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裡引領經濟復甦 創造全西1/3就業機會

2020-12-06 歐洲時報官方

【歐洲時報實習記者陳繼哲編譯報導】有數據表明,在後疫情時代,馬德裡正在引領全西的經濟復甦。馬德裡自治區已經連續第二個月創造了全西班牙三分之一的就業機會。此外,馬德裡的GDP第三季度增長了25.5%,而西班牙的平均水平是16.7%。在另一方面,在西班牙成立的新公司,每四家就有一家在馬德裡。

《經濟學人報》報導,根據勞動和社會經濟部的報告,馬德裡十月份投保社保的人員增加了36208名,新失業者增加了5997名。該地區連續第二個月創造了西班牙三分之一的就業機會。馬德裡當局表示,在這一問題上不會退讓,將繼續部署援助以加強勞動力市場。

馬德裡自治區GDP第三季度環比增長25.5%,超過了西班牙的平均水平16.7%。根據馬德裡的數據,與去年同期相比,該地區的GDP下降了8.1%,這是由於疫情危機,致使第二季度的GDP下降了26.4%。

另一方面,馬德裡自治區在9月新創建了1586家商業公司,比上年同月增長21.9%。在西班牙,公司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4%。

馬德裡是九月份新增公司數量最多的地區,佔西班牙總數的24%,集中了認購資本的25.9%。馬德裡公司9月份認購的資金是西班牙最高的,達到了5790萬歐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6.6%。

相關焦點

  • 拜登宣布內閣成員經濟與就業團隊
    國家)在現代歷史上最不公平的經濟和就業危機中重新站穩腳跟,並建立一個可以真正服務每一個美國人的經濟。 我期待與他、她們,以及所有經濟團隊成員一起工作,來幫助創造數百萬個高薪、有工會的工作,並建立一個更加強大而且對勞動者更公平的經濟。」
  • 去年增員超4萬,京東引領新經濟充當就業壓力「減壓閥」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不僅有微觀的民生效應,更事關宏觀的經濟社會穩定。所以連著「保民生」議題的穩就業,是「六穩」之首,也是穩增長的重要目的。而在就業機會挖潛上,新經濟顯然大有可為。除了業績外,財報中涉就業的數據也很「亮眼」:2019年京東新增員工超4萬人,創歷史新高,也遠超2019年年初計劃增加的1.5萬個崗位,還為社會間接創造了超過1500萬個就業機會。
  • 多家機構預測2021年世界經濟走向復甦
    新華社北京1月6日電 世界銀行5日發布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說,由於新冠疫情持續蔓延,2021年上半年世界經濟仍將處於低迷狀態,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將增長4%,中國經濟將增長7.9%。其他多家金融機構近期也陸續發布經濟展望報告,對2021年世界經濟走勢作出預測。
  • 《華爾街日報》文章說中國經濟復甦範圍正在擴大
    新華社紐約12月1日電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日前刊文指出,衡量中國製造業和非製造業活動的指標分別攀升至3年和8年來最高水平,表明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復甦範圍正在擴大。文章指出,自今年第二季度以來,工業部門一直引領中國經濟復甦。11月製造業數據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及新出口訂單指數等分項指數均表現強勁。隨著新冠疫情在中國境內得到有效控制,目前中國民眾生活正逐步恢復正常,這有助於中國經濟的另一個主要部門--服務業迎頭趕上。
  • 後疫情時代的全球經濟復甦
    這是經濟所無法承受的,就業和財政也會面臨巨大的壓力。  疫苗,是全球經濟恢復正常的定海神針。  根據WHO數據,目前世界上大約有260餘款疫苗進入測試階段,資金投入至少67億美元。  疫情,是unknown unknown(不可控的不確定性),經濟衰退,是known unknown(可控的不確定性)。明年春夏之交可能是這場經濟衰退的一個轉折點,全球經濟不可控的不確定性逐漸向可控的不確定性轉移。儘管經濟活動還會有許多障礙和掣肘,經濟開始變得可量化,就業市場變得可量化,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也比較容易把控。
  • 李奇霖:房地產是決定經濟復甦強度的最關鍵因素
    只要疫情繼續深度影響消費、生產和就業,那麼金融市場對美聯儲繼續保持寬鬆甚至進一步寬鬆、財政繼續加大刺激力度就會抱有期待。而只要美聯儲願意繼續大規模放水,財政繼續出臺刺激政策,那麼投資者就會一直對經濟復甦抱有期待。
  • 塗瑞和:後疫情時代應推動綠色復甦 中國成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引領者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獨家丨專訪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塗瑞和:後疫情時代應推動「綠色復甦」 中國成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引領者」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近日發布的2020年度《排放差距報告》指出,儘管新冠病毒大流行導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出現短暫下降,但世界仍朝著截至本世紀末升溫超過3°C的方向發展,遠遠超出了《巴黎協定》所規定的「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
  • 清潔能源轉型臨界點到來,中國有機會引領世界
    世界各國都在規劃經濟刺激方案以對衝疫情影響,此時大力投資清潔能源,正是一個絕佳機會,不僅可以解決短期經濟挑戰,還能開創綠色低碳的新經濟增長路徑,在未來至少十年內持續提供就業崗位
  • 會合——「合夥式就業」格局引領未來
    2019年春節檔票房高達58.59億,2020年春節檔顆粒無收2020年交通運輸「春運」期間,出行人次比往年減少近5成2020年「電影票房」、「餐飲零售」、「旅遊市場」等三個領域,春節短短七天,直接經濟損失就超1萬億元除此以外,餐飲業、交通運輸行業、房地產行業、建築業、金融業等行業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整體經濟走向也不景氣。
  • 法國統籌施政強化經濟復甦韌性 嚴防宏觀經濟大幅波動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法國統籌施政強化經濟復甦韌性2021年1月1日,一對父子來到法國巴黎蒙馬特高地迎接新年第一天。新華社記者 高 靜攝2020年,法國經濟可謂風雨飄搖,一波三折。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原已步入穩定復甦區間的法國經濟遭受了二戰後最嚴重的打擊,市場表現持續黯淡,前期結構性改革紅利消耗殆盡。
  • 網絡直播快速崛起 經濟復甦注入新動能
    在1月8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經濟參考報、抖音聯合召開的「抖音助力經濟發展年度報告」發布會上,業內專家紛紛表示,以抖音為代表的各類平臺,通過短視頻、直播帶貨,在推動經濟新潮流、促進經濟復甦、拓展就業形式、豐富社會生活等方面做出了積極的探索,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作為迅速崛起的新經濟業態,直播經濟正迎來黃金髮展時期。
  • 「後疫情時代」的共振復甦——2021年全球經濟展望
    美國:拜登新政助力,經濟迎來新局疫情衝擊之下,美國採取了寬鬆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居民消費快速復甦,但由於疫情控制不當、反覆暴發,生產端修復並不順暢,從而表現出「需求強、生產弱」的特徵,就業市場恢復元氣仍需時日。IMF預測美國經濟2020年經濟增速為-4.3%。
  • 為教育復甦點燃希望
    此次全球教育會議通過了成果文件《2020年全球教育會議宣言》(以下簡稱《宣言》),就可持續發展十年行動計劃如何促進教育復甦和進步而採取全球優先行動達成了共識,以保持和擴大其對教育的承諾,將其作為努力復甦的關鍵投資。重塑教育:增加投資,保障公平全球教育會議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18年發起的重要機制性會議。2020年全球教育會議的召開有其特殊的背景。
  • 梶田幸雄:習主席的致辭有利於深化全球服務業開放合作 促進經濟復甦
    南非金磚國家研究學者加亞·喬西認為,中國舉辦服貿會為全球服務貿易恢復搭建了重要平臺,為各國提供了展示服務貿易領域新成果的寶貴機會,讓全球共享服務貿易增長成果。「我們看到中國進一步加強對外開放以及與各國合作共贏的決心。中國釋放出的積極信號將進一步提振全球信心。」
  • 遊戲等新業態帶動就業3000萬人 學者呼籲專業設置要符合市場需求
    後疫情時代的新職業隨著網際網路和數位技術的普及,數字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已經成為當前大眾文化消費和信息消費的主流形態,影響著人們生活方式、社交方式和表達方式,並創造大量就業崗位。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數字文化在穩就業中表現亮眼,為社會穩定做出顯著貢獻。由於數字產業具有相對靈活的特性,也在後疫情時代成為經濟增長及就業減壓閥。
  • 首席經濟學家前瞻2021:中國經濟將持續復甦
    日前,第一財經金融價值榜(CFV)頒獎典禮在上海舉行,6位獲獎CFV首席經濟學家通過視頻對2021年全球和中國經濟進行了前瞻。他們普遍認為,明年中國經濟將持續復甦,實現一個較高的經濟增速,重要因素之一是消費等需求的拉動。隨著經濟穩步復甦,貨幣政策將逐漸常態化,並維持穩健。
  • 就業形勢穩中向好,社保水平顯著提升,房山創造就業新篇章!
    就業形勢穩中向好,社保水平顯著提升,房山創造就業新篇章!>"十三五"規劃實施以來,房山區緊緊圍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總目標,堅持保障改善民生、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推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各項工作,通過政策引領,服務聚力,技能培訓等一系列有力措施,全力守護勞動就業水平,使全區就業工作保持總體穩定,就業質量不斷提升。
  • 阿里釘釘發布「新校招平臺」 為大學生創造就業機會
    打破信息壁壘 踐行教育脫貧實現精準就業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主席蔡崇信專程發來了一段視頻,介紹了釘釘「新校招」平臺對教育脫貧的重要作用。「如何讓這些貧困地區的大學生獲得公平的教育資源和就業機會,這是阿里巴巴一直關注的。」
  • 2020年全球宏觀經濟速覽:遭遇疫情劇烈衝擊後溫和復甦
    原標題:2020年全球宏觀經濟速覽:遭遇疫情劇烈衝擊後溫和復甦   2020年,全球經濟在遭遇疫情劇烈衝擊後溫和復甦。
  • 國際機構看好中國經濟 為世界經濟復甦增添新動能
    大部分國際機構與國際媒體也認為,中國經濟企穩回升,將為世界經濟復甦增添新動能。中國是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這也再次向世界表明,只要有效遏制病毒傳播,經濟就可能快速反彈。未來幾個月,中國的領先優勢可能進一步擴大。」中國經濟展現出強大韌性和巨大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