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億美元補助快到期了 美國航空業裁員要繼續

2020-09-05 21號騎象人

對於美國航空業而言,黎明還有很遠。在舊有補貼快到期的情況下,新救助方案仍然毫無音信,而疫情的控制也不太樂觀。即美聯航和美國航空警告可能會裁員之後,達美航空也給出了類似的信號,畢竟在虧損57億美元和上座率大減的情況下,任誰都很難撐下去。

人手過剩是達美航空目前的窘境。當地時間8月24日,達美航空表示,如果不能與工會達成一項成本削減協議,將在10月不得不讓1941名飛行員停薪休假。

與此同時,達美航空營運長Gil West在為公司服務12年後,也計劃在今年9月底退休。Gil West於2008年加入達美航空後,曾協助領導達美航空與西北航空的合併整合。



「我們正面臨一個極其困難的決定。這場公共衛生危機已經持續了6個月,但我們的收入僅恢復了25%,」達美航空運營主管約翰·勞特在發給員工的一份備忘錄中直言,「不幸的是,在未來6個月裡,我們幾乎看不到有什麼條件能夠改變這一現狀。」

約翰·勞特所言不假,7月發布的二季度財報將達美航空的困境展露無疑。數據顯示,達美航空二季度總營收14.68億美元,市場此前預期為14.24億美元,而這一數字在去年同期為125.36億美元,這意味著營收暴跌了88%。

達美航空曾定下了今年年底實現盈虧平衡的目標。但現在看來這個目標有點遠,僅僅在二季度,達美航空的淨虧損就達到57.17億美元,比市場預期的虧損15.51億美元高出不少,去年同期為盈利14.43億美元。

收入利潤銳減的同時,債務和支出還在繼續。截至二季度末,達美航空持有的總債務和融資租賃債務為246億美元,調整後的淨債務餘額為139億美元。目前,達美航空仍然每天消耗約2700萬美元現金。若按二季度末157億美元的流動資金來計算, 達美航空的現金還夠花19個月。

在此情況下,達美航空已經採取了多輪裁員來自救。7月底,達美航空CEO Ed Bastian表示,超1.7萬名員工主動離職,接近該公司員工總數的五分之一。同時,達美航空還向1.4萬名飛行員中的2500多人發出潛在的非自願離職警告,敦促大家接受降低飛行員最低保障工資的方案,則能避免員工無薪休假的情況。

在實施了提前退休和自願離崗計劃後,目前,達美航空仍有約11200名現役飛行員。據達美航空預測,2021年夏季將是未來12-18個月的飛行高峰期,但也只需要約9450名現役飛行員。

目前,代表達美航空飛行員的飛行員工會正在與公司進行談判,前者督促公司提出解決方案,也曾提出過飛行員自願選擇休假,航空公司支付部分薪水的方案,但雙方迄今未能達成協議。對於目前的談判情況,北京商報記者聯繫了達美航空方面,但截至發稿還未收到具體回復。

達美航空的困境只是行業縮影,美國四大航空公司在二季度的虧損超過100億美元。據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統計,今年夏季航空旅遊需求僅為去年同期的30%左右。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上月預測,全球航空旅行需求要到2024年才能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

資深旅遊專家王興斌表示,現在主要是國際航線受影響,國內航線基本上放開了,全球疫情如果沒有明顯好轉的話,國際航空業很難恢復。按照世界旅遊組織的說法,可能要到明年下半年才會有明顯好轉,旅遊正常發展之後,才能帶動航空業復甦。

「國際航空業的主要來源一部分是商務,另一部分就是旅遊,現在這兩部分都受到阻礙,現在還看不到有好轉的跡象。」王興斌坦言。

隨著需求遲遲難以恢復,航空公司紛紛表示,將以瘦身作為自救方案,這也意味著裁員難以避免。此前,由於《關懷法案》提供了250億美元的救助資金,在該項救助於9月30日到期之前,航空運營商暫時不允許繼續裁員,但即使沒有被解除勞動合同,許多航空公司的員工也處於無薪或減薪休假的狀態。

美國航空業者已經向政府發出警告稱,在250億美元到期之後,這一行業中的7.5萬個就業崗位就可能進一步蒸發。根據行業組織Airlines for America的說法,目前,美國各大航空公司直接僱傭有70萬名員工,但其背後的整個產業鏈卻牽涉到了多達1000萬人的生計。

隨著最後期限的到來,不止是達美航空,美國各大航空公司都已經為員工打起了「預防針」。美聯航警告稱,正考慮讓近1.2萬名飛行員中約1/3的人停薪留職,此前這一數字為2250名,但現在增加了近一倍。

與此類似,美國航空也發出了警告,稱2.5萬名員工將面臨裁員或停薪留職。西南航空則警告稱裁員將不可避免。

目前,航空公司和工會一直在遊說美國政府再提供250億美元的援助,以保護就業崗位,但美國兩黨對於下一輪的財政救助計劃暫未有任何進展。(北京商報)

相關焦點

  • 旅遊業巨虧3000億美元,重創之下航空業何時才能復甦?
    因此,航空業在疫情期間成為美國政府的重點「幫扶對象」。包括美國航空公司在內的多家航空公司3月獲得總額250億美元的聯邦政府援助,用以支付員工薪酬,避免員工在疫情期間遭解僱,但這一救助預計將於9月到期。與全年收入損失相比,聯邦政府的援助其實只是杯水車薪,各大航空公司只能靠自己度過難關。
  • 「世界最大航空公司」宣布大裁員
    美國航空集團宣布將裁員1.9萬人報導稱,由於聯邦援助的就業保護計劃即將到期,航空業將會再裁員上萬人另有11000名團隊成員提出要在10月請假。雖然如此,除非PSP延長,否則大約有19000名團隊成員將在10月1日被非自願解散或從公司中分離出來。美國眾議院和參議院的絕大多數成員都認為,在這場危機中挽救航空業的工作將意味著未來幾個月乃至幾年的經濟復甦。保留這些基本服務工作也將意味著繼續為所有大小社區提供商業航空服務。
  • 全球航空業展開「花式自救」
    但各家都有難念的經,航司一邊要面臨著多重客觀困難,一邊是要尋求資金,無論是拋售業務、融資、接受政府補助或貸款,各家都積極地開展了花式自救……據彭博社9月17日報導,達美航空(DeltaAirLines)正在籌集90億美元資金,這將是航空史上最大的一筆商業融資。
  • 全球航空業出現復甦跡象,全球航司各顯神通
    但各家都有難念的經,航司一邊要面臨著多重客觀困難,一邊是要尋求資金,無論是拋售業務、融資、接受政府補助或貸款,各家都積極地開展了花式自救……據彭博社9月17日報導,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正在籌集90億美元資金,這將是航空史上最大的一筆商業融資。
  • 繼續裁員!波音公司僅保留13萬名員工,不看好未來
    此前已經裁員16,000人,波音表示將在2021年前繼續裁員,最終保留13萬名員工。具體來看,虧損達到了每股1.39美元,相比之下,外界的共識預期為每股2.52美元,收入方面,波音共計獲得141億美元,相比之下預期為139億美元,隨後波音股價在盤前交易中小幅上漲
  • 航空業大災年
    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預測,2020年全球航空業將失去超過4190億美元的收入,產生843億美元的虧損。以這個數據計算,全球航空公司不管飛不飛,每天都要燒掉2.3億美元。據預測,2020年全年的客運量大概只有去年的一半,約22億人次,也就是每運載一個旅客,還要虧37.5美元。
  • 美國航司四巨頭上半年虧損148億美元
    該協會預測全球航空業2020年預期損失或超過840億美元(約合5932億元人民幣)。這是全球航司有史以來的「至暗時刻」。尤其是美國航空公司,該國四大巨頭半年虧損超過148億美金,甚至比「9·11」後最糟的年份還慘。
  • 裁員36000人,一天巨虧一個億!航空業飛不起來了?
    1航空業成全球最慘之一的行業今年的航空公司有多慘呢?3月初,「南航集團召開經營極度困難應對方案宣貫會」的消息和圖片在網絡上流傳。對此,南方航空董事長王昌順回應媒體稱:「這是我們內部的(召開的會議),現在這麼一個情況出現,要過緊日子。」
  • 3個月虧損24億美元,美國波音航空還有未來嗎?
    7月29日波音公司透露,在過去的三個月裡,公司損失了總計24億美元(168億人民幣),平均每天虧損大約1.8億人民幣。這家航空巨頭遇到的麻煩不小,目前該公司仍在努力應對因737max飛機設計失誤和新冠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
  • 百年歷史,美國象徵,波音為何快要活不下去?
    報告稱,空難是由于波音公司和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 (FAA)「犯下了一系列嚴重錯誤」導致的,其中波音公司將自身利益置於公眾安全之上,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的監管體系則存在嚴重問題。美國知名航空業諮詢公司利厄姆公司的專家斯科特·漢密爾頓說:「波音現在的重大挑戰是活下去。」波音公司現在已欠下超600億美元債務,財務狀況極其不穩固,雖然,在美聯儲的擔保下,波音獲得了250億美元的融資,為其歷史上金額第六大的公司債。
  • 美聯航CEO:航空業復甦要等新冠疫苗分發,預計在明年底
    當地時間9月13日,美聯航CEO斯科特·柯比(Scott Kirby)在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Face the Nation」節目採訪時表示,航空業的復甦將不得不等到新冠疫苗獲得批准並廣泛使用之後,復甦的時間點預計是到2021年底。「我希望早一點發生,但是我們的猜測是明年年底。」
  • 終止業務,賣油條,搞貨運,全球航空業或裁員1半
    航空業將此視為良機,紛紛採取對策加大運力,以便將貨物運輸培養為新的利潤增長點。美國聯合航空公司8月宣布其貨運航班班次已經增加至5000個。該公司第二季度的貨運收入同比增長36%,達到4.02億美元。美國航空公司時隔35年重新開啟貨運專班。
  • 「硬著陸」後,全球航空業何時「啟航」?
    中新社北京10月8日電 (劉亮)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之下,全球航空業損失慘重,多家全球知名航空公司營收大幅縮水,降薪潮、裁員潮正暗流湧動。在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硬著陸」之後,業界估計,全球航空業至少需要四年以上時間才能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疫情對全球航空業造成了歷史罕見的嚴峻衝擊。
  • 政府不給錢,美聯航或進行史上最大規模飛行員裁員
    來源:海外網美聯航宣布史上最大規模飛行員裁員計劃。(圖:路透社) 海外網8月28日電疫情之下,美國航空業頻遭重創。美媒消息稱,當地時間27日,美聯航宣布了史上最大規模飛行員裁員計劃,如果美政府未有進一步援助,大量飛行員將丟掉飯碗。綜合CNBC、路透社報導,美聯航27日表示,如果政府不延長援助計劃,以幫助航空公司支付員工工資,公司將在10月1日至11月30日之間裁掉2850名飛行員。這一裁員人數將佔飛行員總數的21%。 目前,裁員計劃已經通過備忘錄發給員工,並向媒體曝光。
  • 中國制裁、美國援助,2年裁員3萬人的波音要不行了?
    7月,波音遭美國聯邦航空局(FAA)突擊檢查,10月,波音防務又被中國制裁。 而今,那個巔峰時期市值超過3000億美元的波音,只餘下不足1000億美元,蒸發市值約合人民幣1.5萬億,近乎於跌掉一個工商銀行。
  • 美國航空業遭受重大打擊,55億美元貸款能否緩解?
    爭取到55億美元政府貸款9月28日消息,據報導,美國航空表示,已爭取到美國政府55億美元的貸款。美國財政部將於10月分配250億美元的航空業救助貸款,根據分配情況,美國航空有可能再獲得額外至多20億美元貸款額度。據了解,美國勞工部9月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航空運輸業的工作崗位比3月份減少10萬多個,降幅超過20%。航空專家稱,這種情況「史無前例」。美國客運和貨運航空公司共僱用大約70萬人。
  • 美國巨頭3月虧損160億,被迫裁員16000人
    尤其是在第五代通信革命中,華為掌握著全球最多5G專利技術,成為了5G標準的定製者,所以在擁有著諸多亮眼成績的背景下,也使得華為成為了美國的眼中釘。在2019年中旬,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將華為列入實體管制清單。時隔一年後,美國打壓華為的手段和方式再度變本加厲,管轄範圍更是從美國本土擴展到全球晶片製造供應鏈之上。
  • 美國軍工和航空航天領域巨頭雷神技術公司宣布裁員15000人
    央視財經(記者 敖楊)據CNN報導,由於商業航空旅行需求下滑,美國軍工和航空航天領域巨頭——雷神技術公司宣布將削減1.5萬個工作崗位,這一數字是此前預測的兩倍多。△圖片來源:網絡​雷神技術公司總裁兼執行長格雷格·海斯表示,商業航空市場正在恢復,但可能要到2023年左右才能完全恢復至2019年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