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對於中國航空業的恢復勢頭 其他航司只能羨慕

2020-10-11 民航資源網

民航資源網2020年10月10日消息:據新加坡《海峽時報》報導,在全球其他航空業受到冠狀病毒大流行的影響之際,中國卻逆勢而上,迅速復甦,航空客運量接近去年。在剛剛結束的國慶假期期間,中國民航共計運輸旅客1326萬人次,日均旅客運輸量恢復至2019年國慶假期的91.07%

而放眼全球,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周二警告稱,航司需要更多的政府支持才能度過危機。對於目前中國航空業的恢復勢頭,其他航空公司只能表示羨慕。

IATA首席經濟學家Brian Pearce表示,由於中國龐大的國內市場以及航班的逐步恢復,目前中國狀況要好得多。他在例行媒體吹風會上表示:「對於中國航司來說,(國內市場)構成了他們收入的主要部分,所以他們的狀況要好得多。」

航空數據公司OAG本周稱:「作為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場之一,中國的運力接近1月份的水平,這反映出中國航空業重心轉向國內服務的重大結構性變化。」

獨立航空分析師Saj Ahmad表示,考慮到全球航空業的低迷,中國今年可能會成為表現最好的市場。

相關焦點

  • 全球43家航司破產倒閉 航空業與旅遊業未來怎麼辦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燁捷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迄今仍未有效恢復的行業,當屬航空和旅遊業。據旅遊數據公司Cirium統計,自今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已有43家商業航司申請破產或倒閉,範圍覆蓋全球各大洲。更多的航司仍在困境中苦苦掙扎,試圖通過節省開支,縮減經營來維持運營。
  • 航空業大災年
    不過,成本控制的再好的航司,在疫情中也只能是虧損的比別人少一點而已。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預測,2020年全球航空業將失去超過4190億美元的收入,產生843億美元的虧損。以這個數據計算,全球航空公司不管飛不飛,每天都要燒掉2.3億美元。
  • 全球運力僅恢復至全年同期50%,拉美航空業成「重災區」
    從地區看,得益於中國內地的航班量增加,亞洲地區運力的恢復可謂是8月的唯一亮點目前亞洲地區的運力水平已經從今年4月的最低值(-53.9%)恢復至去年同期近七成的水平。,而且對本土航空業更是災難性的打擊。面對這筆迄今為止航空業最大規模的併購項目,資產巨額減值縮水在所難免。
  • 中國航司,如何做到靠譜且屹立不倒?
    今年的航空業受新冠疫情影響,國際旅行業務嚴重受限,航空業遭遇著史無前例的衝擊。停航、裁員、虧損、破產、倒閉,似乎成了航空業今年的高頻詞彙。但是有一件事情,應該是國內外人都很好奇的:中國航司怎麼沒事兒?中國是第一個媒體報導的受到疫情影響的國家,講道理,中國民航業應該是第一個被嚴重衝擊的,那為什麼到目前為止,中國的航司,一點事兒都沒有呢?
  • 全球運力僅恢復至全年同期50% 拉美航空業成「重災區」
    雖然從數據看已經比5月的最低值(-69.1%)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復,但復甦態勢乏力,L型的復甦趨勢已經從7月(-52.2%)起初步顯現。從地區看,得益於中國內地的航班量增加,亞洲地區運力的恢復可謂是8月的唯一亮點。目前亞洲地區的運力水平已經從今年4月的最低值(-53.9%)恢復至去年同期近七成的水平。
  • 境外航司紛紛倒閉,中國航司為何依然堅挺?
    黑天鵝、灰犀牛過境之後,全球航司一片狼籍,但值得稱奇的是,在這一輪輪航司倒閉浪潮中,中國航司堪稱一股清流,不僅無一破產倒閉,反而在暑期的諸多航線班班爆滿,同是航司,卻呈現出一副截然不同的狀態。背後的原因,不僅僅是疫情因素這麼簡單。
  • 外媒丨9月!中國國內航空業預計將完全恢復
    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控制,中國航空業8月27日,美國彭博社和英國BBC新聞發文關注中國航空市場「復活」,表示來自中國的好消息給正遭受大規模裁員和虧損的國際航空業帶來希望。彭博社文章表示,7月中國國內航班客運量數據令人樂觀。中國國航、東方航空和南方航空這三大航空公司共運送了2200萬名國內乘客,較6月份增長了約25%。
  • 美媒:中國為全球航空業的暫時性復甦發揮著重大作用
    根據相關航班始發地遠端核酸檢測工作情況,自9月3日起,將先行恢復以下8個輸入病例較少國家至北京的9個航班。綜合評估疫情輸入風險、綜合保障能力、航線航班安排和旅客需求等因素,統籌安排其他經第一入境點分流的北京國際客運航班恢復直航。中國為提振航空業發揮大作用隨著國內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國內客運航班相對平穩有序運行。
  • 中國航司,要「先飛一步」了
    【文/觀察者網 鞠峰】受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影響,全球航空業「損失慘重」。然而隨著中國控制住疫情,國內旅遊逐漸放開,中國的航司們可能要「先飛一步」了。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19日報導,中國雖然是第一個受疫情打擊的國家,但最近幾個月內放鬆了國內旅遊的限制,國內航司也隨之受益。 「目前,中國遊客們更加青睞短途的休閒遊,主要的出行工具是汽車或火車。
  • 4家航司破產、國際客運下降84%,美國民航業疫情報告觀察
    基於安全和遠程辦公技術的運用,商務客運的恢復較之其他業務仍十分困難,而且受影響的周期可能更長。就在兩日前,遠程辦公軟體Zoom的市值已經超過了聯邦快運已經美國所有的六大航司。同時,財務的惡化也加劇了借債成本,各航司中,除了西南航空還維持較好的財務水平,其他各航司的債務評級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調。
  • 數據:中國航司正在引領經濟復甦嗎?
    報導截圖民航資源網2020年9月4日消息:據Aerotime報導,當2020年1月中國爆發第一次新冠肺炎疫情時,全世界都天真地視而不見。兩個月後,疫情演變為全球大流行。疫情對航空業衝擊明顯,中國的航空公司首當其衝。但同時中國航司也是最早在2020年3月出現復甦跡象的國家,當時世界其他地區正經歷最嚴格的旅行限制。中國航空業的復甦來得比較突然。繼2月份陷入最低點後,隨著旅行限制逐步放開,3月中國航空業開始回溫。儘管人們普遍感覺歐洲和亞洲正在逐步重新開放和復甦,但遠不及中國。歐洲和亞洲航空業4月份觸及的低點幾乎一直延續到6月份。
  • Eurocontrol:航空業軸心正在東移 中國國內航班量已恢復至疫情前 歐洲復甦或需9年
    對應這三種情況,Eurocontrol預測歐洲航空業分別會在2024、2026、2029年恢復到疫情前水平。然而目前只有大約12000個航班,整個歐洲航空業都崩潰了。在最好的情況下,歐洲航空業將在2024年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但在最壞的情況下,可能需要到2029年。」「在過去,比如在全球金融危機中,歐洲航空業花了8年時間才從危機中恢復過來。」
  • 美國航司四巨頭上半年虧損148億美元
    中國民航大學臨空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曹允春8月28日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指出,不同於「9·11」和金融危機,疫情對航空業的影響是全面的,廣泛而深遠。截止記者發稿前,我國四大航空公司也發布了今年中期報告,四家航司上半年共虧損超過365億元。
  • 疫情衝擊 美國航司擬關閉國內航班 阿聯三大航司全線停航
    鑑於旅行限制的嚴峻性和預期的全球經濟衰退,航空業客運收入預計暴跌2520億美元,同比2019年下降44%。  疫情黑天鵝給全球航空業蒙上了一層陰影,受到衝擊的不僅僅是大幅削減航線的航空公司,與航司息息相關的飛機製造業也難以獨善其身。
  • 美媒:中國國內航空市場復甦強勁 三大航將領跑亞洲航司
    圖:彭博社報導截圖民航資源網2020年8月27日消息:據彭博社27日報導,中國三大航將於本周晚些時候公布第二季度數據,這可能會給缺乏好消息的全球航空業帶來一些亟需的鼓勵。,中國三大航的航空旅行業務正在復甦。
  • 疫情下的全球航空業: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而全球國際航班在今年最多只能恢復50%,在此假設的基礎上,預計全球航空業今年將會下降48%,預計當年的損失將達到3140億美元。資料來源:麥肯錫可以看到,新冠病毒對美國航空業的影響是遠超過08年金融危機和911事件的。但是美國人和我們的防疫措施不同,因此他們對於在疫情期間的國內航班的管制力度實際上並沒有中國那麼大。
  • 10月起奧地利、瑞典將與我國恢復直航。日本兩大航司直航增加
    對於滯留國外的同胞而言,今年最希望看到的應該就是自己所在的國家跟我國復航的消息。國際航空業經過了接近半年的低迷之後,終於在暑期恢復了部分生機。目前不少國家已經成功跟我國實現了直航。本月底,奧地利和瑞典也宣布跟我國恢復直航航線,而日本兩大航空業巨頭也宣布將增加航線,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彭博:中國為提振全球航空業發揮了重要作用
    彭博社報導截圖據彭博社報導,從空客飛機的使用情況來看,全球航空市場出現了暫時性的復甦,而這一復甦有賴於中國。同時,隨著航司為適應需求不足而進行調整,寬體飛機仍將面臨挑戰。據空客8月24日發給運營商和維修公司的一份簡報顯示,在全球的10404架空客飛機中,近三分之二的飛機在過去五天至少執飛過一次航班。目前,中國旅遊業出現反彈,而世界其他地區則陷入困境。儘管全球經濟的其他領域正在好轉,但航空業仍深陷低迷,難以擺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