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國航班恢復最快 但全球航空市場復甦不如預期Q4依舊嚴峻

2020-09-05 民航資源網

民航資源網2020年9月4日消息:據諮詢公司Cirium稱,目前全球約2.5萬架飛機中目前約有35%仍然停飛,雖然相比4月停飛最嚴重時高達66%的比例已有下降,但仍然不容樂觀。另根據OAG數據,8月,全球民航定期航班的計劃座位數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7%。儘管從數據看已經比5月的最低-69.1%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復,但整體復甦態勢依舊疲軟。從各個地區數值看,得益於中國內地的航班量相對恢復最快,亞洲整體地區運力的恢復相對更高,目前亞洲地區的運力水平已從今年4月的最低谷的-53.9%,恢復至去年同期68%左右。此外拉丁美洲與西南太平洋兩大地區航班恢復最慢,8月整體運力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8.6%和62.5%。

圖:2020年1-8月各個地區定期航班按月/周與去年同期變化 製圖:民航資源網 數據來源:OAG

從具體國家來看,中國航班恢復最快

根據飛常準大數據分析,8月份在暑運帶動下,中國內地航線航班執行量繼續保持穩定,中國內地機場8月日均起降超過28000架次,較7月環比提升12%,8月單日最高已接近2018年的日均起降水平。此外,飛機利用率繼續平穩提升,8月平均利用率約6.50小時/天,環比提升13.64%。同時內地航線客座率有所提高,8月平均客座率約72.74%。但是另一方面,受疫情影響,中國內地通航國際航班繼續處於去年同期10%左右水平。業內人士表示:中國的優勢在於龐大的國內旅遊市場,這有助於中國航空公司抵禦衝擊。據彭博社9月2日援引空中巴士公司近日向全球運營維護企業發出的新聞簡報稱,在全球已交付使用的10404架空客飛機中,近2/3在最近的5天內至少執飛過一趟航班。屬於中國民航機隊的空客飛機同期飛行頻次明顯高於世界其他國家。其中中國共擁有1895架空客飛機,空客發文前5天內有過飛行記錄的飛機1756架,佔比近93%。在對空客A320及更大機型的飛行統計數據中,中國以外的空客飛機同期有四成沒有飛行記錄,這也側面反映了說明中國正在為提振脆弱的全球經濟恢復進程發揮著重要作用。

此外根據美國交通部8月18日發布消息,中美將各自允許其國內航司將兩國間的航班總數量從此前的每周4班增至每周8班,中美航班總數增至到16班。其中中國航司執行國際航班「五個一」規定涉及美國航班包括了國航的北京-洛杉磯、東航的上海-紐約甘迺迪、南航的廣州-洛杉磯、廈航的廈門-洛杉磯。隨著「一國一策」持續深化,以及海外疫情有效控制,未來國際航線有望加速恢復,近期國內外多家航司宣布復航新國際航線,包括法國航空、新加坡酷航、加拿大航空、紐西蘭航空等都新增了與中國的往返線路。此外,據了解我國疫苗研發進程加快,已於7月22日正式啟動新冠疫苗的緊急使用,疫苗的成功研發或會進一步提振航空出行需求和加速行業恢復。與此同時,另一則利好消息是北京市9月2日宣布自9月3日起將穩步有序恢復直航北京國際商業客運航班。對此民航專家綦琦表示,北京逐步恢復直航國際航班,證明我國通過「五個一」政策的實施和國際航班熔斷和獎勵機制運行,已經建立起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應對通過國際航班引致的境外輸入病例的辦法,有能力面對增加國際航班直飛可能帶來的挑戰。

8月拉美國家航班恢復相對較慢

根據OAG數據顯示,8月拉丁美洲部分國家的航空業受本次疫情衝擊最為嚴重的地區,其8月的運力僅為去年同期41.4%,以厄瓜多、巴拿馬、秘魯、哥倫比亞以及阿根廷為代表的拉美國家,相比同期更是下降約84%-94%之間,其中阿根廷整體航空運力下降最多為94.1%,基本處於全面停擺的狀態。

圖:2020年1-8月部分國家定期航班按月/周與去年同期變化 製圖:民航資源網 數據來源:OAG

綦琦分析,拉美地區之所以是受到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地區,也因為是經濟基礎相對脆弱的地區,雙重因素疊加直接導致其航班量銳減。以中國為主的東亞和以美國為主的北美相對降幅較低,是因為國內航空大規模恢復。降幅大的都是更多倚重外循環的國際航班,降幅小的都是更多倚重內循環的國內航班。

全球復甦狀況不及預期全年收入將下降

8月,國內外多家航空公司披露2020年上半年財報,全球航空業遭受數十年來最嚴重的重創。僅今年上半年,光美國航空、美聯航、達美航空、西南航空四家美國航司的虧損就合計高達148億美元。其中美國西南航空上半年虧損10.09億美元,同比下降189.45%,美國航空淨虧損43.0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跌608.62%,美聯航今年上半年共虧損33億美元,達美航空上半年更是淨虧損62.51億美元,其中第二季度虧損高達57.17億美元,同比下降496.19%。我國四大航空公司也發布了今年半年度報告,上半年南航虧損84.18億元,東航虧損87.87億元,國航虧損95.96億元,海航虧損97.24億元。四家航司上半年共虧損超過365億元。不過,儘管第二季度絕大部分航司依舊虧損,據統計全行業第二季度整體虧損342.5億元,較一季度減虧了38.5億元,其中三大航在第二季度減虧了18.43億元。我國的航空公司在疫情下也採取了許多措施,如航司從調節機隊、市場、人力資源、產業和資產負債等全方位精細化管控,並著力補齊疫情暴露的市場營銷、客戶服務、航班運行、運輸保障、it系統、法律合規等短板的不足,航司還通過加強精細化管理,開展精益管控成本專項活動等適應當前市場形勢。

另外,根據已披露的數據,也有亞太部分航司已經扭虧為盈。如大韓航空第二季度營收1.69萬億韓元,實現淨利潤1485億韓元。韓亞航空第二季度營收8186億韓元,營業利潤1151億韓元,這主要得益於貨運收入的大幅增長。二季度大韓及韓亞航空的貨運收入增長95%,分別達到1.23萬億韓元和6391億韓元。此外,國內航司華夏航空發布中報,2020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9.84億元,歸母淨利潤為822.77萬元。

儘管如此,以國際航班為主的亞太航司,仍然處於業績持續虧損。如新加坡航空淨虧損2.12億新元(約合人民幣10.56億元),這是該公司48年歷史中的首次全年淨虧,亞洲航空第一季度淨虧13.28億元,第二季度虧損16.41億元,國泰航空半年淨虧損98.65億港元。

與此同時全球受衝擊的航司除了採取裁員、減少航班等不得已舉措外,有的甚至已經申請破產或重組。據不完全統計,截止目前全球已有二十餘家航空公司宣布破產,如Flybe航空、義大利航空、維珍澳洲航空等等。且各大苦苦求生存的航空公司依舊面臨著巨額虧損的壓力。

全球機場的虧損趨勢同樣也不能倖免。近日,國內上市機場集團紛紛發布半年報,據數據顯示,北京首都、上海浦東、廣州白雲、深圳寶安四家機場上半年共實現營收80.87億元,淨虧損合計14.43億元。根據全球機場國際機場協會(ACI)於4月29日發布的對美國機場預測報告分析,在過去的二十年裡,美國機場的債務負擔逐年增加,截至2018財政年度末,商業機場的未償債務總額接近1000億美元。未來兩年將支付的債務還本金總額約為166億美元:而且不管機場客流以及收入如何變化,這些債務均為無條件必須支付。隨著旅客數量的減少,每架飛機的總債務將增加近79%。全球機場國際機場協會的德奧利維拉表示,疫情之前有2/3的機場在虧損,現在則是全部機場都在虧損。如果各國政府支持旅遊業的補貼開始減少,一些較小的機場可能會關門歇業。

根據IATA最新預測,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航空客運需求或將同比下降54.7%,其中亞太地區全年客運需求同比下降53.8%,北美地區全年客運需求同比下降52.6%,歐洲地區全年客運需求同比下降56.4%。國際航協更是認為,預計到2022年,國內航空客運需求會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預計到2024年,國際航空客運需求才會恢復到2019年水平。

圖:IATA預測《由於無法避免的因素,所有地區的利潤率受到嚴重的打擊淨虧損佔總收入的15%~30%》 數據來源:IATA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認為,今年的航空運輸收入將不會像去年預期的那樣增長4%,反而會下降50%,跌至4199億美元。根據諮詢公司航空戰略的計算,在連續十年取得不尋常盈利之後,預計未來兩年航空運輸業將錄得1000億美元的總虧損,相當於該行業自二戰以來所獲淨利潤的一半。

對全球第四季度航空市場的展望

綦琦表示,疫情不再次大規模爆發的前提下,全球範圍內Q4的航空運力會增加,尤其是亞太地區,圍繞復工復產的旅客出行需求會增加,航司也有提高運力供給端意願和客觀需要。但是,由此會引發航空客運供大於求的情況,除了逃避疫情的回國國際航班外,各航線平均票價持續低迷。航空客運需求真正可持續恢復還有賴於旅客出行信心的真正建立,目前觀察只能是應對新冠病毒有效疫苗的研製成功並大規模接種。

羅蘭貝格管理諮詢公司全球合伙人、中國區副總裁於佔福認為,目前全球包括中國國內疫情走勢的一個重大不確定性是,在北半球即將進入秋冬季,即傳統的流感以及其它呼吸道疾病天然的高發季之後,新冠疫情是否會再次反撲,從而與流感/呼吸道疾病並行,甚至聯合作用於人體。如果這樣的疊加情形出現,將可能給當前的醫療體系在病種的準確識別、及時隔離、分類救治以及醫護人員、醫療設備、床位資源等環節,帶來比2020年上半年嚴峻得多的衝擊。也可能再次造成出行需求的疾速下降,從而再次影響航空運輸業。

我們當然滿懷期待這樣的局面不要發生,但當前也只能做好最充分的預案,以應對秋冬季可能帶來的更複雜的局面。全球航空行業究竟可能會繪製出怎樣的恢復曲線,很有必要在新冠走過一個完整的四季更迭過程,在人們對其流行病特徵以及治療和預防(目前在進行的疫苗研製和安全性/有效性臨床測試非常關鍵,但確切結果也需要一個最基本的時間周期才能得出穩妥判斷)方案形成更為充分和深刻的認知後,才能有基礎去在預測模型中呈現出更高的置信度。

相關焦點

  • 8月全球航空市場復甦不給力,中國航班恢復最快
    8月,全球航空市場復甦不如預期,中國航班恢復最快,拉丁美洲與西南太平洋兩大地區航班恢復最慢。據統計,目前全球約2.5萬架飛機中目前約有35%仍然停飛,雖然相比4月停飛最嚴重時高達 8月,國內外多家航空公司披露2020年上半年財報,全球航空業遭受數十年來最嚴重的重創。僅今年上半年,光美國航空、美聯航、達美航空、西南航空四家美國航司的虧損就合計高達148億美元。
  • 西部航空:8月航班恢復95%,助力民航市場復甦
    西部航空8月航班恢復運力恢復至去年同期的95%,多措並舉保障旅客出行順暢,助力民航市場復甦 據介紹,在8月暑運期間,西部航空新增重慶=昆明、鄭州=寧波等5條航線,加密重慶=珠海、鄭州=西寧等9條航線,持續完善航線網絡布局。從暑運開啟至今,西部航空多舉措恢復航班執行,提升運力利用率,8月截止26日,共飛行班次3603班,運輸旅客量達60萬餘人。日均航班量約139班,恢復至同期的93%;日均運輸旅客約2.3萬人,恢復至同期的83%左右。
  • 全球航空客運市場復甦進度低於預期
    日前,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發布最新一期航空客運市場業績報告顯示,受疫情期間國際旅行封鎖措施影響,全球航空客運市場恢復進度低於預期,按收入客公裡(RPKs)衡量的全球航空客運量要到2024年才能恢復到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前的水平,這比之前的預測晚一年。
  • 航空暑運旺季火爆:8月前兩周客座率回升至 70%以上,客流量超市場預期
    客流恢復超至出市場預期,本周單周登機數同比降幅已收窄至 10%-20% ,創下今年最佳水平。依據當前銷售進度,短期客流已基本恢復至國內同期水平,展望 8 月下旬暑運客流將會季節性回落,客座率環比走低是大概率事件,但考慮到當前需求釋放的節奏和國內疫情基本控制得力,就同比來講應是持續處於恢復之中。
  • 民航局:8月中國航空市場已恢復八成 降幅較上半年明顯收窄
    民航資源網2020年9月5日消息:9月3日,民航局召開民航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民航局局長馮正霖主持會議並講話,民航局副局長董志毅、呂爾學、崔曉峰參加會議。國際航班的穩步增加加強了國際人員貿易往來,促進了經濟社會恢復,同時充分證明了中國民航在世界民航業遭受疫情重大衝擊的形勢下率先觸底反彈,為全國經濟復甦與發展提振了信心,但同時也給外防輸入帶來了壓力。必須提高政治站位,持續發揮民航服務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定位,堅持做好航班有序恢復工作。
  • 6月全球航空貨運同比下降20%!航空旅行2024年才能恢復正常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於近日下調了全球航空業的復甦預期,全球航空的客運量要到2024年才能恢復到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的水平。2020年6月全球航空貨運的計費重量同比下降了20%。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於近日下調了全球航空業的復甦預期,稱全球航空的客運量要到2024
  • 全球航空燃料需求會恢復嗎?
    儘管每個人都知道航空旅行將花費大筆時間從大流行中恢復,但對於航空公司和飛機製造商而言,在夏季旅行季節結束時痛苦地證明,全球航空旅行的反彈速度並沒有像國家禁閉那樣快。解除。 8月,全球商業航空運輸放慢了復甦步伐,向石油市場發出警告,即航空燃油需求可能至少需要三年才能達到危機前的水平(如果確實如此)。
  • Eurocontrol:航空業軸心正在東移 中國國內航班量已恢復至疫情前 歐洲復甦或需9年
    民航資源網2020年11月6日消息:歐洲航空安全組織Eurocontrol一份最新報告顯示,歐洲航空業的復甦可能要到2029年才能實現。報告顯示,歐洲地區今年3月至10月的航班數量比2019年同期減少了65%。
  • 英媒:中國國內航空市場下月將「完全恢復」
    英國廣播公司8月27日文章,原題為:中國國內航空旅行下月「完全恢復」。根據全球旅遊數據公司ForwardKeys的數據,中國國內航空市場應該會在下月初完全恢復。ForwardKeys的數據顯示,本月中國國內機場的客流達到2019年同期的86%。隨著新增病例的減少,更多航班恢復運行,目前機票預訂量已恢復到98%,其中大部分是8月中下旬的旅行。
  • 中國民航「領跑」全球航空業
    近期,中國民航復甦的步伐讓人欣喜。民航局統計數據顯示,8月,全行業完成運輸總周轉量已恢復至去年同期的65.4%,同比增速較2月提高39.3%;旅客運輸量接近去年同期的75%,同比增速較2月提高58.9%。其中,國內航空客運市場加快恢復,達到去年同期八成以上,創今年以來月度國內旅客運輸規模新高。一切都表明,中國民航正呈現出穩健的恢復發展態勢。
  • 全面復甦!南航恢復瀋陽與武漢、烏魯木齊的往返航班
    9月7日、11日, 南航北方分公司分別恢復瀋陽與武漢、瀋陽與烏魯木齊的往返航班,屆時,南航北方分公司國內執飛的通航點已實現全部復航。「作為遼瀋地區規模最大的基地航空公司,南航此舉也標誌著遼瀋民航市場進入全面復甦階段。」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認為。
  • 中國航班將於下個月「完全恢復」
    根據一家全球旅行數據公司的數據,到下個月初,中國境內的航班應會完全恢復。自從2月冠狀病毒使大多數飛機停飛以來,目前中國的疫情趨好,航空旅行一直在逐步增加。,為了防止疫情蔓延,中國採取了積極有效的控制病毒傳播的措施,中國大部分航班被取消。
  • 全球航空業緩慢復甦(國際視點)
    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國際航協)最近發布的全球航空市場分析報告,2020年10月全球航空客運量比2019年同期下降70.6%,較2020年9月72.2%的同比降幅繼續收窄。各國國內航空運輸恢復是行業復甦的主要驅動力。業內人士預計,新冠疫苗推廣使用將有效增強民眾出行信心,2021年全球航空業有望減少虧損,但要完全擺脫疫情陰霾,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 航線逐步恢復!航空運輸股迎來全面復甦機會
    美國交通部8月18日發布公告,中美將各自允許其國內航司將兩國間的航班總數量從此前的每周4班增至每周8班,目前運營中美航線的中國航司為國航(北京-洛杉磯)、東航(上海-紐約)、南航(廣州-洛杉磯)、廈航(廈門-洛杉磯)。
  • 前8月城市機場復甦排名:三亞最受歡迎
    在國際航班最多的三座機場中,廣州的航空市場開始恢復,但北京和上海仍在調整之中。西部的主要機場則皆有突出表現,其中重慶機場的排名從2019年末的第9位上升到底4位,成都上升兩位,昆明和西安則保持穩定。上述數據反映出:隨著國內疫情獲得控制,主要航空市場的運力獲得回復,其從一個角度體現出這些經濟體量排名全國前列的城市,其商旅業復甦情況明顯。熱點旅遊城市率先恢復正增長三亞,麗江,拉薩三座旅遊城市,在8月的旅客吞吐量率先恢復正增長。
  • 雙節出行高峰將至 民航業恢復展現「中國速度」
    去哪兒網大數據研究院院長蘭翔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截至9月14日,十一假期國內機票預訂量已經超過去年同期水平。雖然十一黃金周有望拉動民航業快速增長,但需要注意的是,「國內民航業想要真正實現復甦,還需等待疫情過去,等待國際航線恢復。」
  • 美媒:中國為全球航空業的暫時性復甦發揮著重大作用
    北京國際航班將逐步恢復直航為嚴控首都疫情輸入風險,自3月23日開始,入境北京的所有國際客運航班被分流到指定第一入境點,接受檢疫符合條件的旅客可搭乘原航班入京。截至9月1日,已有511個國際客運航班被分流到第一入境點。
  • 中國民航已恢復90%!越南航空則面臨273億損失,計劃月內對華復航
    越通社9月8日消息,越南交通運輸部近日在一份文件中指出,將於9月15日恢復運營飛往中國、日本和韓國的航線;3月25日,越南再宣布暫停所有國際航班。對此,據外媒7月21日報導,越南財政部副部長武氏梅指出,旅客的減少,使越南航空業遭受了重大損失——數據顯示,由於出入境限制政策等因素的影響,疫情將使今年越南航空僅運送約1450萬次旅客,同比下降36.8%,中轉旅客下降56.9%。
  • 中國境內航班可能下月將全面恢復
    根據一家全球旅遊數據公司的數據,中國境內的航班應該會在下月初完全恢復。病毒促使航空公司迎來有史以來 &34;的一年到2月中旬,由於中國採取了控制病毒傳播的措施,中國境內的大部分航班被取消。隨著病毒病例的減少,更多的航班重新恢復,目前預訂率已恢復到98%,其中大部分是8月中下旬出行的航班。&34;ForwardKeys說。其預測國內航班將在9月初全面恢復,這是基於多種因素,如保持疫情的控制和繼續使用 &34;。
  • 9月第1周,國內航空市場將恢復至19年水平,開學功不可沒
    全球領先的旅行數據公司Forward Keys最新預測數據顯示:到下周,我國國內航空市場將完全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他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刻,因為自從疫情爆發以來,這是在全球所有地方的航空市場中第一次回到疫情前水平。而接下來的問題是,是否仍需要大力打折以維持復甦水平,或者在即將到來的十月黃金周假期期間,該行業是否將恢復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