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control:航空業軸心正在東移 中國國內航班量已恢復至疫情前 歐洲復甦或需9年

2020-11-08 民航資源網

民航資源網2020年11月6日消息:歐洲航空安全組織Eurocontrol一份最新報告顯示,歐洲航空業的復甦可能要到2029年才能實現。報告顯示,歐洲地區今年3月至10月的航班數量比2019年同期減少了65%。

視頻:疫情下歐洲航班量變化

Eurocontrol假設了3種可能情況,第一種為2021年推出並提供足夠數量的有效疫苗,另一種是2022年推出並提供足夠數量的有效疫苗,第三種假設情況是無法研製出有效疫苗。對應這三種情況,Eurocontrol預測歐洲航空業分別會在2024、2026、2029年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圖:Eurocontrol預測的三種情況

Eurocontrol總監Eamonn Brennan表示,復甦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指出的是,在正常情況下,歐洲地區每天大約有37000個航班在運行。然而目前只有大約12000個航班,整個歐洲航空業都崩潰了。在最好的情況下,歐洲航空業將在2024年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但在最壞的情況下,可能需要到2029年。」

「在過去,比如在全球金融危機中,歐洲航空業花了8年時間才從危機中恢復過來。」

圖:歐洲航空業曾遭遇的大事件

他還提到,航空業軸心正在東移,增長趨勢正轉移到亞洲,特別是中國。根據Eurocontrol的數據,中國國內航班量已恢復到了疫情前的水平。

圖:中國國內航班量已恢復到了疫情前的水平

COVID-19疫情嚴重打擊了全球航空業和旅遊業,但中國國內航空業已快速恢復。CAPA總結了中國航空業復甦的五大要素:及時穩定地控制住了疫情,巨大的潛在旅行需求,健康碼和口罩的普遍應用,隨心飛產品的興起,以及中國政府對航司的支持。(相關閱讀:《中國航空業快速復甦 外媒認為有這五大關鍵因素》)

相關焦點

  • 中國民航每日航班量已恢復至疫情前九成
    正在舉行的第二屆「空中絲綢之路」國際合作峰會上,民航局副局長崔曉峰介紹,8月底,中國民航每日航班量超過1.3萬班,恢復到疫情前的九成。據介紹,目前,中國已與96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籤署了政府間航空運輸協定。即使在疫情期間,中國也與其中45個國家和地區保持著定期客貨運通航,為「一帶一路」合作架起了安全、快捷、高效的空中橋梁。
  • 怕感染病毒,中國航司推遲提貨時間,空客:我們飛機「包郵」到家
    受到全球新冠疫情的影響,不少國家的航空業受到重創,但是,中國的航空業在不斷的恢復,中國只用了三個月控制住了疫情,而且十一黃金周,大規模的人次出遊也並未出現感染病例,這對於外國人來說,是一種非常驚人的成就。很多國家的航空公司受到疫情的影響,不得不宣布裁員,而在中國,除了國際航班受到影響外,國內的航班已經正常運營,不少外籍機長對於中國的恢復能力讚嘆不已。
  • 吉祥航空航班客座率恢復至疫情前近9成
    七月經營狀況持續向好、八月中旬熱食重返空中菜單吉祥航空近日公布暑運客座率數據,數據顯示航空運輸市場持續回暖,七月旅客運輸量超110萬人次,已接近去年同期8成水平。與此同時,吉祥航空還宣布將在八月中旬恢復航班熱食服務,全新空中菜單同期亮相。
  • 多措並舉扶持泉州晉江國際機場復甦 九成國內航班已恢復運行
    目前,泉州晉江國際機場已有九成國內航班恢復運行。今年年初,泉州晉江國際機場主動與航空公司溝通,緊急臨時增開航班,順利保障了近千名海外滯留旅客平安返泉。3月至4月,在國際(地區)航班全面停航的困境下,泉州晉江國際機場首次開通國際貨運包機,順利保障了泉州—馬尼拉臨時貨運包機航班5架次,運送援菲抗疫物資60噸。
  • 廈航提速復工復產 國內航班量已恢復九成
    面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廈航提速復工復產,目前國內航班量已恢復九成藍天又見「白鷺」飛臺海網8月19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8月6日,廈航集團北方總部在北京正式揭牌。廈航北方總部成立後,廈航將儘快推動在京機隊規模達到100架,力爭在10~15年內達到200架。截至2019年底,廈航在京已有相關航線15條,年旅客運輸量近300萬人次。京津冀區域是廈航集團「一軸兩翼」戰略布局的關鍵節點。2014年9月,廈航掛牌成立北京分公司,此後併購河北航空,加上已有的天津分公司,廈航成為中國民航首家在京津冀三地完成分子公司設立,實現全面布局的航空公司。
  • 國內航班量回升接近去年同期,入境政策放寬雙向客流漸恢復:民航業觸底反彈
    有數據顯示,7月全球起降架次前30位的機場中有14個都位於中國。近期,而在出入境政策和國際航班「限流」隨著國外疫情變化而逐漸放開之時,也意味著行業正在走出低谷。「截至8月12日,共計93家中外航空公司(國內19家,外航74家)運營187條定期國際客運航線,每周執行210個往返航班,與50個國家保持定期客運通航。較疫情嚴重時期,已與20個國家恢復定期客運航班。」
  • 8月中國航班恢復最快 但全球航空市場復甦不如預期Q4依舊嚴峻
    從各個地區數值看,得益於中國內地的航班量相對恢復最快,亞洲整體地區運力的恢復相對更高,目前亞洲地區的運力水平已從今年4月的最低谷的-53.9%,恢復至去年同期68%左右。此外拉丁美洲與西南太平洋兩大地區航班恢復最慢,8月整體運力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8.6%和62.5%。
  • 9月第1周,國內航空市場將恢復至19年水平,開學功不可沒
    國內航空幾乎已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一、下周我國國內旅客出行量將達到疫情前水平之後,國內航空公司一直在逐步提高其服務水平,並逐步提高其航班計劃數。現在,旅行數據公司Forward Keys預測,到9月份的第一周,國內旅行水平將完全達到2019年的水平。他們的報告顯示,上周,我國機場的國內旅客出行量為2019年水平的86%,而預訂量達到了去年需求的98%。
  • 白雲機場8月國內航班旅客量基本恢復至疫情前九成
    新快報訊 記者李佳文 通訊員機場宣報導 8月以來,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持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國內航班旅客量基本恢復至疫情前的九成水平。7月份,白雲機場航班起降達到3.38萬架次、旅客吞吐量突破400萬人次,單月旅客量全國第一;8月20日,航班起降達到1218架次、客流量突破17.6萬人次,再次刷新疫情以來最高紀錄。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取得良好成效,3月份以來白雲機場連續5個月各項生產數據恢復持續向好。
  • 民航局:8月底中國民航每日航班量已恢復到疫情前九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馬子倩)9月8日,本屆服貿會航空業唯一相關論壇、第二屆「空中絲綢之路」國際合作峰會在京召開。中國民用航空局副局長崔曉峰在論壇現場介紹說,8月底中國民航每日航班量超過1.3萬班,已恢復到疫情前的九成。
  • 恢復到疫情前的九成!中國民航每日航班量八月底已超1.3萬班
    中國民用航空局副局長崔曉峰在發言中介紹,8月底,中國民航每日航班量超過1.3萬班,恢復到疫情前的九成。崔曉峰說,中國民航生產運輸近期加速發展,8月底,日均旅客運輸量已經恢復至去年同期近8成,其中國內航線同比恢復至去年同期近9成。今年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中國民航及時採取措施,全力保護旅客及航空從業人員健康。
  • 全球航空業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至少需要四年
    目前,中國民航恢復步伐處於全球前列,未來幾個月,中國民航的國內航班量和運輸量有望達到甚至超越2019年的水平。但在各國疫情形勢尚不明朗的背景下,全球航空業的復甦仍較為艱難。疫情影響之下,IATA估計,2020年全球航空公司的經濟損失將達840億美元,預計2020年營收為4190億美元,僅為2019年的一半,而全球航空客運量至少要到2024年之後才能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 全面復甦!南航恢復瀋陽與武漢、烏魯木齊的往返航班
    9月7日、11日, 南航北方分公司分別恢復瀋陽與武漢、瀋陽與烏魯木齊的往返航班,屆時,南航北方分公司國內執飛的通航點已實現全部復航。「作為遼瀋地區規模最大的基地航空公司,南航此舉也標誌著遼瀋民航市場進入全面復甦階段。」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認為。
  • 吉祥航空暑運航班量已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超九成水平
    【民航事兒】2020年9月15日,在為期62天的2020年暑運期間,中國最大的民營全服務航空公司- 吉祥航空共執行近1.7萬個航班,逾去年同期九成,暑運運輸旅客超250萬人次,亦達到去年同期八成,平均客座率保持近八成。
  • 芬蘭航空赫爾辛基-南京航班正式復航 祿口國際機場歐洲直飛航線恢復至3條
    9月12日,從芬蘭赫爾辛基出發的芬蘭航空AY105航班抵達南京祿口國際機場。這是自新冠疫情以來,芬蘭航空恢復的首班赫爾辛基-南京航班,也是中國大陸地區繼上海之後的第二個航點。AY105/106航班恢復後為每周一班,每周六進港,每周日出港。至此,南京祿口國際機場歐洲直飛航線已恢復至3條,分別為義大利米蘭、德國法蘭克福和芬蘭赫爾辛基。受新冠疫情影響,南京祿口機場國際(地區)航班一度全面停航。
  • 中國航空旅行復甦 彰顯龐大國內市場的力量
    >最近一個季度繼續蒙受虧損,但由於龐大國內市場的需求,這三大航空公司的財務報表或許會顯示航空旅行已顯露出復甦的萌芽。7月份運營數據令人鼓舞,隨著國內旅行的增加,這三家航空公司的旅客數量較6月增加了約25%。7月,三家公司乘客運載數量總計達到2200萬人次,是沒有國內市場可以依靠的香港國泰航空乘客運載量的500倍以上。收入旅客公裡數也有所增長,不過仍遠低於2019年同期疫情爆發前的水平。旅行分析公司ForwardKeys預計,中國的航空旅行到9月就會完全恢復。
  • 廣州白雲機場國內客流量恢復至疫情前九成水平
    資料圖 白雲機場供圖中新網廣州8月29日電 (記者 郭軍)記者29日從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以下簡稱「白雲機場」)獲悉,8月以來,該機場持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國內旅客量基本恢復至疫情前的九成水平。7月份,白雲機場航班起降達到3.38萬架次、旅客吞吐量突破400萬人次,單月旅客量全國第一;8月20日,航班起降達到1218架次、客流量突破17.6萬人次,再次刷新疫情以來最高紀錄。據悉,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取得良好成效,3月份以來白雲機場連續5個月各項生產數據恢復持續向好。今年1-7月份,累計起降航班17.95萬架次,保障進出港旅客1971.58萬人次。
  • 中國航班將於下個月「完全恢復」
    根據一家全球旅行數據公司的數據,到下個月初,中國境內的航班應會完全恢復。自從2月冠狀病毒使大多數飛機停飛以來,目前中國的疫情趨好,航空旅行一直在逐步增加。根據ForwardKeys的數據,本月中國機場的國內到達量達到2019年水平的86%。它的預測給正在遭受大規模裁員和虧損的航空業帶來了一線希望。
  • 航空行業深度報告:「雙節」助力內線復甦,密切關注國際客運轉折
    國際航空 運輸協會(IATA)曾預測 2020 年全球航空客運量同比下滑 63%,且最早要到 2024 年才有望恢復至疫情前 的水平,但隨著全球疫情蔓延趨勢放緩,各國社會經濟活動逐步恢復正常,IATA 最新預測認為通過適當的 措施,航空業可能在 2023/24 年之前復甦。嚴防境外輸入,國際航線受重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