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自由, 追求真理,徐志摩和他的新月派抒情詩

2020-12-04 品詩賞詞

徐志摩,著名新月派現代詩人,散文家。他倡導新詩格律,對中國新詩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也是新月詩社成員。

1918年赴美國學習銀行學,1921年又赴英國留學,入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他深受西方教育的薰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1931年乘飛機由南京飛往北平途中墜機去世。

01 文學成就

徐志摩在康橋接受資產階級的貴族教育,開始文學著作翻譯。他翻譯了英國作家曼殊斐兒的幾個短篇,德國福溝的小說《渦堤孩》,法國中古時的一篇故事《吳嘉讓與倪阿蘭》,義大利作家丹農雪烏的《死城》,和伏爾泰的作品《贛第德》 。

1923年3月,他發起成立「新月社」,同時在北京大學英文系任教。 泰戈爾訪華時,他陪同泰戈爾在大陸各地和日本、香港訪問。8月,第一本詩集《志摩的詩》出版。12月,《現代評論》周刊在北京創刊,徐志摩為主要撰稿人。 1927年9月,第二本詩集《翡冷翠的一夜》由新月書店出版。

1928年徐志摩與聞一多、饒孟侃、葉公超等創辦《新月》月刊。 然而他赴日、美、歐、印等地旅遊。11月,最有名的代表作《再別康橋》問世。 1931年8月,詩集《猛虎集》出版。徐志摩短暫的一生著述頗豐,除了很多詩集,還有散文集《落葉》、 《巴黎的鱗爪》、 《自剖》、《秋》,小說散文集《輪盤》,以及戲劇《卞崑岡》(與陸小曼合作)、日記《愛眉小札》。

02感情那些事

徐志摩18歲時由父母安排,與15歲的張幼儀結婚,隨後遠赴西方求學。對徐志摩來說,這段婚姻並不美滿。張幼儀遠渡重洋到了英國後,才發現徐志摩在旅英期間,邂逅了林長民的女兒林徽因。後來張幼儀與徐志摩離婚,而林徽音卻選擇了梁啓超之子梁思成。

徐志摩留學後回到北京,常與朋友王賡相聚。王賡的妻子陸小曼,對徐志摩影響甚大。小曼聰慧活潑,是獨生女,父親陸寶曾是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門生,回國後任賦稅司。徐志摩和陸小曼在北京交際場相識相愛,並談及婚嫁。

徐父執意請梁啓超證婚,志摩求助於胡適,胡適果然把梁任公請了出來,梁任公在大庭廣眾之下罵徐志摩:「徐志摩,你這個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學問方面沒有成就,你這個人用情不專,以致離婚再娶……以後務要痛改前非,重作新人。」盛典舉罷,徐志摩與陸小曼南下定居上海。

03 生活是藝術

徐志摩是一位熱愛生活的詩人,一生追求真、善、美。他講過「生活是藝術」,但是封建社會的枷鎖卻牢牢的禁錮著詩人,讓他失去飛的自由。

然而詩人並沒有屈服,他頑強地與封建社會作鬥爭,他在《翡冷翠山居閒話》中寫道:「我不曾投降這世界,我不受它的約束!」

04 新月派詩歌精選

《再別康橋》(節選)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裡的豔影,在我的心頭蕩漾。

詩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經自陳道:在24歲以前,他對於詩的興味遠不如對於相對論或民約論的興味。正是康河的水,開啟了詩人的性靈,喚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詩人的天命。

《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節選)

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我是在夢中,在夢的輕波裡依洄。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我是在夢中,她的溫存,我的迷醉。

《偶然》(節選)

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生活》

陰沉,黑暗,毒蛇似的蜿蜒,生活逼成了一條甬道:一度陷入,你只可向前,手捫索著冷壁的粘潮。在妖魔的臟腑內掙扎,頭頂不見一線的天光這魂魄,在恐怖的壓迫下,除了消滅更有什麼願望?

這首詩很短,卻極富有感染力;這種感染力得以實現與詩人選擇了一個恰到好處的抒情視角有直接關係。在本詩中,詩人把「生活」比喻成「甬道」,然後以這一意象為出發點,把各種豐富的人生經驗濃縮為各種生動的藝術形象。

《殘破》(節選)

深深地在深夜裡坐著,當窗有一團不圓的光亮,風挾著灰土,在大街上,小巷裡奔跑;我要在枯禿的筆尖上嫋出,一種殘破的殘破的音調,為要抒寫我的殘破的思潮。

《雲遊 》

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際雲遊,自在,輕盈,你本不想停留,在天的那方或地的那角,你的愉快是無攔阻的逍遙,你更不經意在卑微的地面,有一流澗水,雖則你的明豔,在過路時點染了他的空靈,使他驚醒,將你的倩影抱緊。

他抱緊的是綿密的憂愁,因為美不能在風光中靜止;他要,你已飛渡萬重的山頭,去更闊大的湖海投射影子!他在為你消瘦,那一流澗水,在無能的盼望,盼望你飛回!

相關焦點

  • 魯迅單挑新月派,兩個字評價徐志摩,也許你想到了
    後來,魯迅在《集外集序言》裡明說:“我更不喜歡徐志摩那樣的詩,而他偏愛各處投稿,《語絲》一出版,他就馬上來了,有人贊成他,登了出來,我就做了一篇雜感,和他開一通玩笑,使他不能來。”呃,這是玩笑啊,好玩嗎?失戀詩的影射,是魯迅與徐志摩結怨的序曲,眾所周知,徐志摩是新月派的靈魂人物。
  • 「新月派」名稱的由來
    演出結束,徐志摩滿懷深情地說道:「我們幾個朋友只是一般的空熱心,真在行人可說是絕無僅有——只有張仲述一個……」  一九二五年十月至一九二六年九月,徐志摩主編北京《晨報》副刊,出版「詩刊」和「劇刊」,成為「新月派」的一個主要文化傳播陣地,影響了新詩藝術的發展。一九二六年秋天,北伐戰爭進入高潮,「新月社」成員或南下,或出國,俱樂部活動遂告終止。
  • 輕輕的你走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新月派詩人的一生!
    他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也是新月詩社的成員之一。徐志摩一生之中有兩任妻子,但是只有和第一任妻子張幼儀有孩子,那麼徐志摩後代都有誰呢?徐積鍇回鄉祭祖徐志摩有兩個兒子,第二個兒子在1922年出生,小名彼得。也就是在那一年,張幼儀和徐志摩離婚了。1925年的時候他年僅兩周歲的兒子因為生病在德國去世了,當時的徐志摩非常的傷心,他寫出了《我的彼得》。
  • 中華讀書報:張彭春與「新月派」
    演出結束,徐志摩滿懷深情地說道:「我們幾個朋友只是一般的空熱心,真在行人可說是絕無僅有——只有張仲述一個……」  1925年10月至1926年9月,徐志摩主編北京《晨報》副刊,出版「詩刊」和「劇刊」,成為「新月派」的一個主要文化傳播陣地,影響了新詩藝術的發展。1926年秋天,北伐戰爭進入高潮,「新月社」成員或南下,或出國,俱樂部活動遂告終止。
  • 【有聲故事】「經典詩話」|《再別康橋》--新月派詩歌代表作的濃鬱...
    主播|小鋒哥哥《再別康橋》【作者】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生於浙江嘉興海寧,是一位在中國文壇上曾經活躍一時並有一定影響的現代詩人、散文家、作家,他的世界觀是沒有主導思想的,或者說是個超階級的「不含黨派色彩的詩人」。
  • 民國風月:負妻負友負情人,一代文豪徐志摩的渣男人生!
    徐志摩一生決意要取得的兩個女人---林徽因和陸小曼,徐志摩的原配夫人張幼儀只不過是他短暫生命的一個匆匆過客而已。對於徐志摩,他是我們大家所熟知的浪漫的文學家、詩人,對他的印象始終都停留在《再別康橋》的深情與浪漫中。但其實徐志摩在現實生活中對待感情上,妥妥的是一個「超級渣男」!
  • 徐志摩詩人的浪漫愛情史,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你知道多少?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現代詩人、散文家。原名章垿,留學英國時改名志摩。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詩人,新月詩社成員。 徐志摩的父親徐申如是清末民初的實業家,徐氏世代經商,早年繼承祖業,獨資經營徐裕豐醬園,是遠近聞名的硤石首富。徐志摩是徐家的長孫獨子,自小過著舒適優裕的公子哥的生活。
  • 「卞之琳」他寫過一首詩、只有四行,但常有人發表成千上萬字評論
    上世紀三十年代前後,國內有一個重要的詩歌流派叫做「新月派」,這個流派因受泰戈爾《新月集》影響較大而得名,徐志摩就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們的活動陣地,先後是北京的《晨報副刊·詩鐫》、《新月》月刊、《詩刊》季刊。
  • 最美人間四月天:才子徐志摩短暫的生命裡有四位愛人,有點擠
    現代詩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詩人,新月詩社成員。1915年,志摩畢業於杭州一中,先後就讀於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1918年赴美國克拉克大學學習銀行學。十個月即告畢業,獲學士學位,得一等榮譽獎。同年,轉入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院,進經濟系。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
  • 「新月派」成員的「罪行」與國立青島大學校長的辭職風波
    根據部分當事人的回憶,「六月風波」主要針對「新月派」教師對校務工作的幹涉,同時涉及校內「大同盟派的趙太侔」、「山東教育廳長何思源派的杜光壎」與「新月派」的內爭;「趙太侔跟何思源一起把楊振聲擠走,趙太侔就當了校長。那種社會,你不擠掉他,你也呆不下去。」不過,學生與「新月派」教員以及楊振聲本人的爭執起因為何?
  • 徐志摩去世現場:頭上一個洞,半邊身體被折斷,冰心悼詞似有暗示
    ——《再別康橋》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走了,但並未如他詩中所說悄悄的走。其實他的離開還是比較轟動的,雖然後人如今談論起他,大多想起的是其一生的愛恨糾葛。但作為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他有的並不單單是花邊新聞,還有一身的才氣。
  • 渴望自由,無拘無束?不存在的!很有深度的文章
    我有些無奈,為何我的戀愛都不自由呢?嗯?自由?我好像從未自由……隨筆寫下這樣一篇作文,自由嘛。《自由與枷鎖》他是康河一道多情的漣漪。他是一個彩虹似的虛無幻夢。徐志摩的一生可以說是真正的為自己而活。他自由、不羈,與所有倫理綱常相悖離,終其一生只為追求真正的、浪漫至極的愛情。可當後人去觸碰漣漪,去感受夢幻時,卻為之爭論不休。無論是「渣男」還是「情聖」』,這樣的說法本就與他的自由相違。他應該是一道虹,從赤到紫的色彩變幻無窮,無法被觸碰,無法被框定,也無法挽留。
  • 聆聽 徐志摩:落葉
    落 葉 作者:徐志摩春天見得最多的應是傲然怒放的鮮花和春風得意的楊柳,而不是這像蝴蝶一般在空中翩翩起舞,縈繞的落葉。我看著地上的落葉,有三種不同的顏色:翡翠般綠的,金子般黃的,火一般紅的,真可以說是色彩繁多了。
  • 「新月派詩人」陳夢家曾寫過豫劇劇本 60年前的豫劇《紅日》手稿現身
    陳夢家與夫人豫劇《紅日》劇本手稿□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張叢博近日,一則「新月派詩人陳夢家豫劇《紅日》劇本手稿將亮相秋拍現場」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這位新月派詩人、古文字學家和考古學家,人們很難將他和豫劇聯繫起來,因此他創作豫劇劇本,引發一些學者感嘆:「這樣的跨界實在猛!」陳夢家是浙江人,在南京長大,看似和豫劇沒有什麼關係,但《紅日》的手稿非常完整。這位江南才子為何會寫一部豫劇?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進行了採訪。
  • 徐志摩:我是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波心
    ,1897年出生於浙江,原名章垿,後來留學他國當特別生的時候才改名叫徐志摩。他是中國著名新月派的現代詩人、散文家。對中國新詩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1921年留學受到了西方國家的影響,浪漫主義的氛圍和他國詩人影響開始創作詩。其實為人稱道的,除了徐志摩過人的才華和成就,還有他與一代才女林徽因之間動人的愛情故事。
  • 自由追求真理,創新造就卓越——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訪加州大學...
    【MBA中國網訊】自由追求真理,創新造就卓越——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一)自由追逐真理-伯克利校園參觀 2017年10月3日,帶著歡呼雀躍的心情和無限期待,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同學們來到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2015年12月英語四級翻譯衝刺練習:徐志摩
    :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徐志摩,「新月派」詩歌的開創人,短短的一生,卻著有不少作品,如《再別康橋》,《沙揚娜拉》
  • 徐志摩墓前的35級臺階寓意著什麼?陸小曼又為何遲遲不願作聲?
    1932年11月18日,也就是徐志摩為了給林微因在北平舉辦的演講會捧場,於是前一夜去了好友陳定三家暢談了一夜,陳定三勸他放下,徐志摩倒是冷笑一場,說道:「你怎知我沒有放下?」次日徐志摩便火急火燎趕了他人生中最後的一趟班機。轟!飛機撞上大山。
  • 蘇格拉底,在歐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為追求真理而死的聖人
    蘇格拉底,在歐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為追求真理而死的聖人蘇格拉底蘇格拉底(前469~前399年),出生於雅典一個普通公民的家庭,他早年繼承父業,從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後來研究哲學。在歐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為追求真理而死的聖人,幾乎與孔子在中國思想史上所佔的地位相同蘇格拉底可以說是古代希臘哲學的一個分水嶺。
  • 戀愛腦徐志摩:他只想要甜甜的愛情,至於愛誰真的無所謂
    提到徐志摩,大家除了能想到那首《再別康橋》,還能想到的就是他的愛情了。張幼儀、林徽因、凌叔華、陸小曼,這四個女人在徐志摩的生命中佔著重要的位置。 徐志摩為了追求林徽因,不惜逼迫張幼儀與其離婚,後又被林徽因拒絕而和凌叔華曖昧,遇到陸小曼以後,他和凌叔華的曖昧就變成了友誼,在陸小曼已婚的情況下鼓勵陸小曼衝破世俗的束縛,追求自己的愛情。這四個女人裡,徐志摩最愛的是誰?阿四覺得他誰也不愛,他只愛自己,只是想要自己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