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美國航空業而言,黎明還有很遠。在舊有補貼快到期的情況下,新救助方案仍然毫無音信,而疫情的控制也不太樂觀。即美聯航和美國航空警告可能會裁員之後,達美航空也給出了類似的信號,畢竟在虧損57億美元和上座率大減的情況下,任誰都很難撐下去。
人手過剩是達美航空目前的窘境。當地時間8月24日,達美航空表示,如果不能與工會達成一項成本削減協議,將在10月不得不讓1941名飛行員停薪休假。
與此同時,達美航空營運長Gil West在為公司服務12年後,也計劃在今年9月底退休。Gil West於2008年加入達美航空後,曾協助領導達美航空與西北航空的合併整合。
「我們正面臨一個極其困難的決定。這場公共衛生危機已經持續了6個月,但我們的收入僅恢復了25%,」達美航空運營主管約翰·勞特在發給員工的一份備忘錄中直言,「不幸的是,在未來6個月裡,我們幾乎看不到有什麼條件能夠改變這一現狀。」
約翰·勞特所言不假,7月發布的二季度財報將達美航空的困境展露無疑。數據顯示,達美航空二季度總營收14.68億美元,市場此前預期為14.24億美元,而這一數字在去年同期為125.36億美元,這意味著營收暴跌了88%。
達美航空曾定下了今年年底實現盈虧平衡的目標。但現在看來這個目標有點遠,僅僅在二季度,達美航空的淨虧損就達到57.17億美元,比市場預期的虧損15.51億美元高出不少,去年同期為盈利14.43億美元。
收入利潤銳減的同時,債務和支出還在繼續。截至二季度末,達美航空持有的總債務和融資租賃債務為246億美元,調整後的淨債務餘額為139億美元。目前,達美航空仍然每天消耗約2700萬美元現金。若按二季度末157億美元的流動資金來計算, 達美航空的現金還夠花19個月。
在此情況下,達美航空已經採取了多輪裁員來自救。7月底,達美航空CEO Ed Bastian表示,超1.7萬名員工主動離職,接近該公司員工總數的五分之一。同時,達美航空還向1.4萬名飛行員中的2500多人發出潛在的非自願離職警告,敦促大家接受降低飛行員最低保障工資的方案,則能避免員工無薪休假的情況。
在實施了提前退休和自願離崗計劃後,目前,達美航空仍有約11200名現役飛行員。據達美航空預測,2021年夏季將是未來12-18個月的飛行高峰期,但也只需要約9450名現役飛行員。
目前,代表達美航空飛行員的飛行員工會正在與公司進行談判,前者督促公司提出解決方案,也曾提出過飛行員自願選擇休假,航空公司支付部分薪水的方案,但雙方迄今未能達成協議。對於目前的談判情況,北京商報記者聯繫了達美航空方面,但截至發稿還未收到具體回復。
達美航空的困境只是行業縮影,美國四大航空公司在二季度的虧損超過100億美元。據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統計,今年夏季航空旅遊需求僅為去年同期的30%左右。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上月預測,全球航空旅行需求要到2024年才能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
資深旅遊專家王興斌表示,現在主要是國際航線受影響,國內航線基本上放開了,全球疫情如果沒有明顯好轉的話,國際航空業很難恢復。按照世界旅遊組織的說法,可能要到明年下半年才會有明顯好轉,旅遊正常發展之後,才能帶動航空業復甦。
「國際航空業的主要來源一部分是商務,另一部分就是旅遊,現在這兩部分都受到阻礙,現在還看不到有好轉的跡象。」王興斌坦言。
隨著需求遲遲難以恢復,航空公司紛紛表示,將以瘦身作為自救方案,這也意味著裁員難以避免。此前,由於《關懷法案》提供了250億美元的救助資金,在該項救助於9月30日到期之前,航空運營商暫時不允許繼續裁員,但即使沒有被解除勞動合同,許多航空公司的員工也處於無薪或減薪休假的狀態。
美國航空業者已經向政府發出警告稱,在250億美元到期之後,這一行業中的7.5萬個就業崗位就可能進一步蒸發。根據行業組織Airlines for America的說法,目前,美國各大航空公司直接僱傭有70萬名員工,但其背後的整個產業鏈卻牽涉到了多達1000萬人的生計。
隨著最後期限的到來,不止是達美航空,美國各大航空公司都已經為員工打起了「預防針」。美聯航警告稱,正考慮讓近1.2萬名飛行員中約1/3的人停薪留職,此前這一數字為2250名,但現在增加了近一倍。
與此類似,美國航空也發出了警告,稱2.5萬名員工將面臨裁員或停薪留職。西南航空則警告稱裁員將不可避免。
目前,航空公司和工會一直在遊說美國政府再提供250億美元的援助,以保護就業崗位,但美國兩黨對於下一輪的財政救助計劃暫未有任何進展。(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