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航協呼籲為新冠疫苗運輸做好準備

2020-09-17 中國民航網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鄭雪 報導:確保疫苗的安全運輸是全球航空貨運的世紀使命。一旦新冠肺炎疫苗投入使用,其空前巨大的運輸規模將給航空貨運帶來挑戰。記者近日從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以下簡稱「國際航協」)媒體例會上獲悉,現在正是對新冠肺炎疫苗運輸進行周密計劃的時候,國際航協呼籲各國政府推動整個物流供應鏈加強合作,確保設施、安保和邊檢流程順暢,為疫苗的運輸和分發任務做好準備。

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全球市場對航空貨運的需求遠比對航空客運的需求旺盛。國際航協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航空貨運需求(以貨運噸公裡計)同比減少13.5%,而航空客運需求(以收入客公裡計)同比減少近八成。雖然可用貨運運力同比減少了31.1%,但收益比去年增長了60%。目前航空貨運業務為航空公司貢獻了約1/4的營業收入,貨運收入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客運收入減少帶來的虧損。

國際航協首席經濟學家布萊恩·皮爾斯表示,隨著一些國家封鎖政策的解除和邊境逐漸開放,商業信心已經反彈,全球GDP將出現V形復甦。由於旅行需求復甦緩慢,航空公司已經縮小了運營規模,現役寬體客機數量遠未恢復到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前的水平。目前,行業面臨的一個挑戰是航空貨運運力短缺。事實上,世衛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全球疫苗和免疫聯盟的報告均顯示,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疫苗計劃遭遇嚴重困難,部分原因是航空運力有限。

據了解,僅向78億人提供一劑疫苗,便可裝滿8000架波音747貨機。雖然陸路運輸也將發揮作用,但只有通過航空貨運,疫苗才能快速、安全地運抵世界各個角落。國際航協理事長兼執行長亞歷山大·德·朱尼亞克表示:「即使假設一半疫苗可以通過陸路運輸,航空貨運仍將面臨有史以來最大的一項運輸挑戰。在規劃疫苗運輸計劃時,各國政府必須關注到目前有限的空運運力。如果邊境繼續關閉,疫苗的空運能力將大打折扣。」

為確保產品質量,疫苗運輸的溫度必須可控且不得延誤。考慮到新冠肺炎疫苗的分發和運輸規模,國際航協呼籲在冷鏈設施方面做好相關準備工作,包括確保溫控設施和設備的可用性、對工作人員進行疫苗時間—溫度敏感性的相關培訓、提高疫苗監測能力等。同時,疫苗運輸的潛在數量需要及早規劃,確保靈活變通。

在邊檢流程方面,與衛生組織和海關當局有效合作對於確保及時獲得監管批准、採取適當的安全措施和清關程序至關重要。國際航協呼籲,對於運輸新冠肺炎疫苗的航班,給予快速飛越和著陸許可,免除對機組人員的隔離,取消運輸疫苗航班的運營時間宵禁,在疫苗運抵時給予優先處理等。

相關焦點

  • 規模最大和最複雜的全球物流運輸來了!國際航協最新指南為全球疫苗運輸做好準備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發布指南,確保航空貨運能為新冠肺炎疫苗的大規模處理、運輸和分發做好準備。國際航協疫苗和藥品物流與配送指南為各國政府和物流供應鏈提供建議,為這場規模最大和最複雜的全球物流運輸做好準備。
  • 新冠疫苗運輸有多難?國際航協:至少需要8000架波音747丨大事記
    新冠疫苗上市在即,英國已經率先批准輝瑞和BioNTech疫苗使用,輝瑞和BioNTech以及Moderna疫苗緊急使用授權,本月也有望在美國獲批,但與此同時疫苗運輸面臨挑戰。國際航協(IATA)預計,未來18-24個月需要大約8000架波音747貨機運輸疫苗,但目前可用貨機只有2000架左右,且大部分不是波音747機型。這意味著大部分疫苗需要通過客機運輸,但多數客機因疫情處於停航狀態。此外,運輸過程中疫苗儲存溫度也面臨挑戰。
  • 埃塞航為運輸新冠疫苗做好準備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柏蓓 報導:記者從衣索比亞航空集團獲悉,埃塞航貨運物流部已為新冠疫苗在全球的安全輸送做好充分準備,待新冠疫苗問世後,將在全球範圍尤其是非洲地區進行疫苗輸送。Tewolde GebreMariam)表示:「衣索比亞航空集團將與衣索比亞製藥公司一同合作確保疫苗供應鏈的暢通。長期以來,衣索比亞航空都是世界糧食計劃署、世衛組織重要的合作夥伴。數月之前,在疫情迅速蔓延的情況下,衣索比亞航空及時調整運力並充分利用自身覆蓋全球的貨運網絡與專業的運輸團隊快速高效的將醫療用品等防護物資運送至全球多個國家,按時保障了物資的安全交付,獲得了國際組織一致好評。
  • 美聯航CEO:航空業復甦要等新冠疫苗分發,預計在明年底
    當地時間9月13日,美聯航CEO斯科特·柯比(Scott Kirby)在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Face the Nation」節目採訪時表示,航空業的復甦將不得不等到新冠疫苗獲得批准並廣泛使用之後,復甦的時間點預計是到2021年底。「我希望早一點發生,但是我們的猜測是明年年底。」
  • 國際航協宣布新的領導層
    民航資源網2020年11月26日消息: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在第76屆國際航協年會上宣布批准領導層人事變動。·美國捷藍航空公司執行長羅賓·海斯先生(Robin Hayes)接替漢莎航空執行長卡斯滕·斯波爾先生(Carsten Spohr),出任國際航協理事會主席。
  • 國際航協:呼籲各國嚴懲偽劣電池製造商,確保鋰電池安全運輸
    (TIACA)發布聯合呼籲,呼籲各國政府嚴懲偽劣電池製造商和供應鏈內錯誤標籤和不符合要求的貨物運輸行為,追究刑事責任,確保鋰電池的安全運輸。據國際航協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鋰電池的需求保持每年17%的增長速度,誤報或瞞報事件也隨之增加。國際航協機場、客運、貨運和安全部門高級副總裁尼克·卡倫(Nick Careen)在會上表示,「如果按照國際法規和標準進行管理,包括鋰電池在內的危險物品均可實現安全運輸。然而,不負責任的託運人越來越頻繁地違反規定。
  • 國際航協:旅客行程前病毒檢測措施應全球通用
    中國民航網訊:9月24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呼籲讓所有國際旅客在行程前接受快速準確、經濟易用、規模化與系統化的新冠肺炎病毒檢測,作為隔離措施的替代方案,重啟全球航空連通。國際航協將通過國際民航組織(ICAO)和當地衛生組織迅速實施這一解決方案。國際航空旅行比2019年下降了92%。
  • 國際航協再發預警,全球航司「花式自救」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下稱「國際航協」)最新的報告再次下調了2020年的客運量預期,稱隨著北半球夏季旅遊季慘澹收場,復甦比預期要慢,預計2020年全年客運量同比2019年下降66%(此前預計下降63%)。國際航協同時預測,2020年下半年,遭受新冠疫情重創的航空業預計將再消耗770億美元現金,由於新冠疫情令全球旅行幾乎陷入停頓,二季度航空公司已經消耗了510億美元現金。
  • 輝瑞第一批新冠疫苗抵達芝加哥 航空公司為廣泛分發做準備
    11月30日,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表示正在為新冠疫苗的「首次大規模空運」提供支持,製藥公司和航空公司都在為廣泛分發疫苗做準備。知情人士說,美聯航已經將輝瑞的新冠疫苗從布魯塞爾運送到了芝加哥奧黑爾國際機場。在等待監管機構批准的同時,製藥公司、航空公司和供應鏈的其他部門正在為疫苗分發進行準備。分發網絡將包括保存疫苗的冷藏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AA)尚未批准任何新冠疫苗。
  • 國際航協:飛機上新冠病毒的傳播風險低
    中國航空新聞網訊:2020年10月9日,北京 ——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指出,機艙內新冠病毒傳播風險低,並更新已公布的病例數據。從2020年初開始至今,共計報告44例可能是在飛行途中感染病毒的病例(包括已確診、可能和潛在的病例)。同一時期,約有12億人次的旅客搭乘飛機旅行。「機上旅客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非常低。
  • 國際航協:航空公司無力削減更大成本保就業
    中國民航網訊: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最新分析報告顯示,航空運輸業已無力通過大幅削減成本來支持急劇的現金消耗,避免破產並在2021年保住工作崗位。國際航協再次敦促政府採取救助措施,維持航空公司的財務狀況和避免大規模裁員。國際航協同時還呼籲在飛行前進行新冠病毒檢測,開放邊境並確保旅行而無需隔離。
  • 大韓航空成立新冠疫苗特別運輸團隊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實習記者張人尹 報導:近日,大韓航空宣布成立新冠疫苗特別運輸團隊,為新冠疫苗上市後的安全運輸及快速交付做好準備。疫苗運輸是一項精細複雜且具挑戰性的工作,需配備專屬設施設備。一般疫苗需儲存在2攝氏度~8攝氏度的低溫環境中,部分特殊疫苗則要儲存在零下70攝氏度的環境中。在韓國首爾仁川國際機場,大韓航空目前擁有1292平方米冷藏庫,可儲存100噸貨物。
  • 國際航協攜手國際機場理事會共同推動全球統一檢測方案
    日前,國際機場理事會(ACI)和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聯合呼籲採取全球統一的方案對國際旅客進行檢測,作為隔離措施的替代方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採取旅行限制,全球航空運輸關閉,對就業造成了災難性影響。約480萬個行業工作崗位已經流失或受到威脅。各國政府必須合作,取消隔離限制,重啟航空旅行。
  • 國際航協呼籲支持航空業重啟
    來源:經濟日報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日內瓦訊 記者楊海泉報導:日前,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第76屆年度大會視頻會議一致通過決議,呼籲各國政府採取實際行動支持航空運輸業復甦,再次表達了航空公司對安全和可持續重新啟動航空運輸的堅定承諾。這項決議向各國政府發出3項呼籲。第一,通過持續的財政和監管支持,確保航空運輸業的生存能力。
  • 國際航協推全球版「綠碼」,能否重振洲際航空旅行?
    更令行業感到希望渺茫的問題在於,至少在有效的疫苗廣泛投向市場之前,各國仍然將嚴格的出入境管控措施作為一種主要的防控疫情手段,這也進一步澆滅了航企希望國際航空旅行業務能夠儘快恢復的希望。作為佔據了全球超過八成航空旅行市場航空公司的行業性組織,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下稱「IATA」)自疫情以來一直在為行業的救助與復甦提供方案並遊說各國行業監管機構施加影響。
  • 全球疫苗箭在弦上 冷鏈運輸會是大麻煩嗎?
    11月9日,輝瑞宣布,其與德國BioNTech研發的mRNA新冠疫苗在三期臨床試驗中顯現有效性超過90%,一石激起千層浪。而這也成了這一輪全球新冠疫苗賽道爆發的開端,不久後,俄羅斯衛生部也宣布,該國研發的新冠疫苗有效率超90%。
  • 新冠疫苗問世仍有諸多挑戰,「最後一公裡」是因為...
    ,各國開始準備接種計劃。冷鏈運輸難度大 新冠疫苗面臨溫控大考有分析機構預測,若每人接種3次,新冠疫苗全球滲透率達到20%時,需要疫苗瓶50億支,全球滲透率達到70%時,需要疫苗瓶將近160億支。全球範圍內,幾乎所有參與新冠疫苗研製的生物醫藥公司都在排隊搶購疫苗瓶。公開資料顯示,僅強生一家公司就已購買了2.5億個疫苗瓶。
  • 中國航協,追夢十五年
    中國航協助推傳統航空貨運向現代航空物流轉型發展,開展國際航線運輸發展和促進入境遊專題研究,全力推動中國民航分銷結算平臺(CDS)和中性電子運單平臺建設,持續推進以航空運輸企業碳減排工作為重點的航空環保工作,著眼長遠引領航空運輸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 國際航協攜國際機場理事會推動全球統一檢測方案
    中國民航網訊: 日前,國際機場理事會(ACI)和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聯合呼籲採取全球統一的方案對國際旅客進行檢測,作為隔離措施的替代方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採取旅行限制,全球航空運輸關閉,對就業造成了災難性影響。約480萬個行業工作崗位已經流失或受到威脅。各國政府必須合作,取消隔離限制,重啟航空旅行。
  • 全球搶購「疫苗瓶」!小玻璃瓶成新冠疫苗問世一大瓶頸
    小玻璃瓶成新冠疫苗問世一大「瓶頸」!疫苗運輸也迎大考,「世紀使命」怎麼破局?  隨著多國製藥公司研發的新冠疫苗進入後期試驗階段,各國開始準備接種計劃。不過疫苗研發成功只是萬裡長徵第一步,一劑疫苗,從實驗室到最終的人體接種,還將歷經重重挑戰。即便解決了研發、大批量生產的問題,與之息息相關的上下遊產業鏈的問題也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