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全球航空貨運同比下降20%!航空旅行2024年才能恢復正常

2020-09-04 匯利達國際物流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於近日下調了全球航空業的復甦預期,全球航空的客運量要到2024年才能恢復到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的水平。2020年6月全球航空貨運的計費重量同比下降了20%。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於近日下調了全球航空業的復甦預期,稱全球航空的客運量要到2024年才能恢復到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的水平——比此前的預期晚了一年。

據IATA預計,2020年的航空客運量將同比下滑63%,比4月份預測的46%降幅更大。並表示,一些持續存在的旅行障礙和新的限制措施也對短期前景構成了壓力。

數據顯示,6月份的全球航空客運量依然疲軟,同比下滑了86.5%,僅略高於5月份的91%的跌幅。其中,商務旅行也可能面臨持續低迷,將會威脅到長途航空公司和航線的盈利能力。而在封鎖期間,視頻會議已成為常態,商務旅行模式是否會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還有待觀察。

貨運方面,數據顯示,2020年6月全球航空貨運的計費重量同比下降了20%,環比增加了3%;收益率同比增幅達76%,而環比則呈下降態勢,降幅達21%;環比下降的收益率使得航司利潤亦呈19%的環比降幅。

據匯利達了解,亞太地區貨機載運率和客機腹艙載運率環比均有小幅增長;歐洲、中東和南亞地區貨機載運率的環比增幅相對強勢,而客機腹艙載運率則呈下降態勢,這意味著「客改貨」航班有所減少。

2020年上半年,全球航空貨運量同比降幅超過18%,其中中東和南亞地區、歐洲航空貨運出口量同比降幅最高,分別達32%和22%;亞太地區和歐洲航空貨運進口量同比降幅僅為16%,好於其他區域。

全球航空貨運運價的平均增幅達到48%,其中亞太地區運價增幅最高,達76%;而增幅最小的拉美地區運價僅上升了10%。

從貨物品類看,得益於對個人防護設備(PPE)的需求,中國航空貨運出口量同比基本保持平穩,然而個人防護設備的運價卻呈現驚人的漲勢,同比增幅達136%;全球藥品的航空運輸量同比增長8%;高科技產品的航空運輸量同比降幅為6%,而鮮花的航空運輸量同比降幅高達16%。

相關焦點

  • 航空運輸協會:航空風暴還未結束,航空旅行2024年才能恢復正常
    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旅遊行業已經進入了有史以來的最低潮,就在7月28日的時候國際航協發聲,表示全球航空業面臨的風暴目前還沒有結束,航空旅遊2024年才能恢復正常。從這個數字中就能看出疫情對航空運輸業有多大的影響。大多人應該只知道疫情對航空的影響,但絕對沒有想到會影響那麼大,不僅僅是在這一年中,未來的幾年可能都不會太好。
  • 新冠疫大流行期間航空貨運市場表現如何?
    中國航空新聞網訊:《航空周刊》8月19日報導,該周刊巴黎分社社長兼航空運輸編輯Helen Massy-Beresford,對與客運相比航空貨運市場在新冠疫情危機中的表現做出分析。他認為,在新冠疫情大流行之前,航空貨運業就已經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而2019年是自2009年以來航空貨運量最差的一年中。美國貿易戰、宏觀經濟不確定性以及英國脫歐使全球貿易氛圍令人沮喪。但當新冠疫情危機開始時,挑戰在一夜之間發生了變化。全球客運航班陷入停頓,導致航空公司無法維持基礎客運能力。
  • 6月份亞太地區航空貨運需求萎縮
    總部位於亞太地區的航空貨運公司6月份的貨運需求出現了兩位數的百分比降幅,但客座率有所上升。來自亞太航空公司協會(AAPA)的數據顯示,6月份以貨運噸數(FTK)計算的航空貨運需求同比下降20.3%,原因是全球供應鏈中斷加劇了經濟疲軟
  • 航空客運量最早有望2024年恢復
    新華社/美聯新華社北京8月17日電(記者楊舒怡)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預測說,新冠疫情對航空業的影響將持續多年,全球航空客運量最早要到2024年才有望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共同社16日援引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會長亞歷山大·德朱尼亞克的話報導,該協會預計2020年全球航空旅客人數減少55%。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最新預測比今年早些時候更為悲觀。
  • 國際航協:疫情將導致全球航空業全年損失4190億美元 2024年才能恢復到2019年水平
    按國際航協的預測,2024年全球航空業才能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因為疫情有效控制,中國則早於這一時點實現恢復。國際航協駐中國首席代表、北亞地區副總裁馬濤在8日上午的峰會上發言時介紹說,全球從事交通運輸的飛機利用率迅速下降,在2020年4月谷底時,有18000多架飛機在「曬太陽」,6月份經過緩慢回升後,這一數據仍然維持在1萬架左右。
  • 阿聯航空公布2019-20財年業績
    2020年2月前的強勁業務表現和與去年同比降低的燃油成本。然而自2月中開始,隨著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情況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隨著各國採取關閉邊境舉措和嚴格的旅行限制,國際航空旅行遭受了突如其來且顯著的下滑。」「即使沒有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我們所在的行業也極易受到各種外部因素的影響。
  • 空港關注:航空客運量最早有望2024年恢復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預測說,新冠疫情對航空業的影響將持續多年,全球航空客運量最早要到2024年才有望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共同社16日援引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會長亞歷山大·德朱尼亞克的話報導,該協會預計2020年全球航空旅客人數減少55%。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最新預測比今年早些時候更為悲觀。
  • 全球航空客運市場復甦進度低於預期
    日前,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發布最新一期航空客運市場業績報告顯示,受疫情期間國際旅行封鎖措施影響,全球航空客運市場恢復進度低於預期,按收入客公裡(RPKs)衡量的全球航空客運量要到2024年才能恢復到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前的水平,這比之前的預測晚一年。
  •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7月航空需求危機持續,幾乎沒有得到緩解
    澎湃新聞記者 姚曉嵐9月3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方面了解到,2020年7月份全球航空客運定期數據顯示,航空客運需求(按照收入客公裡或RPKs計算)持續走低,同比2019年7月份下降79.8%,但得益於中國和俄羅斯國內市場復甦的推動,略好於6月份同比降幅(86.6%)。
  • 運力供應緊張限制了8月份航空貨運增長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稱,7月份航空貨運量與6月份相比略有改善,但仍遠低於2019年的水平。貿易協會表示,由於全球正努力從流感大流行中復甦,貨物需求較2019年7月下降13.5%,但這一活動好於6月16.6%的同比下降。
  • 8月全球航空市場復甦不給力,中國航班恢復最快
    8月,全球航空市場復甦不如預期,中國航班恢復最快,拉丁美洲與西南太平洋兩大地區航班恢復最慢。 8月,國內外多家航空公司披露2020年上半年財報,全球航空業遭受數十年來最嚴重的重創。僅今年上半年,光美國航空、美聯航、達美航空、西南航空四家美國航司的虧損就合計高達148億美元。
  • 8月中國航班恢復最快 但全球航空市場復甦不如預期Q4依舊嚴峻
    民航資源網2020年9月4日消息:據諮詢公司Cirium稱,目前全球約2.5萬架飛機中目前約有35%仍然停飛,雖然相比4月停飛最嚴重時高達66%的比例已有下降,但仍然不容樂觀。另根據OAG數據,8月,全球民航定期航班的計劃座位數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7%。儘管從數據看已經比5月的最低-69.1%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復,但整體復甦態勢依舊疲軟。
  •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2020年10月旅客需求同比下降70%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表示,10月旅客需求的恢復繼續令人失望地緩慢,以收入旅客公裡數衡量的總需求與2019年10月相比下降了70.6%。與9月份同比下降72.2%相比,這只是一個適度的改善。運力同比下降59.9%,載客率下降21.8個百分點至60.2%.10月的國際旅客需求與2019年10月相比下降了87.8%,與去年的88%相比幾乎沒有變化9月錄得下降。運力比上年同期下降76.9%,載客率下降38.3個百分點至42.9%。
  • 澳洲航空血虧近100億 2020民用航空業發展現狀
    澳航執行長阿蘭·喬伊斯表示,這是澳航創辦100年來經歷的最大困境,近6年來首次虧損。據此前消息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澳洲航空曾在6月表示將削減6000個工作崗位,公司運營的747型客機也提前退役。目前,該公司絕大部分國際航班處於停運狀態,國內航班的運力僅約相當於疫情之前的20%。
  • 9月份全球航空貨運市場報告
    9月通常是每年航空貨運行業傳統旺季的開始,在今年的這一時節,我們也欣慰地看到全球航空貨運市場正在朝著可持續的復甦方向發展。據 CLIVE Data Services 和 TAC Index 數據,2020年9月份全球主要貿易線路上的航空載貨量又創新高
  • 中國航空旅行復甦 彰顯龐大國內市場的力量
    >最近一個季度繼續蒙受虧損,但由於龐大國內市場的需求,這三大航空公司的財務報表或許會顯示航空旅行已顯露出復甦的萌芽。7月份運營數據令人鼓舞,隨著國內旅行的增加,這三家航空公司的旅客數量較6月增加了約25%。7月,三家公司乘客運載數量總計達到2200萬人次,是沒有國內市場可以依靠的香港國泰航空乘客運載量的500倍以上。收入旅客公裡數也有所增長,不過仍遠低於2019年同期疫情爆發前的水平。旅行分析公司ForwardKeys預計,中國的航空旅行到9月就會完全恢復。
  • 疫情之後,波音公司首次發布未來20年航空客機市場預測
    導讀:據thenational網站10月7日報導,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全球大流行的影響,波音公司在10月6日更新了對未來20年航空客機市場的預測,其預測航空長途旅行恢復較慢,預計未來10年商用客機市場需求整體下降,其中寬體飛機將遭受最嚴重的打擊。到2030年之後,有望恢復疫情前的長期增長趨勢。
  • 終止業務,賣油條,搞貨運,全球航空業或裁員1半
    日本亞航是由馬來西亞的亞洲航空公司聯合多家日本企業在2014年成立的一家廉價航空。疫情暴發以來,這家公司今年4月全面停飛,直到8月才恢復了日本國內航線,但很快就宣布從本月開始再次全面停飛。乘客人數大幅下滑是造成日本亞航經營困難的根本原因。日本亞航的註冊資本金只有20億日元(相當於人民幣1.3億元),很難長期應對資金短缺的局面。
  • 新加坡航空集團7月客運量同比下降98.6% 計劃向疫情穩定國家開放旅行
    新加坡航空集團1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旅行限制,新航旗下三大航空公司7月份的客運量同比下降98.6%。航班載客量為21.6%,同比下降64.2%。由於運力減少,航班載貨量增長26.5%,達到84.6%。機場是新加坡經濟發展的命脈之一。
  • 航空貨運:烽火大西北
    其中陝西省交通投資集團出資人民幣5億元(下同),佔50%;陝西省空港民航產業投資出資2億元,佔20%;圓通貨運航空出資2億元,佔20%;西部機場集團出資1億元,佔10%。另外,民航局已批准其從圓通貨運航空引進3架波音737貨機。2為什麼選擇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