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區尖山街光明裡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開展風鈴製作手工課堂

2021-01-08 瀟湘晨報

12月3日上午,光明裡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開展了以風鈴製作為主題的手工課堂。

諾曼設計的老師先是詳細的介紹了風鈴的典故和用途。風鈴起源於明朝,原本是佛殿、寶塔等簷下懸掛的鈴,因風吹時搖動發出冰涼的聲音而引人喜愛。風鈴的種類也有很多,如日本風鈴、八角風鈴等等。人們認為風鈴能帶來好運,所以風鈴便逐漸成為了很多人喜歡的小飾品。窗前掛一串風鈴,微風撫過,鈴聲清涼,叮咚做響,房間就多了一絲俏皮和童趣。

隨後,諾曼設計的老師為老人們準備好貝殼、軟木墊、線繩等材料,並逐一分發給每個來到手工課堂的老人。在諾曼設計老師的指導下,老人們紛紛動起手來,先將線繩穿過圓形的軟木墊,打好結,然後將染色過的貝殼穿進線繩,繼續用打結的方式固定住。一個個配件在老人的手指間穿梭,一陣陣歡聲笑語瀰漫在光明裡居家養老服務中心。

一個小時的時間轉瞬即逝,各式各樣美麗的風鈴呈現在眼前。大家都開心地舉著自己製作的風鈴拍照留念,記錄下這愉快的時光。本次風鈴製作活動形式新穎、內容有趣,製作風鈴的過程動手又動腦,老人們不僅僅收穫了成就與喜悅,更在交流和互相幫助的過程中結下了深深的友誼。

最後,老人們滿懷欣喜地拿著自己親手製作的作品,紛紛表示期待下一次活動的開展。風鈴,寓意著祈福。老人們將一串串風鈴懸掛在屋子裡,也為寒冷的冬天增添了一絲溫馨。

【來源:尖山街】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河西區尖山街純潔裡社區開展「五愛」教育陣地之科普伴成長活動
    為豐富社區青少年課餘生活,培養孩子們動手能力,純潔裡社區於12月份開展五愛教育陣地相關少兒活動,活動圍繞「愛祖國」、「愛人民」、「愛科學」、「愛勞動」、「愛社會主義」五個部分開展,主題為「科學伴成長--青少年科技實踐探究活動」。
  • 臨沂市出臺實施方案全面推進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
    各級財政每年將地方留成的福利彩票公益金55%以上用於支持養老服務業發展;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與住宅項目「四同步」;開展社區助老食堂和家庭照護床位試點;開展全市養老服務人員培訓提升行動;深化政府購買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試點;健全養老服務信息平臺網絡;新型農村幸福院實現「一院多能」……一條條硬核舉措立足實際,實實在在滿足了老年人就地就近養老的願望和需求。
  • 滄州市智慧居家養老服務成老年人幸福樂園
    新華社石家莊12月20日電(穆國清、張智廣)「我今年84歲了,兒女不在身邊,生活上有什麼不方便或者身體不舒服,隨手拿起『居家養老服務卡』,接通昊福智慧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問題很快就能解決,真是太方便了。」家住河北省滄州市新華區南苑小區的張福春老人滿臉堆笑地說。
  • 雙橋恭和家園運營滿三年 產權居家養老社區住著如何?
    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依託、以專業化服務為依靠的居家養老模式,受到很多老人青睞。2017年11月,本市唯一一個共有產權養老服務設施項目——雙橋恭和家園竣工,並於2018年4月正式推出養老居室現房。對於這種產權居家養老社區的新嘗試,很多老年人甚至是即將步入老年期的中年人都非常感興趣。
  • 應該粉絲留言,今天教大家手工製作衍紙風鈴,一起來圍觀一下吧!
    應這位熱心粉絲的要求,我特意在網上搜索了一下風鈴。從網上搜索出來好多種風鈴,於是我就從中選擇了一個成品漂亮製作難度又不高的。先來看看我準備要製作的風鈴吧。風鈴上圖便是我今天想要教大家用衍紙製作的風鈴,在開始今天的教程之前,先來看看我用衍紙做完的作品吧。
  • 可愛風鈴手工製作,快來動手製作屬於自己的風鈴吧!
    風鈴隨風而響,很多的女孩子都是喜歡帶有童話氣息的風鈴的嗎,那麼想不想有一款屬於自己的風鈴呢?可以動手試一試製作風鈴。可愛風鈴製作一:甜甜的糖果風鈴材料準備:彩色卡紙、化妝棉(棉花也可以)、剪刀、白色固體膠製作步驟:第一步:取出藍色卡紙,捲成一個圓筒;第二步:取出白色卡紙,剪成一樣大小的長紙條,然後用白色固體膠粘貼在藍色圓筒上,如圖第三步:將準備好的一樣大小的化妝棉粘貼在藍色圓筒和白色紙條的上方,就像白雲一樣;第四步:
  • 科技賦能,讓養老服務更智慧
    利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智能硬體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品,實現健康養老服務智慧化升級,提升健康養老服務質量效率水平。為推動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和應用推廣,國家三部委從2017年開始,連續四年在全國組織開展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評選。此次我市上榜的四家單位,走在了智慧養老的前列。
  • 暢信達全新居家養老綜合服務平臺HCP3000震撼發布
    2015年5月28日,融合通信專家暢信達正式發布全新升級版居家養老綜合服務平臺HCP3000。此次發布的新版居家養老綜合服務平臺是結合暢信達全國數十家實際應用案例,所設計的顛覆性換代產品,將帶來更加智能化的信息管理模式,以智能化信息技術保障居家養老體系建設及服務水平。
  • 解好養老這道「愛的方程式」 福州打造「3443」服務模式
    近日,記者走進多個居家社區養老照料服務中心,深入了解新模式的落地情況,感受老年群體的幸福生活。  全覆蓋 提升老人幸福感  來到鼓樓區鼓東街道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還未進門,記者就聽到陣陣歡笑聲,幾名老人正圍坐在一起聊著近日趣事。「自從社區有了照料中心,我每天的生活豐富多啦!」82歲的陳依姆說出不少老人的心聲。
  • 解好養老這道「愛的方程式」 福州創新打造「3443」服務模式
    福州大力推進建設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體系,積極探索社區嵌入式養老,全力打造「3443」養老服務模式,切實增強老年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老年人在家無聊、出門不便?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離家不離鄰裡情,衣食住行不操心。老年人買菜難、做飯難?
  • 物業發展養老服務,利於解決社區養老難題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為增加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有效供給,滿足廣大老年人日益多樣化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破解高齡、空巢、獨居、失能老年人生活照料和長期照護難題,住建部、國家發改委等六部門於日前發布《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意見》。
  • 疫情生命大課堂,居家實踐小達人 ——二七區中小學綜合實踐主題...
    鄭州市二七區各中小學紮實推進「停課不停學」工作,兼顧國家課程學習與疫情防控知識學習,鼓勵學生鍛鍊身體、動手實踐,開展豐富多彩的居家實踐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是學生通過親身體驗、探究、製作等方式,積累和豐富直接經驗,培養實踐能力,提升綜合素質的活動,對學生全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在皖全國人大代表來宜調研養老服務工作 魏曉明陪同
    11月19日至20日,部分在皖全國人大代表來安慶市,就加強養老服務工作開展專題調研。全國人大代表、原省人大常委會秘書長朱讀穩率隊。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魏曉明,市領導程學東、宋聖軍,市人大常委會秘書長程春生陪同調研。
  • 科技向善,助力社區居家智慧養老,為社區減壓
    那麼,如何解決空巢獨居老人養老問題?上海推行的智慧養老試點項目給我們樹立了方向,讓技術為老人的健康與生存賦能。精華隆智慧養老看護方案,從老人居家活動、消防安全、健康監測、緊急求助等方面出發,實時監控各類安全隱患,一旦發現異常,系統立即啟動報警機制,推送報警信息至管理監控中心平臺,社區管理員第一時間安排相關服務人員上門查看老人情況。
  • 湛江市養老服務中心試運營一周年暨正式開業慶典活動圓滿成功
    2019年12月28日,湛江市養老服務中心(湛江養老院)在幸福廣場隆重舉辦養老中心試運營一周年暨正式開業慶典活動。養老中心處處張燈結彩、歡聲笑語,活動節目精彩紛呈,高潮迭起,場面熱鬧非凡。養老中心將一如既往支持運營團隊工作,做好養老服務質量監督工作,努力為湛江長者營造一個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的溫馨家園。長者邱永貞發表入住體會:養老中心團隊優秀,服務一流。
  • 東勝悅伴灣養老公寓獲評四星級養老機構
    (推廣)  近日,河北省民政廳發布了關於2020年度養老機構星級評定結果的通報,其中,東勝悅伴灣養老公寓榜上有名,獲評四星級養老機構。  星級評定被譽為養老機構的「高考」,嚴格按照國家標準進行考核。
  • 河西區梅江街景觀花園社區迎新春手工製作燈籠活動
    在我國傳統的新春佳節即將來臨之際,為增添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景觀花園社區於2021年1月8日在社區活動室開展迎新春手工製作燈籠活動。活動開始後,社區顧書記為大家帶來新年祝福,同時介紹燈籠的來源、寓意以及製作方法,隨後大家動手製作起來,現場不時傳來陣陣歡聲笑語,看著自己親手製作的燈籠,居民們樂在心頭,喜在眉梢。此次燈籠手工製作活動,不僅增進了黨群之間的交流,也大大提升了他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使大家更加熱愛自己的傳統文化,弘揚了民族精神,同時也提早感受到了傳統佳節新年的歡樂氣氛。
  • 「寓教於樂 以樂促學」 植物藝術標本手工課堂
    在六一兒童節來臨之日,為了豐富轄區孩子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孩子們的動手能力,激發孩子們的創造力,芙蓉社區齊雲居委會黨總支、團支部、計生協、關工委、婦聯、民生辦等聯合合肥市蜀山區陽光公益服務中心於2019年5月25日開展「寓教於樂,以樂促學」--植物藝術標本手工課堂,向小朋友們科普生物標本,利用動植物自身的花紋和圖案,
  • 探索新模式「社區食堂」飄出居家養老「幸福味道」
    老人們吃得津津有味,食堂裡飄滿了居家養老的「幸福味道」。申江社區工作人員說,社區老人經常為吃飯發愁,有的老兩口吃飯,飯菜做少了太單調,做多了就得吃剩飯;有的行動不方便,買菜很困難;有的要麼買點兒現成的湊合一頓,要麼讓兒女給點外賣,但都覺得不合口味,還太貴。特別是一些空巢老人、生活困難老人、失能老人等,吃飯問題顯得更加突出。