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航空血虧近100億 2020民用航空業發展現狀

2020-09-03 中研網

  日前,澳大利亞最大的航空公司澳洲航空(Qantas)宣布2020財年,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打擊,公司損失19.6億澳元(約合98.53億元人民幣),而上一財年澳航實現盈利8.4億澳元(約合42.17億元人民幣)。澳航執行長阿蘭·喬伊斯表示,這是澳航創辦100年來經歷的最大困境,近6年來首次虧損。據此前消息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澳洲航空曾在6月表示將削減6000個工作崗位,公司運營的747型客機也提前退役。目前,該公司絕大部分國際航班處於停運狀態,國內航班的運力僅約相當於疫情之前的20%。

  全球航空公司已倒閉23家

  7月24日,據外媒報導,為遏制新冠疫情而實施的國際旅行限制,已致全球23家航空公司倒閉,包括英國弗萊比航空公司、維珍澳大利亞航空公司、加拿大喬治亞航空公司、義大利航空公司、南非航空公司、美國邁阿密國際航空公司等。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在6月初預測,2020年全球航空業將虧損843億美元,航空企業已經成為破產法院的「常客」。3月5日,主要經營英國國內支線的Flybe公司成為受疫情影響第一家倒閉的航空公司;4月5日,美國阿拉斯加州最大航空公司正式申請破產保護……據不完全統計,全球已有17家航空公司倒閉。

  航空旅行2024年才能恢復正常

  由於疫情對航空運輸業產生的影響,全球客運量要到2024年才能恢復到疫情爆發前的水平,這比之前預測的時間晚了一年。預計短途旅行的復甦速度將快於長途旅行。

  國際航協首席經濟學家布萊恩·皮爾斯稱,航空旅行並沒有隨著歐洲、美國和中國商業信心的提升而變好。6月份客運量較去年同期下降了86.5%,4月份的降幅甚至高達94.1%。預計2020年全球客運量將比2019年下降55%,這比4月份預測的46%更糟。

  2020民用航空業發展現狀及市場投資前景趨勢分析

  我國發展面臨多年少有的國內外複雜嚴峻形勢,經濟出現新的下行壓力,民航緊扣行業發展的主要矛盾和制約瓶頸,步步為營,攻堅克難,行業發展保持了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2019年1-9月,全行業共完成運輸總周轉量965.7億噸公裡,同比增長7.7%;旅客運輸量5.0億人次,同比增長8.7%;貨郵運輸量544.8萬噸,同比增長0.5%。截至9月底,全行業機隊規模達到6359架,其中運輸飛機為3755架,通用航空器為2604架;運輸飛機日利用率為9.3小時,正班客座率為82.2%。機場方面,截至9月,全國頒證運輸機場有238個。

  2019年,中國民航行業規模穩居世界第二,運輸航空實現持續安全飛行112個月、8068萬小時的安全新紀錄,連續17年7個月實現空防安全零責任事故;完成運輸總周轉量1292.7億噸公裡、旅客運輸量6.6億人次、貨郵運輸量752.6萬噸,同比分別增長7.1%、7.9%、1.9%。

  2019年,全國千萬級機場達39個;完成中國民航歷史上範圍最廣、影響最大的一次班機航線調整,新增航路航線裡程9275公裡;民航旅客周轉量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佔比達32.8%,同比提升1.5個百分點;全行業營業收入1.0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5.4%;運輸機場總數達238個;在航班總量同比增長5.57%等情況下,全國航班正常率達81.65%,連續2年超過80%。

  229個機場和主要航空公司可實現「無紙化」出行;37家千萬級機場國內旅客平均自助值機比例達71.6%;8家航空公司、29家機場開展跨航司行李直掛試點;12326民航服務質量監督電話開通,國內航空公司投訴響應率達100%;正式發布全國目視飛行航圖,通航飛行達112.5萬小時,同比增長13.8%,頒證通用機場數量達246座,首次超過運輸機場;開展無人機物流配送試點,註冊無人機超過39.2萬架,無人機商業飛行125萬小時。

  民用航空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及趨勢分析

  我國旅遊業及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使越來越多的商務和度假旅客在交通方式上改變觀念,選擇飛機出行勢必帶動2019年中國航空行業發展前景民航業的蓬勃發展。中國航空運輸業在全球的排名已躍升至世界第三位。到2020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航空運輸業年均增長速度將保持10%左右,每百萬平方公裡擁有機場數量將大幅度增加,航班密度、旅客客運量等各項指標都將快速增長,中國將成為亞太地區乃至全球範圍內重要的航空市場。民航業的高速發展,對航空專業服務與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也將大大增加。

  到2020年,我國民航運輸機場總數將達到244個,新增機場97個,形成北方、華東、中南、西南、西北五大區域機場群。屆時,全國80%以上的縣級行政單元能夠享受到航空服務,服務區域的人口數量佔全國總人口的82%。據了解,目前國際民航平均人機比是100:1,而我國民航業平均人機比是200:1,這意味著,僅以國際民航水平計算,未來10年我國至少需要民航類人才24萬人以上。

  中研普華研究院民用航空行業報告依據全國及海外多種相關報紙雜誌的基礎信息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和數據,客觀、多角度地對市場進行了分析研究。報告在總結中國民用航空行業發展歷程的基礎上,結合新時期的各方面因素,對行業的發展趨勢給予了細緻和審慎的預測論證。未來民用航空行業將如何發展?請關注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

相關焦點

  • 澳洲航空血虧近100億,2萬人待崗,澳洲航空靠賣睡衣自救
    日前,澳大利亞最大的航空公司澳洲航空(Qantas)宣布2020財年,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打擊,公司損失19.6億澳元(約合¥98.53億元),而上一財年澳航實現盈利8.4億澳元。澳航執行長阿蘭·喬伊斯表示,這是澳航創辦100年來經歷的最大困境,近6年來首次虧損。在虧損嚴重的情況下,澳洲航空不得不開啟了&34;。首先是裁員以縮減運營成本,6月,澳航便宣布計劃裁員6000人,目前該公司仍有2萬人在家待崗;其次,未來一年停飛100架客機。據說,這些舉措將節省100億澳元的開銷。
  • 血虧100個億,又一巨頭「栽了」!2萬人待崗,靠賣睡衣自救
    收入下滑82%,2020財年虧損近100億據央視新聞報導,當地時間20日,澳大利亞最大的航空公司澳洲航空(Qantas)宣布2020財年,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打擊,公司損失19.6億澳元(約合98.53億元人民幣)。澳航執行長阿蘭·喬伊斯表示,這是澳航創辦100年來經歷的最大困境。
  • 澳洲航空虧近100億,計劃裁員6000 ,萬人待崗靠睡衣自救
    因為疫情的影響,公司總虧損約19.6億澳元(大約100億人民幣)。對比於上一個財年澳航盈利42億多人民幣的情況,2020財年的虧損是巨大的。澳洲航空計劃,未來會至少裁掉6000個崗位,這是6月時候的計劃,目前還在實施中。不僅僅是澳洲,很多國家的航空公司都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因為大部分國際航班處於停運狀態,這讓航空公司遭受了空前的困境。
  • 血虧100個億,又一巨頭「栽了」,2萬人待崗,靠賣睡衣自救
    收入下滑82%,2020財年虧損近100億據央視新聞報導,當地時間20日,澳大利亞最大的航空公司澳洲航空(Qantas)宣布2020財年,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打擊,公司損失19.6億澳元(約合98.53億元人民幣)。澳航執行長阿蘭·喬伊斯表示,這是澳航創辦100年來經歷的最大困境。
  • 損失近100億,澳洲航空迎百年來最大危機!要賣"護理包"自救
    為了遏制疫情,各國紛紛發布了旅行限制令,在這樣的背景下,航空公司航班大面積停飛、飛機訂單被取消或無期限推遲,全球航空業遭受重創,澳大利亞航空也不能倖免。損失近100億,澳洲航空面臨100年來最大困境據第一財經8月20日消息,澳大利亞最大的航空公司——澳洲航空(Qantas)2020年的財報顯示,截至目前,公司已損失19.6億澳元(約合人民幣98.53億元)。
  • 2020年我國通用航空業市場現狀和發展前景分析行業需求缺口巨大
    綜合來看,我國通用航空業總體規模依然較小,與其他國家相比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2019年美國約有1.9萬個通用機場,其中私人民用機場就約有1.4萬個,巴西有4093個通用機場,歐洲有3924個通用機場,而中國已頒證通用機場僅有246個。從通用航空業務額上看,中國通用航空僅相當英國的四分之三、法國的二分之一、美國的二十五分之一。
  • 航空業大災年
    2020年,反轉版的故事正在上演,迎來末日的主角變成了飛機。全球近3萬架民航飛機,被現實剝去了主角光環,直到「末日」來臨,都沒能帶著航空業逃出生天。到明年年初,全球與航空業相關的8800多萬個工作崗位中,近4600萬個將被削減。也就是說,在今年一年中,航空業的失業人數將超過全行業從業人數的一半。
  • 澳航血虧$20億澳元
    澳洲疫情反反覆覆,各行各業因此備受打擊,而這一年來,澳洲航空行業更是受到了史無前例的重創。根據澳航本周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疫情期間,這家全澳最大的航空公司虧損近20億澳元(RMB100億元)!>有70%的航空工作人員被裁員,其中40%的人表示自己沒有收入,近30%的人獲得了政府補貼以維持生計。
  • 受疫情影響 澳洲航空2020財年損近20億澳元
    當地時間20日,澳大利亞最大的航空公司澳洲航空(Qantas)宣布2020財年,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打擊,公司損失19.6億澳元(約合98.53億元人民幣),而上一財年澳航實現盈利8.4億澳元(約合42.17億元人民幣)。
  • 中國民用機場協會發布《中國民用機場發展藍皮書2020》
    協會發布《中國民用機場發展藍皮書2020》與大家分享新書成果。《中國民用機場發展藍皮書》2020版延續既定體例分3篇:《綜合篇》採用國際組織(ICAO/ACI/IATA)及著名專業機構數據,介紹全球運輸機場航空業務量規模與增速、全球6
  • 澳航迎來100年來最大困境!虧損近百億 開始賣飛機餐、睡衣自救
    上海熱線訊,當地時間8月20日,澳大利亞最大的航空公司澳洲航空(Qantas)宣布2020財年,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打擊,公司損失19.6億澳元(約合98.53億元人民幣),而上一財年澳航實現盈利8.4億澳元(約合42.17億元人民幣)。
  • 拒絕中國乘客入境,巨虧97億,澳大利亞的航空業頂不住了?
    2020年對於全球來說都是十分特殊的一年,由於疫情的原因,全球各國經濟都受到了影響。不僅如此不少行業也受到了衝擊,外出旅遊的人基本都擱置了計劃,對於航空業的影響也是可以預見的。作為澳大利亞最大的航空巨頭公司澳洲航空,也公布了財年報告。從數據中顯示的來看,公司總虧損在19.6億澳元,折算成人民幣達到97億元。對此澳洲航空計劃未來會裁掉6000個崗位左右。
  • 2020年中國通用機場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通用機場區別於普通民用機場通用航空機場是指專門為民航的「通用航空」飛行任務起降的機場,屬於民用航空機場的一類,民用航空機場包括通用航空機場和民用運輸機場通用航空機場是專門承擔除個人飛行、旅客運輸和貨物運輸以外的其他飛行任務,比如公務出差、空中旅遊、空中表演、空中航拍、空中測繪、農林噴灑等特殊飛行任務。通用航空機場區別於民用航空機場的特點包括跑道建設、跑道長度、跑道形狀、跑道位置、停飛飛機方式、用途等。
  • 機場協會發布《中國民用機場發展藍皮書2020》
    民用機場協會發布《中國民用機場發展藍皮書2020》與大家分享新書成果。《中國民用機場發展藍皮書》2020版延續既定體例分3篇:《綜合篇》採用國際組織(ICAO/ACI/IATA)及著名專業機構數據,介紹全球運輸機場航空業務量規模與增速、全球6
  • 2020年Q1全球及中國航空運輸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國內三大航虧損金額...
    2020年Q1全球及中國航空運輸行業發展現狀分析2020年3月,「新冠狀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對全球航空業經營造成了嚴重打擊。據IATA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3月,全球客運量大幅減少,較2019年同期下降了11%;同時,受客運量減少和各國因疫情爆發而實施的交通管制措施影響,全球客機停飛量達2/3。國內方面,2020年一季度,我國民航業運輸總周轉量同比下滑46.6%,其中,國內航線和旅客運輸業務的降幅更大;而在我國民航運輸業的主要上市公司中,「三大航」受疫情影響較大。
  • 全球航空業緩慢復甦(國際視點)
    根據國際航協的報告,歐洲地區2020年10月航空客運量同比降幅為77.6%,北美降幅是70.1%,表現最好的是亞太地區,同比降幅61.6%,為全球最低,意味著亞太地區的航空客運量恢復近四成。 亞太地區航空業的良好表現離不開中國的貢獻。據國際航協統計,去年10月,中國國內航空客運量已經全面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是全球恢復程度最好的國家之一。
  • 國際航協:2020年全球航空業將損失4190億美元 一文看懂我國航空業現狀
    中商情報網訊: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為全球航空業造成史無前例的打擊。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的預測,2020年全球航空業將損失4190億美元,而全球的航空公司們損失的利潤也將達到843億美元;另外,全球將有3200個跟航空相關的崗位將被裁掉,到目前為止全球已有23家航空公司倒閉。
  • 大嶼山困局:港龍停運,國泰大裁員,香港航空業如何飛出陰霾?
    機場吞吐量是衡量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標準,而越來越多城市群的形成對民用機場的質量和數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國泰在今年上半年錄得98.65億港幣的史上最大虧損,在接受港府273億港幣的注資後依舊沒能重振旗鼓。今年9月,疫情打擊下的大嶼山機場幾乎停擺,前九個月客運量僅有860萬人次,同比減少84.5%。隨著國泰旗下港龍航空停飛,香港航空業的競爭格局是否會發生變化?面對大灣區另兩座超級城市廣州深圳的激烈競爭,香港航司又該如何破局?
  • 全球化3.0時代下,航空工業和工業網際網路發展迅速
    近期,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中國網際網路研究院與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2020國際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論壇」上,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羅榮懷做了「面向全球化3.0時代的航空工業和工業網際網路」的主題演講。
  • 250億美元補助快到期了 美國航空業裁員要繼續
    這場公共衛生危機已經持續了6個月,但我們的收入僅恢復了25%,」達美航空運營主管約翰·勞特在發給員工的一份備忘錄中直言,「不幸的是,在未來6個月裡,我們幾乎看不到有什麼條件能夠改變這一現狀。」約翰·勞特所言不假,7月發布的二季度財報將達美航空的困境展露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