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航網訊:9月24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呼籲讓所有國際旅客在行程前接受快速準確、經濟易用、規模化與系統化的新冠肺炎病毒檢測,作為隔離措施的替代方案,重啟全球航空連通。國際航協將通過國際民航組織(ICAO)和當地衛生組織迅速實施這一解決方案。
國際航空旅行比2019年下降了92%。過去的大半年,各國為應對疫情關閉邊境,中斷了全球連通。儘管後來部分國家政府謹慎地重新開放邊境,但航空旅行依然受限,一部分原因是隔離措施讓旅行變得不切實際,另一部分原因則是疫情措施的頻繁更改導致旅行計劃無法成行。
國際航協理事長兼執行長亞歷山大·德·朱尼亞克先生(Alexandre de Juniac)說:「在旅行開始前,對所有國際旅客進行系統的新冠肺炎病毒檢測是恢復跨境自由出行的關鍵。此舉將令各國政府有信心在沒有複雜風險的情況下開放邊境,而不必頻繁改變旅行規定。對所有旅客進行檢測,將讓人們有信心自由地旅行,也讓數百萬人得以重返工作崗位。」
全球連通中斷的經濟壓力迫使各國政府優先投資邊境開放檢測解決方案。全球有超過6,550萬個工作崗位與航空業息息相關。如果行業在疫情結束前崩潰,這場危機帶給全人類的痛苦和經濟損失將更為深遠。因此,政府需增加援助力度防止行業陷入分崩離析的境地。國際航協曾預計2020年航空運輸業收入損失將超過4,000億美元,淨虧損超過800億美元,但現實情況比上述預測晦暗。
「安全是航空業的頭等大事。我們是最安全的運輸方式,並作為一個行業與各國政府合作,實施全球標準。隨著與邊境關閉相關的經濟成本日益上升,以及第二波疫情的蔓延,航空業必須藉助專業知識,與政府和醫療檢測機構攜手,尋找一種快速準確和經濟易用的方法,以及規模化的檢測解決方案,使世界能夠安全地重新互連互惠。」 德·朱尼亞克先生表示。
民意調查
國際航協的民意調查顯示,在旅行過程中對新冠肺炎病毒進行檢測的支持力度很大。約65%的受訪旅客同意,如果新冠病毒檢測結果為陰性,就不需要進行隔離。
以下調查結果顯示旅客支持檢測:
84%的旅客同意所有旅行者都應接受檢測
88%的旅客同意在旅行過程中接受檢測
除了開放邊境,調查還表明,檢測將有助於重建旅客對航空旅行的信心。受訪者認為,對所有旅客進行病毒篩查,是讓旅客感到安全的有效方法,僅次於戴口罩。快速檢測也是旅行者尋求旅行安全保障的三要素之一(其他兩項為注射疫苗或治療新冠肺炎)。
實用性
國際航協呼籲開發快速、準確、經濟和易用的檢測,在各國政府的授權下,按照商定的國際標準進行系統管理。國際航協正通過國際民航組織(ICAO)帶頭制定和實施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採取航空服務安全運營的全球標準。
新冠肺炎病毒檢測能力的迭代速度很快,而且幾乎是全方位的:速度、準確性、經濟性、易用性和規模化。可部署的解決方案預計將在未來幾周內推出。「通過呼籲建立一套全球通行的新冠肺炎病毒檢測措施,即所有國際旅客在行程開始前接受病毒檢測,是航空業發出的一個明確信號。與此同時,我們正從全球各種『旅遊泡泡』或『旅遊走廊計劃』的檢測項目中獲得實用數據與信息。我們必須繼續推進這些有價值的計劃,通過吸取檢測經驗、促進必要的旅行和展示檢測結果的有效性,確保行業朝著正確的方向邁進。」 德·朱尼亞克強調。
國際旅客在行程前接受病毒檢測是首選方案,此舉將為整個旅程創造「乾淨」的環境。抵達後檢測降低了旅客的信心,如果檢測結果為陽性,可能會在目的地進行隔離。
旅行過程中進行病毒檢測將面臨許多實際挑戰,需要制定協議來安全管理所有行業利益相關方的大規模檢測。「在國際民航組織的引領下,各國政府能夠有效實施並採取全球認可的統一標準並保持一致至關重要。屆時,航空公司、機場、設備製造商和政府要齊心協力,以便我們能夠迅速完成這項工作。行業停滯不前的每一天都面臨更多失業和經濟危機的風險。」德·朱尼亞克先生指出。
國際航協不認為病毒檢測會成為航空旅行中的永久程序,但在中期內,檢測有利於行業重建。許多人認為疫苗的研製是緩解疫情的靈丹妙藥。這無疑是重要的一步,但即使有效的疫苗在全球得到認可,生產和分銷也可能需要數月時間。病毒檢測作為臨時解決方案將十分必要。」 德·朱尼亞克先生補充道。
優先級別
航空運輸並不是唯一亟需病毒檢測的行業。「醫務人員的需求必須是第一要務。教育機構和工作場所也需要有效的大規模檢測。但決策者在確定檢測資源的優先級別時,必須考慮到只有航空業才能提振經濟。例如,重建全球連通將確保佔全球就業人數10%、且在此次危機中受到最嚴重打擊的旅行和旅遊業崗位,以及航空業在促進全球貿易和商業方面所起的關鍵作用。重新開放邊境,並讓所有國際旅客在行程前進行系統檢測,應是各國政府優先考慮的。」德·朱尼亞克先生強調。
編者注釋:
國際航協在世界各地共擁有290家成員航空公司,其定期國際航班客運量佔全球的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