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牛電科技在四月中旬發布了小牛U1,小牛官方宣稱這是一臺「為上牌定製的好車」。至今,兩個多月過去了,那些買了U1的人,現在感受如何,它會是一輛好車嗎?
牛電科技在四月中旬發布了小牛U1,小牛官方宣稱這是一臺「為上牌定製的好車」。至今,兩個多月過去了,那些買了U1的人,現在感受如何,它會是一輛好車嗎?
在小牛官方bbs論壇上,不少小牛U1用戶已經開始對這款產品密集「點評」了。小編梳理後發現,針對U1的吐槽,集中在以下幾個地方:
這是註冊名為james.zhang 的用戶在小牛社區裡的吐槽,他對小牛U1的實際續航能力表達了強烈的不滿。根據他的表述,動力版的小牛U1實際騎行的續航只有30多公裡,與官方宣傳中的60公裡出入較大。
據官網資料顯示,小牛U1分為三款不同配置,分為青春版、都市版、動力版,理論續航分別為40km、50km、60km。
而用戶反應小牛U1續航嚴重縮水的問題,並不是個例,小編在小牛bbs社區內發現相當多的帖子。
這是註冊名叫「360是病毒」的用戶在四天前發的帖子。
另外,續航縮水的另一大表現就是,行車顯示屏顯示的剩餘電量和預計行駛裡程,也顯示出U1的續航確實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這是註冊名為「小牛阿力」在七天前發的帖子。
一位名叫Jims的用戶,也表達了類似的憤怒:
有的用戶在下面跟帖回復,也到處了同樣的問題:
而從其他用戶在主貼下面的評論和跟帖來看,基本也都是在圍繞小牛U1續航嚴重縮水的問題。小編在這裡就不放貼了,可以自行前往小牛官網社區前行查看。
其實,買電動車說白了就是在買電池,車主圖的就是車騎的遠一點,充電次數少一點。小牛把U1續航的各項實驗數值標的很高,可實際騎行體驗與實驗值相差甚遠,難免會引起用戶心理上的不適。
當初,小牛U1發布時,各大媒體對其讚譽有加:
現在,其官方社區,充斥著大量「求助貼」:
WTF! 車輛出問題,怎麼不聯繫當地的售後解決啊?!
很多人買小牛U1,可能會因為小牛外觀好看,有個性,比那些爛大街的品牌有逼格。
但這位用戶表達除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說好,有人說不好,以U1動力版3899+郵費大概4000元為例,4000元買一輛跑35公裡的輕便電動車,而且,都不帶鏈條組件,靠背等配件。要把這些配件加上就4千好幾了,相比其他品牌同等鋰電池電動車,貴了很多。所以說以4千多買一輛這車,很不值。」
最後,說明一下,小牛U1在各地上牌的問題。現在各大城市對電動車管理趨向嚴格,很多消費者意向購買小牛U1可能被它的官宣語「為上牌定製的好車」所打動。但其實不是這樣的。
在一二線城市,能上牌的電動車基本上都要先進入當地的產品目錄。也就是說,只有進入當地產品目錄的車型,才能有資格上牌。小牛U1能不能上牌,還得看當地的產品目錄了。鑑於小牛U1剛上市不久,能進入當地產品目錄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中國電動車網版權聲明:
中國電動車網轉載作品均註明出處,本網未註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智慧財產權等方面的傷害,並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後將立即加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