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屍電影,相信不少小夥伴都愛看。
驚險刺激又血腥重口,要是再摻和點幽默元素,用來下飯再好不過。
那麼,可有人想過,如果有一天真的遇到了喪屍,你會怎麼辦?
今天要和大家聊的這檔高能真人秀,主角就「真的」遇到了喪屍——《達倫·布朗:末世》。
說到達倫·布朗這個名字,有些人還是有點奇怪。他是英國著名的魔術師和心理學研究者。他有「特殊的功能」像X教授-閱讀和操縱。
別說,看起來像X教授去年我推薦了他的另一個節目「達倫·布朗:推特」。在那個節目中,達倫·布朗做了一個關於社會順從的實驗,設置了極端的情境,讓一個普通人在72分鐘內成為殺人犯。這一次,他計劃製造一場「殭屍災難」,讓有性格缺陷的人相信,最終獲得新的生活。說真的,每個人都看過殭屍電影,但誰會無聊到相信有一天殭屍病毒會爆發呢?
但是達倫·布朗非常自信,當他制定計劃時,他開始尋找合適的參與者。他一直喜歡「釣大魚排長隊」。從去年開始,他就公開招聘候選人,說他想做一個暫時不能公開的項目。因為它的名聲,8000多人參加了這次招聘。經過多次篩選,達倫·布朗最終選擇了21歲的史蒂文。在他看來,史蒂文根本不適合做這個實驗——啃老人的衣服,在家裡伸手拿衣服,張嘴吃飯,整天生活在無知之中。他最大的愛好是晚上去酒吧喝酒,然後被朋友「接走」。
說白了,史蒂文是一個非常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他認為他的家人和朋友應該關心他,但他自己不會付出同樣的愛。而且,他也很懶,不負責任。他這麼大了,從來沒認真過。甚至他的母親在接受採訪時也淚流滿面,希望兒子能長大。此外,史蒂文也是一個非常脆弱的人,極易受到催眠。
如果史蒂文在實驗過程中有任何攻擊或意外的意圖,達倫·布朗會立即催眠史蒂文並終止實驗。
最重要的是,達倫·布朗的醫療小組對他進行了測試,以確保他有足夠的精神承受力,一開始不會被嚇倒。達倫·布朗打算通過創造「世界末日」的情景來「掠奪」史蒂文所有的東西,這樣他就可以學會珍惜它,同時實現自己潛在的能力。
就像電影《跟隨》裡說的-你把這些拿走,他們知道他們曾經擁有過什麼。當然,為了使計劃順利進行,史蒂文被告知他失敗了。接下來,達倫·布朗設置了遊戲--在史蒂文家人的幫助下,他在家裡安裝了19個攝像頭,觀察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過四周的秘密拍攝,達倫·布朗對史蒂文非常了解,然後正式啟動了這個項目。首先,我們需要控制史蒂文對外部信息的訪問。達倫·布朗先是讓史蒂文的弟弟趁他睡覺的時候偷他的手機。
然後找一個專業黑客,侵入史蒂文的手機,在他經常訪問的主要權威應用中植入假新聞,並向他灌輸「一個星球即將撞擊地球」的信息。此外,史蒂文最喜歡的DJ和新聞主播也被達倫·布朗「買下」,他在節目中談到了世界末日(這是專門為史蒂文錄製的,只有他能看到)。
史蒂文的家人和朋友都在演戲中合作,這讓史蒂文認為「末日論」已經成為飯後家喻戶曉的話題。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史蒂文自然而然地相信,遲早會有一顆行星撞擊地球。時機成熟時,達倫·布朗決定在史蒂文生日的前一天做實驗。總有一天,他哥哥會開車帶他去聽音樂會。
史蒂文滿心歡喜,不知道車上的乘客都是成群結隊的,連達倫·布朗也參與其中夜幕降臨,平時在路上行駛的汽車突然拋錨,伴隨著一些奇怪的聲音,氣氛突然變得緊張起來。司機打開收音機,「碰巧」聽到了政府發布的緊急聲明——由於地球即將撞擊地球,政府宣布進入三級緊急狀態。請注意廣大市民的安全,在警方的指揮下有序疏散。聲音一落,一顆隕石從空中落下,擊中地面,引起幾次爆炸。這是件大事這一系列的手術使史蒂文緊張得喘不過氣來。
就在這時,達倫·布朗走上前,揮手催眠史蒂文。他把史蒂文送到一家準備了很長時間的醫院,把他放在床上。
當史蒂文醒來時,他被「驚愕28天」開始時的情景驚呆了——他穿著醫院號碼服和氧氣面罩躺在病床上,周圍只有呼吸機操作的聲音。不遠處的桌子上有一些發黴的麵包,說明他已經睡了很長時間了。史蒂文又害怕又無知。他怎麼會在醫院?怎麼搞的?在拐角處,一則電視新聞回答了他的疑問。原來外面世界有一種殭屍病毒,感染了很多人。倖存者們不得不行動起來保護自己。
而昏迷兩周(實際上只有一晚)的他很可能已經被遺棄。看到這些,似乎正在災難片中的史蒂文已經不知所措。雖然眼前的一切都是不可思議的,但周圍沒有人的陌生環境讓他無法懷疑真相。
所以當他恢復了一點勇氣後,他立即開始想辦法逃跑。下一個情節遵循非常標準的末日殭屍程序。史蒂文逃跑時不僅面臨「殭屍」的威脅,敬業的團隊表演者還有三個倖存者(NPC)將和他一起生活並指導這個陰謀。一個是失去母親的黑人小女孩。她負責激發史蒂文的同情心和保護意識;一個是尋找妻子下落的強硬叔叔,他將激發史蒂文的領導能力和決斷力;
還有一個膽小、自私、揮霍的小流氓,全是前史蒂文。他的存在只是為了讓史蒂文正視自己的缺點。然而,他們只是在指導,在每一個關鍵時刻做出選擇,決定故事將如何結束,或史蒂文自己的作用。他最終能否通過人性的考驗,成為一個負責任的人?達倫·布朗:《世界末日》拍攝於2012年,但其內容並未過時。從情節和場景來看,有點像杜魯門的世界+28天的劇變;
在形式和主題上,有點像芒果臺的變形儀。當然,它比變形器更貴,也更貼心。僅醫院現場就有250名工作人員,安排時間就超過1000個小時,更不用說達倫·布朗和團隊在前期做了很多準備。但在我看來,它在豆瓣上獲得8.3分的原因是它含淚的結局--實驗結束時,直升機前來救援。史蒂文和歹徒逃走了,但小女孩仍然被困在殭屍組織裡。
史蒂文勸說歹徒和他一起回去救那個小女孩,但對方拒絕了。甚至救援人員也說,如果他們救了這個小女孩,他們會推遲救更多的人。最後,史蒂文猶豫了幾秒鐘,咬了咬牙,不顧一切地轉身朝小女孩的方向跑去。
因為他答應過那個女孩他永遠不會離開她。即使直升機即將離開,等待他的很可能是自毀,他也必須履行諾言。雖然有成千上萬的人,我還是要去。一個像寄生蟲一樣生活的人此刻成了英雄。原來,一個自私懶惰的人也能迸發出人性的光輝。之後,史蒂文找到了唯一可用的電子設備,為家人和朋友錄下了「遺言」,並為自己的行為道歉。可以說,從這一刻起,他真的有了新的生活。
更幸運的是,他認為即將到來的死亡不會真的到來。他真的有機會重新開始他的生活。也許,從心理學實驗的角度來看,史蒂文的轉變有點戲劇性。但如果你把自己放在一個位置上,這種變化並不是突然的。
因為很多生活在物質中的人都是這樣。他們的天性並不壞,但在平靜的生活中,他們逐漸失去了懶惰、自私等人性的弱點。
但事實上,對於那些及時醒來並願意改變的人來說,還不算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