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航協:旅客行程前病毒檢測措施應全球通用

2020-09-25 中國民航網

中國民航網訊:9月24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呼籲讓所有國際旅客在行程前接受快速準確、經濟易用、規模化與系統化的新冠肺炎病毒檢測,作為隔離措施的替代方案,重啟全球航空連通。國際航協將通過國際民航組織(ICAO)和當地衛生組織迅速實施這一解決方案。

國際航空旅行比2019年下降了92%。過去的大半年,各國為應對疫情關閉邊境,中斷了全球連通。儘管後來部分國家政府謹慎地重新開放邊境,但航空旅行依然受限,一部分原因是隔離措施讓旅行變得不切實際,另一部分原因則是疫情措施的頻繁更改導致旅行計劃無法成行。

國際航協理事長兼執行長亞歷山大·德·朱尼亞克先生(Alexandre de Juniac)說:「在旅行開始前,對所有國際旅客進行系統的新冠肺炎病毒檢測是恢復跨境自由出行的關鍵。此舉將令各國政府有信心在沒有複雜風險的情況下開放邊境,而不必頻繁改變旅行規定。對所有旅客進行檢測,將讓人們有信心自由地旅行,也讓數百萬人得以重返工作崗位。」

全球連通中斷的經濟壓力迫使各國政府優先投資邊境開放檢測解決方案。全球有超過6,550萬個工作崗位與航空業息息相關。如果行業在疫情結束前崩潰,這場危機帶給全人類的痛苦和經濟損失將更為深遠。因此,政府需增加援助力度防止行業陷入分崩離析的境地。國際航協曾預計2020年航空運輸業收入損失將超過4,000億美元,淨虧損超過800億美元,但現實情況比上述預測晦暗。

「安全是航空業的頭等大事。我們是最安全的運輸方式,並作為一個行業與各國政府合作,實施全球標準。隨著與邊境關閉相關的經濟成本日益上升,以及第二波疫情的蔓延,航空業必須藉助專業知識,與政府和醫療檢測機構攜手,尋找一種快速準確和經濟易用的方法,以及規模化的檢測解決方案,使世界能夠安全地重新互連互惠。」 德·朱尼亞克先生表示。

民意調查

國際航協的民意調查顯示,在旅行過程中對新冠肺炎病毒進行檢測的支持力度很大。約65%的受訪旅客同意,如果新冠病毒檢測結果為陰性,就不需要進行隔離。

以下調查結果顯示旅客支持檢測:

84%的旅客同意所有旅行者都應接受檢測

88%的旅客同意在旅行過程中接受檢測

除了開放邊境,調查還表明,檢測將有助於重建旅客對航空旅行的信心。受訪者認為,對所有旅客進行病毒篩查,是讓旅客感到安全的有效方法,僅次於戴口罩。快速檢測也是旅行者尋求旅行安全保障的三要素之一(其他兩項為注射疫苗或治療新冠肺炎)。

實用性

國際航協呼籲開發快速、準確、經濟和易用的檢測,在各國政府的授權下,按照商定的國際標準進行系統管理。國際航協正通過國際民航組織(ICAO)帶頭制定和實施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採取航空服務安全運營的全球標準。

新冠肺炎病毒檢測能力的迭代速度很快,而且幾乎是全方位的:速度、準確性、經濟性、易用性和規模化。可部署的解決方案預計將在未來幾周內推出。「通過呼籲建立一套全球通行的新冠肺炎病毒檢測措施,即所有國際旅客在行程開始前接受病毒檢測,是航空業發出的一個明確信號。與此同時,我們正從全球各種『旅遊泡泡』或『旅遊走廊計劃』的檢測項目中獲得實用數據與信息。我們必須繼續推進這些有價值的計劃,通過吸取檢測經驗、促進必要的旅行和展示檢測結果的有效性,確保行業朝著正確的方向邁進。」 德·朱尼亞克強調。

國際旅客在行程前接受病毒檢測是首選方案,此舉將為整個旅程創造「乾淨」的環境。抵達後檢測降低了旅客的信心,如果檢測結果為陽性,可能會在目的地進行隔離。

旅行過程中進行病毒檢測將面臨許多實際挑戰,需要制定協議來安全管理所有行業利益相關方的大規模檢測。「在國際民航組織的引領下,各國政府能夠有效實施並採取全球認可的統一標準並保持一致至關重要。屆時,航空公司、機場、設備製造商和政府要齊心協力,以便我們能夠迅速完成這項工作。行業停滯不前的每一天都面臨更多失業和經濟危機的風險。」德·朱尼亞克先生指出。

國際航協不認為病毒檢測會成為航空旅行中的永久程序,但在中期內,檢測有利於行業重建。許多人認為疫苗的研製是緩解疫情的靈丹妙藥。這無疑是重要的一步,但即使有效的疫苗在全球得到認可,生產和分銷也可能需要數月時間。病毒檢測作為臨時解決方案將十分必要。」 德·朱尼亞克先生補充道。

優先級別

航空運輸並不是唯一亟需病毒檢測的行業。「醫務人員的需求必須是第一要務。教育機構和工作場所也需要有效的大規模檢測。但決策者在確定檢測資源的優先級別時,必須考慮到只有航空業才能提振經濟。例如,重建全球連通將確保佔全球就業人數10%、且在此次危機中受到最嚴重打擊的旅行和旅遊業崗位,以及航空業在促進全球貿易和商業方面所起的關鍵作用。重新開放邊境,並讓所有國際旅客在行程前進行系統檢測,應是各國政府優先考慮的。」德·朱尼亞克先生強調。

編者注釋:

國際航協在世界各地共擁有290家成員航空公司,其定期國際航班客運量佔全球的82%。

相關焦點

  • 國際航協推全球版「綠碼」,能否重振洲際航空旅行?
    更令行業感到希望渺茫的問題在於,至少在有效的疫苗廣泛投向市場之前,各國仍然將嚴格的出入境管控措施作為一種主要的防控疫情手段,這也進一步澆滅了航企希望國際航空旅行業務能夠儘快恢復的希望。作為佔據了全球超過八成航空旅行市場航空公司的行業性組織,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下稱「IATA」)自疫情以來一直在為行業的救助與復甦提供方案並遊說各國行業監管機構施加影響。
  • 國際航協攜國際機場理事會推動全球統一檢測方案
    中國民航網訊: 日前,國際機場理事會(ACI)和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聯合呼籲採取全球統一的方案對國際旅客進行檢測,作為隔離措施的替代方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採取旅行限制,全球航空運輸關閉,對就業造成了災難性影響。約480萬個行業工作崗位已經流失或受到威脅。各國政府必須合作,取消隔離限制,重啟航空旅行。
  • 國際航協攜手國際機場理事會共同推動全球統一檢測方案
    日前,國際機場理事會(ACI)和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聯合呼籲採取全球統一的方案對國際旅客進行檢測,作為隔離措施的替代方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採取旅行限制,全球航空運輸關閉,對就業造成了災難性影響。約480萬個行業工作崗位已經流失或受到威脅。各國政府必須合作,取消隔離限制,重啟航空旅行。
  • 全球航空呼籲國際旅客登機前病毒測試,取代14天隔離的做法
    全球航空周二(9月22日)呼籲對所有離境的國際旅客進行機場COVID-19病毒測試,以取代目的地國家14天隔離的做法。(IATA)負責人表示,可以由「非醫務人員」進行快速、可負擔的抗原檢測(antigen tests),期望在「未來幾周」內可以提供,並在全球認可的標準下推廣。
  • 國際航協:飛機上新冠病毒的傳播風險低
    中國航空新聞網訊:2020年10月9日,北京 ——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指出,機艙內新冠病毒傳播風險低,並更新已公布的病例數據。從2020年初開始至今,共計報告44例可能是在飛行途中感染病毒的病例(包括已確診、可能和潛在的病例)。同一時期,約有12億人次的旅客搭乘飛機旅行。「機上旅客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非常低。
  • 國際航協:航空公司無力削減更大成本保就業
    中國民航網訊: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最新分析報告顯示,航空運輸業已無力通過大幅削減成本來支持急劇的現金消耗,避免破產並在2021年保住工作崗位。國際航協再次敦促政府採取救助措施,維持航空公司的財務狀況和避免大規模裁員。國際航協同時還呼籲在飛行前進行新冠病毒檢測,開放邊境並確保旅行而無需隔離。
  • 國際航協評論:關於機艙傳播新冠肺炎病毒研究
    中國航空新聞網訊: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業已關注到有關研究,即倫敦飛往河內、波士頓飛往香港、以及在其他航班上,機艙內可能發生病毒二次傳播的相關推論。國際航協曾在「基於醫學證據的可能策略」中提及機艙內傳播事件,旨在幫助航空業竭力保證飛行中的公共衛生安全。
  • 國際航協:飛機比公交地鐵及餐館感染新冠病毒風險更低
    2020年9月23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34;)業已關注到有關研究,即倫敦飛往河內、波士頓飛往香港、以及在其他航班上,機艙內可能發生病毒二次傳播的相關推論。國際航協曾在&34;中提及機艙內傳播事件,旨在幫助航空業竭力保證飛行中的公共衛生安全。
  • 國際航協再發預警,全球航司「花式自救」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下稱「國際航協」)最新的報告再次下調了2020年的客運量預期,稱隨著北半球夏季旅遊季慘澹收場,復甦比預期要慢,預計2020年全年客運量同比2019年下降66%(此前預計下降63%)。國際航協同時預測,2020年下半年,遭受新冠疫情重創的航空業預計將再消耗770億美元現金,由於新冠疫情令全球旅行幾乎陷入停頓,二季度航空公司已經消耗了510億美元現金。
  • 國際航協宣布新的領導層
    ·國際航空集團(IAG)前執行長威利·沃爾什先生(Willie Walsh)將於2021年4月1日出任國際航協第八任理事長。他將接任亞歷山大·德·朱尼亞克先生(Alexandre de Juniac),亞歷山大·德·朱尼亞克先生自2016年以來一直領導國際航協,將於2021年3月底離任。
  • 規模最大和最複雜的全球物流運輸來了!國際航協最新指南為全球疫苗運輸做好準備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發布指南,確保航空貨運能為新冠肺炎疫苗的大規模處理、運輸和分發做好準備。國際航協疫苗和藥品物流與配送指南為各國政府和物流供應鏈提供建議,為這場規模最大和最複雜的全球物流運輸做好準備。
  • 美聯航成為美國首家為旅客提供新冠檢測服務的航空公司
    全球旅報9月27日訊,美國聯合航空公司(United Airlines)成為美國首家為旅客提供新冠檢測服務的航空公司。這可以更輕鬆地管理全球各熱門目的地的檢疫要求和入境條件。從10月15日開始,乘坐美聯航從舊金山國際機場(SFO)前往夏威夷的旅客將可以選擇在機場進行快速測試,也可以在旅程前自行採集並郵寄檢測。
  • 卡達航空最新數據:感染旅客遠不及百分之一
    根據卡達航空發布的數據,近幾個月內只有遠遠不到百分之一的旅客在飛行後被有關部門檢測為新冠陽性,而超過99.988%的旅客在搭乘卡達航空的航班時實現了無感染,這得益於卡達航空完善的病毒監控及檢測流程,以及嚴格的機上衛生標準。此外,卡達航空還報告其機組人員感染率僅為0.002%,遠遠不足一個百分點的數據顯示了其在機組人員防護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
  • 國際航協:呼籲各國嚴懲偽劣電池製造商,確保鋰電池安全運輸
    瑞士日內瓦當地時間12月12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縮寫「IATA」,簡稱「國際航協」)在2019年全球媒體日活動上,聯合全球託運人論壇(GSF)、國際貨運代理協會聯合會(FIATA)以及國際航空貨運協會
  • 國際航協:機艙內新冠病毒二次傳播的風險較低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鄭雪 報導:9月23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關注到有關研究,即倫敦飛往河內、波士頓飛往香港、以及在其他航班上,機艙內可能發生病毒二次傳播的相關推論。
  • 運輸協會23日說,正開發多款手機應用,協助航空旅客弄清楚各目的地...
    國際航協擬推出數字健康通行證;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國際航空運輸協會23日說,正開發多款手機應用,協助航空旅客弄清楚各目的地新冠肺炎疫情限制措施,並與航空公司或政府共享個人病毒檢測或疫苗接種信息。這些手機應用將構成「國際航協旅行通行證」數字平臺,擬於今年年底前試點推出,計劃於明年第一季度正式推出,以推動安全旅行。
  • 中國航協,追夢十五年
    追夢路上,中國航協始終致力於成為航空持續安全和優質服務的有力倡導者中國航協堅持人民航空為人民的方針,全面開展銷代行業貨郵運輸安保工作,組織研討航空安全領域的熱點問題,開展飛行隊伍作風能力建設調研,成功舉辦三屆北京航空安全國際論壇,為確保民航持續安全貢獻智慧和力量
  • 國際航協呼籲為新冠疫苗運輸做好準備
    記者近日從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以下簡稱「國際航協」)媒體例會上獲悉,現在正是對新冠肺炎疫苗運輸進行周密計劃的時候,國際航協呼籲各國政府推動整個物流供應鏈加強合作,確保設施、安保和邊檢流程順暢,為疫苗的運輸和分發任務做好準備。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全球市場對航空貨運的需求遠比對航空客運的需求旺盛。
  • 國際航協:疫情將導致全球航空業全年損失4190億美元 2024年才能恢復到2019年水平
    9月8日上午,《環球時報》記者從2020年服貿會「空中絲綢之路」國際合作峰會上了解到,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的預測,2020年全球航空業將損失4190億美元,而全球的航空公司們損失的利潤也將達到843億美元;另外,全球將有3200個跟航空相關的崗位將被裁掉,到目前為止全球已有23家航空公司倒閉。
  • 飛機上新冠病毒的傳播風險低
    那麼,旅客在機艙內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究竟如何?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簡稱「國際航協」)近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在今年初至今搭乘飛機出行的約12億人次旅客中,共計報告44人可能在飛行途中感染了病毒(包括已確診、可能和潛在的病例)。國際航協據此指出,機艙內新冠病毒傳播風險極低,與被閃電擊中的概率相當。安全是航空業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