錯:news@yidaiyilu.gov.cn

加入我們:hr@yidaiyilu.gov.cn

相關焦點

  • 世界航空業的希望!中國航班將於下個月「完全恢復」
    根據一家全球旅行數據公司的數據,到下個月初,中國境內的航班應會完全恢復。自從2月冠狀病毒使大多數飛機停飛以來,目前中國的疫情趨好,航空旅行一直在逐步增加。隨著控制措施的有效實施,病毒病例得到了完全的控制,更多的航班被恢復使用,現在的預訂量已恢復到98%,其中大部分用於8月中下旬的旅行。
  • 外媒:對於中國航空業的恢復勢頭 其他航司只能羨慕
    民航資源網2020年10月10日消息:據新加坡《海峽時報》報導,在全球其他航空業受到冠狀病毒大流行的影響之際,中國卻逆勢而上,迅速復甦,航空客運量接近去年。在剛剛結束的國慶假期期間,中國民航共計運輸旅客1326萬人次,日均旅客運輸量恢復至2019年國慶假期的91.07%而放眼全球,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周二警告稱,航司需要更多的政府支持才能度過危機。
  • 中國境內航班可能下月將全面恢復
    根據一家全球旅遊數據公司的數據,中國境內的航班應該會在下月初完全恢復。根據數據,本月中國機場的國內航班人數達到2019年水平的86%。其預測對於正在遭受大規模裁員和虧損的航空業來說是一線希望。病毒促使航空公司迎來有史以來 &34;的一年到2月中旬,由於中國採取了控制病毒傳播的措施,中國境內的大部分航班被取消。
  • 9月第1周,國內航空市場將恢復至19年水平,開學功不可沒
    全球領先的旅行數據公司Forward Keys最新預測數據顯示:到下周,我國國內航空市場將完全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如果預測準確,國內市場將是世界上第一個恢復到疫情最初水平的市場。之後,國內航空公司一直在逐步提高其服務水平,並逐步提高其航班計劃數。現在,旅行數據公司Forward Keys預測,到9月份的第一周,國內旅行水平將完全達到2019年的水平。他們的報告顯示,上周,我國機場的國內旅客出行量為2019年水平的86%,而預訂量達到了去年需求的98%。
  • Eurocontrol:航空業軸心正在東移 中國國內航班量已恢復至疫情前 歐洲復甦或需9年
    民航資源網2020年11月6日消息:歐洲航空安全組織Eurocontrol一份最新報告顯示,歐洲航空業的復甦可能要到2029年才能實現。報告顯示,歐洲地區今年3月至10月的航班數量比2019年同期減少了65%。
  • 全球航空業緩慢復甦(國際視點)
    核心閱讀 全球航空業近期繼續緩慢復甦,多國國內客運市場恢復速度明顯快於國際市場,整體貨運業務收入出現逆勢增長。國際航協預計,航空業復甦之路依然漫長,客運量最早要到2024年才能恢復至2019年水平。
  • 中國民航已恢復90%!越南航空則面臨273億損失,計劃月內對華復航
    越通社9月8日消息,越南交通運輸部近日在一份文件中指出,將於9月15日恢復運營飛往中國、日本和韓國的航線對此,據外媒7月21日報導,越南財政部副部長武氏梅指出,旅客的減少,使越南航空業遭受了重大損失——數據顯示,由於出入境限制政策等因素的影響,疫情將使今年越南航空僅運送約1450萬次旅客,同比下降36.8%,中轉旅客下降56.9%。
  • 全球航空業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至少需要四年
    目前,中國民航恢復步伐處於全球前列,未來幾個月,中國民航的國內航班量和運輸量有望達到甚至超越2019年的水平。但在各國疫情形勢尚不明朗的背景下,全球航空業的復甦仍較為艱難。疫情影響之下,IATA估計,2020年全球航空公司的經濟損失將達840億美元,預計2020年營收為4190億美元,僅為2019年的一半,而全球航空客運量至少要到2024年之後才能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 TD晚報丨東航9月國內載運人次實現同比增長;泰國希望明年1月前與中國達成「旅行泡泡」
    東航9月客座率為76.88%,同比下降2.98個百分點。海航:9月載運旅客人次為390.64萬人次,同比下降44.18%;其中國內、國際航線的載運人次同比下降分別為40.17%、97.79%。海航9月客座率為81.12%,同比下降1.62%。
  • 英媒:中國國內航空市場下月將「完全恢復」
    英國廣播公司8月27日文章,原題為:中國國內航空旅行下月「完全恢復」。根據全球旅遊數據公司ForwardKeys的數據,中國國內航空市場應該會在下月初完全恢復。ForwardKeys的數據顯示,本月中國國內機場的客流達到2019年同期的86%。隨著新增病例的減少,更多航班恢復運行,目前機票預訂量已恢復到98%,其中大部分是8月中下旬的旅行。
  • 外媒:波音公司預測疫情對航空業衝擊將達10年
    新華社北京10月10日新媒體專電 據埃菲社紐約10月6日報導,波音公司10月6日預計,新冠肺炎疫情將影響其今後10年的銷售,商用飛機的需求量將比一年前的預測值下降11%。這一美國航空巨頭預計,未來10年對商用飛機的需求為18350架,比2019年的預測值低11%,總價值為2.9萬億美元。
  • 疫情下的全球航空業: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而全球國際航班在今年最多只能恢復50%,在此假設的基礎上,預計全球航空業今年將會下降48%,預計當年的損失將達到3140億美元。資料來源:IATA在中國方面,自從2月中下旬疫情防控逐漸穩固之後,中國的境內航班數量開始緩慢的恢復。到4月已經恢復到了正常約40%的水平,樂觀預計的話到下半年國內航班可以恢復到80%或者更高的水平。
  • 全球航空業展開「花式自救」
    9月15日,中國民航局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全行業的8月運行數據:8月全行業完成運輸總周轉量75.4億噸公裡,恢復至去年同期的65.4%,共完成旅客運輸量4553.9萬人次,接近去年同期的3/4。其中,國內航空客運市場加快恢復,本月共完成4535.1萬人次,已恢復至去年同期八成以上。
  • 旅遊業巨虧3000億美元,重創之下航空業何時才能復甦?
    因此,航空業在疫情期間成為美國政府的重點「幫扶對象」。包括美國航空公司在內的多家航空公司3月獲得總額250億美元的聯邦政府援助,用以支付員工薪酬,避免員工在疫情期間遭解僱,但這一救助預計將於9月到期。與全年收入損失相比,聯邦政府的援助其實只是杯水車薪,各大航空公司只能靠自己度過難關。
  • 澳洲航空血虧近100億 2020民用航空業發展現狀
    據此前消息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澳洲航空曾在6月表示將削減6000個工作崗位,公司運營的747型客機也提前退役。目前,該公司絕大部分國際航班處於停運狀態,國內航班的運力僅約相當於疫情之前的20%。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在6月初預測,2020年全球航空業將虧損843億美元,航空企業已經成為破產法院的「常客」。3月5日,主要經營英國國內支線的Flybe公司成為受疫情影響第一家倒閉的航空公司;4月5日,美國阿拉斯加州最大航空公司正式申請破產保護……據不完全統計,全球已有17家航空公司倒閉。
  • 全球運力僅恢復至全年同期50%,拉美航空業成「重災區」
    從地區看,得益於中國內地的航班量增加,亞洲地區運力的恢復可謂是8月的唯一亮點目前亞洲地區的運力水平已經從今年4月的最低值(-53.9%)恢復至去年同期近七成的水平。無論如何,這次疫情很可能將深刻改變拉美的民航競爭版圖。
  • 航空業復甦之路漫長艱難
    中國航空報訊:全球航空業正在與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作鬥爭。儘管還有部分國家情況仍不容樂觀,但航空業正積極採取措施恢復業務,由於疫情的深遠影響,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航空運輸量才能回到疫情前的水平。經濟景氣時期,航空公司有足夠的財力來應對一些表現欠佳的市場。
  • 國際航協:疫情將導致全球航空業全年損失4190億美元 2024年才能恢復到2019年水平
    9月8日上午,《環球時報》記者從2020年服貿會「空中絲綢之路」國際合作峰會上了解到,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的預測,2020年全球航空業將損失4190億美元,而全球的航空公司們損失的利潤也將達到843億美元;另外,全球將有3200個跟航空相關的崗位將被裁掉,到目前為止全球已有23家航空公司倒閉。
  • 全球運力僅恢復至全年同期50% 拉美航空業成「重災區」
    8月,全球民航定期航班的計劃座位數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7%。雖然從數據看已經比5月的最低值(-69.1%)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復,但復甦態勢乏力,L型的復甦趨勢已經從7月(-52.2%)起初步顯現。從地區看,得益於中國內地的航班量增加,亞洲地區運力的恢復可謂是8月的唯一亮點。目前亞洲地區的運力水平已經從今年4月的最低值(-53.9%)恢復至去年同期近七成的水平。拉丁美洲與西太平洋地區(澳大利亞、紐西蘭)最不理想,兩者8月整體運力均僅為去年同期四成左右。
  • 「硬著陸」後,全球航空業何時「啟航」?
    中新社北京10月8日電 (劉亮)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之下,全球航空業損失慘重,多家全球知名航空公司營收大幅縮水,降薪潮、裁員潮正暗流湧動。在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硬著陸」之後,業界估計,全球航空業至少需要四年以上時間才能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疫情對全球航空業造成了歷史罕見的嚴峻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