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爾街日報》文章說中國經濟復甦範圍正在擴大
新華社紐約12月1日電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日前刊文指出,衡量中國製造業和非製造業活動的指標分別攀升至3年和8年來最高水平,表明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復甦範圍正在擴大。新華社記者丁汀攝 中國有關機構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2.1%,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連續9個月位於臨界點以上;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6.4%,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 文章指出,自今年第二季度以來,工業部門一直引領中國經濟復甦。
-
美媒:中國國內航空市場復甦強勁 三大航將領跑亞洲航司
,中國三大航的航空旅行業務正在復甦。中國航司7月份的客運量數據轉好,隨著中國國內旅行的恢復,三大航的乘客數量較6月份增長了約25%。上個月,這三家航司共運送了2200萬名國內乘客,是國泰航空運送乘客總數的500多倍。
-
多項經濟指標數據回暖 夜間燈光透露經濟復甦跡象
□ 儘管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社會運行帶來了擾動,但隨著復工復產推進,工業製造、交通物流等行業復工復產加快,經濟運行正加速向正常水平回歸。□ 在夯實經濟發展基礎中,要注重消費市場的復甦,努力擴大國內消費需求,通過刺激消費來拉動經濟復甦。
-
馬德裡引領經濟復甦 創造全西1/3就業機會
【歐洲時報實習記者陳繼哲編譯報導】有數據表明,在後疫情時代,馬德裡正在引領全西的經濟復甦。馬德裡自治區已經連續第二個月創造了全西班牙三分之一的就業機會。此外,馬德裡的GDP第三季度增長了25.5%,而西班牙的平均水平是16.7%。
-
從波音「折翼」,看旅遊業回暖如何讓全球經濟復甦
根據中國船舶工業協會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造船行業1-5月新接訂單量較去年同期下降了約6%,韓國和日本同期接單量分別下降了50%和85%。在運輸業持續萎縮的影響下,全球貿易正在凋零。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預計,今年的全球貿易將萎縮13%-32%。
-
中國航司,如何做到靠譜且屹立不倒?
但是有一件事情,應該是國內外人都很好奇的:中國航司怎麼沒事兒?中國是第一個媒體報導的受到疫情影響的國家,講道理,中國民航業應該是第一個被嚴重衝擊的,那為什麼到目前為止,中國的航司,一點事兒都沒有呢?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務必推動企業便利獲得貸款,推動利率持續下行。」這也充分說明,政府在通過堅持穩定的貨幣政策,疏通貨幣傳導機制,為穩企業、保就業和穩實體經濟提供有力支持。中國航司其實也面臨著巨大的虧損。
-
國際機構看好中國經濟 為世界經濟復甦增添新動能
大部分國際機構與國際媒體也認為,中國經濟企穩回升,將為世界經濟復甦增添新動能。中國是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經濟學人》雜誌評論說,中國在2021年的增長將達到8%,這不會讓人感到驚訝,一些經濟學家還認為這個數據可能會超過9%。《財富》雜誌舉例說:「當迪士尼表示將在美國解僱3.2萬名員工時,香港或上海迪士尼樂園並沒有任何解僱員工的消息。」這印證了西方世界為危機做準備的時候,中國經濟正在加速發展。
-
4家航司破產、國際客運下降84%,美國民航業疫情報告觀察
-3.8%,主要經濟體中,可能只有中國能夠實現經濟正增長。全服務性質的航司甚至可能需要重新思考其經營模式。這也解釋了部分原因,為何從全球看來,低成本航司復甦要快於全服務航司。低成本航司往往對商務客源的依賴較小。
-
全球43家航司破產倒閉 航空業與旅遊業未來怎麼辦
據旅遊數據公司Cirium統計,自今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已有43家商業航司申請破產或倒閉,範圍覆蓋全球各大洲。更多的航司仍在困境中苦苦掙扎,試圖通過節省開支,縮減經營來維持運營。日前,在文旅部主辦的中國-亞非旅遊航空論壇上,各路專家齊聚上海,為航空和旅遊業的未來出謀劃策。中國是目前全球航空、旅遊業恢復最快的國家。「中國經驗」在論壇上受到各國專家的廣泛關注。
-
高頻數據走高 「劇透」經濟復甦熱度
11月份以來,鋼鐵、水泥等諸多工業品價格上漲,主要行業開工率創近年來新高,汽車消費持續火爆,居民出遊出行活躍……種種高頻監測數據都表明:國內生產活動加快,需求日趨回暖,經濟恢復加速。 近期工業生產穩步恢復態勢不改。
-
彭博:中國為提振全球航空業發揮了重要作用
彭博社報導截圖據彭博社報導,從空客飛機的使用情況來看,全球航空市場出現了暫時性的復甦,而這一復甦有賴於中國。同時,隨著航司為適應需求不足而進行調整,寬體飛機仍將面臨挑戰。據空客8月24日發給運營商和維修公司的一份簡報顯示,在全球的10404架空客飛機中,近三分之二的飛機在過去五天至少執飛過一次航班。目前,中國旅遊業出現反彈,而世界其他地區則陷入困境。儘管全球經濟的其他領域正在好轉,但航空業仍深陷低迷,難以擺脫。
-
塗瑞和:後疫情時代應推動綠色復甦 中國成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引領者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獨家丨專訪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塗瑞和:後疫情時代應推動「綠色復甦」 中國成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引領者」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近日發布的2020年度《排放差距報告》指出,儘管新冠病毒大流行導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出現短暫下降,但世界仍朝著截至本世紀末升溫超過3°C的方向發展,遠遠超出了《巴黎協定》所規定的「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
-
美國航司四巨頭上半年虧損148億美元
中國民航大學臨空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曹允春8月28日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指出,不同於「9·11」和金融危機,疫情對航空業的影響是全面的,廣泛而深遠。截止記者發稿前,我國四大航空公司也發布了今年中期報告,四家航司上半年共虧損超過365億元。
-
Eurocontrol:航空業軸心正在東移 中國國內航班量已恢復至疫情前 歐洲復甦或需9年
民航資源網2020年11月6日消息:歐洲航空安全組織Eurocontrol一份最新報告顯示,歐洲航空業的復甦可能要到2029年才能實現。報告顯示,歐洲地區今年3月至10月的航班數量比2019年同期減少了65%。
-
《經濟學人》刊文:世界經濟復甦極不均衡
英國《經濟學人》周刊網站近日刊文稱,分析人士預計,第三季度全球GDP將增長至少7%,但世界距離恢復正常仍有很長的路要走,而行業和國家之間經濟復甦極不平衡。中國將是2020唯一實現增長的大型經濟體。 這篇名為《世界經濟正在復甦嗎?》
-
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凝聚地區合力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信心
未來,APEC地區加快開放合作,將為推動全球經濟復甦提供信心。儘管疫情導致全球經濟衰退,但得益於良好的防控措施和國際合作,APEC地區已經實現了率先復甦。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公布的數據顯示,三季度,APEC地區各經濟體貿易降幅普遍收窄,中國、越南等國經濟增長逐步加快乃至實現正增長。
-
美媒:中國為全球航空業的暫時性復甦發揮著重大作用
中國為提振航空業發揮大作用隨著國內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國內客運航班相對平穩有序運行。各大航司也相繼推出了各種花式「隨心飛」促銷模式,以重新振興旅客出行的信心與欲望。據彭博社報導:中國航司7月份的客運量數據轉好,隨著中國國內旅行的恢復,三大航的乘客數量較6月份增長了約25%。上個月,這三家航司(國航、東航、南航)共運送了2200萬名國內乘客,是國泰航空運送乘客總數的500多倍。OAG表示,中國本周計劃運力達到了1560萬個座位,僅比1月底疫情爆發前下降了約8%。
-
TD銳評 | 國內航空市場逐步復甦,「隨心飛」們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環球旅訊】國內民航業正在穩步復甦中,航司們還在加碼推出「隨心飛」。民航局數據顯示,今年8月共完成4535.1萬人次的客運量,已恢復至去年同期八成以上,超過1月份成為今年以來月度國內旅客運輸規模的最高值。而根據各大航司發布的8月運營數據,三大航平均客座率均恢復到七成以上。
-
城市擁堵指數恢復折射經濟復甦速度
城市擁堵指數恢復折射經濟復甦速度王桂霞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等機構發布《2020年Q1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顯示,全國交通持續復甦,近七成的城市擁堵已經基本恢復,達到去年同期
-
航空業復甦之路漫長艱難
中國航空報訊:全球航空業正在與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作鬥爭。儘管還有部分國家情況仍不容樂觀,但航空業正積極採取措施恢復業務,由於疫情的深遠影響,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航空運輸量才能回到疫情前的水平。經濟景氣時期,航空公司有足夠的財力來應對一些表現欠佳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